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心理学家在发现受试者的情绪出现变化后宣布“如果画厌倦了,可以改画兔子:先画一个圆圈,再画两只耳朵,一条尾巴。”一开始改画兔子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得到了一定的调节,速度稍微有所加快,但是没过多长时间,有些人的情绪又开始变坏了。改画兔子产生厌倦情绪的时间长比画脸的时间长缩短了一半。
这时这位心理学家又宣布:“如果画累了,可以到此退出,但记着在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听到这句话,受试者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管画了多少,马上都在纸上非常流畅轻松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一件事情,无论它是如何简单、如何有意义,如果长时间地做也会使人感到单调、无聊,甚至产生厌烦的感觉。
我们在工作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开始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无比的热情,仿佛自己的身上有使不完的力量,可是时间长了就可能觉得工作是那么的无聊与繁重。这样的状态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对员工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伤害。
所以,如果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就必须不断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学会创造一些新的惊喜,这样才能重新获得工作的兴趣,才能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劳尔在一家连锁商店从事打包工作,这是一种几乎不用怎么动脑子,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简单工作。劳尔每天都要重复这种单调机械的工作。虽然越干越熟练,但是时间长了就产生了厌倦感。有一天,他听了一次培养工作热情的演讲,于是他想了各种办法使自己的单调工作变得有意思起来。晚上回家后,他使用电脑设计了一个程序,开始寻找“每日一得”,再打上好多份,把自己的名字签在每一份的背面。给顾客打包时,他就把这些写着“每日一得”和签有自己名字的纸条放人顾客的购物袋中。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设计,使他的工作发生了奇迹。一天,连锁商店的老板发现劳尔的结账台前排的队比别的结账台长好多。这么多柜台,为什么偏偏在一个柜台那里费时间排队?百思不得其解的老板一打听才知道,顾客们都在排劳尔的队,因为他们想得到他的“每日一得”。这种新点子不仅增加了顾客的人数,而且还增加了顾客光临商店的次数,为商店赢得了更多的利润,也使劳尔感受到了工作的乐趣。
工作需要不断地注入活力才能激起员工的激情和干劲,当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感到工作单调时,不妨创新一下,给工作加一些调剂,这样才不会失去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转变一下做事的方法或是变化一些花样,这样就会避免工作倦怠,提高工作效率。
18世纪,国外的印刷厂大多是手工小作坊,作坊主自己也要承担印刷工作。当时有一个叫安德鲁·布莱德福特的人在工作中获得了一次赚钱的机会,承包了所有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文件和宣传品的印制工作。但是安德鲁·布莱德福特并没有感觉到这份工作对自己的特殊价值,仍像平常一样,马马虎虎地排版,草草地印刷。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与对方签订了劳务合同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有一次,一位政府官员要在大会上宣读一篇重要的致辞,要求布莱德福特为他印制发言稿。只看重一笔收益的布莱德福特感觉做这个工作不会有什么新的创意,这次又和以前一样草草印了出来。另一名有着自己印刷厂的年轻的印刷商在盈利上不如布莱德福特,工厂效益一直使他处于沉闷之中。他惊喜地发现改变局势的好时机到来了。他变得非常兴奋,心想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于是他找来官员致辞的原稿,在稿件的印刷上下了一番心思,他想以此为全厂员工创造惊喜,改变他们的工作精神状态。他费尽心思地设计出了各种版式,然后百里挑一,选出了最让自己感到满意的一个,又严谨地依照原稿一遍遍核对印刷品上的字。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心里很是兴奋,他相信自己的工作一定会赢得对方的好评。印刷好了以后,这位年轻的印刷商把这份内容精确、样式美观的致辞送到每位政府官员的手里,同时附上自己对官员致辞的见解。官员看到手中优美大方的致辞稿,都非常满意地连连称赞。第二年,政府就和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合同,使得这个印刷厂的业绩不断上升,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个年轻人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主动把原本单调而又没有什么乐趣的工作加入了一些新意,不仅使自己重新燃起对于印刷业的兴趣,而且吸引了政府官员的注意,使自己的印刷厂得以起死回生。工作中适当的调剂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
职场上的调剂不仅可以消除压力给人们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还可以让人享受工作中的乐趣,以饱满的热情追求更高的目标。
安于现状=平庸
职场中,很多员工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感到十分满足,就开始懈怠不思进取,这些人一般眼光比较狭隘,看不到更远的东西,更没有远大的目标。这样的人不会在职场中有所成就,也不会有成功的人生。事业上的成功绝对不属于那些安于现状的人,而是属于那些有远大抱负的人。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员工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都些安于现状的员工永远也不会提升自己。只有拥有拒绝平庸,绝不安于现状的心态,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突破和跨越,才能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
约翰·伍迪年轻时多次参加奥运会,累计得过10枚金牌。后来他成为一位成功的体育教练。在他执教的20多年里,又培养出了11位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有一天,他的一个学生问他:“你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拒绝平庸,不安于现状,永远追求新高度。”约翰·伍迪回答说。
约翰·伍迪认为,一个运动员在其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安于现状,不求上进,都可能导致运动生涯的停滞不前或终止。例如,一个运动员如果获得地区冠军就满足了,安于现状,他绝对不可能取得全国冠军;当他取得全国冠军就满足了,不求上进,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当他取得一项世界冠军就满足了,沾沾自喜、不加努力,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下一项世界冠军。
约翰·伍迪常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句话教育他的学生,而他的学生也没有让他失望。
工作的追求不仅仅是为了面包,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员工只有尽心尽力积极进取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寻求自己的职场目标和人生价值。
成功总是垂青那些拒绝平庸、不安于现状的人,职场是一个时刻变化的过程,知识、技术的更新速度十分快,如果你懂得学习提高自己,就会被技术和同事远远地抛在后面。不努力地工作就不会有提升,没有提升就不会有更高的发展。有的人以为自己已经到了生活的顶点,不需要再努力提高,从而就开始懈怠,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生活和工作抛弃。
高远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由于工作非常努力,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老板非常赏识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为财务部经理,第二年把他提拔为首席财务官。
自从当上这家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后,高远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拿着丰厚的薪水,住着公司购买的华宅,驾驶着公司配备的专车。然而,频频的高升使高远渐渐地迷失了方向,更消磨了他奋斗的意志与激情。他开始觉得自己这么年轻就已经坐到了首席财务官的位置是很多人不能及的,于是他开始满足于现在的职位与生活,变得飘飘然。他开始不再努力工作,把精力全放在追求享乐上面,还时常在朋友面前自夸,“我已经很满足了,在这家企业里,我的职位已经到达我自己能够到达的顶点。”
由于高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工作没有了开始的激情,自然工作效率与质量开始下滑,一年多的时间内竟然没有做出任何的业绩,公司里的员工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慢慢变得散漫,没有进取心。当朋友提醒他应该上进时,他还洋洋得意地说:“我曾经为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公司的功臣,而且这家公司离不了我,我不会有什么事情的!”可是不久之后,他这个首席财务官就因渎职被董事会撤了职。
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而安于现状则是一个人慢慢走向平庸的开始,生活没有顶点,不断的追求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
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约相同。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把它打下来:“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当她把打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她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你、我都很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她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上。
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完全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但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收了这项职位。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属下人员中最好的一个职位。但是,这些年轻的小姐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当她都达到一定的目标时就开始向新的目标前进,最后她的薪水现在已是她当初来拿破仑·希尔这儿当一名普通速记员薪水的四倍,而拿破仑·希尔也开始离不开这位重要的助手。
享受工作更要懂得生活
工作出色的人大都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如果你因为工作把身体搞垮,或者整天忙于工作,而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那么工作和生活不是双赢,而是双输。这样一来,工作的生活就都失去了意义。
要知道,人是可以全面发展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向来是不矛盾的。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除了工作,我们还要懂得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许多人就像一个陀螺,每天围着工作团团转,结果,钱包越来越鼓,可是精神世界却变得越来越空虚。
随着时代的发展,激烈的竞争已使大多数人成为与时间赛跑的人。很多人恨不得把睡觉、吃饭的时间都省下来用来工作,以致忘了享受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只知道工作、不懂得生活的人比比皆是。
有一位品位高雅、境界非凡的女性,她受到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才情横溢,气质优雅,谈吐不凡。后来她随时代的变化而顺势发展,创办一家广告公司,由于她具有出色的审美和创意能力,公司发展很快,业务蒸蒸日上。她每天白天在公司忙碌,晚上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在交际场所应酬。
久而久之,家中的钢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油画颜料也渐渐干枯,她也没有时间阅读诗歌或聆听音乐。内心之中典雅幽深之情愫也随着时间的流逝离她而去,她变得坚强、果敢。数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都说她变了,没有了以前的恬静和温柔,这让她有点怅然,若有所失。这种内在的销蚀是如此可怕,令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努力工作,但工作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把工作作为生活的全部,变成工作狂,无论你是老板还是打工者,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喜欢你,而你也失去了丰富生活带来的乐趣。
有人提倡要享受工作,可是这是需要享受生活作为前提的。想想看,如果你每天加班到深夜,吃饭顿顿都是凑合,不到30岁,就已经秃顶了,每天无精打采,经常感冒,还有颈椎病、肩周炎,那样谈何享受工作呢?只有学会享受生活,然后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小芬是IT界的精英,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经常和男人打交道,工作压力很大。业余时间她的同事大多都更愿意选择计算机和网络来打发时间,但小芬不一样,她有许多爱好和兴趣,从小喜欢运动的她把高尔夫和网球变成业余时间里的两大内容,也因此交到更多朋友。她说:“女人要有情趣,要有爱好,这样你才不容易偏激和单调,才可以更好地调节工作的情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