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北京,是中国一座驰名中外的历史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曾经是中国历史上辽朝的南京,金朝的中都以及元朝、明朝、清朝三个朝代的都城。经过历代的不断扩充营建,它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古代帝王都城。今日北京城里的紫禁城和1949年以前的城市布局,都是在明朝时候建筑和奠定的。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璋死后不久便发生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了帝位,称为明成祖。明成祖朱棣最初也以南京为国都,但已有了迁都北京的想法。北京是朱棣做燕王时的封地,他深知该地地形之固、关隘之险、人才之聚、经济之富。北京作为中原的门户,向北以群山为屏障,控制大漠,兼顾东北;向南则可襟带全国,统领中原。明初北平府经过朱棣多年的经营,根基稳固,城墙高筑,军饷粮草齐备,已成为明廷北方军事重镇。1403年正月,朱棣下诏升北平为北京。

    1406年,朱棣开始为迁都做准备,营建北京城。朱棣派大臣到全国各地采木备料,征调工匠,疏通运河,南粮北运。1417年开始大规模兴建宫城,三年后,皇城、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工程基本竣工。明代修建的北京城有三重,最里面的是宫城,又叫紫禁城。紫禁城内的宫殿有精致的木雕、石雕、彩画和金光璀璨的琉璃瓦顶,体现了手工工匠的卓越技巧,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帝王宫殿群。宫城外面是雄伟壮丽的皇城,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即现在的北京天安门)气势磅礴,威武大方。门前的宫廷广场上,点缀着精美的汉白玉桥、华表和石狮,更为皇城增添了几分庄严端重。皇城外面是京城,有九座城门,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京城内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为了营建北京城,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计数。明成祖朱棣征派修建北京城的夫役达百万人之多。百姓终年服役,不能及时种收庄稼,而封建政府又征敛无止,致使百姓“伐桑枣以供薪,剥桑皮以为楮”。修建宫殿耗费的银两,更是以千百万计数。建筑宫殿的巨大木材都生长于四川、湖广、云南、贵州的深山峡谷之中,山里蛇虎杂居,毒雾弥漫,劳动人民被迫进山伐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很多人葬身于深山老林之中。

    可以说,这些雄伟华丽的宫殿是建筑在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枯骨堆上的,它既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硕果,血汗的结晶,也是剥削阶级穷奢极欲的历史见证。1421年正月,明王朝正式迁都北京。

    朱棣迁都北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北疆,因为蒙古铁骑不断侵扰北部边疆,始终是明朝的心腹大患。迁都北京对于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的统一都有着重要意义,也成为明朝维持近300年江山的重要保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