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职场心理学-职场生存术——办公室处事哲学多(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设定目标明确分工

    详细的职务设计能够使大家轻易看出谁在敷衍,谁在推诿。

    二、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如果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积累怨恨、愤怒,就会形成今后交往的障碍,消磨斗志,影响效率,而如果你宽容大度一些,你的态度就会影响到别人,从而形成良好的办公室氛围。

    三、消除办公室帮派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内部有帮派,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核心群体,不同派系的人员控制的部门之间的协作基本上是很难实现的,这样,企业就不再是一个统一的集体,企业的资源和力量也不再朝向同一个目标,涉及不同部门之间或者不同派别的人之间的工作任务,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沟通,容易导致大家对一件事情互相踢皮球,甚至相互推卸责任。

    要处理好企业的内部帮派问题,员工们就不能互相猜疑、互相排斥从而影响企业的运作效率。

    工作中切勿树敌

    俗话说:朋友不怕多,冤家怕一个。在工作中树敌,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增设了一道障碍。同事之间难免会因为个性、习惯、经验、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产生分歧或矛盾。矛盾不可避免,可我们的心态却是可以改变的。

    你可以不喜欢某人为人处世的风格,可以不喜欢某人斤斤计较的小肚鸡肠,可以不喜欢某人骄傲自大的脾气,可以不喜欢某人谄媚的嘴脸,但不喜欢归不喜欢,你不一定非得在脸上和态度上表现出来。多一个敌人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最后吃亏的也必然是自己。所以请记住这样一个规则:即便是做不了朋友,也绝对不要成为敌人。

    张璐和陈婕是一起进入一家广告公司的,虽然她们都看不惯职场中某些人的做法,但两个人的处事方式却大相径庭。张璐脾气很好,为人也较为圆滑,哪怕是自己吃一点小亏,也不会和那些老员工斤斤计较。而陈婕却不一样,她是个直肠子,不喜欢谁就会表现得很明显,对别人爱理不理。在学校也许还会有人欣赏陈婕是个率直的人,但在职场,这样的脾气却让她四面树敌。每当陈婕在工作中碰到一些难题需要寻求老员工的帮助时,总是被别人委婉地拒绝,所以她的工作开展起来相当艰难。而时时都笑脸相迎的张璐却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在社会上打拼,本来就面临着各种无法预知的风险,如果你再人为“树敌”,那你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出路,那要是多一个敌人呢?很遗憾,你有一条路已经被堵上了。朋友多了或许会让你忙于应付,但敌人多了,就是再坏不过的事了。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因为不满对方,所以使用激烈的词语以伤害、打击他人;由于某件事存在分歧,双方争得面红耳赤;由于一些小摩擦,彼此疏远,形同陌路。这些矛盾带来的后果不仅会给公司造成影响,对双方的心理和利益也都是不利的。

    职场是合作的舞台。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难免会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如果树敌太多,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减少矛盾,与同事进行资源互补,才能使双方受益。所以我们不能意气用事,而必须要以成熟的心态和方式来解决同事之间的矛盾。朋友和敌人的界限也许就在一线之间,给自己一个机会,无疑也是给自己多留了一条出路。

    但凡合作就难免会有矛盾产生。对待工作中发生的矛盾;应当站在工作的角度予以解决,而不能动辄上升到人身攻击,把原本限于工作层面的矛盾升格为私人斗争。摩擦或裂痕的产生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情基础,要使矛盾得以缓解,就应该注意互利。而请求对方帮助也是你化解矛盾的良方。

    1736年,富兰克林竞选州议会书记员的位置。虽然富兰克林心中知道自己会获得提名,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有个极有影响力的人反对他。这个人之前和富兰克林有些摩擦,所以一直不和。富兰克林懂得如果不争取到这个人,自己就会输掉。

    后来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听说他的书房中有一本珍贵的书,于是给他写信,表示我想读这本书,希望他能帮个忙,把书借给我。那人对这一要求感到很高兴,于是把那本书借给我。后来,这个之前的敌人成了富兰克林坚定的支持者。

    因此,在工作中也好,在生活中也好,我们都要尽量地和别人成为朋友的关系,只有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才能创造共赢。

    学会向他人赞美你的同事

    如果我们经常当着别人的面说一些赞美的话,说多了难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太过巧言令色,以致给让别人觉得你有些虚伪。然而在背后说这些相同的好话时,别人会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领情。

    因为通过第三个人说出的言语,往往具有更大的信服力。

    郭嘉是一个人缘极好的人,她十分善于“借他人之嘴”来为自己说话办事。有一次,公司来了新同事,因为下班正好和新同事顺路,所以她们经常一块儿回家。在路上,郭嘉相当热心地为新同事介绍公司的情况、每个人的脾气习惯,等等。其中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她们的顶头上司张姐。

    “张姐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我们这个部门以前是受批评最多的,自从张姐来后,简直是把我们这个部门变得焕然一新了。上班她总是第一个来公司,几年了一直如此。而且对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她都力求做到最好,从不延误。我们下面的员工就是受到了她的感染,才转变了工作态度。而且你别看张姐平时挺严肃,要是公司聚会什么的她表现得可活跃了,她唱歌是一流的!除此之外,她还会跳舞,还会设计,还会做小点心。张姐就是一个全才。”

    不久,公司组织去KTV唱歌,新同事看着张姐玩得如此尽兴,就说道:“没想到张姐的歌唱得这么好,郭嘉姐就经常跟我说你的歌唱得特别棒。当时她说你工作能力又强,还有很多特长,我还真有点不敢相信呢!现在我全信了,郭嘉姐和我都特别崇拜你。”

    张姐听后,会意地朝郭嘉笑了笑。在那之后,张姐对郭嘉更加照顾了。

    如果我们当着上司和同事的面赞美上司,同事们会认为我们在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从而引起周围同事的反感。而且,这种正面的赞美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在公司里上司不在场时,对上司大力吹捧一番。既摆脱了谄媚的嫌疑,又让上司容易接受。

    背后说别人好话要比当面恭维别人的效果明显好得多。你完全不用担心你所赞美的人会听不到你的赞美,相反,你对对方背后的赞美很容易就会传到对方的耳朵里,对方也会因此对你另眼相看。

    德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时为了拉拢一位敌视他的议员,便故意在别人面前赞美这位议员。俾斯麦知道,那些人听了自己对这位议员的赞美后,一定会将话传给他。果然不久,这位议员和俾斯麦成了不错的政治盟友。

    要想取信于一个人,聪明人的做法就是在背后赞美他。如果你的上司讨厌别人阿谀奉承,那么当面赞美肯定不是明智之举,为了赢得上司的好感,你可以试着在同事面前说上司的好话,从别人口中传入上司耳朵里的赞美之词肯定会为你在上司的印象中加分。这就叫做:借别人之嘴,为自己获利。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第三者”所说的话大多比较公正、实在。因此,聪明的赞美方式是借他人之口来赞美,如此更能赢得被赞美者的好感和信任。

    试想,如果你听到别人直接对你说:“你真漂亮。”或是从别人口中得知:“某某经常与我谈起你,说你既漂亮,又有气质!”相信后一种方式你会更乐于接受。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上司经常对你说一些勉励的话,可能你的感触并不大,但如果在某一天你从另外一个同事口中听到了上司对自己的赞赏后,相信一定会深受感动。

    赞美的魅力是无穷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多在第三者面前赞美你想赞美的人,是你与那个人融洽关系、增进交往的很有效的方法。所以,如果你想和别人更愉快的相处,那就尝试多去赞美别人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