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穿衣戴帽要环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服装是环境的“产物”之一,是人类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时空条件下为了生存与发展所做的力所能及的选择或行为的模式。服装的创造源于人的精神与物质的需要。一件衣服从生产、加工和运输到最后被使用、淘汰,整个过程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因此,我们在穿衣戴帽方面也要注重环保。

    (一)添置衣物要适量

    根据国内外纺织产品能耗对比表,生产1吨棉纱耗电2248度,相当于854千克标煤。100米棉布的生产耗能为29.93度电,相当于11.37千克标煤,另根据纺织行业每米布折合成千克数的计算公式(千克数=米重×幅宽×米数),以米重为0.3千克/平方米,幅宽为1.6米为一般情形来算,则100米棉布折合成4.8吨棉布,所以,每吨棉布生产耗能约为2.37千克标煤。生产各种化纤原材料或布的每吨能耗为900千克~11000千克标煤。

    越塞越满的衣橱

    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重0.5千克)折算后相当于减少的生产标煤量为0.0005×5×1000=2.5(千克),约折合为1.5千克碳,或是5.7千克二氧化碳。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5.7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4.25万吨。

    因此我们要少买不必要的衣物,适量地添置衣物,不要毫无节制地乱添衣物。看到别人穿什么,不管是不是适合自己都要买,这样做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穿着自然就好。

    穿着上的自然意味着我们要适量添置衣物,因为买得太多会浪费自己的和地球的资源。特别是要买使用率高或是品质高的。穿着要有自己的见解和风格,不跟风。多选购无漂染衣物和天然纤维制成的衣物。多穿不用烫仍然得体的衣服,例如T恤,可以省电。可把旧衣服改装翻新,既省钱又省资源,多穿二手衣服,例如哥哥姐姐的衣服给弟妹穿。干洗衣服耗用化学物质污染环境,能免则免。

    环保口号

    聪明穿衣,节能省钱更爱地球。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二)不过分追求穿着时尚

    追求时尚、追赶潮流已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走在繁华的都市,琳琅满目的时尚用品叫人目不睱接。对于某些人来说,“时尚”这个名词更是意义深远,追求时尚已不再是为了展示自我,而变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云:“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扮”,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对自我形象的体现,二来更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样的“打扮”当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过分地追求时尚就会给人带来格格不入的感觉,反而有些本末倒置了。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不追求华丽却怡然大方,不过度装饰却自然淡雅。当然,这也是个人所好问题,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截然不同。但大家可曾想到过,追求时尚的同时,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服装、鞋子是时尚的主流产品,尽管生产服装和鞋子之类的生活用品比不上重工业对地球产生的损害大,但更新太快的潮流也为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如棉花的种植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和水的使用者之一,一些毛料和皮革来自过度放牧地区的牲畜,并且纺织厂常常使用作为危险品登记的工业染料。至于合成纤维,它主要来源于石化工业,不仅穿起来舒适程度要差一些,对环境的损害也更大一些。合成纤维的原料——石油,是远古时动植物所吸收和集聚的太阳能,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能源;在生产合成纤维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非同一般的高温燃烧,会污染空气或水源;合成纤维在使用丢弃后,因为难以降解,还会给环境造成压力。

    因此,青少年大可不必打扮得花枝招展。慧于中方能秀于外,所以青少年的着装应与自己的身份、形象相符。总的来说,学生可以穿着学生装、运动装、休闲装。学生装具有简单、大方的特点,体现自然、朴实之美,适用于集会、课堂、演讲等正规场合穿着;运动装具有柔软、宽松的特点,体现洒脱、刚强之美,适用于体育课、运动场等场合穿着;休闲装具有舒适、随意、多姿多彩的特点,体现活泼、潇洒之美,适合于在大自然中娱乐和休闲时穿着。

    环保口号

    人的外表的优美和纯洁,应是他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

    时尚易逝,风格永存。

    (三)不买用野兽皮毛制作的服装

    许多野生动物遭到人们的商业性开发,由于“皮可穿、羽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观念盛行,大量动物被肆意捕杀,甚至灭绝。每一个珍贵野生动物制品的背后都有一幕血淋淋的悲剧,也许野生动物制品的使用者不曾亲手屠杀过动物,但如果购买了野生动物制品,就变成了间接的屠杀者。

    濒临灭绝的藏羚羊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的母亲买了件狐皮大衣,却引起女儿伤心的联想。因为书上说,母狐每年产约5~8只幼狐。她便作了一幅画,画上有一群可怜兮兮的小狐狸张着大嘴向女孩哭诉:你妈妈为了穿裘皮大衣,把我们的妈妈杀了!后来,这幅画被选入国际儿童环保绘画比赛,组委会特为它印制了海报。海报上有一行醒目的大字:你的妈妈穿了一件裘皮大衣,100多只小野兽却失去了妈妈!可想而知,穿用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服装,其背后是多么悲惨的情境呀。购买野生动物制品的举动,无异于鼓励谋财害命之恶行。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全球很多国家都开始抵制兽皮服装,这也是人类生态道德意识觉醒的表现。“只有野兽有权穿裘皮”,我们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拒绝穿用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因此我们在穿衣戴帽上要注重自然、保护环境,首先就要拒绝购买用野兽皮毛制作的服装。

    环保口号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护野生动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佩戴饰品要环保

    临床上将佩戴金属首饰引发的接触性皮炎叫首饰病,通常是指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到一些金属如镍、镉等引起的过敏反应。其主要表现为瘙痒感和灼热,还可出现红斑、丘疹等。在临床表现上,症状较轻的患者仅仅是在首饰与皮肤接触的部位,如颈部、手腕、手指处有过敏症状;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则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先是皮肤红肿,接着开始起小丘疹、长水疱,如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发生病变。

    金属饰品的危害到底来源于哪里?首先是金属饰品本身不是纯金纯银,要想让首饰光泽鲜亮,必须在表层涂一层镍,而镍可对人体产生辐射,会导致与金属接触处皮肤出现过敏等症状。另外,加工金属饰品的原材料本身不环保。

    我国现有的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饰品环保的问题,致使许多小厂家将回收的电子垃圾用于生产小饰品。这些生产出来的饰品含有大量的铅、镉、镍,其中镉是危害最大的,镉是一种致癌的物质;镍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影响;铅能引发皮肤过敏和中毒,这是一直被人们忽视的问题。

    对于金属饰品国家相关标准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在《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中提到:用于耳朵或人体的任何其他部位穿孔,在穿孔伤口愈合过程中摘除或保留的制品,其镍在总体质量中的含量必须小于0.5‰;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的制品,如耳环、项链、手镯和手链、戒指,手表表壳、表链,拉链等与皮肤长期接触部分的镍释放量每周必须小于0.5微克/平方厘米。上述制品如表面有镀层,其镀层必须保证与皮肤长期接触部分在正常使用的2年内,镍释放量每周小于0.5微克/平方厘米。除了上述所列明的,其他同类制品必须达到同样要求,否则不得进入市场。

    目前对金属饰品中有害成分超标,理论上可以检测,但由于这些金属饰品价格都很低廉,大大低于检验的费用,所以没有消费者愿意花几倍的检测费来检测。并且,由于人体体质不同,对金属过敏的反应也不同,有的金属饰品可能镍释放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还是会使某些人佩戴以后过敏。

    但无论怎样,金属饰品中都含有镍等有害成分,长期佩戴会对人体产生损害。广大爱美女性平时要谨慎购买和佩戴金属首饰,即使佩戴,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因首饰造成过敏反应的患者只要停止佩戴首饰,使用一些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就可以治好。但在临床上,若是皮肤反复受到炎症刺激,皮肤细胞则容易发生恶性病变,有可能引发癌症。

    由此可见,我们在佩戴饰品时要注重环保,这不仅是有利于环境的事,也是有益于我们自身健康的事。

    环保口号

    关爱生命健康,倡导环保时尚。

    美好的生活从环保开始。

    (五)选购“绿色服装”

    “绿色服装”又称生态服装、环保服装。它是以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使其免受伤害为目的,并有无毒、安全的优点,在使用和穿着时,给人以舒适、松弛、回归自然、消除疲劳、心情舒畅感觉的纺织品。“绿色服装”必须包含三方面内容:生产生态学,即生产上的环保;用户生态学,即使用者环保,要求对用户不带来任何毒害作用;处理生态学,是指织物或服装使用后的环保处理。

    国际上已开发上市的“绿色纺织品”一般具有防臭、抗菌、消炎、抗紫外线、抗辐射、止痒、增湿等多种功能。这类产品在我国还属初创阶段,已经推出的以内衣为主,但由于这类纺织品具有特定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因而较受消费者欢迎。生态服装则以天然动植物材料为原料,如棉、麻、丝毛、皮之类,它们不仅从款式和花色设计上体现环保意识,而且从面料到纽扣、拉链等附件也都采用无污染的天然原料;从原料生产到加工也完全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避免使用化学印染原料和树脂等破坏环境的物质。“环保风”和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内心需求相结合,使生态服装逐渐成为时装领域的新潮流。

    目前的服装环保标志中,以“生态纤维制品标志”、“天然纤维产品标志”两个影响力最大、最权威,因此我们在选购“绿色服装”时要认准这两个标志。这两个标志均为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受到《商标法》和有关法规双重保护。两个标志的发证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是全国最高纤维检验管理机构,直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其所属的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具有国内一流及国际领先的检测设备及技术水平。

    两种标志对使用范围、品牌品种、使用期限、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申领这两种标志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产品质量须经严格的现场审核和抽样检验,检验项目除包括甲醛、可萃取重金属、杀虫剂、含氯酚、有机氯载体、PVC增塑剂、有机锡化合物、有害染料、抗菌整理、阻燃整理、色牢度、挥发性物质释放、气味等13类安全性指标外,还要求产品的其他性能如缩水率、起毛起球率、强力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要求。而且,企业使用两种标志情况由中国纤维检验局及其设在各地的检验所实行监控。中国纤维检验局每年定期召开多次“全国生态纤维制品管理监控质量工作会议”,根据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改善、提高管理监控质量。

    生态纤维制品标志证明商标是以经纬纱线编织,成树状图形,意为“常青树”。生态纤维制品是绿色产品,拥有绿色就拥有一切。天然纤维产品标志证明商标由N、P两个字母构成图形,N为英文Natural的第一个字母,意为“天然”;P为Pure的第一个字母,意为“纯”。天然纤维产品标志证明商标,证明其产品的原料是天然的,质量是纯正的。如果产品拥有生态纤维制品标签,消费者就可以在纸吊牌、粘贴标志、缝入商标处看到这种树状图形。

    环保口号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珍爱生命,保护环境,造福人类。

    (六)捐赠旧衣物

    穿旧了的衣物,自己不穿了,扔了又太可惜。然而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却还有许多人衣不蔽体,而且这些人中有那么多还是学龄的孩子们,不管是刮风下雨、酷暑严寒,即使是重病在身,他们也都只能穿一件那么单薄的衣服。也许有人会觉得这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是政府需要关心的事情,我没有必要为这个担心。但是把旧的衣物捐赠出去,不仅是我们爱心的一种体现,也可以避免衣物的浪费,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不要把自己穿旧的衣物丢弃,不要让穿旧的衣物腐烂,要变废为宝,把穿旧的衣物捐赠出去,给那些需要的人们。

    家里收拾出不再要的旧衣、包、鞋、书等,在捐赠前清理干净并晒干,用纸箱或布袋装好(最好先把衣物分装进塑料袋再装进纸箱或布袋,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衣物在邮寄过程中被雨水淋湿),然后拿到邮局或货运公司邮寄到需要的地区。

    捐赠衣物时要注意几点:尽量捐赠素净点的衣物,适合农村环境的,不要太时髦。以御寒衣物为主,尽量少寄夏天的衣服。如果有棉被、床单等也可以捐赠。具体来说,可以捐赠的有:棉衣、羽绒服、绒衣、毛衣、棉纱衣裤、保暖内衣、衬衣、长袖T恤、棉裤、毛裤、绒裤、牛仔裤、长裤、棉鞋、旅游鞋、休闲鞋、袜子、围巾、帽子、手套等。衣物最好不要有破洞,不要有明显的污渍,扣子、拉链、鞋带要完整无缺(贫困山区买这些服装配件也很困难)。旧衣物要消毒,清洗干净后晒干。

    环保口号

    同建绿色温馨家园,共享清澈碧水蓝天。

    还地球一片净土蓝天,让人类永远幸福美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