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翅膀上的爱-第二次面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四年前,我刚从大学毕业,一贫如洗,身上只有一套蓝色的西服能体面地穿出门。我希望很快就能找到一份工作,但我最大的愿望是到大名鼎鼎的沃尔特公司去工作。所以,毕业后我就三天两头打听沃尔特公司招聘的事,一直在苦寻着能进这家公司工作的机会。

    老天不负苦心人,一个月后我终于获知沃尔特公司要公开招聘。更令我高兴的是,此次负责招聘工作的,正是那个以善于选拔人才著称的赵尔先生。我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回到宿舍耐心细致地把证书及相关资料一一整理好,最后往身上瞅了瞅,终于一狠心,掏出仅有的几元钱,好说歹说,说动房东太太帮我把那套西服洗烫得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沃尔特公司招聘人才的地点,是一幢陈旧的二层小楼房,办公室设在一间小会议室里,两张老式的办公桌,拼在一起就成了主考席。主考席下面是几排木制的椅子——有些已经破烂了。在外人看来,如此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公司,却把招聘人才的办公室设在如此寒酸、简陋的小地方,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了解沃尔特公司的人都知道,这一切正是公司的特意安排。

    原来,当年沃尔特公司的创始人钱先生就是在这个会议室里,慧眼识才,大胆任命并起用了赵尔先生,也正是由于赵尔先生的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不拘一格,任人唯贤,才使得公司十余年间迅速崛起,日新月异,有了如今这鼎盛的局面。所以这里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沃尔特公司有着纪念意义和招聘人才的最佳地点。

    当第三个脸上不见半点兴奋的青年闷声不响地走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该我进去面试了。我很自信,因为就在早晨,我在镜中发现,穿上那套被精心料理过的西服,使我显得年轻、风度翩翩而又充满了活力。

    我走进办公室,见主考席上坐着三男两女,中间的一位我认识,就是著名的赵尔先生——他常常在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露面。我径直走到第一排,在面对赵尔先生的那张椅子上坐了下去,尽管我看到这张椅子的一个扶手破烂了一截,几只生了锈的铁钉也狰狞地露在了外面,但我还是毫不犹豫一屁股坐了下去,我早就渴望能有机会与赵尔先生面对面。

    向我轮番提问的一直都是旁边的几个人,我机敏地应答着,两眼却时不时瞅着赵尔先生。但令我遗憾的是,他只是一味地翻阅着桌上的材料,似乎连看我一眼的兴趣也没有,我心里的希望在一点点地消失。

    眼看半小时的面试就要结束了,我意识到自己的这次求职即将失败,蓦地站起来,“嘶——”猛然,我听见衣衫被撕裂的声音,一低头,发现西服右手的袖口被椅子扶手上的铁钉挂出了一寸多长的大口子。我又是心痛,又是恼怒,但我还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不失礼貌地说:“也许我到沃尔特公司来求职是一个错误,我早就该放弃自己苦苦寻求的理想了,请把我的资料还给我。”

    一位女士刚要伸手拿桌上的资料,忽然,赵尔先生抬手止住了她,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说:“不,如果你同意,请把你的资料留下,明天再来拿吧。”

    回到家里,望着破了袖口的西服,我想:真倒霉,明天我穿什么衣服去呢?没办法,我只好到房东太太那儿借来针和线,耐着性子缝补起来……

    第二天,我说服了自己,还是坚持坐到了赵尔先生的面前,赵尔先生看了我好一会儿,指着我的西服问道:“这衣袖是谁缝的?”

    “我。”我不好意思地搔搔头。

    “你被录取了,明天就来公司上班吧。”

    “录用他?”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女士就吃惊地问。

    “不是还有两个人,比他的条件更合适吗?”另一个女士也提醒着赵尔先生。

    “他,也很不错。”赵尔先生解释说,“你们看,昨天他来应聘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衣服给挂破了。通常人们在衣服破了的情况下,会怎么办呢?不外乎有三种选择:第一,把破衣服扔掉,这是出了问题就逃避问题,把问题扔在一边,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但凡持这种态度的人,善于投机取巧,工作上会拈轻怕重;第二,破衣服破穿,这是出了问题但不解决问题,对问题听之任之,是漠不关心的态度。持这种态度工作的人,习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缺乏创造性;第三,将破衣服缝补好再穿,这是出了问题就解决问题,对问题有高度责任心,是最积极的态度。唯有持这种态度的人,在工作中才能积极主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具有不怕困难、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今天,他正是穿着缝补好的衣服来的,所以,我决定录用他。”

    赵尔先生的话,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就这样,我幸运地成了沃尔特公司的一员。

    不久,闻风而动的几位新闻记者特地来公司调查采访,写文章大笔渲染赵尔先生关于选拔人才的这种“破衣”理论,一时间,公司上下传得沸沸扬扬,人们自然也就免不了提到我。

    我心里十分惶然,更觉愧对赵尔先生的信任,看来,我并不是赵尔先生心中想要的人才。可是,我几次碰见赵尔先生都欲言又止。

    三番五次,赵尔先生看出了我的不安,他问:“你想要跟我说些什么?”

    “我,”我犹豫着,终于说出了口,“赵尔先生,那天,我之所以穿那件自己缝补的衣服,主要是由于我很穷,我身上只有那一套衣服。”

    赵尔先生笑了:“你总算说了实话,这说明,我并没有看错你。其实,当你第二天仍穿着缝补了的衣服坐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知道当时你的生活肯定有了麻烦,明白了你迫切需要这份工作。至于那三段‘破衣’理论,是我一时的灵感所至,所以,关于求职的事,你不要再耿耿于怀的了,安心上班吧!”

    事后,我常想,幸亏求职那天我的衣服被挂破了;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跨进沃尔特公司的门呢!

    (范淑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