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株橄榄树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总书记恩维尔·霍查赠送的。当时,作为一份外交礼物,周恩来总理亲自带领专家把那株橄榄树树苗种植在昆明海口林场。时间是1964年3月3日。
之前,周恩来总理在阿尔巴尼亚访问期间,看到地中海沿岸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橄榄树,非常兴奋。他说:“油橄榄可是好树种啊!橄榄油的价值很高,我们要引进,为子孙后代造福。”霍查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赠送中国政府一万株橄榄树苗,并派专船和专家护送到广东湛江港。那批油橄榄到港后,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被分送到桂林、柳州、昆明、重庆和贵州省的独山等地栽种。
在看望并接见阿尔巴尼亚油橄榄专家伊利亚时,周恩来总理详细询问了油橄榄的种植方法,包括土质、肥料、浇水、嫁接、种植时间、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
这段鲜为人知的史料,至今保存在中国国家档案馆里。从中不难看出,当年周恩来总理对于油橄榄落户中国这件事,所寄予的殷殷之情。实际上,周恩来总理是想通过引种油橄榄,来解决中国人的吃油问题呀!
中国引种油橄榄之前,世界引种油橄榄的浪潮就已迭起。近百年来,橄榄树的种植已经从原产地地中海扩展到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等地。到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油橄榄的栽培面积已经有700多万公顷,共8亿多株,1974年产果780万吨,有56万吨用于加工果实制品,724万吨用于榨油,产油147万吨,居各食用植物油产量的第六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广大地区并不适合油橄榄的生长。1964年,中国引种的第一批油橄榄树已所存无几。后来,多批引种的油橄榄曾在全国13个省区布点,尽管有阿尔巴尼亚专家的指导,数以千计的技术人员参与,但油橄榄的成活和保存情况仍不乐观。延续了20多年的努力,最后多数归于失败,只有在川北、汉中和陇南一带,保存下一定面积,总数不超过1200万株,年产橄榄油不到1万吨。
油橄榄水土不服呢!
油橄榄喜欢中性或偏碱性土壤,而中国南方广大地域都是酸性土壤。用阿尔巴尼亚专家伊利亚跟周恩来总理说的往肥里加石灰的办法,也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能够吃到的橄榄油几乎都是进口的。
中国人的橄榄梦,随着那首歌的忧伤旋律,飘向远方。那首歌的名字就叫《橄榄树》,是个叫齐豫的台湾人唱的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歌词作者是三毛,作曲是李泰祥。这首歌在上世纪80年代很流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