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马其诺防线-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里昂的春天总是来得特别早,刚进四月,郁金香花已经挤满城市的每一处空隙,把浓艳的色彩涂抹在人们视线中。复活节那天谷小欣收到马丁发来的电子邮件,马丁刚刚荣获了德国政府颁发的“人道主义公益奖”,奖品是一顶野营帐篷。马丁说今年夏天要带着这顶帐篷去马其诺防线当义工,这样的话至少不会住在阿尔萨斯露天山坡上。马丁还是心心念念有朝一日能在那片丛林里盖个小木屋,他甚至连房子图样都画好了,哥特式的小尖顶,几何线条组成的花格门窗,很像童话中的森林小屋,带着点幻想和浪漫色彩。谷小欣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房屋图样,好像看见了马丁那一脸稚气的阳光笑容。要是有一天,马丁真的盖好了那个小屋,那么她会愿意住在里面,远离喧嚣而充满诱惑的城市,和马丁一起守望马其诺防线吗?谷小欣这样问自己。

    原载《上海小说》2005年第2期

    原刊责编 许云倩

    我与马其诺防线

    朱晓琳

    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甲归田后则酷爱买书读书。记得儿时常喜欢钻进父亲的书房,读了不少中外战争题材小说,后来尤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兴趣浓厚。在法国留学时,我去过许多著名的二战旧地,如诺曼底,敦克尔刻,土伦军港等,也参观过无数二战博物馆,然而那时却始终没有找到马其诺防线。

    1998年夏天我和丈夫在法国过暑假,正值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结束,几百万外国旅游者还神情亢奋地留在巴黎、里昂,马赛这样的大城市里,继续享受世界杯带来的欢乐余波。我和丈夫却背起登山包走向人迹稀疏的阿尔萨斯丛林。我们的背包里有一本二战欧洲战场史科,还有一张法德交界处的阿尔萨斯地区详图。我们决定自己去寻找马其诺防线。哪怕靠两条腿踩遍阿尔萨斯,也要把这座地下军事长城找到。小说中主人公谷小欣寻找马其诺防线那段描写,我写来感觉特别轻松流畅,那完全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只不过真实的情况要比小说中的描写艰难得多。尽管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我还是记得阿尔萨斯夏日里的阳光,那样炽热透明,无遮无挡地洒落下来。好像要把地上的一切生命都烤干。阿尔萨斯的阳光下面无比寂静,那天在大山里走了很长一段路,我都怀疑自己是行走在月球上,周围除了我和丈夫的脚步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当我们喝完背包里最后一瓶矿泉水时,竟绝处逢生般看到了马其诺防线的入口指示牌。我因为太激动,拥抱木牌的时候,手心里还扎进了好几根剌。

    地下三十米处的马其诺防线比我们事先想像的壮观百倍,那些保存完好的炮座,弹药运输列车,电报房,医疗手术室等,把每个参观者带回了真实的战争场景,也让人不敢相信七十多年前的法国军事工业已经发达到如此程度。

    令我们感动不已的还有生活在马其诺防线两侧的法国人和德国人,他们都是小镇上的普通居民,见了远道而来的异族人只会拘谨地憨笑。可他们每逢周末自己开车来马其诺防线当义工,不取分文报酬。他们此举目的只有一个,让人们记住战争教训,永远热爱和平。那天陪同我们参观的德国小伙子叫马丁,一个正在阿尔萨斯度假的大学生,后来这个马丁就成了我小说中的主人公。马丁’。他的祖父当过纳粹士兵,也就是小说中“老格拉斯”的人物原型。我曾对马丁说过,我会把他们祖孙二人的故事讲给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听,现在我做到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此谨以《守望马其诺防线》这篇小说,献给曾经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父辈,也献给如今生活在阿尔萨斯和平阳光下的法国人和德国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