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诺贝尔奖-勒克莱齐奥:“法语也许是我的真正国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08年10月9日,瑞典学院于午间宣布法国小说家让-玛丽·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Le Clézio)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评委会常任秘书霍拉斯·恩达尔在宣布时赞扬勒克莱齐奥“是一位追求重新出发、诗意冒险和感官愉悦的作家,一位在超越主导文明和主导文明底层追索人性的探险者”。

    勒克莱齐奥是新千年继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以后获得此项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的法国作家,虽然他本人并不视自己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国人。“我生在法国,但是我的父亲是英国人,出生于毛里求斯。所以我觉得自己和许多现在的欧洲人一样,是个混血。”法国总统萨科齐很快做出反应,把勒克莱齐奥的获奖视作法国文化影响力的标志。他说,“一个毛里求斯和尼日利亚的孩子、一个尼斯的少年、一个美洲和非洲沙漠的流浪者,勒克莱齐奥是一个世界公民、各大洲和文化的儿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旅行者,他体现了法国的影响力、法国的文化和它在全球化世界中的价值。”

    10月9日,伽利玛出版社在巴黎专门为勒克莱齐奥召开记者会。“起初,我觉得有点不可置信,之后,有点畏惧,有点欣喜。得奖是种鼓励。”他对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说。至于有人问他是否值得领这个奖,他反问道:“为什么不?”勒克莱齐奥将在12月到瑞典首都接受颁奖。

    在接受法国广播电台的访问时,勒克莱齐奥表达他对文学奖的感受:“当我们是小说家,我们总是相信文学奖,如同所有的文学奖,诺贝尔奖代表着时间,你赚到了一些时间,这也是让你想继续写作的动力。”法国文学评论家吉斯伯特说:“勒克莱齐奥可以说是法国文学界中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他说:“你必须要走近碑塔,才能发掘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温暖的一面,他的风格包罗万象,从最保守到最大胆的都有。”

    在接近黄昏的这场记者会上,虽因刚从韩国回来而显出倦容,但是勒克莱齐奥微笑着耐心地回答所有的提问,并轻松地以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面对国际记者:“我要传递的讯息是必须要继续阅读小说,因为这是一个质疑现实世界的好方法,小说家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语言的技师,而是写出和提出问题的人。”

    勒克莱齐奥强调自己不属于法国文学上的任何流派,他写作是因为他爱写作。

    有外界称他为“行动作家”时,勒克莱齐奥持保留态度:“如果我是,是在我愤怒对抗不公义和暴力的意义上。”勒克莱齐奥的公众形象就是一个革新者和反叛者,米歇尔·福柯和吉尔·德兹勒如是评价。

    1994年,法国《读书》杂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3%的读者认为他是当今仍在世的法国作家中最伟大的。由于已经在写下一部小说,勒克莱齐奥表示,不会因获奖而停止创作,未来他有长久居住在非洲的计划,因为要写一本有关塞内加尔前总统,也是黑人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载誉世界文坛的诗人桑戈尔的传记,“这是一个想象的人物,有许多东西可以写,不只是他的文学而已”。

    当代文学是绝望的文学,这是勒克莱齐奥写下的答词。

    中国有学者称勒克莱齐奥为“当代的萨特”。他的回答是:“现在已经不是萨特的时代,狂妄地以为一部小说能改变世界。今天的作家只能承认他们在政治上的无能为力。在阅读萨特、加缪、多斯·帕索斯和斯坦贝克时,可以清楚看到这些作家斗士对人类的未来和写作的力量具有无限的信心。而我们今天已不再相信了。”拥有两国国籍的勒克莱齐奥也强调,法国是他为了文化语言等而选的祖国,而他的小祖国是毛里求斯岛。在获奖之前,勒克莱齐奥在接受《今日法国》的访谈时说:“法语可能是我唯一真正的国度。”勒克莱齐奥被认为是无法定位的作家,可能是因为法国从来不是他唯一的创作源泉。他的小说反映了世界性的想象。“无法定位并不使我不安。我以为小说的一个主要品质是无法定位,也就是说具有多种形态,而这来自某种思想的混合、融合,是我们这个多极世界的反映。西方文化已经变得过于铁板一块。西方文化过于突出其城市性、技术性,妨碍了其他表现形式,如地方性、情感性的发展。人类的整个不可知的部分被理性所掩盖了。正是这种认识促使我转向其他文明。”

    《南方周末》记者:夏榆,《南方周末》记者:吴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