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革命-癌症认识革命:专家解读癌症新视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大多数人对癌症有一种恐惧和不安,因为他们都认为癌症等于死亡。其实,癌症只是慢性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防、可治、可控,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只要我们与癌症和平共处,通过正确的预防性治疗和多环节干预,就能有效阻止或缓解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甚至能将癌症治愈。

    关爱生命,从了解癌症开始

    癌症,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名字,一个令人避之而不及的词语,一个在人间肆虐横行的恶魔,一个人类挥之不去的阴影。癌症确确实实是个可怕的字眼,因为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超级杀手。据美国媒体2007年12月18日报道,美国癌症协会最新公布的一份全球癌症调查报告显示, 2007年估计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超过2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曾在日内瓦警告说,到2020年,全球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可能增加一倍,未来10年中会有更多的人死于癌症,而且发展中国家未来面临的癌症防治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据预测,未来10年内,全球约有70%的新增癌症病例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WHO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癌症死亡人数高于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死亡人数的总和。

    与全球癌症发生的严峻形势相同,在我国从近几年开始,癌症已占据死因的首位,卫生部在一项统计报告中说:“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那么到底癌症是什么呢?其实,癌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恶性肿瘤,肿瘤是一种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正常细胞相比,不管是结构、功能,还是代谢都是异常的,而且具有超常的增生能力,这种增生和整个机体的运作是相违背的。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肿瘤在生物学特征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对机体的影响和危害也有所不同。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小,易于治疗,疗效好;恶性肿瘤对人体危害大,治疗措施复杂,疗效差。

    癌细胞一旦在人体内产生,就会异常迅速、毫无规律地增长和繁殖,且不受约束和控制,最终形成组织团体。人体内的营养成分会不断地被它夺取,还不得不承受它所产生的毒素带来的危害。癌细胞还能浸润蔓延,侵袭周围的细胞和组织,以惊人的速度扩散转移,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最终危及人们宝贵的生命。

    目前发现的癌症有200多种,常见的癌症有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白血病、宫颈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形成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不像感冒那样在短时间内就会表现出征兆,它的潜伏期可能会是几十年,但是到了晚期,发展就会非常迅速,甚至几个月就可能夺去人的生命。因此,无论是防癌还是治癌,都要抓紧一个“早”字。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基因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有的人得了癌症是因为癌症细胞发展起来了,没得癌症的就是身体状况较好,癌症细胞没有发展起来。其实这样说是不科学的,因为只要在人体内检查出了癌细胞,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人患上了癌症。照这样的说法,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那岂不是每个人都成了癌症患者?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而是每个人体内都有癌基因,我们把它们叫做原癌基因。这些基因原本是正常基因,但是如果它们被激活,就会把正常的细胞转化成癌细胞。但是,癌细胞发展壮大成癌症需要漫长的时间,几年甚至几十年不等。不仅如此,人体内还有抗癌基因(也叫抑癌基因),迄今为止,已经有20余种抗癌基因被鉴定或克隆出来。这些抗癌基因还对人体细胞的活动情况起着监控的作用。因此,癌症要想发展起来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患癌症呢?当原本是正常基因的原癌基因发生结构上的变异或者表达上的失控时,正常细胞就会恶变成癌细胞。正常情况下,抗癌基因会进行调控,使人体恢复正常。但是如果抗癌基因失灵了,癌细胞就会越来越多,直到聚集成肉眼可见的癌肿。

    由此可见,癌基因并不可怕,它本是正常基因。这也给癌症治疗的医学研究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正如有学者推测的那样:“细胞的恶变具有潜在的可逆性。”也就是说,既然癌基因是正常基因,它的失常使正常细胞恶变成癌细胞,那么也很可能用某种方法影响这些基因的调控,使癌细胞转变成正常细胞。

    像对付慢性病那样对付癌症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癌症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写在同一张纸板上,然后问参加测试的人:在这些疾病中,哪种疾病最让你感到恐惧?结果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癌症。可见在人们的观念里,癌症可谓是摧残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恶魔。

    那么,如果现在权威医生告诉你,癌症也只是慢性病的一种,它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防、可控甚至可治,那你对癌症的恐惧程度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在治疗疾病的研究中,观念的转变往往比研究出一种新的药物具有更大的价值。尤其是对待癌症的态度,直接决定着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长短和生活质量好坏。

    传统的治癌观念认为,癌症是我们的敌人,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与癌症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于是,人们发明了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期望能把癌症彻底地消灭,但结果并未使人如愿以偿,化疗、放疗等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杀死了体内的正常细胞。随后,残余的癌细胞在人体这个“战后废墟”上重生,甚至因为对化疗药物有了抗药性而更加猖獗,而人体却再也没有能力承受化疗、放疗等治疗,于是也就与癌症“同归于尽”了。

    所幸的是,近几年来,医学界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已经转变了原有的观念,那就是把癌症当成一种慢性病来治。在患上癌症这种慢性病之后,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不是一定要把癌细胞杀死。加上医学的发展,癌症的治疗更具针对性,不仅有助于控制疯狂扩散的癌细胞,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细胞不受损害。

    把癌症看做慢性病,乳腺癌的防治就是一个典范。目前已经有许多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乳腺癌,比治疗其他癌症的药物要多一些,而且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这样也就为延长生存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外,如果癌症患者在心理上能有这样的观念:我得的不是绝症,只是一种名叫癌症的慢性病,那么对治疗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们知道了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就要明确下面两种意义:

    第一,癌症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形象地说,我们所看到的癌症问题只是冰山的一角,下边还有很大的一块,例如,比喻为一场戏,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最后一幕,已经是尾声,没有看到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既然已经认识到癌症的发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应该重视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第二,让癌症像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样得到抑制,甚至让自己与癌症和平共处很多年。现在就有很多癌症患者,可以带癌生存几十年,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癌症和平共处,像对待慢性病一样对待它就可以了。

    与癌共舞,我们可以带癌步入天年

    “十个癌症九个埋,治好的那个不是癌”,这句话是人们高度恐癌心理的真实写照。在老百姓心中,一旦得了癌症,似乎就没有生的可能了,癌症等同于“死刑缓期执行”,而癌症转移等同于“不定时炸弹”。

    前面说过,癌症只不过是慢性病的一种,那么为何癌症的死亡率还居高不下呢?原因在于,在医学不发达的100年前,人们得了癌症无法医治,因此只能接受死亡的结果,于是在人们心里就会形成一种观念——癌症等于死亡。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多数癌症其实并不一定能剥夺人的生命,因癌死亡的人有许多是因为恐惧而死的。当癌症患者的精神坍塌的时候,任何灵丹妙药都无济于事。还有许多患者死于过度治疗,有些患者或其家属在癌症面前,采取了与癌症不共戴天的态度,在治疗上总是追求“先进”,用最好的仪器检查,用最好的药化疗……结果癌细胞没全部杀死,人却已经不行了。

    事实上,癌症不是绝症,更不等于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癌症能治好,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治疗来延长寿命。能够有这样的防治效果的疾病,怎么能被称为不治之症呢?可以说,癌症并不比其他疾病更可怕,没有必要谈癌色变。

    那么,如何与癌共舞,谱写生命的胜利篇章呢?对癌症患者来说,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与癌共舞”,才能带癌生存,甚至活到天年。

    与癌共舞,是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尤其是对晚期患者来说,如果手术、放化疗后出现了复发或转移,那么其生存期一般在3个月到1年之间。但是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甚至在西医“山穷水尽“的时候及时服用中药,那么这很有可能成为能与癌细胞抗衡的一种力量,使病情“柳暗花明”。

    与癌共舞,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一般来讲,西药治标不治本,而中药是标本兼治,因此晚期癌症患者或者转移、复发者,可以采用中医来治疗。一方面控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另一方面可调整身体出现的种种不适,就像打仗一样,一边可以控制癌细胞这个敌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与癌共舞,不能把癌症当做心理负担而对它耿耿于怀。不能盯着各种化验指标不放,而应看到,服药一年或几年以来,肿块增长不大、没有变化甚至缩小了,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这就是胜利。

    总之,与癌共舞,就是讲究一个平衡。与其穷追猛打,最后与癌症同归于尽,不如与癌症握手言和,互不干扰。要掌握好这个平衡,就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还应该注意规律生活、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后面的章节里会详细介绍,在此不赘言。

    癌症转移和复发:离“绝境”还有十万八千里

    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最难对付的要属癌症的转移和复发了。不管是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当癌症出现转移、复发的时候,都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而医生面对这种患者,一般也会作出“生存期预测”。事实上,即使癌症已经发生转移或复发,都远没有到“绝境”,患者和家属如果选择放弃,那么无疑使自己走上“绝境”。而医生作出的生存期预测也未必是准确的,曾经有一位胃癌晚期患者,医生预测他的生命只剩下3个月了,他偏不信。或许是强烈的求生意志吓退了癌魔,5年后,医生见到他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被自己预测只剩下3个月生命的人,现在不仅活着,而且活得比5年前还好!因此,只要不放弃,癌症的转移和复发也可以离“绝境”十万八千里。那么,应该怎样预防癌症的转移和复发呢?

    先来看看癌症是怎么转移的。癌细胞之间的粘连性不强,比较松散,在癌症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有些时候肿瘤会被按摩、挤压甚至挑刺,这些外力容易造成癌细胞从瘤体脱落而发生转移。还有的患者偏爱民间偏方,对肿瘤进行外敷或冷敷、热敷,结果适得其反,使肿瘤增大、溃烂,这也容易发生转移。因此,要预防癌症转移,以上两方面也要注意。

    癌症的复发是医学上常见的现象,但还是有办法防止癌症复发的。要降低癌症复发的可能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治疗原发癌,在病情得到控制后还要继续坚持抗复发的治疗。对于早期癌症来讲,是完全可以有效避免复发的。对于晚期癌症来讲,虽然做到彻底清除不太可能,但是,在进行完一次正规治疗后,一定要抓紧时间,采用中西结合办法进行抗复发治疗,抑制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使癌症失去再次兴风作浪的可能。一般来讲,癌症经过临床治疗使症状消失后,抗复发治疗至少需要坚持5年以上。

    在抗击癌症转移和复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一些与癌症相关的慢性病。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静养并不是癌症患者康复的最佳选择,而应在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此外,癌症患者要尽量避免精神刺激,患者家属要尽量让病人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出现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患者平时要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定期到医院检查,如果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或者原来的病灶部位出现新生肿物、结节、破溃等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该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千万不可耽搁。

    只要正确预防,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癌症的转移和复发,从而与“绝境”保持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癌症到底是怎么找上我们的

    许多癌症患者在被检查出患有癌症的时候,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家人、朋友、同事等,都与我生存在同样的环境下,甚至吃同样的食物,为什么他们都很健康,而我却得了癌症呢?”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要从患癌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看。

    从内因来讲,以下5种因素容易使人患癌:

    1.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部队一样,对癌症起着监视、消灭、清除的作用。当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时,一旦癌细胞出现,它就会识别并消灭这些癌细胞,从而及时阻止癌症的发生。而当一个人免疫力下降,免疫系统出现了缺陷,癌细胞就会趁机兴风作浪,此时免疫系统没有足够的“兵力”阻止癌症的进攻,于是癌症就发生了。

    2.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身体内的营养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偏食等人为嗜好造成营养异常之外,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也会造成体内营养失衡,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给癌症留下可乘之机。

    3.吸烟。个人生活中的致癌物质,香烟首当其冲,因为三分之一的癌症发生与吸烟有关。除饮食因素外,各种不良生活习惯中,吸烟是与肺癌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吸烟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多,患肺癌率越高。被动吸烟也容易患肺癌,尤其对18岁以下的青少年,被动吸烟的影响相对要大些。纸烟中含有各种致癌物质,苯并芘为主要的致癌物质。烤焦过熟的物质有高度致癌性,一天吸两包烟的人,相当于吸入0.5克有毒的烧焦物质。在吸烟者的尿中能够测到致癌物。

    4.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乐观的患者比悲观的患者活得更长久,而且乐观患者比悲观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这说明情绪和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可知,不良情绪可称为癌症的催化剂,许多癌症患者就是在遭受重大的创伤或者长期郁闷、精神压抑的情况下患上癌症的,性格开朗、乐观的人很少患癌。

    5.有些癌症具有家族性,研究发现,鼻咽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肺癌、白血病等有多代连续高发的情况。家族性癌的相像让人们相信肿瘤发病存在遗传因素的影响,这自然让使人想到要到遗传物质——基因中去寻找答案。

    肿瘤发生的外因主要有3个:

    1.物理因素。长期接触放射线,紫外线,各种有害粉尘,有害金属等物质的人,其患癌的可能性远远高出不接触上述物质的人。例如,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造成的癌患。

    2.化学因素。亚硝胺、黄曲霉菌素、苯并芘是三大强致癌剂。此外,目前已经确定了30多种化学物质具有致癌性。

    3.生物因素。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癌症,例如,肝癌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而引起子宫癌的罪魁祸首是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则会引起鼻咽癌。

    以上就是癌症发生的内因和外因,回到本节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患癌,而有的人健康,例如,吸烟喝酒的人很多,为什么有的人患癌而有的人不患癌呢?这是因为,内因是癌症发生的基础,外因是致癌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同样的环境下,癌症的发生因人而异。

    中医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我们在防癌的时候,如果实在不能改变外界环境,那么一定要做好内因上的防控,这才是最有效的防癌上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