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生长在非洲,身上的毛硬而尖。冬天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它们就聚在一起,互相依靠,借彼此的身体取暖。但是当它们靠近时,身上的毛尖会刺痛对方,它们立刻分开,分开后因为寒冷它们又聚在一起,因为被刺痛又分开。这样反复数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彼此间的最佳距离——在最轻的疼痛下得到最大的温暖。
其实,豪猪彼此取暖的距离对于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也同样适用,过于亲近,有时会被刺伤,过于疏远,又没有合作的意识,只有把握好相处的距离,才能既保持融洽的关系又可以顺利地工作。
关系比能力更重要
曾经担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讲:“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事实的确如此。在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事业成功的基础。人是群居动物,人的成功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八面玲珑,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而如果没有非凡的交际能力,免不了处处碰壁。
人际关系是一种无形财富,许多人事业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高效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对于年轻人,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等待机遇,但是如果遇到机遇的时候,具有保住这个机遇的能力——人际关系,就会比别人多一些胜算。
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每个人都想在工作中、事业上取得成功,然而只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人必须靠两条腿走路一样,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一个广告说得好:“没声,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你能力再强,关系搞得不怎么样,就等于是没有能力。要知道,能搞好关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比工作能力更出色的能力!
人际关系越好,活动能力就越强。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打开人的思路,帮助寻找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
人际关系好、机遇就多。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广泛的人脉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上都能给你有益的帮助。在人生的关键转折点,大多都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为那些成功人士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之路。
可以说,赢取人心、搞好人际关系对自己在事业上的发展有极大帮助,想在工作上表现良好也通常需要同事的合作与配合;业务的成功,往往是和睦的工作环境、同事间亲和融洽、上下一心直接促成的。所以,一个人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自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关系比能力更重要
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个人能力十分出色,但是却得不到领导重用,反倒是那些个人能力一般、会拍马屁的人得到了领导的宠幸。很显然,在现在这个关系社会里面,人际关系比能力要重要一些。你可以在一些方面没有能力去解决、去做好,但是只要有关系、有圈子,你就可以借助他人去做好。一项抽查也显示:“在现代职场中,一个人的事业成败,个人能力与人际关系中,个人能力占15%—20%,而人际关系所占比例为80%—85%”所以,如果你没有得到你应该得到的重视,也就不要在心里有怀才不遇的想法;如果你感到别人不应该那样受到重用,也就不要感到气愤或不满了。你的工作能力强而没有显现出来,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你关系确实没有搞好;二是你不愿意搞好——或许你是以陶渊明为榜样的。
既然人际关系如此重要,那怎样才能搞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呢?最关键的是能否跟同事打成一片,和睦共处,尽得人心。
如何处理好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着眼于有益的事情,清楚我们的工作目标。要避免问那些“为什么”的问题,让焦点集中在工作中,学会心胸开阔,为人处世要面面俱到。
第二,让别人尊重你,首先是要尊重别人。尊重也不是表现在言听计从,工作中自己做到完善、改进和进取,如有意见或是疑问,可以在尊重的氛围当中提出,做到有理有节。记住:真正要开展好工作,不是让领导来适应你,而是我们去适应领导的做事方法、方案。
第三,多与同事沟通,相互理解。在发生误解和争执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换个角度考虑,为对方多想想,不能情绪化和激动化。
第四,对竞争对手,保持竞争的态度。既然能够成为对手,肯定有优势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而且要记住,没有永远的第一,所以,当你成功时,要保持一个大度开明的宽容风范、一个豁达的好心情,迎结新的挑战。
其实,光有人际关系,而没有个人能力也是不行的。个人能力和人际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个人能力是创业的地基,而人际关系就好比是一扇门,打开了就会茅塞顿开、平步青云。人际关系又是事业成功的无形资产,怎么挖掘就看自己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好比是一个领路人,方向标指给你了,怎么前进就要靠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去创新。
莫戴有色眼镜看同事
有个人总是不断抱怨办公室对面的同事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身上穿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来到他办公室,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女士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摘下他的眼镜,把这位朋友的眼镜擦干净。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不是别人的衣服脏了而是他自己的眼镜脏了。
在职场中,很多人做事看人带有偏见,常常抱怨别人工作做得不好,或是做事不认真,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别人的身上,而是他自己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或是以貌取人,所以才觉得别人有问题,要想使工作顺利就要改变自己的看法。
在有些时候很多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有一些主观主义色彩,受到自己情绪和性情的影响,这种情况下理性就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缺乏理性的判断,那么就无法看到客观事实的存在,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有很多的偏见,而且在工作中也带有偏见。因为这些偏见的存在,我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也无法和同事正常的相处。
威·赫兹里特说:“偏见是无知的产物。”在职场中很多人喜欢以貌取人,这种偏见的看法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局面,不仅容易破坏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还容易使自己陷入工作的误区。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分别让一位戴金丝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位打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位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一位留着怪异头发、穿着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边搭车,结果显示,漂亮女郎、青年学者的搭车成功率很高,中年妇女稍微困难一些,那个男青年就很难搭到车。
这表明,很多人都是带着有色眼睛看别人的,做事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有的时候,我们做事遇到困难不是因为客观原因出了问题,也不是同事或是周边的人有毛病,关键的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要改变自己的看法,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鲍勃·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矾。在300英尺高空,两个引擎同时出现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飞机却已面目全非。
胡佛在紧急降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用油。正如所料,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是喷射机用油。
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为自己犯下的错误痛苦不堪,一见到胡佛眼泪便沿着面颊流下。他不但毁了一架昂贵的飞机,甚至差点造成三个人死亡。飞行员显然应该对不慎的修护工作大发雷霆,痛责那机械工一番。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围住工人的肩膀说:“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我要你明天帮我修护我的F-51飞机。”
不戴着有色眼睛看人,面对同事的失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是一个人受到尊重受到欢迎的前提。宽容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同事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宽容并不意味着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所谓宽容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容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容显得大度而感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功利的环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同事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同事的一丝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人世俗的河流中而无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同事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凌空在太高的山顶,会因缺氧而窒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