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现代著名作家-奥地利作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施蒂弗特

    施蒂弗特,1805年10月23日生于波希米亚森林中的奥伯普兰村。他早年丧父,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818~1826年,他在上奥地利天主教会办的学校求学,随后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后转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并习绘画。读书期间,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当家庭教师,生活贫苦。

    1840年,施蒂弗特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兀鹰》,开始走上文学道路。此后10年间,共完成13篇中、短篇小说,于1850年以《素描集》为总题名成集出版。同年他被任命为上奥地利国民学校的督学,1865年退休。曾出版短篇小说集《彩石集》(1853)。晚年完成《晚来的夏日》(1857)和《维提科》(1867)两部长篇小说。他于1868年1月28日因病自杀。

    《晚来的夏日》继承德国“教育小说”的传统,以自述方式写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主人公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在里查赫男爵的庄园避雨,发现男爵与寡妇玛蒂尔德关系暧昧。在亨利希与寡妇的女儿娜塔利亚结婚前夕,男爵道出了他与玛蒂尔德的关系:他年轻时与玛蒂尔德发生了爱情,但没能结婚,如今玛蒂尔德已成为寡妇,两人只是相邻而居。亨利希和娜塔利亚的结合,给这对未成眷属的情人莫大的安慰,使他们的暮年充满了夏日的阳光。《维提科》是一部冗长的历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维提科从20到64岁的经历和见闻,反映了12世纪波希米亚大公国的统治权力继承之争。书中宣扬的忠君思想和顺应现制度的主张,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1848年革命的否定立场。

    施蒂弗特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在中、短篇小说方面。最出色的几篇是:《高山上的森林》,写30年战争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不幸和破坏,唯有神秘美丽的波希米亚大森林依然存在。《林中小径》,写一个自认为病入膏肓的男子在林中与一姑娘邂逅,爱情的力量使他的身心俱得康复。中篇小说《曾祖父的记事册》,写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狂躁的青年到某乡村做医生,遇见一位老上校,向他学得用写日记的办法进行自我克制,最后终于得到老上校的女儿的爱情(以上3篇均收入《素描集》)。《彩石集》中的《水晶》写一对小兄妹圣诞夜被困在山里的大雪中,但两人毫不气馁,互相安慰,互相勉励,终于脱险。

    施蒂弗特追求“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自称“我虽然不是歌德,却是他亲属中的一个”。他的作品语言生动朴实。

    施尼茨勒

    施尼茨勒,1862年5月15日生于维也纳一犹太家庭。1879年他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93年开办私人诊所。后来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成为“青年维也纳诗社”的核心人物。1901年他发表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被认为有辱奥地利军队的荣誉,当局撤销他的后备军医官的资格。1931年10月21日他于维也纳逝世。

    施尼茨勒把心理分析方法运用于文学创作,被称为弗洛伊德在文学上的“双影人”。施尼茨勒自认为一生都在探索人的灵魂这个“遥远的国度”,作品较少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自称:“我表现爱情和死亡。”他认为描写水兵暴动并不比写爱与死等现象更具普遍性、更有时代气息。他的作品多以描写没落贵族、资产阶级小市民等不同层次的人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看法为主题,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也纳的社会风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资产阶级荒淫的生活和腐朽没落的文化。

    施尼茨勒前期创作的主要成就在戏剧,重要剧作有《阿纳托尔》(1893)、《儿戏恋爱》(1895)、《绿鹦鹉》(1899)、《轮舞》(1900)、《孤独的路》(1903)、《遥远的国度》(1911)、《贝恩哈迪教授》(1912)等。他也是当时维也纳戏剧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奥地利戏剧家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齐名。

    《阿纳托尔》是由7出独幕短剧构成的组剧,描写诗人阿纳托尔对待爱情的轻浮态度。《轮舞》是10场喜剧,描写妓女、士兵、艺术家、贵族等不同阶层的10个人物对待性生活的态度。施尼茨勒不给人物取名,其主要是披露典型的资产阶级生活的腐败和淫乱。剧本出版20年后才全部搬上舞台,演出时引起轩然大波,后被认为色情戏剧而禁演。悲喜剧《遥远的国度》对工厂主霍夫莱特夫妇在爱情生活中的虚伪与变态心理作了戏剧性刻画。

    施尼茨勒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通向野外的道路》(1908)、《特雷塞》(1928)和其他中短篇小说。晚期作品有《梦的故事》(1926)、《清晨的赌博》(1927)、《逃向黑暗》(193)等。《古斯特少尉》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写古斯特少尉遭受侮辱后决定自杀,当听到侮辱他的人中风暴亡,却又如释重负。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极端地讽刺了军官的丑态和虚荣心。在艺术上,施尼茨勒采用了“内心独自”的表现手法。他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采用这种写作技巧的作家。1924年发表的小说《埃尔塞小姐》中,“内心独白”再次成为主要表现手法。1902年发表的《瞎子基罗尼莫和他的哥哥》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痛苦。

    施尼茨勒的作品运用心理分析学,把现实与幻觉、真实与假象融为一体,通过这种手法表现了人物的苦闷、彷徨、悲观、无聊等情感,这是现代小说中重要的艺术手法。

    霍夫曼斯塔尔

    霍夫曼斯塔尔,1874年生于维也纳,1892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后改学法国文学。他曾遍游意大利、瑞士、德国、法国、英国和希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作后备军官,1916年随使团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瑞士执行任务。

    霍夫曼斯塔尔是德语文学19、20世纪之交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重要代表。他受尼采、马赫、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的同时也受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和欧洲基督教文化传统的熏陶,在思想和创作中都表现出复杂而深刻的矛盾。1891年,他在受到维也纳德国诗人奥尔格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感染。早期的创作在艺术上刻意求工,诗歌语言优美而富于音乐性,剧本中的对话都用典雅的诗句,情节与人物形象都带寓意性和象征性;但内容脱离现实,往往通过生与死、苦与乐的矛盾这类“永恒”主题抒发内心的感受,情调感伤、抑郁,表现了对世事无常和死亡的悲叹。

    霍夫曼斯塔尔的诗歌大多写于1893~1900年之间,其中着名的有《生命之歌》、《早春》、《三行串韵诗节咏消逝》等,主要表达人已经失去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可能的思想。他的剧作大多为诗体短剧,早期重要的短剧有《傻子与死亡》(1900)。

    1900年以后,他改变唯美主义倾向,同时又厌恶帝国主义时期的社会并感到和恐惧,因此试图建立古代人道主义传统同基督教“受难”的学说组合起来的宗教剧。为了革新古希腊悲剧,他写了《埃勒克特拉》(1904)、《奥狄浦斯与斯芬克斯》(1906),宗教神秘剧《每一个人》(1911),维也纳喜剧《困难的人》(1921)。1920年与赖因哈德一起创办“萨尔茨堡音乐戏剧会演节”,并写了《萨尔茨堡的世界大舞台》(1922)。《花花公子》(1911)、《失去影子的女人》(1916)是他与施特劳斯合作写的歌剧。

    霍夫曼斯塔尔的作品还有小说《第672夜的童话》(1905),散文《尚多爵士致弗朗西斯·培根》。此外,他还编选了《德语小说集》(1912)、《德语读物》(1922或1923)、《奥地利文库》(1915或1916,共20卷)。

    里尔克

    里尔克,原名勒内·卡尔·威廉·约瑟夫·马里亚·里尔克,1875年12月4日生于布拉格。他曾入军官学校学习,后在林茨商学院、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1893~1898年间,着有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祭神》(1896)、《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等,情调缠绵,富有波希米亚民歌风味。

    1897年,里尔克与女作家鲁·安德烈亚斯·萨洛美相识,曾一同两次去俄国旅行,会见了列夫·托尔斯泰。《图像集》(1902)、《祈祷书》(1905)等都是这时期的作品,情感炽烈,语言精练,形成了独特风格。《祈祷书》是里尔克的成名之作,分为3部分:《修士的生活》、《朝圣》、《贫穷与死亡》,赞美单纯,赞美上帝,表现了作者的泛神论思想,同时也反映出资产阶级没落时期的精神矛盾。

    1901年,里尔克和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结婚。1905年结识罗丹,并任罗丹的秘书。这期间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兰、马拉梅等人的影响,他的诗作不再是早期偏重抒发主观情感的浪漫主义风格,而是写了许多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收入《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其中短诗《豹》最为脍炙人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

    1912年,里尔克到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动手写作着名的《杜伊诺哀歌》(1923)。这时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他更加悲观失望。1922年他完成了《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里尔克在这一阶段的生活中充满痛苦,他在思索人生的意义。《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是这种痛苦思索的产物。前者收有10首哀歌,针对世界的存在是否合理,以及生与死、幸福与痛苦的关系等问题。他认为世界充满苦难,人生空虚渺茫,只有死亡才是人的解脱和永远的快乐。后者借希腊神话中的歌手奥尔甫斯人冥界寻妻失败的故事,讽喻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无望追求。两部诗集都用了许多比喻和隐晦离奇的象征词句。

    此外,他还创作了不少中、短篇小说。散文诗集《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1906),主人公青年旗手在匈牙利抗击土耳其入侵时期经历了自己的初恋,最后死在了战场上,抒发了他对“英雄业绩”的向往。长篇日记体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记事》(1910)叙述一个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他揭露了巴黎的贫穷、疾病和道德败坏等现象,表现了对人生的恐惧。这部作品与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不同,没有连续的情节,没有时间顺序,将童年生活的回忆、眼前的景象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交织在一起。这部小说是研究作者乃至现代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文艺观的重要材料。

    里尔克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艺界和知识界知名作家,作品多数充满孤独、感伤、忧虑、恐慌的情绪与虚无主义思想,在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

    里尔克于1926年12月29日病逝。

    S·茨韦格

    S·茨韦格,1881年12月28日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他在法国结识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茨韦格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1917),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着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韦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早期诗集《银弦》(1901)和《往日的花环》(1906)深受法国印象主义和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人的影响。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作传;《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为托尔斯泰、斯丹达尔和卡萨诺瓦作传;《约瑟夫·福煦》(1929);《精神疗法》(1931),为催眠术发明者梅斯默尔、“基督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贝克一艾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传;《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和《鹿特丹人埃拉斯穆斯的成败》(1935)。他的传记作品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他的主要中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恐惧》(1925)、《感觉的混乱》(1927)、《人的命运转折点》(1927)、《象棋的故事》(1941)。唯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描写一个瘫痪的少女的恋爱和自杀悲剧。茨韦格的中短篇小说大多描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和《一个不相识女人的来信》,运用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刻画中产阶级妇女的思想感情。茨韦格的戏剧作品有诗剧《耶雷米亚》(1917)、悲剧《伏勒波尼》(1927)和歌剧《沉默的女人》(1935)等。

    茨韦格去世以后,他的遗作《昨日的世界》(1942)和《巴尔扎克》(1946)先后出版。前者为长篇回忆录,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奥地利和欧洲的生活风貌,后者是历时10余年而未完成的传记作品。

    卡夫卡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他于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修法律,1906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在中学时期就十分喜欢自然主义的戏剧和易卜生、斯宾诺莎、尼采、达尔文等人的着作。他在大学期间与布拉格的一些作家来往,结交了马克斯·布罗德,曾先后和布罗德夫妇游历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德国等地。后来他受到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先驱者克尔凯戈尔深刻的影响。他对中国的老庄哲学也有浓厚兴趣,并在创作中有所反映。

    卡夫卡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小说。有代表性的3部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城堡》(1922)均未写完。短篇小说有《乡村婚事》(1907)、《判决》(1912)、《变形记》(1912)、《司炉》(1913,后成为《美国》的第1章)、《在苦役营》(1914)、《乡村医生》(1917)、《致科学院的报告》(1917)、《猎人格拉克斯》(1917)、《中国长城的建造》(1918~1919)、《饥饿艺术家》(1922)、《地洞》(1923~1924)、《致父亲的信》(1919)等,均受读者的青睐。

    卡夫卡临死时曾要求布罗德把他所有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布罗德违背了他的遗愿,对他的所有着作,甚至有书信和日记作了整理并出版。共9卷的《卡夫卡全集》(1950~1958)即是由布罗德主编的,其中只有一卷是卡夫卡生前发表过的。

    卡夫卡的作品贯穿着社会批判的精神,小说《美国》(原名《生死不明的人》),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描写了卡尔·罗斯曼在美国的遭遇,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现象和工人结社、罢工游行与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场面,以及都市一隅社会渣滓的活动情景。小说指出了资本主义腐朽黑暗的共同本质。

    《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它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揭露了带有封建专制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真实地反映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环境。

    《城堡》中的主人公K去城堡(官府)要求批准在附近的村子里落户。城堡虽近在咫尺,由于受到层层阻挠,没法进入。小说没有写完,卡夫卡原定的结局是K将“奋斗至精疲力竭而死”,他临终时,才得到了批准。作者借这个城堡揭示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短篇小说《中国长城的建造》写中国无数无辜老百姓,背井离乡去帮统治者建造长城。

    短篇小说《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一只甲虫,因而失业了,成为家庭的累赘,最后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小说似乎荒诞,但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和“异化”现象。

    《地洞》的主人公是一只不知名的动物,它造了一个又大又坚固的地洞,但仍时时担心外敌的侵袭。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一般小人物的恐惧心理,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多数人的心理状态。卡夫卡塑造的人物共同特征是有一种自怨自艾的情绪,对强权统治(社会的、家庭的)有一定的畏惧而又无力反抗,对某种义务不能完成而内疚,《判决》就表现了这一思想。

    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受欺压,受凌辱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奥匈帝国窒息的政治空气和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导致这些小人物虽勤勤恳恳工作却得不到合理的报偿,以及他们对社会不满,但无力反抗,逐渐变得孤独、烦闷、恐惧、内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更有所发展,因而卡夫卡的作品引起广泛的共鸣,被认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杰作。

    卡夫卡的创作手法很特别,他善于通过特别的构思,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并列在一起,作品并不点明时点、地点和社会背景,瞬间的直觉和梦幻,使画面显得支离破碎。这种写作方法与传统的写作方法相去甚远,但受到现代派作家的认可、效仿,甚至加以发展。从这一点来说,卡夫卡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罗特

    罗特,1894年9月2日生于布罗迪一个犹太家庭。大学时期学习哲学和日耳曼语文学。1916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俄国被俘。战后在维也纳和柏林等地当记者,1933年由于纳粹排犹,被迫流亡法国。1939年5月27日病逝于巴黎贫民医院。

    罗特的小说创作继承奥地利和19世纪俄国与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长篇小说《萨沃伊饭店》(1924)是采用当时在德语文学中流行的“新实在主义”风格写的社会批判小说。小说《反叛》(1924)和《齐帕尔和他的父亲》(1927)都以战后的现实问题为题材。小说《约伯》(1930)写俄国一家犹太人的遭遇。代表作《拉德茨基进行曲》(1932)和《先墓室》(1938)是两部内容衔接的长篇小说,前者描写了特罗塔一家几代人的经历,展示奥地利哈布斯堡正朝从1859~1916年的盛衰史,后者以特罗塔家族末代子孙弗兰茨·斐迪南的经历表现奥地利专制政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1938年被法西斯占领的过程。

    罗特还着有长篇小说《一个凶手的忏悔》(1936)、《第一千零二夜讲的故事》(1939),中篇小说《莱薇亚坦》(1940)以及散文诗《一个神圣酒徒的传说》(1939)等。

    罗特的通讯、散文、随笔中,一部分对进步力量与军国主义的斗争作了描绘,表现了人民的勇气和对理性、人道主义的追求。他的作品内容面广阔,揭露并抨击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的败落与腐朽,忧伤失望的情感常掺杂其中。

    多德勒尔

    多德勒尔,1896年9月5日生于维也纳附近的韦德林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骑兵军官,1916年被俄军俘虏,在西伯利亚俘虏营待了4年。这时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发生兴趣。

    1920年,多德勒尔徒步穿过吉尔吉斯草原,回到维也纳。1921~1925年在维也纳攻读历史和心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曾短期参加当时在奥地利还处于非法地位的纳粹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法西斯空军,任上尉。战后回到维也纳研究历史,后来成为职业作家。他于1966年12月23日在维也纳去世。

    多德勒尔于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小巷与风光》,此后还发表过心理侦探小说《每个人所犯的一种谋杀》(1938)和巴罗克艺术风格的小说《弯路》(194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完成长篇小说《斯特鲁德霍夫梯道,或梅尔策和年代的深度》(1951)。这部小说以1911~1925年间的维也纳为背景,描写了将近30个人物(包括管家、男爵、女佣、总领事、小贩和厂主)的命运,相当广泛地反映了维也纳各阶层人士的生活和思想。斯特鲁德霍夫梯道建于1910年,联系两个高度不同的城区。多德勒尔试图把它象征为时代和人类命运的桥梁。

    他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恶魔》(2卷)于1931年开始创作,1956年完成。从主题来说可以认为是《斯特鲁德霍夫梯道》的续篇。它以1927年7月15日维也纳电气工人罢工并与警察发生冲突纵火焚烧司法大厦这一事件为中心,展示了1926~1927年间社会生活的图景,描绘了近50个人物的命运。由于这两部小说对维也纳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描写,多德勒尔被誉为“维也纳社会的编年史家”和第二个冯塔纳。

    多德勒尔的重要作品还有讽刺小说《灯光明亮的窗户》(1951)、荒诞幽默小说《梅罗伟恩一家人或大家庭》(1962)、《斯卢尼的瀑布》(1963)、《界林》(未完稿,1967)。

    涅斯特林格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1936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童年的经历是她文学创作的源泉。

    在《金龟子飞吧》、《五月的两周》、《神秘的祖父》自传体3部曲中,涅斯特林格揉进了她对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初期个人生活的回忆。1957年,她中断了大学学业,进了一家报社当实习生,然后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于是开始了近10年的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的平静生活。她从事写作完全是出于偶然。当时,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对买来的儿童图书与时代脱节感到不满,因此就为自己的孩子写书。她的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写的是一个外表和个性都很独特的女孩,出版之后立刻走红,从此她便开始了职业作家的生涯。

    涅斯特林格是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得主,无疑是当代世界上最着名的用德语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自1970年发表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以来,她已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100多篇,包括小说、诗歌、广播剧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在德语国家总发行量已经超过1000万册,并被翻译成数10种文字广为流传。她是一位高产作家,几乎每年都出现几本新作,因为她的作品数量多,所以分别由6家出版社出版。她戏称自己是“一个人的字母工厂”,她的作品被译成数10种文字,不少小说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被拍成电影,而且还多次被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等非德语国家的电影导演搬上银幕。她的作品还被选入德语国家的中小学课本。无怪乎奥地利着名文学评论家西格利特·略夫勒称涅斯特林格“几乎就像一种名牌产品”。

    涅斯特林格是得奖最多的德语文学作家,她几乎获得过各种重要的德语儿童文学奖。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与《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等4部早期作品于1972年曾获得过德国首次颁发的弗里德里希·伯德克奖。《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获得1979年奥地利儿童文学奖。1984年,她以其全部作品荣获素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世界最高儿童文学奖——安徒生奖。

    涅斯特林格的作品风格多样、取材广泛,大约可以分成以下3类:第1类是低幼插图小说,主要作品有《弗朗茨》和《米丽》系列。作家本人擅长绘画,她的早期作品都是由她本人绘制插图。后来的作品则主要由德国着名的插图作者配图,她的小女儿也为母亲的许多书画过插图。第2类是现实题材小说,适合不同年龄段读者,反映的主题也各式各样:社会问题、家庭矛盾、学校生活、代沟、婚姻、青春期和性朦胧等等。代表作品有《金龟子飞吧》、《五月的两周》等以少女为主人公的儿童小说,是德语儿童文学中的一种独特类型,《伊尔泽·扬达》、《小格蕾特》3部曲是作者少儿小说的代表作。第3类是幻想小说,是作者创作中的“大类”,为此赢得了许多大奖。如《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可爱的魔鬼先生》、《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冻僵的王子》、《脑袋里的小矮人》、《新木偶奇遇记》等等,这6本书现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出版。

    《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脑袋里的小矮人》是涅斯特林格的获奖作品,也可以视为她的代表作。它们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取材都来自于儿童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如《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之中的罗比想让奶奶变得年轻一点而怂恿奶奶服下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而《脑袋里的小矮人》无非是在同桌之间和破裂的家庭之间搭建了一道桥梁;在《可爱的魔鬼先生》里,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所谓的“坏孩子”身上潜藏着的善良、聪明等不为人所知的优秀品质的闪光。涅斯特林格的幻想作品思想深邃,她涉足的是儿童现实性的问题,比如说在《脑袋里的小矮人》里,安娜与同桌黑尔曼的不可沟通与安娜父母离异给安娜带来的不适;在《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里,罗比对奶奶的爱以及巴特先生想改变自然规律而带来的混乱等等。这些作品是建立在对现实性的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的,我们不能设想,缺乏现实的依托,幻想作品除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之外,其他的价值何在?

    涅斯特林格的幻想作品无疑是一种好的典范:寓教于乐。在有趣的故事之外,我们还获得了伦理的、道德的价值和力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