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名古铜,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潮》《上海诗人》等报刊。
守口如瓶
把自己修成一只陶瓶
盛一瓮陈年的女儿红
多年不开口
等待更多峥嵘岁月过去
再轻轻开启沉默的蜡封
不讲身世,也不讲命运
一个不完美的人,不知道用多少虔诚和汗水
才能洗净心中的邪念和过去的罪过
更不讲痛、感恩和歉疚
以一朵玫瑰封口,抱着刺
静静开放
让那些扭曲过的事实像风沙磨砺着一颗心
让沉默的雷声反复校准人生的真谛
让梗在喉中的鱼刺拦截过多的呻吟和埋怨
让圣训和哲言慢慢打开封闭的窗牖
让那些轻微的感动不要奔腾,悄悄流淌
让目光变得更柔软,更贴近奔波的亲人
站在一部喧哗的辞典之外
独守一块石头的贞操
至死,化成骨灰
才随风飞去
吐出一腔深沉的人世之恋
搬家
肉体赖以存活的物什
和灵魂赖以栖息的肉体
再一次辗转在路途
现在毫不相干的物件紧紧挨在一起
两颗心也紧紧挨着,相爱,或者信命
好歹都在磕磕碰碰中走过来了
陈旧,松动,加上碰掉的光泽
生活平淡,然而更显隽永
而煤气灶此时不吐火
冰箱也不结冰
否定了冰火不相容的定律
它们和平共处,耳鬓厮磨
像两个冤家,再一次和解
梅雨
又一场绵绵梅雨姗姗来迟
像从天外飞来一支笔
把古城华亭画成一幅写意水墨
一个牧童便从一声鹧鸪进入唐诗宋词
一种情怀便萋萋长满长亭外,古道边
把古老的国土变成行吟的天涯
我曾不羁,一次次醉卧关山
而当年仗剑浪迹江湖的少年
各自在远方长出华发
淡了,英雄的身影
江山依旧,路走不到尽头
风一程,雨一程,是谋着小日子的俗人
梅雨季节时早时迟,时长时短
杨梅上市,成为超市果中新宠
东山那株老杨梅树,距此三千里烟雨
思乡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诗经·东山》
大雁的翅膀划过东山的风露
像一把短短的尺,在祖国的版图上
丈量时间,丈量思念的距离
必然有一颗牵挂的心
在悠悠三千里之外呼唤
必然有一个团圆的梦
默默从夏天嘘唏到冬天
必然有一对蹒跚的老人
互相搀扶着走过晨昏
春风又绿江南岸
必然有一声新雁从云间划过
必然有一双眼眶独自在他乡潮湿
上升
阳光用它的丝质的网
从雨中打捞
笑脸和诺言
命运曾一度潜伏于我们的影子里
把我们的芽和糖
染黑并淋湿
有些日子,我以攀岩的姿势
把自己举高
像抢救一个落水者
直到阳光垂下绳索
才从身体里拉出翅膀
上升到树冠
青铜
夜晚有锯片锯着耳根
灵魂看见自己的肉体
像一朵花遇见毫不相干的花瓶
这是排异反应
当一种金属身处于酸性溶液
酒杯变软,美酒要如何自处
要消耗多少丝绸和油盐
才会让一棵沙沙作响的树保持安静
要安置多少疼痛和泪水
才能把身体里的矿石提纯为青铜
在风尘中守住光泽和锋芒
素食主义
从小跟植物有亲
长大还跟植物有情
谁能忘记断奶的日子里
喂养过自己的草根
素食主义倾向多年来久盛不衰
看见山会想起父母
看见田野会想起故乡
看见植物就觉得亲切
经得起灵魂再三反刍的
是囫囵吞下的岁月
和泥土味浓郁的乡情
多次嫉妒远方的牛羊
终生吸吮青草的乳汁
而我好像得了一种病
从牙根生出咀嚼的欲望
甚至期待一餐断肠草
来化解思乡的毒
在都市的菜场里
我一次次爱上这些植物:
南瓜藤、红薯叶、马齿苋
手捧这些翠绿的植物
心中会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一棵玉兰
像一个虔诚的修行者
立于大地
手心向上,背海,面苍生
划亮隔世的灯
把自己变成地老天荒
大地辽阔
刑枷上铁链锁着一道无声的山泉
灵魂积雪,白得纯粹而热烈
她证明她不仅仅是一棵树
而是
风的深渊一堆寂寞的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