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的音声响动了,丝丝绵绵的音符在钢琴黑色的琴箱中蜿蜒而出。毕毕剥剥,零碎着它们的旋律。那音声像什么?熏香于清寂的兰室,一座暗青红色的香炉,扭动而出的烟雾或明或暗,极尽变化着它飘散时的姿态,时而一缕孤独的在空中挣扎,时而在那清风和煦中散出一群弥漫开的烟雾。细碎的,连贯的,不一而足。
随着音声的飘飞,你仿佛在初夏彼得堡的庭院中散步。棵棵白杨树站在午后乳白色阳光下,它们的树干也嫩白着。初夏时节,它们的枝干浓浓密密。仿佛感觉到了,院内的小路上铺着细碎的红颜色的沙粒,看去,走上去,都是蹦蹦跳跳雀跃着的质感,如同钢琴奏出的琶音质感。我这样想着。此时,一片白茫茫的日光照进来。抬首间,竟是满屋的清辉。仿佛抑扬着的乐音也有了灵性,替自然表白着自己的神韵;自然也仿佛因了艺术的诠释而有了耀眼夺目的内涵。眼前所看到的,耳畔所听到的,一切东西交汇在一起,融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小号的声音是划破长空的日光,那声音鲜艳夺目,浓丽的就像早晨划破暗夜的如血的朝霞。
地板上苍老的木头,带着层层轮旋的纹理。古拙,如同大提琴凄苍的音色,又如男高音浓醇的嗓音。忽而,你听,大提琴如朝雾般层层密密的音声后面,是谁在隐隐敲动着钢琴的键盘,那是细微的声响,节奏缓慢,如诉如泣的音响,一字一顿。音声渐渐透出大提琴细密的乐音了,钢琴的音声渐宏阔,而节奏渐渐变得快了。键盘敲去,仿佛早晨树叶上窗棂上颗颗的露水,柔缓、静谧,然而澄澈。和声的旋律,高亢而渐向低婉,最终竟隐隐散去,埋没在乐曲层叠交错的旋律里了。
我想起了什么?一条大河流经我故乡的城市——那是黄河。我常去黄河边戏耍,在河滩上,或是浮桥上,静观河水的流淌。每当风吹来的时候,一条狭长的暗流便涌向河岸,靠近河岸的时候浪头变得大了,顶端也带着白白的泡沫,最终它们冲刷到河岸上。我看到浪头的影子渐小渐淡,隐没在泥水混芒的河岸上!
自然不会骗我——我至今始终这样想着。她的身姿是世间最真实的美丽。
难怪殷承宗先生说:弹琴的时候心怀中要想着高山大河。
往往我听惯了大师们浩若烟海的演奏版本,对照起来听时,茫然若失了路的行客。分不清谁的断句、音色才是正统,谁的感情最接近作曲家本意。同一曲目的不同演奏,绝不会出现两个每分每秒都一致的版本。然而作曲家的原作在哪里?木然陈摆于图书馆博物馆,你若望去时,只是一个个毫无生命毫无感情的“蝌蚪”符号,呆呆被写在乐谱上,一脸茫然望着你,幽幽的尴尬相,它们是呆呆的傻瓜。作曲家的初衷须通过演奏家的诠释方可有血有肉,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有些演奏家会被评论者称作“乐谱翻译家”,也就不奇怪了。
古典大师作品,有无数演奏家的版本摆在那里,又有无数乐评家的文章摆在那里,沾满了太多的标签和口水。技巧锤炼、美感规律玩得娴熟,然而扭捏作态,气韵上毕竟弱几分。技术可学,气韵不可学,那只能靠性情的自然流露,一学便流于造作。你若关注大艺术家的创作历程,不妨找找看他们青少年时代的作品。技巧虽弱,然而自然,艺术处理鲜活。仿佛十三四岁的少女,没有刻意穿成入时性感的服饰,脸上没有刻意美化的妆,但是她们有着成熟女性再也不可寻回的美丽,发自本性的最纯净的美,更加招人爱惜。殊不知艺术作品唯真才美,你如果明白,就会发现童真对于艺术家的可贵。
今日的表演者都是年轻人,如今正是他们艺术创作的辉煌期。然而这鲜活的青春,就像彼得堡“短脖子”的春荫。美好但容易消逝的,往往才是最美丽的。
造化是伟大的,世界是美好的。纵然有不美好来扰乱我们的心智吧,我仍然要说世界是美好的。中国“太极”的智慧讲,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美丽与丑恶必将同时存在。不必因片面的丑恶而忘却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广阔的美丽,更不必因所处的角度而否定掉这个世界上还有美丽。引用川端康成先生的一句话吧:发现自然中的美,表现所发现的美。
社会里有一批消耗着物质而空吐着气泡的人,他们被称作艺术家。作为学艺术的人,我真的说不出艺术有什么用,然而,如果没有艺术,世界岂不枯燥的可怕?谁能不说甜美的夜梦是美好的?
纷纷扰扰又与自己何干呢?有人说,读书要有让人一棒打昏的感觉。我觉得,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叶落花开,雪花的素淡,草木的深蔚,在滚滚沧海前抚摸一片砂砾或是一朵浪花,那些,都是感情的来源。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从造化里体会到的情感,处理出来的艺术作品,必然枯燥单调。如今彼得堡已跳出漫长冬季的阴霾了,太阳——这万物之灵,为造化的一切万物都送去了生机的新装,这难道不是人间大美么!你去看,去听,甚至去尝一尝那生机的味道。初夏细雨的迷濛,渐渐油绿起来的一草一木的浓郁,于我们的心中是否有甜润的感觉?造化有灵,不知以为然否?每日太阳的光芒在城市头上熠耀着,仿佛如来佛头顶上的金光!
今朝我们陶醉于夏晖里的竹音,今晚当沉耽于耳畔回声的绕梁。日后,那声响必当沉寂,而我们音乐的情怀不灭,我们肺腑中一颗感悟大美的心灵仍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