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聆听天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月亮笑了!小时候,爷爷这么给我们说,但我们谁又听见了月亮的笑声?

    星星哭了!小时候,奶奶这么给我们说,但我们谁又听到了星星的哭声?

    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没有谁听得见月亮的笑声、星星的哭声。然而,我们相信着爷爷和奶奶的话,相信月亮会笑,相信星星会哭,而且坚信那就是世间最美的声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籁了。因为小的时候,我们在乡村,没少经历那让人揪心的时刻,特别是乞巧节的傍晚,小孩子们会在老爷爷、老奶奶的唆使下,敛气静声在葫芦架下,或是打麦场上,聆听月亮的秘密,和星星的隐私。我不知道,我们那时,有谁听到了月亮的秘密和星星的隐私?但在老爷爷和老奶奶正经地问我们时,我们又都高深莫测地点了头,所以就还对于月亮笑、星星哭的事情,神秘着、隐私着。

    不过呢,有一些堪比天籁的声音,不用我们太费神,不用我们去神秘,也是很容易听见的。那便是虫鸣和鸟叫了。

    喳喳喳喳,那是麻雀的欢叫了;咕咕咕咕,那是扑鸽的低唱了;咯咯咯咯,那是喜鹊的轻吟了;还有啄木鸟、白脖儿、算黄算割等等飞翔在乡村里的鸟儿,没有一种鸟儿的叫声,不像歌唱家一样美妙。此外加上虫子的鸣叫,就更惹人,身在乡村,仿佛就处在一个轻音乐的舞台上,随时随地,都会被那天籁一般的声音所包围。

    可是,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从乡村走进了城市,住上直插云端的高楼。那宽阔的大马路,还有水泥浇筑起来的高楼,森严地隔绝了我们与鸟儿和虫子的联系,我们住在整洁漂亮的大楼里,抬头看不见天上的月亮星星,低头听不见虫鸣鸟叫。这样的结果,对我们渐入老境的过来人,虽然也是一种遗憾,但还不算缺失。因为我们经历过了,我们也想让我们的孩子有所经历,但我们无能为力,在摊大饼一般越来越大的城市里,就只有让我们的孩子缺失着。

    我倒没有特别注意这些,而是我的妻子,不想她的女儿对于那天籁般的事物有所缺失。

    妻子逮住机会,就要陪着女儿到公园里去。而且我们居住的地方也有这个便利,历史上的贡院,现在的儿童公园,就在几乎一墙之隔的地方。妻子带着我尚且幼小的女儿,追着三月桃花的明艳,五月蔷薇的灿烂,七月紫薇的芳香,九月秋菊的烂漫,到儿童公园里去,追逐翩翩飞转的蝴蝶,捕捉四处飞蹿的蚱蜢,以及爬在椿树干上的花媳妇,粘在桑树叶上的天娥虫……这让我大为庆幸,不算很大的儿童公园,因为妻子的着意引领,使我的女儿在她的成长过程中,通晓了许多东西,知道何为“化作春泥更护花”,也听懂了“寒蝉凄切”,以及蟋蟀的暮年之歌。

    女儿大学毕业,就要出国留学了。我夜不能寐,心有所想,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我以为,我是该把这些鸡毛蒜皮记下来的。原因是,一个人的成长,鸡毛蒜皮是最真实的。

    因此,还有一些事,倏忽鲜活在我的眼前,使我不能不再加几笔而记之。

    那是女儿和我们夫妇回乡村省亲的日子哩。三夏过后,乡村到处一片麦香。我们回到女儿在扶风原上的姥姥家,姥姥家头门上的洋槐树里,不知钻进了多少知了,在炎热的天气里,合唱着一曲没完没了的歌曲,再还有几只蚂蚱,被关在一个麦秆儿新编的笼子里,挂在姥姥的窗棂上,配合着知了的嚣叫,也是一声长过一声地吟唱着……在这样的环境里,女儿的眼睛和耳朵是不够用了,她一会儿去数树上的知了,一会儿又去数被关在蚂蚱笼子里的蚂蚱。她正兴高采烈地数着,却见一只碧翠的小青蛙,从门口的一汪渠水里爬出来,趴在了一丛草团上。这个发现,让女儿更是兴奋不已,她放弃了数着的蚂蚱和知了,追到青蛙跟前,张开双手,要去搂抱青蛙了。她一边作势去抱,一边还给青蛙说,宝宝好,你来让我抱抱你。

    我听到了女儿要抱抱青蛙的声音,我感觉那是不输任何天籁之声的表达了。现在想来,女儿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书本知识,而且还具备了较高的情商,以及一双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是与妻子引领,甚至纵容女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分不开的。

    聆听天籁,其实就是聆听自然。

    2013年6月19日    西安曲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