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兴海运公司随即公布事实真相,说A国边防巡逻舰正是此次事故的肇事元凶,并发表严正声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人民对A国的粗暴行径同仇敌忾。
15日深夜,获救船员返回纳利德卡锚地,却迟迟没上岸。这种拖延让大家担心,不知A国人对他们怎么处理。他们被严密监视着,与外界完全隔绝,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次日,获救船员终于上岸了。中国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不知怎么得到消息,早就等在那里,见到使馆的人,大家总算放心了。使馆工作人员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套羽绒服,他们倍感温暖。在异国他乡,任人宰割,多么无助,能见到中国使馆派来的人,他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只要祖国知道他们还活着,肯定会营救他们。
他们被带到一座九层白色大楼。杨志远与达莉娅曾从这里走过,知道这是远东大厦,是中国人开的宾馆。达莉娅学校离这里不远。
船员们被安排在七楼的五个房间,船长与杨志远单住一个房间,小赵与小胡一个房间。电话线早就被拔掉了。几个身着深绿色军装的士兵在过道里来回走动。
宾馆服务员在士兵的严密监视下,每天送两餐,第一餐下午两点,第二餐下午五点。每餐只有两小片面包,还有一点米饭,一块鸡腿或鱼肉,偶尔还会有杯饮料,根本就吃不饱,杨志远不明白A国人就是这种生活习惯,还是对他们另眼看待。船员们都要求加餐,最后面包加到三片,但还是吃不饱。
使馆人员得知消息后,给他们送来牛奶、果汁、面包、香肠、方便面等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大家被一个个单独问话。问杨志远的是两个军官和一个翻译。首先问他叫什么名字。翻译水平太差了,又问他出生在哪年?然后翻译又问他看到了什么?这更让杨志远怀疑他们别有用心,就回答了他亲眼目睹的东西。
“你知不知道离港是违法的?”翻译又问。
“不知道,我以为是正常开航。后来军舰追上来,才怀疑手续没办好。但是不管办没办好,只要船长让开航,大家都要服从,船长也没必要告知每个船员手续的事。”
“在船上谁最大?是船长下命令还是谁下命令?”那翻译用差劲的汉语问。
“应该是船长。”杨志远想起了大厨,人都没了,还与他计较什么。再说不服从船长命令,本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也是件丢人的事。
问话持续约两小时,问得很详细,一个军官一直用电脑做记录。船员们挨个问了一遍。
这次问话以后,估计有船员透露出不利信息,走廊的大兵又增加了几个,每半小时清点一下人数,送饭也完全由大兵代替了。大家被监视得更严了,领事馆的人也见不到了,让大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A国方面一直对外宣称获救船员都不同程度冻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其实船员们一直被监控在宾馆中,健康状况都很好。唯一出过一次宾馆,是到交通法院问话。
2月18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公布消息,一艘中国货船14日在A国海域遇险,船上十名中国船员中有三人获救,其余七人失踪。中国驻A国总领馆办公室有关官员已前往事发地探望中国获救船员,并协助有关公司处理善后事宜。
同日,A方官员表示,事发时“东方”轮位于A国海域内,A方在其不听从停船警告并接到联邦安全局命令之后才开火的。
获救船员被严密地监视着,除了小胡戴着耳机,打开电脑,马上进入他自己的世界外,其他获救的船员都很沉默,大家最大的希望就是让亲人知道自己的消息,知道自己还活着。
杨志远不但想到家中的父母盼儿归的焦急,还不时想起达莉娅,这里离她不远,她会不会得到他的消息,会不会着急?
他感到房间内空气有些压抑,让他崩溃,想打开窗子透透气。许多人站在楼下的广场上,手里举着标语,大部分是中国人,其中还有A国人,他认出来了,达莉娅和薇拉也在其中。他高兴地向她们挥手。
A国大兵从门口闯进来,把杨志远强行拉回房间,趴在窗子上向外看了看,关上了窗子。大兵站在房间里,更加严密地监视着他。
19日,外交部副部长紧急约见A国驻华大使,就A军舰炮击挂塞拉利昂旗的“东方”号货轮,致使该船沉没、七名中国籍船员失踪之事进行交涉,表明中国政府对这一事件的关切立场,强烈要求A方尽快全面彻底查清事实,给中方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19日晚,A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承认了向“东方”轮开炮的事实,但同时强调A国边防军是被迫向中国货船“东方”轮开火的,货轮沉没并致多名中国船员遇难的责任全应由其船长承担。
“东方”轮遇险后,中方强烈要求A方对失踪船员全力搜救。A方派搜救船到达失事海域,搜救未果,于19日19时25分做出决定,停止搜寻活动,A方搜救船返回基地途中。“在整个搜寻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船员和船艇的踪迹。”
20日,中国外交部欧亚司司长对A驻华使馆公使提出交涉,表示中方对A外交部发言人就“东方”号事件的表态“无法理解、不能接受”,并再次强调中方的各项有关要求。
24日A方调查结束。检方认为,包括被救三名船员在内的“东方”号人员没有触犯A国海上运输法律,正式结案后,可以返乡。船长并非罪魁祸首,擅自离港,是接到香港船务公司的命令,并受到船东代表的胁迫才开航的。A国对中方船运公司漠视国际法感到吃惊,印尼籍船长将以组织非法越境罪被起诉。
A国大兵撤走了,达莉娅与薇拉手捧鲜花冲进杨志远的房间,还有水果摊的小张与几个中国商人,也提着水果过来看望他。达莉娅一头扑到杨志远的怀里,哇哇大哭起来。此时杨志远却好似麻木一样,机械地拍了拍达莉娅的肩安慰她。
达莉娅哭了会儿,对杨志远说:“我已经和家人说过了,他们答应我们的事了,今年毕业后我就到中国找你。”
“这是我连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杨志远吻了一下达莉娅说。
“老二,抓紧给家里报个平安吧。”小赵递给杨志远一个手机说。
拨通家中电话,父亲那熟悉的声音传来:“喂,小远,小远,真是你吗?为什么不向家中打电话?自从你们船出事后,你妈几晚都没合眼,一直盯着电视看你的消息。这几天我天天到村头,等你回来。我们真担心你回不来了,要是真回不来了,我和你妈可怎么活呀……”
电话那边呜咽了,杨志远第一次听父亲哭,急忙安慰他说:“爸,你放心吧,我马上就回家了。这次不但你儿子回来了,还给你带回个A国儿媳妇。”
达莉娅的脸顿时红了。小赵与小胡催促杨志远赶快去办签证,争取下班前办出来。在各方面的督促和努力下,三个中国人终于在A国有关部门下班前五分钟拿到了签证。
晚上,杨志远请达莉娅与薇拉到中餐馆吃饭。想到前些日子与老何一起吃饭的情景,杨志远不免难过起来,他敬重地用筷子夹起饭菜,轻轻地放在桌面上说:“老何,您一路走好,我一定找到您的家人……”
晚上,达莉娅一直陪着杨志远,又一个不眠之夜。凌晨,总领馆人员亲自驾车送杨志远他们到机场。2点45分,三名获救船员登上归国的飞机;上午9时左右,顺利抵达北京。
很多记者早就等在机场采访他们。小赵情绪激动地说:“我们三个大难不死,当然高兴。可是想起命丧异国的同伴,我心里很难过……”
杨志远对记者说:“只有远离祖国,才真正理解祖国的含义。这次能得到驻外领事馆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内心非常温暖,第一次感到祖国母亲离自己这么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请问您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回家!马上回家……”
责任编辑 苗秀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