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克隆惹的祸-海仙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海仙人姓海,这姓不多,早先在田里做得动时,村里人都喊他海叔,做不动后,他住到了城里大儿子家里。开始这日子一天天过得蛮快,海叔在乡下苦惯的,吃穿都没啥要求,图个太平就心满意足了。哪知儿子的那爿厂垮了,闹了几次,最后来个工龄买断,厂里给了两万多元,从此就死人不管了。这两万元够啥用。从这后,媳妇对海叔的态度就起了变化,时不时浪里浪声说几句,无非是白吃饭,养不起之类。海叔文化没有,锣鼓听声,闲话听音总会的吧。他知道媳妇在嫌自己了,就去与小儿子商量,想搬到小儿子处住。小儿子有点勉强地答应了。

    海叔仅仅在小儿子那边住了半年,小儿子的老婆被转制后的老板炒了鱿鱼。女人没了工作,心境自然不好,天天在家闲着,那嘴就碎了,时不时说些不中听的话,那意思海叔是扫帚星,进了哪家门,哪家就倒霉。

    常言道“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海叔实在听不下去了,还好他还有个女儿也嫁在了城里,女婿还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条件滋润着呢,养个老丈人,其经济实力是绰绰有余的。

    女儿倒蛮爽快,二话没说就安排老父亲住了下来。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从海叔住进女儿家后,其女婿的生意就不顺,不是刚进货就跌价,就是贷款收不回,一进一出,弄得资金周转不灵。女婿年纪不大,迷信思想不轻,他认为是丈人老头给他带来了霉运。他说要转转运,唯一的办法是让老人住出去。巧不巧夫妻俩在商量此事时,无意中让海叔听到了。海叔是个要强的人,一气一怒之下,不需女婿下逐客令,第二天就收拾了几件衣服,头也不回地走了。

    海叔走后,就在鹦哥桥的桥洞里安下了身。这鹦哥桥是座元代的三孔石拱桥,现水面窄了,只一孔有水,有拾荒的占了一个桥孔,海叔也占了一孔。看样学样,海叔每天背着一只蛇皮袋去拾废纸、酒瓶、易拉罐等,换几个小钱,维持日常开销。

    自从住到桥洞后,海叔再也不刮胡子,不剃头发了。不知是否营养不良的缘故,还是心境不快活的缘故,仅一年时间,海叔的头发全白了,那胡子也白了。几年下来,海叔那一把白胡子白头发很是与众不同,若夜色里碰到,还以为碰到白无常呢,保不准三魂吓出两魂,娄城人对海叔避而远之。

    也是海叔时来运转,有天省城一导演在娄城觅景时,无意中撞见了海叔,他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拉住海叔问:“想不想挣笔钱?”

    这还用问?就这样,导演让海叔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拍了一个肾药的广告。不期由于海叔那一头银发与白胡子,很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广告拍得极其成功。据说那肾药销量一下子上去了。

    这后,又有上海与外地的广告策划公司来请海叔拍广告,海叔的身价也越来越高。七八只广告一拍后,海叔比娄城的一把手名气还大呢,娄城人都改口叫他“海仙人”。当然,海叔已不必再住桥洞了,他买了房子,有了存款。有人考证出:海叔之所以瓦片翻身,是因了住了那桥洞。因为那鹦哥桥,原名因果桥,因果因果,这中间有因才有果,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后来,有些想发财之人也去鹦哥桥洞里住上一宿或坐上半天的,可就是不发迹。此乃后话。

    海叔鸡毛上天后,自然使得他大儿子、小儿子与他女儿女婿羞得无地自容。连日来,今天大儿子上门请海叔去他家住,明天小儿子上门请海叔去他家住,后天,女儿女婿跑来请他去他们家住,海叔笑笑说:我有自己家,哪儿也不去!

    海叔很是过了几天舒心日子。上月的一个下午,海叔在麻将馆搓麻将时,因清一色,开心地大叫一声竟乐极生悲,就此去了。麻友都说海仙人好福气,走也走得如此爽快,如此开心。

    海叔故世后,他大儿子、小儿子、女儿女婿都到了。大儿子说:爹从乡下出来后他那儿住的时间最长,且长兄为父,爹的存款应由他分派。小儿子抗争说:爹是被你赶走的,你还好意思说。女婿说:我女婿也算半子,这样吧,三人三十一,大家不吃亏。正在三人闹得不可开交时,律师事务所来了位律师,说海叔生前已把遗嘱作了公证,所有存款,他死后,全部捐赠给福利院。

    海叔大儿子、小儿子、女儿、女婿面对这个结果,一个个无话可说,如傻了一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