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想知道:动物植物知识-名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凤仙、菊花、一串红、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了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

    玫瑰、月季、蔷薇

    我们常常用“花海”来形容花园中的花,这些花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徜徉其中,令人如痴如醉。我们通常将这些种在花园中专门用来观赏的花称为“花卉”,不过花卉所属的科并不多,它们大多集中于被子植物的蔷薇科、菊科、芍药科和兰科四大家族中。玫瑰、月季和蔷薇被称为“蔷薇科三杰”。

    爱的鲜花——玫瑰

    在西方国家,男性表达爱意通常会送对方玫瑰,因为在欧洲现代文明起源地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玫瑰象征他们的爱神厄洛斯(Eros,也称丘比特)以及美神阿芙洛狄(Aphrodite,也称维纳斯)。

    传说,众神之王宙斯在厄洛斯诞生之时创造了玫瑰这种植物,一是为了庆祝爱神的诞生,另外也是为了向众神炫耀自己无上的神力以及创造力。原本玫瑰只有白色,但有一次美神阿芙洛狄忒路过玫瑰丛时不小心划破了脚,美神的血液染红了玫瑰,世界上从此也就有了红色的玫瑰。而玫瑰由于有了美神和爱神的灵气而被人们赋予了挚爱与护佑爱人的双重美好含义。

    玫瑰,又名徘徊花、刺玫花,属于蔷薇科、蔷薇属的落叶灌木。玫瑰本身具有粗壮的主根,枝条直立丛生,植株高可以达到2米。玫瑰的茎部健壮,表面布满了针刺和刚毛,其小枝则密生绒毛。叶为羽状复叶,叶柄有绒毛和刺,小叶5~9枚,叶片呈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边缘有钝锯齿,叶表面呈现深绿色,无毛且有光泽,叶脉向下凹陷,与皱纹很相似,叶背灰绿色,密布细小的灰色绒毛。玫瑰的花或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花托平滑,花朵有单瓣、重瓣或半重瓣之分,而花色则有紫红、粉红、白等少数几种色系。玫瑰的花具有浓郁的芳香。花期根据各地气候的不同,通常在夏季开放。玫瑰的果实呈扁球形,砖红色。由于玫瑰的花期短,花色单一,除一些植物园和爱好者外,已很少被作为观赏花木栽培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月季。

    以假乱真的“玫瑰”——月季

    月季属于我国的原生种,早在汉代就已经广泛栽培。18世纪前后传人欧洲,园艺学家用月季与玫瑰、蔷薇反复杂交,逐渐培育出现代月季。现代月季简称月季,它不论在形态或遗传物质结构上,都已经与中国月季差异巨大。1867年培育成功的“天地开”杂种香水月季,是现代月季诞生的标志,该品种由法国人以中国月季与当地的欧洲蔷薇经数代杂交而成。

    现代月季为蔷薇科、蔷薇属的落叶或半落叶灌木,主根细弱,须根发达,老干呈现灰褐色,而嫩枝条呈现青绿色,有时新枝甚至呈紫红色。除个别品种外,大部分品种都有皮刺。现代月季的叶为羽状复叶,有卵形或长圆形的小叶,叶数3~5枚,叶片先端有尖,边缘有锯齿,叶两面都无毛,表面为绿色,光滑无皱纹,有光泽,背面稍淡。花少数集成松散的伞房花序,花朵有重瓣和半重瓣,花色则有白、红、粉、黄、紫、绿等多种颜色,有些还具条纹及斑点或复色。香气的浓淡则因品种而异。在适宜条件下全年都可以开花,且部分品种的花期较长。月季的果实为卵圆形或梨形,成熟后外表为红黄色。现代月季大致分为杂种香水月季、丰花月季、壮花月季、微型月季、藤本月季和灌木月季六大类。现代月季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庭院美化及家庭装饰。

    彼玫瑰非此玫瑰

    今天我们常见的那种“玫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玫瑰,它属于月季中的一种,通常被称为“现代月季”。植物学上真正意义上的玫瑰仅仅在夏季开花一次,后来,由于园艺家们通过从各地引入不同的月季种,进行多代杂交后,方培育出了花形与玫瑰相似而花期更长、开花次数更多的“现代月季”。大多数人因为并不清楚“现代月季”的培育史,也就将这种月季称为“玫瑰”了。

    蔷薇科中的旺族——蔷薇

    在蔷薇科蔷薇属中,除一些玫瑰和木香花外,大部分品种都可泛称作蔷薇,如黄蔷薇、白蔷薇、野蔷薇、矮蔷薇、香水蔷薇、粉团蔷薇、十姊妹等,种类繁多且变异极大。

    蔷薇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于北半球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为落叶灌木。蔷薇的植株丛生,蔓延或攀援,小枝细长,茎部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组织,无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枚,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有短柔毛,叶轴与柄都有短柔毛或腺毛。多花簇生,野生蔷薇为单瓣,也有重瓣栽培品种。每年开花一次,花期5~6月。果近球形,红褐色或紫褐色,径约6毫米,光滑无毛。

    蔷薇除了可广泛用于观赏外,其花、果、根等还可供药用或制香料。

    蔷薇花语

    蔷薇的花语代表美好的爱情和

    爱的思念。

    红蔷薇=热恋

    粉蔷薇=爱的誓言

    白蔷薇=纯洁的爱情

    黄蔷薇=永恒的微笑

    深红蔷薇=只想和你在一起

    粉红蔷薇=与你一生一世

    圣诞蔷薇=追忆的爱情

    野蔷薇=浪漫的爱情

    菊

    在很多人眼中,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其实,菊花才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皇室的徽标,樱花是日本民间的国花。在日本,菊花代表长生不老,也是势力、尊严和崇高的象征,因此日本皇室也被称为“菊花皇室”(ChrysanthemumThrone)。

    说到这个,在中国民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呢:秦朝时,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领一艘大船载了3000童男童女,远渡东海寻找长生不老药。为了跟神仙交换仙丹,他们携带了当时最贵重的礼物——金菊花。后来大船遭遇风暴,被冲到了一个无人的荒岛,船上的人们无奈只得留驻在那里,后来又在那里繁衍子孙,并在岛上种下了金菊花,之后那里的人们就自称“日本帝国”,金色的菊花便成了日本皇室的徽标。

    不过,有关日本的这则传说流传并不广泛,提起菊花,可能更多人想到的还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时,朝廷派了督邮到彭泽视察。按照当时官场的规矩,县令是要整理好官帽和绶带,备好丰盛的礼物隆重迎接的。在督邮到达前的两天,陶渊明便知道了。陶渊明对妻子说:“这次要来视察的督邮,我早就认识,是个专门欺上压下、拍马逢迎又不学无术的小人。我怎么能为五斗米俸禄。对这样的人折腰?”第二天他便将官印封好,官服留下,和妻子乘船离开彭泽,结束了13年的仕途生活,回到田园,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便由此而来。菊花因被陶渊明所钟爱,其本身又常常在秋末开花,独立寒风之中,因此在古代又被称为“节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冷傲高洁的士人象征。

    菊花为菊科、菊属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品种繁多,是世界着名的观赏植物之一。

    菊花植株高可达30~100厘米。菊花的茎除崖菊之外多为直立分枝。叶为卵圆形至披针形,边缘有粗大的锯齿或深裂。花呈头状花序形状,通常生长在枝顶或枝腋部位,一般为一朵或数朵簇生。菊花的花色,花序,常因其品种不同而改变,不过花瓣大多为管状或舌状,且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菊花花冠的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此外,根据花期的早晚,可分为早菊花(9月开放)、秋菊花(10~11月开放)、晚菊花(12月~次年元月开放),不过,经过园艺家们对它们进行反复杂交、改变日照条件等栽培干预后,现在也有5月开花的五月菊、7月开花的七月菊等。

    牡丹和芍药

    说起牡丹,似乎就不得不提芍药,而自古也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的秦岭和大巴山一带,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的单,瓣牡丹存在。世界各国种植的牡丹都是从中国引种的。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更是中国的国花,它端庄妩媚,雍容华贵,色、香、韵兼美。自古以来,牡丹深受众多文人雅士的垂青,许多描绘牡丹的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妙句镌刻出牡丹之天姿国色。而唐王宫中也十分喜爱牡丹,诗人李正封赞它为“国色”、“天香”。如今,“国色天香”早已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成语,用于形容那些容貌出众的女子。说来,这还和着名的唐代美女杨贵妃有关呢。

    《杨妃外传》中载:在唐代开元年间,宫中刚刚种植的牡丹中有几株或紫红、或浅红、或雪白色,颇为奇异,于是被移植到了兴庆池东沉香亭前。到了第二年百花盛开之时,唐玄宗、杨贵妃和李白一行人来到东沉香亭赏花,同时还召集了宫廷歌班,由李龟年领班为众人奏乐助兴。玄宗忽然说道:“贵妃赏花怎么能用旧乐助兴!”遂命李白当场作词,由李龟年谱曲。闻名于世的《清平调》就这样问世了,李白的这三首《清平调》全是以牡丹为主题,兼之为贵妃所作,自此牡丹便同雍容华贵的杨玉环联系在了一起。在唐代,牡丹也因此而倍受宫廷女子的喜爱。

    另据《镜花缘》载,一次武则天因酒醉,诏令百花怒放,没想“时至众花多开,唯牡丹不从”,武则天一怒之下,将所有牡丹贬至洛阳,洛阳因此而成为牡丹之乡。

    牡丹属芍药科,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它的植株生长缓慢,株型较小,株高多在0.5~2米,枝干直立而脆,从根茎处开始丛生出来数条枝而形成灌木状;牡丹的叶纸质,互生,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叶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背面为灰绿色,质地或光滑或有毛;牡丹的花单生于新枝的枝顶,花两性,大且颜色鲜艳,形美多姿,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雪青、绿、复色十大色;雌蕊生于肉质的花盘上。牡丹花的雄蕊和雌蕊有瓣化现象,即雄蕊和雌蕊有横向加宽趋势,因而牡丹花瓣的数量就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很大关系。牡丹的根肉质,形状粗而长。牡丹通常结有骨果,呈五角形,每一果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蟹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

    在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牡丹和芍药是同一个词,而且它们花形、叶片也极为相似。从分类学上看,牡丹和芍药同属于芍药科植物,不过芍药是宿根的草本植物,而牡丹是灌木木本植物,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此外,牡丹大多于5月初开花,芍药的花期则要晚一些,且芍药的雌蕊上通常无毛。

    芍药原产于中国北部及西伯利亚一带,它的耐寒性更好,在商周时期即被中国人作为观赏植物培育,遍布于中国北方。芍药的根可做药用,不剥皮的为“赤芍”,剥皮的为“白芍”,所以汉语中称其为芍“药”。相对来讲,牡丹栽培的历史较晚,大约在汉代,由于其花似芍药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经过多年培育,在唐朝时已被《神农本草经》誉为花王,当时也叫“木芍药”。牡丹的根皮也能入药,人称“牡丹皮”。

    兰花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花以其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醇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兰花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更为深沉的民族意义。在中国传统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更象征了一个民族内敛的风华,因此,人们更尊它为中国名花之首。

    兰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肉质肥大,无根毛,伴有共生菌。兰花具有假鳞茎,假鳞茎外包有叶鞘,常为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兰花的叶为线形或剑形,质地为革质,兰花的花多数为单生,花梗上生长许多苞片。花属于两性花,具芳香。兰花的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3枚花瓣中下方居中的一片称唇瓣,是兰花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变化最大的部分,为兰花分种的主要依据。兰花的合蕊柱位于中央,是由雌蕊和雄蕊结合而成,这是兰科植物独有的结构,属于兰科植物的标志。

    根据兰花的生活习性,一般将兰花分为地生兰、腐生兰和附生兰三类。地生兰最为常见,与其他普通植物一样生长在地面上,有绿色的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兰花一般属于这一类。附生兰附着生长于树干或石上,广布于热带地区,具肥厚且带根被的气生根,根系多裸露于空气中,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因而也成为气生兰。石斛属、贝母兰属及万代兰属等就是比较常见的气生兰。腐生兰则生长在已经死亡并且腐烂的植物体上,从这些残体上汲取营养物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为非绿色植物。

    由于地生兰多起源于中国,因而被称为中国兰花,也称“国兰”,在古代则被称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我国观赏与培植兰花。比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子就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种比喻一直流传至今。

    洋兰则是相对于国兰而言的,泛指除了国兰外的所有兰花,而非全部原产西洋。洋兰常见的有:卡特兰、虎头兰、蝴蝶兰、兜兰、文心兰、万代兰、石斛等。洋兰多为附生,栽培需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是当今世界上非常流行的花卉。

    莲花

    莲花也称“笙”,即“荷”、“荷花”,别称“芙蕖”、“水芝”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宋代思想家周敦颐写过一篇《爱莲说》,分别将牡丹、菊花比喻为世俗中争权夺利之人和厌恶尘世、归隐深山不问世事的隐士,并通过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捕写,塑造出了一位身处浊世,既不趋炎附势也不一味躲避,而是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君子形象,向人们表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名作《荷塘月色》也同样借荷花表达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其文字意境之优美,令人过目难忘。

    在生活中,尤其是在盛行佛教的国度中,莲花的形象还作为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等佛教高层人物的“御座”而被人们所熟知。在佛经中提到:释迦牟尼降生之前,皇宫御苑中曾出现了八种瑞相,百鸟群集,鸣声相和悦耳,四季花卉一同盛开,尤为奇异的是,在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朵大如车轮的白莲,白莲长出之时恰是释迦牟尼降生人间之日;释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闪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叶白莲。而到后来释迦牟尼修成正果给众生讲经之时,也常常是坐在莲座之中的。自此,莲座也就成了释迦牟尼的标志性物品了。

    莲花一般分布在中亚、西亚、北美、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不过莲花最初是起源于印度的。我国的莲花就是随佛教从印度传人的。莲花生长在水中,茎多数为横向生长,其地下部分有节状膨大的根状茎,这就是我们平日里吃到的莲藕。

    莲的叶为圆形,可以浮在水面上,莲叶有长长的叶柄,叶柄上有刺状的绒毛。莲花一般单生在花梗顶端,直径10~20厘米,花瓣多为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能够散发出清新淡雅的香味。雅致的外观,清幽的香气,使莲花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观赏花卉。莲花开花后,平顶的莲蓬中每个孔里结一粒种子,即莲子。

    莲在我国南北各省都有广泛的栽培。莲全身都是宝,藕、叶、叶柄、莲蕊、莲房,莲子都可用来入药,具有清热止血的功效;莲藕则可作蔬菜食用或提取淀粉,我们平日常吃到的莲菜和藕粉便是莲藕的加工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