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新端坐在主席台上,他穿件浅栗色的休闲装,举止斯文、儒雅,不止像个政治家,还像是文人。政治家的不动声色和文人的文气在马庆新身上结合出一种独特的“悠然自得”的气质。他讲话从来不“咄咄逼人”。喜欢引用毛泽东的诗。讲到如何和“腐败”这只无形的“杀手”搏击时,马庆新用了《西湖·井岗山》作动员:“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王晓玲和另一个男记者参会作报道,她不太熟悉这首诗的背景,但听上去很有气势。她从男记者手中拿过摄像机,对准主席台,拍新闻照。出现在《北城新闻》镜头中的马庆新一脸谦和,一脸正气凛然,一脸不亢不卑。这正是好多北城的女人们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迷恋的男人形象。只是她们的迷恋都藏在各自的内心,几位要好的女友们聚在一起偶尔会嘀咕:“那笑,看起来就舒服。”;“说话永远不动气,谁和他一家谁有福。”如果陶丽蓉知道有那么多女人迷恋她丈夫,那她不是被气疯,就是被急疯。
迷恋和爱不同。如果说,男女之间的爱多是一见钟情式的,那么,迷恋却是慢慢了解至深,是积聚的过程。
那还是在三年前,马庆新担任北城城建局长时,他提出“拆墙透绿,美化街道”的市容整改措施。措施实施后,一些敏感机构,诸如:市委、公安局、法院的大门围墙全都被拆除。一个心胸开放、政治体制开放的领导班子新形象出现在北城人民面前,民心大快,群众呼声很高。马庆新在北城政界脱颖而出。先是被提升为副市长,接着又被提拔为市纪检书记。
马庆新最初的学历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师大。但他一直好学上进,孜孜以求。工作途中去清华大学进修了一年后,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他的办公室陈列着不少哲学、史志和马列文论,一有时间就研读,不是装样子。某次,省市分管领导一行人下来视察医疗保险落实情况,在马庆新的办公室偶尔翻了那套被他注满眉批的《毛泽东选集》,连声夸赞马庆新理论水平高,有政治敏锐。马庆新是个文人官员的说法便传了开来,越传越远。马庆新办公室的里屋,放着一只宽绰的书案,上面摆了文房四宝,不同型号的毛笔,他常写毛笔字,有机会就和人切磋运腕提笔的技艺。写书的,绘画的,研习书法的,得志不得志的文人们都愿意和马庆新套个近乎。只要时间允许,马庆新一般都来者不拒。于此,便又有了谦和的美名。
各机关单位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王晓玲是受专题文艺部的委托,对马庆新即兴采访的。
办工作手续的事,陶二说过马庆新能帮忙,王晓玲还鼓起勇气找过他,他表示了会尽力,会在时机适当的时候和许立扬说。
王晓玲采访格外上心,找出最朴素的白衬衫,灰蓝格子西装裙,白舞鞋穿上,生怕采访中出了什么差错,先请杜美帮助拟了一些问题,背熟了才上阵。
“杜姐,你好好想想,还有什么注意的。不能出错,马书记答应帮我解决工作的事。”王晓玲知道杜美嘴严,并不瞒她。
“马书记喜欢书法,他的书法‘线条自然,阳刚中寓秀润,阴柔中见挺健’你能在这方面捧他几句,他会很高兴。”杜美支招。
“那我要不要和他讨一幅书法?”
“要,当然要,就说你买了新房,客厅挂。”杜美很喜欢王晓玲的机灵,能举一反三。
王晓玲笑靥如花千谢万谢,说工作的事有了着落,请杜美去西餐厅吃大餐。
采访马庆新是会完之后去了他的办公室,王晓玲提的问题是:纪检委是如何联系实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有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马庆新答问,另一个男记者摄像,采访完毕,王晓玲刚要提书法的话题,办公室门一阵风吹似地大开,进来了陶丽蓉,她穿件绯红色的丝质上衣、黑裙,平着脸看了看室内的情形,沉默少言的男记者正收拾摄像器材,他和王晓玲同时招呼她:“陶大姐。”
她冲两人道:“你们工作完了?”
“完了。”
“那我和庆新说点私事。”
书记夫人神情有异口吻逼人,王晓玲和男记者知趣地先行离去了。
他们出了门,陶丽蓉冷冷地丢下一句:“你要敢管王晓玲的事,咱们没完。”也甩门走了。
马庆新摇了摇头,哭笑不得。
关于“行风建设”的系列专题片之中:有一位出席省人大会的清洁女工,大雪天清扫通往学校的路,滑倒在雪地上,摔伤了胳膊;为方便市民,她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清洁她分管的路段,十几年如一日,不怕苦,不嫌脏……某次,捡到一个装了五万元现金的黑色塑料袋,及时交给了失主。失主是位年轻的女工,拿钱去医院给丈夫交手术费,匆忙间掉包了……返身回去见到失而复得的钱包千恩万谢,要拿一些现金酬谢清洁工,她谢绝了,说:“我们都是姐妹”……专题片镜头抓人,情节细致。要送北京参加“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本来托人捎去或传电子版就行,可杜美想去看看昊天,王晓玲也想去买些时潮服装,她和陶二说好,“春炫”花卉公司给她俩报销往返机票。两人一起去找了许立扬,许立扬很是痛快地送了这个人情,让她俩走一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