世界上最著名的36桩暗杀事件-震动世界的刺杀谜案:约翰·肯尼迪被刺身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约翰·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他就任总统时,年仅44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为美国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实行“新边疆”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的计划,比如:改善城市住房条件、发展教育事业、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反对种族歧视、给黑人以平等权利等,得到了美国人民的高度评价。另外他还成功处理了一些重大国际问题,创建了和平队,和苏联签订了禁止核试验条约,把美国技术带给贫穷国家。他的至理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一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被美国人民广为传诵。美国《男人》、《传记》等媒体曾经联合评选美国十大文化偶像,约翰·肯尼迪名列第一位。

    这样一位贡献卓着的总统,谁是杀害他的真正幕后主谋呢?40多年过去了,这场谋杀案的真相仍是一个谜,而对于这个谜的相关猜测也层出不穷,有的说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所为,有的说和南越吴庭艳有关,有的说当时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就是幕后主使……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从网上可以搜集到的关于肯尼迪遇刺的内幕至少有几十种不同的说法,但是目前没有一种说法被证明属实。

    196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肯尼迪从1963年开始把精力放在了竞选连任的问题上。当时得克萨斯州民主党内自由派与保守派存在一定的矛盾。肯尼迪为调解两派之间的关系,争取得到这个南部大州的支持,于1963年11月22日,携夫人杰奎琳前往该州。这一天,肯尼迪总统和他的夫人杰奎琳去达拉斯市进行访问,他们正在乘车赶往演讲的路上,汽车由迪利广场进入休斯敦大街,路两侧站满了欢迎的人们,他们高举双臂热烈欢呼。肯尼迪乘坐的是1961年产的林肯大陆豪华敞篷车,这辆轿车原本是装有防弹罩的,但总统为了表示对这里市民的友好和信任,让特工人员把防弹罩拆了下来。坐在前一排的是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和夫人,肯尼迪总统和夫人杰奎琳坐在后排,他们微笑着向两侧的人们挥手。在总统车前面的是一辆开道的警车,隶属于达拉斯警察局,紧跟在总统车后面的是一辆安保车,汽车两边的护板上站着两名安保人员,随时注视着两侧的人群。后面是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夫妇的车,然后是随行的车队。

    在这条路上,肯尼迪总统和夫人曾两次停车与群众握手,每次安保人员都紧跟其后,确保总统的安全。车队继续前行,当总统车队进入埃尔姆街时,突然,一声沉闷的枪声传来,此时的肯尼迪总统双手捂在了喉部,跪在车上,惊恐的杰奎琳不知所措地跪在肯尼迪的身边,试图用手阻挡从肯尼迪喉部流出的鲜血。紧接着又响起了第二枪,总统的后脑勺被击中了,肯尼迪猛地向前倒去,鲜血和脑浆混在一起喷涌而出,溅在了车上。在这辆车上的康纳利州长也遭到枪击,身负重伤。坐在前排的安保人员罗伊·凯勒曼立即抓起话筒对前面的警车说:“我们遭到了袭击!快!带我们去医院!”枪击发生时,市民扎普鲁德正手持一架8毫米家用摄影机拍摄总统一行人,他想拍下总统亲民这一幕留个纪念,没想到却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枪声停止后,肯尼迪倒在杰奎琳的身旁。杰奎琳呼喊着特工克林特·希尔,大声说道:“我的上帝!他们打中了他的头!”希尔在听到第一声枪响后便跳下车并冲向总统的车,当听到第二声枪响时,他看到总统已经倒在了一边。而此时的司机威廉·克瑞尔听到枪声后随即提高了车速,想使总统尽快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希尔努力地向前跑追赶着,在杰奎琳的帮助下他跳上了总统的车。希尔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倒在一边的总统及惊吓过度的总统夫人。人群一阵混乱,警察和特工们守住了总统的车,开始四处寻找凶手。大家都担心会再有暗枪打来,司机马上驾驶着汽车快速向医院开去,只用了几分钟就到了帕尔克林德医院。

    在医院里,尽管医生全力抢救,可是最终也没创造出奇迹,肯尼迪总统因伤势太重离开人世。

    副总统约翰逊得知肯尼迪的死讯后,立即起程赶回白宫。他在飞往华盛顿的飞机上宣誓就职,成为第36任美国总统。

    当天下午2时,“空军一号”载着肯尼迪的遗体回到了华盛顿。很短的时间内,美国总统遇难的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美国人民一片悲恸。

    有很多人爱戴肯尼迪,认为他是位热心、勤奋、善良的总统,他的离去让很多人痛心,甚至落泪。在他遇刺之前,美国人民还处在一片欢乐之中,而当听到总统被刺身亡的消息之后,美国一下子陷入了一片悲恸之中,所有的娱乐活动和计划都取消了,他们时刻关注着关于这位总统被刺的消息。

    11月25日,肯尼迪总统的遗体被送往阿灵顿国家公墓,成千上万的人前来为总统送行,他们的脸上写着悲恸和愤怒。总统夫人杰奎琳的眼里充满了对丈夫的永远怀念,同时也充满了对凶手的愤怒。肯尼迪永远地走了,但他的精神依然鼓舞着无数的美国人。

    刺杀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上下一片悲恸。但有一个人却表现得与众不同,他是肯尼迪总统遇刺现场附近的教科书仓库的管理员,名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他坐在公共汽车上时还跟人们议论这件事情,他边说边笑,引起人们极大的反感。但人们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刺杀案的重要人物,此时警察正在四处寻找他。

    刺杀案发生四分钟后,警察来到了教科书仓库,在这里他们有重大发现,有目击者看见在案发后一分钟内奥斯瓦尔德离开这里。紧接着警察又发现了一支意大利生产的“卡尔卡诺M91/38”型步枪、三个弹壳和一些食物残渣。于是警察下达了通缉令,通缉一个30岁左右的白人男子,身高在1.75米左右。

    而此时的奥斯瓦尔德正悠闲地走在马路上,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人刚才开枪暗杀了总统。他回到公寓,换了一身衣服,然后又出去了。

    一个小时之后,一位名叫蒂皮特的警察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人和通缉令里描述的嫌疑犯很像,于是他便开着警车来到奥斯瓦尔德的面前,并让他停下。在蒂皮特打开车门让奥斯瓦尔德上车时,奥斯瓦尔德立即掏出手枪打死了这名警察,然后逃跑了。

    当听到枪声的警察赶来时已经太晚了,只有蒂皮特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正当警察全力追捕凶手时,警局接到了举报电话,说有个惊慌失措的小伙子一路狂奔到了电影院。于是警察悄悄来到电影院。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和误伤观众,警察只在远处监视着奥斯瓦尔德。当影片放映结束,灯光亮起时,观众纷纷离去,警察慢慢地向目标走去,奥斯瓦尔德察觉到异常时已经晚了,他的周围全是警察,他被擒获了。

    警察确认眼前这位年轻人就是杀死肯尼迪的凶手。警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查出了关于奥斯瓦尔德的身世和家庭背景。奥斯瓦尔德从小失去了父亲,是母亲把他和两个哥哥带大的。奥斯瓦尔德从小性格就很叛逆,和其他孩子不一样,长大之后的他更是另类,动不动就和人发生冲突,还多次被送进少年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里的奥斯瓦尔德性情更加阴郁,他的母亲不愿让儿子待在精神病院里,于是选择了去另一个城市生活。后来,奥斯瓦尔德加入了海军陆战队,他是全队的射击能手。

    当警察从奥斯瓦尔德的家里搜出放置枪支的袋子和一张对肯尼迪总统行车路线都做有标记的达拉斯地图时,他的妻子这时才得知是自己的丈夫杀死了总统。

    有了目击证人和犯罪证据,刺杀总统一案真相大白了。但是面对警方的指控,奥斯瓦尔德却不承认他杀过人。接连审讯了11个小时,却毫无结果。这让警方很是头疼。

    奥斯瓦尔德被捕后,人们都等待着刺杀总统案的真相。11月24日上午,警察局准备把奥斯瓦尔德关押到监狱去。当奥斯瓦尔德被押出来时,周围是一些报社的记者和正在值勤的警察。谁也没有想到这时会发生意外。正在这时,从人群中冲出来一个持枪的家伙,他一边大声叫着“他杀了我的总统”,一边扣动了扳机,鲜血顿时从奥斯瓦尔德腹部流出。反应过来的警察立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把奥斯瓦尔德送进医院,另一部分负责抓捕持枪者。这一幕恰被围观的记者给拍了下来,人们亲眼看到奥斯瓦尔德受伤后的痛苦及持枪者脸上得意的表情。

    奥斯瓦尔德最终还是死在医院里,他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句话:“我只是一只替罪羊。”后来,警察抓捕了那名杀死奥斯瓦尔德的人,他叫杰克·鲁比,是一家大型夜总会的老板,他还与黑手党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调查来的这些资料得知,他杀死奥斯瓦尔德并不单单是为了替总统报仇,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事实并非警察们想的那般,奥斯瓦尔德好像是无辜的。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案发现场的那把枪上没有奥斯瓦尔德的指纹。一时之间,警方陷入了谜团之中,以前那些所谓的证据都成了不确定的,包括那支枪,那张做了标记的地图,还有警察蒂皮特被杀,这些事情可能不是奥斯瓦尔德干的。

    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联邦调查局的人也迷惑不解。他们认为在仓库六楼那么远的距离射击,做到每枪都射中目标不太可能。警方还在现场找出了烟头,而奥斯瓦尔德却不抽烟。团团迷雾让整个案情陷入了僵局。

    为了调查这一案件,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沃伦委员会,但他们的报告漏洞百出,报告的结果是通过媒体发布出去的,报告认定奥斯瓦尔德是杀害总统的唯一凶手。奥斯瓦尔德患有精神病,没有受到其他人的唆使。

    人们看到报告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份报告纯粹是应付美国公众的。根据目击者提供的影像资料来看,子弹是从不同方向射出的,第一颗子弹是从高架桥旁边一处空地上射出的,而不是教科书仓库。人们对报告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奥斯瓦尔德不过是只替罪羊,真正的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据,那就是市民扎普鲁德拍摄的珍贵影像资料。从所拍摄的画面上可以判断出总统和州长是被不同方向飞来的子弹先后击中的,中间的间隔时间非常短,这让委员会的成员认为他们是被同一颗子弹击倒的。事后,他们也承认自己判断错了。

    没过几天,联邦调查局又有一个意外发现,那支意大利步枪不能进行远距离射击,也就是说仅靠这支落后的步枪是不能完成远距离刺杀任务的。

    种种迹象表明,委员会发布的结论是错误的。杀手并非奥斯瓦尔德,但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在案发之后,联邦调查局对奥斯瓦尔德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还有一些之前没有调查到的结果:奥斯瓦尔德曾经是一名特工人员,他为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工作过。

    在美苏冷战开始时,奥斯瓦尔德是海军的一员,后来他成为了一名特工打入了苏联内部。作为特工的他演技非常出色,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到美国的他在一家培训班里上课,而这家培训班的老板就是中央情报局。1962年6月,有两位自称是联邦调查局的人找到了奥斯瓦尔德,希望奥斯瓦尔德能加入他们的队伍,主要任务是打入斯拉夫移民组织,为联邦调查局获取更多的情报。

    同年7月,奥斯瓦尔德便成为了一位热爱古巴共产党的年轻人,到处宣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他表现出对卡斯特罗无比忠心的样子,其实,这些都是他为了完成任务演戏而已。

    联邦调查局的人还调查到鲁比和奥斯瓦尔德早就认识了,他们同时对中央情报局效忠。鲁比经营的夜总会,专门为武装分子提供武器。那么,为什么鲁比会杀死奥斯瓦尔德呢?

    在总统被刺杀的前三天,曾有一位女子被人从飞驰的车上扔下来,所幸的是她并没有死,被人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她对前来调查的工作人员说,她是鲁比的助手,因为知道鲁比刺杀总统的阴谋而差点遭到灭口。她说的这些,调查人员却没在意。

    在这名女子出院不久,警方就得到她在车祸中死亡的消息。

    调查至此,可以看出此案与鲁比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呢?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

    鲁比杀死奥斯瓦尔德就是为了杀人灭口,他本以为自己会没事,即使被抓住了,背后的老大也一定会设法救他出去。可是他的如意盘打错了,最终他被扔在了监狱里无人过问。现在他明白了,他就是下一个奥斯瓦尔德,另一只替罪羊。正当鲁比打算把一切都告诉沃伦委员会时,他却死于癌症。

    天下竟然有如此巧的事情,好好的一个人在调查的关键时刻就因癌症死了,线索又中断了。

    鲁比死后,先后有多名与总统被刺案有关的人员相继离奇死亡。先是两名记者,他们是被警察开枪打死的,在死之前他们曾听到过关于总统被刺案的一些真相。事后开枪的警察说枪走火了,枪口正好对准了记者。

    最为要命的是沃伦委员会派出了多达2500名特工,对300多名证人进行盘查,虽然没有什么收获,但是这些证人还是一个个离奇死亡。这让沃伦委员会十分头痛,死的人越多,知道真相的人就越少。

    其中有一个证人亲眼看见了警察蒂皮特被杀的经过。这名证人叫雷诺兹,那天他正好看见蒂皮特遇害,而且他还跟踪过凶手,他十分肯定地说凶手绝对不是奥斯瓦尔德。雷诺兹没想到几天之后他就遭到了枪击,幸好命大没有死,但是他后来不得不东躲西藏地过日子。

    还有一位工人,也被暗杀。他的好友说,他生前知道一些关于总统被刺的秘密。

    还有一位司机,他说奥斯瓦尔德绝不可能是凶手,因为总统被刺时奥斯瓦尔德正坐在自己的车里,怎么能去杀害总统呢?这位司机后来出了车祸,当场被撞死。

    一直以来沃伦委员会的成员们都想把奥斯瓦尔德变成凶手,尽快了结此案,却偏偏有人推翻他们的结论。

    还有一个人,他亲眼看见了打死总统的子弹所飞出的位置。因为工作需要,他必须待在离地面14米高的塔上工作。当子弹射出时,他正在塔上,他对沃伦委员会的成员说子弹绝对不是从教科书仓库大楼里射出的。如此一来,那凶手也不会是奥斯瓦尔德。

    没几天,这位唯一目击子弹从何处射出的证人也被车撞死了。

    案件进行到此,离奇死亡者已多达20人,这让美国民众更是纳闷,幕后黑手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不但能瞒天过海,还能将知道真相的人一一杀死。

    在20年后,一位老间谍分析,在总统遇刺案中,有三个人开过枪,开枪的三个凶手都拥有相当高的射击技术,他们都经过专业的训练。但其中没有奥斯瓦尔德,他只不过是个棋子,任人摆布。那个枪袋也是别人偷偷放到他家里的。

    所有的证据都说明奥斯瓦尔德是无辜的,那么警察蒂皮特与奥斯瓦尔德有关系吗?

    杀人案的阴谋正在一点点浮出水面。

    案发的前几天,正在上班的奥斯瓦尔德被一位联邦调查局的人找到,他们谈了一会儿这个人就走了。几天之后,奥斯瓦尔德就收到了一支意大利步枪。他只知道按照这位特工的吩咐,在教科书仓库大楼上方开几枪就能拿到丰厚的回报,他并不知道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那支杀死蒂皮特的手枪也是特工事先找了一个理由交给奥斯瓦尔德的,让他带在身上。其实一切都是事先计划好的,特工们还安排了一位假的奥斯瓦尔德,当这位假奥斯瓦尔德杀死蒂皮特逃跑时,真正的奥斯瓦尔德正按照指示来到蒂皮特被杀的地方。

    整个案件是这样的:凶手在刺杀总统之后,奥斯瓦尔德便得到指令迅速离开教科书仓库。这时假的奥斯瓦尔德又杀死了蒂皮特,然后留下准备好的弹壳。奥斯瓦尔德接到指令来到了杀死蒂皮特的现场,然后进了电影院。背后主使者希望警察们一枪打死奥斯瓦尔德,但是警察们却将奥斯瓦尔德抓获。这让幕后主使者感到不安,于是他们又让鲁比枪杀了奥斯瓦尔德。

    很显然在这件案件的背后有一只巨大的黑手在左右着整个案情。这只黑手究竟是谁呢?

    直到此案发生后的35年,案件才有了惊人的进展,林登·约翰逊就是幕后主谋,这是林登·约翰逊的情妇马德莱娜·布朗告诉记者的,她说出了大量的内幕来证明肯尼迪总统的死就是一次成功的政变。

    为了约翰逊的前途,马德莱娜把这个秘密深深地藏在心里35年,直到约翰逊死去,她的儿子也因病去世,年事已高的她再也没有什么牵挂了,于是决定把这个秘密公布于众。她说参与本案的还有石油大亨哈罗德森·亨特,他是约翰逊的好朋友,也是约翰逊的摇钱树。亨特是个保守分子,他十分憎恨肯尼迪。同样,亨特的好友鲁比也痛恨肯尼迪。而且鲁比曾经拿来一张肯尼迪车队的行车路线图给他看。约翰逊同样也憎恨肯尼迪,这三个人可谓是“志同道合”。就在肯尼迪遇刺的前一晚,约翰逊和亨特等人在一个小屋子里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制订暗杀计划。开完会之后,约翰逊对马德莱娜小声地说,明天就是肯尼迪的末日,我会说到做到。在肯尼迪被杀之后,马德莱娜曾问过约翰逊,是不是参与了刺杀案。约翰逊很生气,让她以后不许再提这个话题。接着他又说,是我的那些朋友干的。

    肯尼迪死后,约翰逊便当上了总统,他利用自己手中的大权,让知道真相的人一个个死去,而真正的凶手却被他保护起来。而案发后成立的沃伦委员会,实际上被约翰逊暗中操控,正是他抹去了团团疑点,硬说成是奥斯瓦尔德个人所为。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关于肯尼迪总统遇刺的说法至少有几十种,而马德莱娜的说法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到底是不是真的,仍然需要进一步证实。

    美国政府于1976~1979年间重新对肯尼迪遇刺案进行调查,然后宣布,约翰·肯尼迪遇刺案不是奥斯瓦尔德的个人行为,而是存在一定的阴谋。为了让案情大白于天下,1991年,美国政府要求司法部对肯尼迪遇刺案再次进行全面调查,可是却因为种种原因调查一直没有进行。美国政府把与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档案资料列为了国家机密,也许只有在这些资料解禁之后,人们才能确切知道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全部真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