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空使者张骞-沙暴索命(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悬崖垂吊而下的张骞和堂知行乔装改扮,在崎岖的山路上日夜兼行,向东边的汉朝边境拼命地走去。

    他们在匈奴被好战的顽固派软禁了十多年,吃尽了种种苦头,遭遇了种种不幸,幸运地活下来。如今他们像逃出牢笼的飞鸟,获得了自由,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他们恨不得长出两只翅膀,飞越千山万壑,向日思夜想的长安飞去。他们悄无声息地飞快地走着,谁也不说一句话。但他们的心中却憋着说不完的话,想说却说不出来。小心谨慎是他们行动的准则。他们不仅要避开所有的关卡,而且还要随时防备敌人的突袭。

    十多年来的行路之苦和翻山之难早已磨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早已使他们熟悉了穿越西域的荒无人迹的神秘通道。行走的劳累和山路的艰难已经无法难倒他们了,已经无法吓倒他们了,因为他们是从艰险与死亡中脱生出来的英雄好汉。

    达古通的谆谆教诲响在他们的耳边,铁海力的殷切嘱托萦绕在他们的脑际,他们不敢忘记伟大的使命。

    达兰玛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盼回荡在他们的心田,她那幽怨的不舍的目光牢牢牵住张骞的心。

    他牢记爱妻的话,一定要活着回归汉朝,带来千军万马扫平费木居的虎狼之师,解救他的亲人,为死去的儿子和千千万万无辜的臣民报仇雪恨。

    崇高的使命感催促他们不敢稍有怠慢地冲破千难万险向着希望的东方飞奔而去。张骞已经掌握了费木居与汉朝大奸刘甲的罪恶行径,他要尽快面见汉武帝揭穿刘甲的阴谋,消除叛乱的隐患。如此重大的任务担在张骞的肩上,他怎么能不处处留神时时小心呢?!

    连日来他们日夜兼行不知走了多少崎岖的山路!不知翻过了多少座荒山野岭!

    他们走累了随时倒在山间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充充饥,躺在草丛里睡一觉。他们的脚已经磨起了泡。他们搽点随身携带的消炎药,依然行走不倦。为了不使身体垮下来,他们不时张弓搭箭,射下兔子、野鸽、野鸡、山羊等飞禽走兽,在点燃的枯树枝上烤熟了吃。

    半月之后,他们随身携带的水快喝完了,他们仍然走不出缺水的荒山野岭,他们感到忧虑。饥饿对他们而言并不十分可怕,因为大自然为他们造就了种种可以射杀的飞禽与走兽,他们都是一流的射手,尽可以射猎美味的奇禽异兽饱餐一顿。然而断水的痛苦却无法忍受,如果找不到水喝,难忍的焦渴将会使他们倒在荒野的眠床,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所以,他们不敢喝光皮囊中的水。每到一处有水的地方,他们立即将装水的皮囊灌满,以防不测。现在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他们的水快喝光了,却找不到有水的地方,他们十分着急。

    他们边走边四处观察着能够发现有水的地方,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水源上。

    突然间堂知行从对面的一座山下看到有几只水鸟鸣叫着飞向艳阳高照的天空,不由激动地指着天空的飞鸟,对张骞说:“张兄!你看水鸟从那里飞上了天空。”

    张骞仰起头惊喜地看着飞上天空的水鸟,冲动地说:“好啊!那座山下肯定有水,我们快走吧!”

    他们急急忙忙爬上对面的高山。根据他们的经验,凡是出现水鸟的地方必然会有水。因为在这烈阳高照的山里,水鸟是无法离开水的。凡是有水的地方就会出现水鸟,这已是西域的荒山大漠所特有的现象。

    他们站在高山之巅向水鸟冲天而上的山谷远远望去,不由欢笑起来。在山下的峡谷中出现了一潭清亮的山泉,泉水顺着低谷流淌而去。在山泉的上面是陡峭的山岭,从山岭的缝隙中流出十多股清冽的水柱冲向山泉,形成了发辫似的瀑布,轰鸣着泛出白色的水花洒落在水潭上。这是山中的地下水从断层中流淌而出形成了天然的水帘跌落在山的陡壁下。

    他们在欣喜中又生出几许惆怅。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凡是有山泉的地方,肯定会有野兽。他们担心会不会出现凶恶的虎狼熊豹?!会不会隐藏着追杀他们的敌人?!

    他们隐藏在高山之顶的灌木丛中观察着峡谷里的山泉周围的情况。但没有发现可疑的现象。于是,他们走下高山来到峡谷的山泉,痛快地掬饮起清澈的泉水来。

    他们站在水帘下任水花冲洗他们的头脑,感到无比的惬意。

    他们不敢在这里久留,很快把水灌满了所有的皮囊和水壶,然后急忙离去。

    当他们刚想走出山泉所在的谷口时,突然看到两只褐色的恶狼出现在谷口,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一只恶狼的背上驮着一只灰色的狈。那趴在狼背上的机灵的狈眨着眼睛瞅着张骞和堂知行。它看到他们身上带着武器,感到难以对付,便对另外一只狼张着嘴做出呼叫的样子来。那只狼立即明白了狈的意思,不由张开嘴,发出震响山谷的吼叫声。它是呼唤同伴赶快来。它是向自己的同类发出告急的信号。很快传来了同伴的嗥叫声。随着几声吼叫,五只高大而凶恶的狼从峡谷冲出来,站在同伴的身旁,死死地盯着张骞和堂知行。那只狼身上的狈,对另外的六只狼晃动着自己的脑袋,示意它们分散开,包围眼前的两个人。

    六只恶狼顿悟似的立即围住了张骞和堂知行,跃跃欲试地就要同时猛扑而上,撕碎他们。

    张骞和堂知行背靠背地护卫着,面对即将猛扑而上的群狼做好了出手的准备。

    张骞挡住堂知行不让狈看见,然后小声地说:“先射死那只狈!”

    堂知行立刻张弓搭箭,飞快地扭身疾射,行动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那射出的箭不偏不倚,端端射在狈的咽喉上。

    狡猾的狈来不及躲闪,被毒箭射下狼背,滚在草丛中很快断气了。

    背着狈的恶狼大吼一声,立即扑向堂知行。

    与此同时,其他六只狼也猛扑而上,从不同的方向狠咬他们,大有将他们活活咬死的气势。

    张骞和堂知行跟凶恶的群狼不知较量过多少次了,早已知道它们咬断人的喉管的招术。他们并不慌乱也不急躁。当群狼急扑而上时,他们当即来一招“一鹤冲天”,跃向半空,使扑空的群狼聚首一起。

    然后,他们二人在空中来一招“飞鹰扑兔”的招式,急窜而下,分别抽出剑和刀,飞快而准确地刺向来不及躲闪的七只狼。

    他们的出手都相当快,只一闪而至地连刺七只狼。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四只狼被张骞刺穿了咽喉。三只狼被堂知行的刀砍断了喉管。

    仅仅一个回合,七只狼就被他们杀死在草丛中。

    他们擦干净自己剑和刀上的狼血,归剑和刀入鞘,然后背起水囊和水壶火速离开了。

    他们翻过陡峭的山,向没有人迹的荒野快步走去。

    走了一天一夜,他们终于来到一座长满松柏的极其巍峨的大山上,借助枝繁叶茂的树木的遮挡,打算美餐一顿野味,再好好地睡上一觉,然后上路。

    他们点燃了树枝,烤熟了两只野兔,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他们吃得有滋有味,根本不考虑是否烤熟了。

    当他们吃饱后,躺在草地上准备睡觉时,堂知行突然爬在地上,听了一会儿,惊慌地对张骞说:“张兄!好像有马蹄声。”

    张骞立即趴在地上听了一会儿,坐起来说:“堂贤弟!情况不好。好像有十多匹马正向这里飞奔而来。”

    堂知行紧张地问:“我们怎么办?”

    张骞果断地说:“我们立即上树,隐藏起来。等他们到来后,杀他个措手不及。”

    堂知行点头说:“好!”

    他们分头攀上两棵高大而枝叶繁密的柏树藏好,等待来犯的敌人。

    不大一会儿,十四匹马驮着身背鬼头刀的十四个武士来到这座山林,穿行在树木间,寻找可疑的迹象。

    为首的一个当官的在马上疾言厉色地发问:“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两个人上了这座山?”

    旁边一个骑马的武士说:“我在山下的谷地看到他们上了这座山。”

    当官的说:“你没有看错吧?是两个人吗?”

    那武士说:“不会错,就是两个人。我看清楚后,才飞马去报告了你。”

    当官的说:“既然这样,他们肯定跑不了。我们好好地搜。”

    他说完指挥十三个武士分头搜查。众武士刚想散开,突然传来一个人的喊叫声:“报告!这里有灰烬和吃剩的兽骨,肯定来过人。”

    那武士发现了张骞和堂知行烧烤野兔的烟灰和野兔的骨头,向那为首的军官报告。

    那军官听后跑过去查看,然后大声对众武士说:“这肯定是那两个人干的。这两个人中会不会有张骞?我想可能会有的。大家要仔细搜查,绝不能放过他们。你们一定要活捉张骞,明白吗?”

    十三个武士齐声回答说:“明白!”

    这时候十三个武士全都集中在那军官的身旁,听那军官训话。

    张骞心想:如不杀光这些武士,很难脱身。如果这眼前的十四个官兵有一个脱身而去,定会报告别处的杀手。如果让这些武士分散开,那么势必造成我们分散寻找的难度,等到一个个将他们杀死,不仅拖延时间,说不定又有敌人追杀而来。莫失良机,时不再来。

    他对堂知行一摆头,立即开弓射箭,那箭飞快地射入那军官的后心。只听那军官“哇”的一声,立刻栽倒在草地上吐血而亡。

    接着堂知行的毒箭像疾雨射向树下的众武士。

    张骞的飞箭也同样百发百中地射在惊慌失措的武士们的前心后背。

    一瞬间,二人的箭矢纷纷射在众武士的身上,他们来不及逃跑,全都死于飞箭之下。

    十四个追杀而来的费木居的武士怎么也没想到会在一瞬间成了不明不白的箭下鬼。十四匹马被惊得逃入密林的深处,不敢轻易露头。

    张骞和堂知行从大树上下来,二人商量了一下,认为此地不可久留,必须立刻离去。他们挑了两匹敌人的马匹,向对面的深山野林飞驰而去。他们为了避免追踪而来的敌人,绕过关卡向大山里疾驰。奔驰了一天一夜,他们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草原上有数顶牧人的帐篷,飘出袅袅炊烟和诱人的奶香。帐门外有牛、羊、马、驼和牧羊狗。它们或站或卧或走动,呈现出草原特有的美景和气氛。

    张骞和堂知行骑马来到草原,引得牧羊犬狂吠不止。

    帐篷里的牧人听到犬吠声走出来望着不速之客。

    张骞早已学会了匈奴话。

    他和堂知行对牧人恭敬地行了礼,然后又用匈奴话说他们是路过此地的行商,需要买两峰骆驼去驮货。

    那牧人看到他们拿出金币,给价又很高,便爽快地卖给他们两峰骆驼。

    他们骑上马,牵着骆驼,穿过大草原,向一座大山走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