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公元九四一年(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镇州指挥使贾章担心安重荣难以成事,连忙求见安重荣,对其苦苦相劝。安重荣大怒,当场就把他杀了。贾章有一女,刚过十岁,安重荣不忍杀害,想把她送给别人抚养,不想,贾女稚声说道:“我家三十口都死于兵祸,就只剩下我和父亲了。现在,父亲既然已经被杀,我又怎能独生,请把我也杀了吧!也好让我们父女能在一起,到了阴间也好有个照应。”左右连劝带哄,但贾女就是坐在节度使衙前不走,安重荣无奈,只好将她也杀了。镇州人听说此事后,皆称贾女为烈女,对安重荣颇有微词。

    石敬瑭命三十九位宿卫军指挥使各率其军讨伐安重荣,以郓州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招讨使,安国节度使马全节为副使,前永清节度使王周为马步都虞候。

    鬃上鞍

    镇州掌书记杜英建议安重荣先攻取贝州,然后再伺机而动,安重荣却道:“如今天子近在魏州,已经被饥民困住了,何不趁此良机早平魏州,一鼓作气而平定天下呢?”竟不听杜英之言,率大军沿着宗岭路直奔魏州杀去。

    杜英私下里对排阵使赵彦之叹道:“大事不妙啊!大王姓安,‘鞍’置于‘背’上才稳!如今放着贝州不取,却偏偏取宗岭,你想想看,‘鞍’放在‘鬃’上,能安稳吗?”赵彦之一听,心中也是一阵嘀咕。

    当晚,杜英就逃出了镇州,躲到深山隐居起来。其后,一直不知所踪。

    赵彦之,深州人,安重荣在朝廷宿卫军中任指挥使的时候,他也任指挥使,二人一向交好。安重荣为镇州节度使后,赵彦之特地自关西来投奔他。初始,安重荣待其甚厚,并命赵彦之为其招募亲党。然而不知何故,后来安重荣并没有重用赵彦之。赵彦之失望之余,对安重荣暗暗有了恨意……

    杜重威率六万朝廷军从魏州出发,直扑镇州。将近宗城之时,杜重威令三十九位指挥使在宗城西南就地安营,准备次日与安重荣决战。他对众将道:“朝廷之军已经全都集于此地,我等只要击败他们,天下也就在掌握之中了。望各位努力向前,成败在此一举!”众将皆摩拳擦掌,士气甚高。

    次日一早,双方大军几乎是同时出动。安重荣见朝廷军势甚大,当即传令各军:“列偃月阵迎敌!”

    杜重威则令三十九路军一字排开,排成三十九路方阵,骑军在前,步军在后,然后一齐冲击。各军指挥使领命,率领各军一齐向前。一时间,朝廷之军就如三十九道洪流般激荡而出,杀声震天动地。镇州军凛遵安重荣号令,先是岿然不动,接着是万箭齐发,到了近前,则在厚厚的盾牌遮蔽下,用长枪连戳带捅;朝廷军人仰马翻,损失惨重。各路军使一看大事不妙,只好连呼“后撤”,率各军退回了本阵。

    赵彦之见状,连忙驰马至安重荣身边,建议道:“敌军已然受挫,安公何不趁此良机下令全军掩杀过去?”

    安重荣道:“敌军虽受小挫,但阵势尚算严整。杜重威纨绔国戚,又懂得什么军法战阵,他必会下令全军再来冲击我阵,我军只要守住阵形,他又能奈我何?彦之只管回阵,待杜重威全军后撤之时,我军再出军掩杀不迟。”

    赵彦之心中很不以为然。

    果如安重荣所料,朝廷军很快又发起了第二轮冲击。镇州军依然如故,还是箭弩射、长枪戳的招数,很快又将朝廷军挡了回去。如此三番,朝廷军已经在阵前丢下了数千具尸体,但镇州军依旧岿然不动。

    杜重威大惧,当时就想后退,马全节却道:“两军相遇勇者胜,退军乃兵家之大忌,一旦退军,士气必会大泄,很有可能就会演变成大溃败。马某已看得仔细,安重荣摆的是偃月阵,精兵尽在中军,两翼则较为薄弱。请国舅以精锐之兵攻击其左、右两翼,马某率‘契丹直’冲击其中军,定能挫动其阵势。”

    杜重威依计而行,镇州军阵果然被挫动,稍稍后退了一些。安重荣大急,高声呼喝:“稳住!稳住!保持阵形!”镇州军凛然听命,很快就又稳定了下来。此次镇州军虽然死伤了上千人,但最终还是将朝廷军挡了回去。

    两军又成了对峙态势。此时已近正午,冬阳正高照着杀气弥漫的旷野。两军将士、兵卒皆屏息对望,谁都不敢高声喧哗,只是偶尔听到几声战马的嘶鸣声。就这样,十几万人手持兵器肃立着,但他们知道,此时此地,不知有多少死神正在这朗朗日光之下肆无忌惮地飘舞、冷笑着……

    突然,“嗒嗒嗒嗒”的马蹄声自镇州军阵之前响了起来。两军将士大为惊异,皆循声望去,只见一匹白色快马犹如离弦之箭般驰出了镇州军阵,马上之人银盔银甲,正是镇州排阵使赵彦之!

    安重荣大奇,高声喝问道:“彦之,你为何擅自出阵?”

    赵彦之头也不回地答道:“安公好自为之,彦之去也!”

    左右亲将对安重荣道:“看情形,赵彦之这是临阵投敌啊!主公乃神箭,请赶快发箭,射杀此贼!”

    安重荣道:“我与他亲如兄弟,他不会负我而去的,他此去必是另有目的。”

    不想,赵彦之驰近朝廷军阵之时,突然高呼:“投降!投降!”

    安重荣这才大怒,当即从鞍桥上摘下弓箭,准备射杀赵彦之。

    安重荣张弓搭箭,正准备拉弦发箭,突见杜重威身边涌出一群兵士,对着赵彦之举枪就戳。赵彦之连声惨叫,竟活活被乱枪戳死了!

    原来,赵彦之的铠甲、马鞍、马缰皆是用白银装饰的,日光之下熠熠生辉,杜重威的亲军看在眼里,个个垂涎三尺,因而,赵彦之刚一驰至朝廷军前,杜重威的亲军就将他戳死了,他的铠甲、马鞍、马缰皆被抢夺而去。杜重威就在那里看着,自始至终没有出一言拦阻。

    赵彦之的临阵叛降令镇军士卒沮丧不已,个个交头接耳,士气登时大落。安重荣见军心已乱,心中也有所恐惧,只好下令全军后退。马全节一见,怎肯错过良机,当即率领朝廷军大举杀了过去,镇州军大败,被斩首一万五千多级。安重荣只好收拾残众,退保宗城,马全节令朝廷军趁势围攻,镇州军斗志全失,纷纷弃械岀降,天还没黑,宗城就被攻陷了。

    安重荣带着十余骑好不容易逃回了镇州,准备据城坚守,不想,当晚天上突降大雪,镇州竟冻死了二万多人。镇州人心大乱,皆认为九月大雪是安重荣惹怒了上天,既是如此,能不亡吗?

    不久,冀州刺史张建武等攻占了赵州。消息传到镇州,镇州军更加恐惧,镇州牙将李青竟自西郭水碾门打开城门,将朝廷军放入了城中。朝廷军入城之后,先是涌上城墙,将犹在防守的两万多军民全部杀死,随后即将节度使府团团围了起来。安重荣见大势已去,只好束手就擒。

    杜重威一见安重荣,就阴声问道:“安公起兵造反之时,可曾想到今日?”

    安重荣道:“安某本无造反之心,只恨辽狗辱我怏怏中华太甚,这才起兵北上,想替我汉家报仇雪耻。不想,辽人没有起兵,主上却先釜底抽薪,断绝了吐谷浑等族的外援,后又视安某为大敌,起兵自相征伐。安某无奈,这才被逼而反。”

    杜重威狞笑道:“逆贼还敢如此狡辩,真是死不改悔!杜某听说你这‘铁鞭郎君’有一根指谁谁死的神鞭,如今神鞭安在?”

    安重荣骂道:“你这人见人恨的‘瘟侯’!朝廷有你这种小人把持,还能有什么指望!安某既已如此,但求速死,休再侮辱!”

    杜重威勃然大怒,立命左右推出去将其斩首。

    马全节、王周见状,皆劝阻道:“安重荣乃谋逆大罪,须得圣上下旨,公示天下,方可问罪。”

    杜重威仰天大笑,说道:“如此逆贼,人人得而诛之,又何必劳烦圣上呢?”竟不听二人谏阻,当场就把安重荣斩杀了。后有连青山居士作歌叹安重荣道:

    怏怏中华事夷狄,儿皇丑名千古稀。

    重荣神鞭今安在,清风明月有杀气。

    杜重威杀掉安重荣后,又遣心腹假扮盗贼,趁夜摸进镇州牙将李青的家中,将李青杀死,次日一早,才遣人将安重荣的首级送往魏州,并上表奏称,镇州是朝廷军强攻破城的,至于李青开城一事,竟只字未提。

    镇州大捷的消息报到魏州后,石敬瑭喜极而泣,第一件事就是将安重荣的首级装入匣中,遣人飞马送往辽国。

    耶律德光见到安重荣首级后,心中这才安定下来,并用手指着安重荣的首级对赵延寿道:“若无燕王奇计除掉此人,我大辽怎会如此安宁?”

    赵延寿讪笑道:“大辽福厚,上苍能不眷顾吗?”

    耶律德光哈哈大笑,特意遣使令石敬瑭将镇州更名为恒州,将成德军改名为顺国军。石敬瑭不敢违命,并以杜重威为恒州顺国军节度使。杜重威则趁机将安重荣的家财全部占为己有。石敬瑭听说后,也没有过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