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
庄造不禁发出沙哑的声音。于是莉莉也许终于听见了吧,它睁开浑浊而慵懒的眼睛,爱理不理地往庄造的方向投过来一瞥,但只有这样,没有显示任何感动。它就再度把前脚更深地弯起来,背脊的毛和耳朵一抖,很冷似的颤抖一下,就又一副困得不得了似的样子,再度闭上眼睛。
今天虽然晴朗,不过空气却冷冷的直透进身体似的,因此莉莉可能不愿意离开火钵吧。而且肚子也隆起来,所以可能就更嫌费事了吧。十分了解这种动物的懒散习性的庄造,已经习惯了这种冷淡的态度了,所以并没有特别惊讶,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在看到那眼屎积了很多的眼角,和那无精打采的蹲坐姿势时,觉得在短短的分开时间里,莉莉又明显地衰老了许多,影子也变淡了一些似的。尤其打动他心的是,莉莉现在的眼睛神情。虽说本来这时候看来就非常困的样子,不过今天看来简直像病倒在路上没人理会的人似的,露出元气精神都耗尽、疲劳已极的神色。
“已经不记得我了吗?——真是畜生。”
“傻瓜,有人看着就那样装糊涂。”
“是这样吗?”
“是啊……所以……对不起,请给我一点时间,初子你在那里等一下,让我把这纸门关起来可以吗?”
“这样子,要做什么?”
“什么也不做……只是,我想……把它抱到膝盖上一会儿而已……”
“可是,姊姊快回来了噢。”
“那么,初子,请你从那个房间帮我看着门好吗?看见她了立刻通知我。拜托你了……”
手放在门上这样说着的时候,庄造已经滑溜溜地爬进房间了,把初子关在门外。然后,一边叫着:
“莉莉——”
一边走上前去,面对面坐下来。
莉莉刚开始蛮横地眨巴几下眼睛,像是在说:人家好不容易正在睡午觉呢,真啰唆!但他帮它擦掉眼屎,把它抱到膝盖上,抚摸一下它的颈根之后,它并不表示讨厌的样子,就让他随意摆布,过一会儿之后咽喉开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莉莉呀,怎么样了,你身体还好吗?每天每天,有没有疼你呀?——”
庄造现在想起,以前莉莉淘气的时候,会把头挤过来磨蹭他,或在他脸上到处舔,他拼命地对它说各种话,但莉莉不管他说什么,都依然闭着眼睛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而已。虽然如此他还是耐心地一面抚摸着它背上的皮毛,一面稍微镇定下来望着这个房间,在许多细微地方似乎可以感觉到那个一板一眼有洁癖的品子的做法。例如她只离开房间短短两三分钟,也要这样好好的把窗帘拉上才出去。而且在这只有四席半榻榻米的房间内,无论镜台、橱柜、裁缝工具、猫的餐具、便器,各种东西都排列整齐,样样都丝毫不乱,整齐地放好,探头看看插着铁钳的火钵中,木炭深埋,灰烬都清洁地烧出平整的纹路来,连三德[47]角架上放着的搪瓷水壶,都像磨过了似的闪闪发光。不过,这倒也不算奇怪,奇怪的是那盘子上留下来的蛋壳。她自己吃的靠自己赚,因此应该绝对不算宽裕的,看来她在贫穷的生活中还给莉莉补充营养。不,这么说来,比起她为自己铺的座垫,反而是为莉莉铺的座垫棉絮比较厚,是怎么回事?她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对以前那样憎恨的猫如此珍惜起来了?
仔细想一想,庄造也就是因为自己的个性使然,把前妻赶出家门,不但连累到这只猫也种种辛劳,今天早上他连自己的家都无法跨进门槛了,终于漫无目的地逛到这里来,一面听着这咕噜咕噜的声音,一面闻着这呛鼻的粪纸臭味时,他不禁悲从中来,胸口一阵堵塞,虽然品子、莉莉都很可怜没错,但比谁都更可怜的难道不是自己吗?自己才真是无家可归的人了不是吗?他开始这样想。
这时候传来一阵啪嗒啪嗒的脚步声。
“姊姊已经来到那个转角了。”
初子慌慌张张地打开纸门。
“啊,那可糟了!”
“不能从后门走!从前门,绕到前门去!我帮你拿木屐过去!赶快!赶快!”
他跌跌撞撞地冲下楼梯,跑出正门的玄关,急忙穿上初子帮他丢到土间的木屐。然后悄悄走到马路上时,品子刚好一闪,跟他错开一步,转进后门口去的背影还留在他眼里,他觉得好像正被什么可怕的东西追赶着似的,拼命往相反方向一直跑。
注释
[1]用醋和酱油或醋和盐混合,也指用这种醋凉拌的食物。
[2]巴黎圣母院怪物走廊里的怪兽雕像。
[3]本小说首次刊登于昭和十一年(1936年)一月和七月的《改造》杂志。因此这里所指的水灾,是昭和十年(1935年)六月二十九日京都大阪神户地区发生的豪雨所造成的水灾。
[4]一日元的十分之一。当时的一日元相当于现在的二千日元。十钱相当于二百日元。
[5]以鲶鱼滑溜、不容易捕抓比喻言语闪烁难以掌握。
[6]即甚兵卫羽织,男子穿的无袖及膝御寒棉袄。
[7]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大阪神户间阪神电铁路线建立了今津车站,昭和八年(1933年)并入西宫市。
[8]甲子园球场在大正十三年(1924年)八月于现在的地址(武库郡鸣尾村,现在的西宫市甲子园一番町)完成。全国高中棒球大赛就在这里举行。职业棒球赛则从昭和十一年(1936年)开办,当时还没有。
[9]阪神电铁直营的游乐场,现在依然存在,就在甲子园南边,昭和四年(1929年)开设,原名甲子园娱乐场,昭和七年改名。
[10]连接京都和下关的旧西国街道,一度成为国道,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恢复为一般道路,因此称为旧国道。西国街道在芦屋、神户间分成南北两条,依山侧昭和二年(1927年)成为阪神国道(现为国道2号线),称为新国道。靠海一侧的旧滨街道(现为国道43号线)称为旧国道。
[11]从江户时代末期开始流行,最盛时期在昭和年间的战前,昭和六年(1931年)已有二十一册关于盆栽的专门书刊,昭和十六年有五种月刊杂志发行。
[12]芦屋川上游西侧的区域名称。高级住宅区。
[13]放在家庭室内供猫狗大小便用、装有沙子的箱子。
[14]餐桌上用来防苍蝇盖食物的金属网制的通风小纱罩。
[15]此处指日里,1日里约3.9公里。
[16]1丁约109米。
[17]六甲连山西部海拔699米的山。
[18]六甲山位于神户市、芦屋市、西宫市的北边,东西连绵30公里的六甲连山的最高峰,海拔931米。
[19]绢织品的一种,便宜而耐穿。
[20]大正六年(1917年)创刊的大众妇女杂志。昭和十六年(1941年)每月发行量就曾经达到160万册的惊人数量。
[21]从大正十四年(1925年)开始运行的摩耶登山缆车,现在依然存在。
[22]摩耶观光饭店。
[23]立秋前十八天之间,是夏天最热的时候,据说只有其中最热的三天猫会感觉热。
[24]奈良的麻布商人上田新八,从阿伊努族的民族服装厚司获得灵感,于明治二十年(1887年)所开发的厚棉织品。一般是深蓝色或黑白粗直条纹,由于耐磨而常被用来当劳动装,是大阪南部的特产。
[25]大正十四年(1952年)架在芦屋川上的石桥,昭和二年(1927年)开通的阪神国道通过此桥。
[26]“森”是地名。森市场开设于昭和七年(1932年)今神户市东滩区森南町,平成四年(1992年)改建成大楼。当时设有公车招呼站,从业平桥到森市场前的招呼站约800米。
[27]“小路”是地名。从森市场前招呼站到小路招呼站约1200米。
[28]昭和七年(1932年)一月,为守护阪神国道的安全而建立的钢筋混凝土国道地藏尊像,高三米多,现在依然存在。
[29]1间约1.8米。
[30]神户市东滩区甲南町三丁目的市场。位于阪神国道南侧。
[31]位于阪急六甲站,六甲山登山的起点之一。
[32]日本引进拳击开始于明治三十年(1897年)左右,但从昭和初年逐渐受到大众瞩目,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日本人首次获得世界冠军,从此更获得大众热爱。
[33]神户市兵库区溱川公园东南方延伸的细长地带。设有剧场、电影院等,是神户唯一的娱乐场所。
[34]在新开地街与多闻街交叉点的西北角。原为剧场,被松竹买进,于昭和九年全面改建。一二楼打通成电影院,三楼是1300平方米的溜冰场。昭和五十三年(1978年)闭馆。
[35]本来是荒凉的村庄,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武库川南岸涌出矿泉成为温泉,称为旧温泉。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阪急电铁会社在武库川北岸开设大浴场,通称为新温泉,成立少女歌剧团,并经营游乐场、大运动场等。
[36]宝冢少女歌剧团和大阪松竹少女歌剧团,当时深受欢迎。
[37]大阪府箕面市北部的风景名胜地。以箕面川的溪流瀑布和秋季的枫叶闻名。
[38]位于从芦屋市越过六甲山的北侧山麓。是日本最古老的温泉之一,《日本书记》中也有记载。建久二年(1191年)仁西上人重建奈良时,名僧行基所建的古寺,建立温泉寺等十二坊舍,现在仍有不少如中之坊、池之坊、花之坊等旅馆。丰臣秀吉曾经在这里举办大茶会。
[39]住在溪流岩石间的蛙。五月间雄蛙会发出笛声般的美妙鸣声。
[40]泷道是阪神国道巴士的终点。在三宫站南方200米。
[41]昭和三年(1928年)十一月开通的神户有马间的电车铁道的简称。从神户市内的凑川到有马温泉共22.5公里的私营铁路。是现在神户电铁的前身。
[42]神户市北区有马町八五八号,现在还在的旅馆。
[43]日式住宅大门内的玄关,步上木地板的室内之前,有供脱鞋子的泥土或水泥地空间。
[44]当时理发费用大人约四十五钱左右。庄造拿一日元钞票去,所以找的钱应该是五十钱的银币。
[45]滋贺县甲贺郡西南部的信乐町地方烧制的陶器。镰仓时代受常滑烧的影响而开窑,烧制农具、杂器。到了室町时代烧制茶器而远近驰名。
[46]海鼠即海参。把手部分的洞形状像切开的海鼠饼(半月形)的火钵。
[47]大阪方言中指铁制或陶制的脚架,附有三脚或四脚、五脚,供放置水壶、锅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