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对中日军事协约的爱国运动
1918年春天,留日学生为反对段祺瑞内阁和日本寺内内阁所缔结的日中军事协约,在留日学生总会会长阮湘、王洪宾领导下全体罢课归国,成立了学生爱国总会和分会。总会设在上海,分会遍设于全国各大都市。留日学生各省同乡会各选派代表二人出席总会。我和羡苏生代表河北省去上海参加了总会。大家到了上海以后,国内学生也都纷纷响应。北京学生总会派了段锡朋、傅斯年等前来参加。当即举办和开展了各项爱国运动,宣传排日排货。如集体游行示威、派人赴各学校各工厂各团体讲演,同时广泛地展开了街头演讲,揭穿军事协约的实质(此项运动常常被警察驱散)。并派人到游玩场所或大公司大商店门前,散卖各种爱国书籍,又创办了救国日报。与此同时,散布在全国各大都市的学生爱国分会也举办了同样的爱国运动,有时还邀请名流学者进步人士来会讲演时事。记得黄炎培校长、民国日报总编辑邵力子先生等都应邀来讲演过。只有上海总商会会长朱葆三要他捐款他不肯捐助,请他讲演他不肯出面。总之,此次运动获得极大效果。第一,联合国内学生做了许多有计划的大规模爱国运动,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擦亮了当时对付日本的唯一武器——排日排货。第二,对于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五四运动,亦不失为侧面的一种推动力量。
二、响应五四运动的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齐集天安门游行示威,包围曹汝霖的住宅,痛打了卖国贼章宗祥,掀起了惊天动地的五四运动。消息传到东京以后,留日学生为响应五四运动,即于5月6日在东京神田区中国青年会召开了全体学生大会。知道中国向日本收回胶东半岛的交涉,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方面所以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段祺瑞卖国政府向日本签订了高徐、顺济两条铁路的借款条约,堵住了中国代表的喉舌。而当时中国驻日公使是章宗祥,代办是庄景珂。签订条件时因章归国述职,是由代办庄景珂签订的。于是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庄景珂身上。当场决定5月9日(签订“二十一条”的日子)下午1时,全体在虎之门公园集合,然后结队到中国驻日公使馆请愿,并分赴各国驻日大使馆请愿。散会以后,我就买了一把尖刀,准备请愿时乘机刺杀庄景珂,以雪心头之恨。到家曾与同学王家桢商量。他认为开会时,庄景珂未必出面,即或出面戒备亦必十分周密,一定不能得手,苦口劝我不要冒险。我执意不听。到了9日那天我就身藏尖刀,到虎之门公园集合,随后列队向中国公使馆进发。不料大队方入葵桥(中国驻日公使馆和日本众议院都在此巷内)巷口,即遭到日本警察宪兵的拦阻。大队接连突破了两道防线,最后到了中国公使馆门前。这个时候,宪兵骑着马横冲直撞,警察挥棒乱打。学生手无寸铁,然因义愤填胸,也都挥起老拳与之周旋。赵云章用手杖一击打在日警头上,把手杖打为两截。我也在愤怒之中,用刀砍伤了一日警小队长的右手,而我的左腕也挨了一刀。因之被捕入狱。总计此次入狱者共有七人,即赵云章、刘国树、杜中、黄杰、刘某、雷某和我。
我们被捕入狱以后,各方面都深表同情,大力支援,设法营救。如留日华侨总会、留日基督教青年会、各省同乡会、各校同学会等。至于学生总会,更是想尽方法不遗余力了。可是经地方法院判我徒刑一年,赵云章判处徒刑三个月,其余五人无罪释放。后来由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马伯援代表各团体,请得著名法学家先进人士吉野作造博士出面帮忙。他极力主张提起上诉。并经他领我和赵云章会见高等法院院长铃木某,陈述当时冲突的情形。又介绍他的学生片山哲律师出庭辩护。主要的理由是——“地方法院的判决所根据的理由和精神,是处罚日本人的一般办法。而他们是中国青年学生,所做的事情,又是爱国运动。不能与日本人一律看待”云云。结果经高等法院改判我徒刑10个月,变为缓刑三年(根据日本法律,徒刑在10个月以内的得变为缓刑)。赵云章无罪释放。综计此次入狱,自被捕至释放共计35天。在此35天中,虽然饱尝铁窗风味,备受摧残折磨,可是一点也不感觉痛苦。因为我本打算刺杀卖国贼庄景珂抱定以死相拼的决心去的,今落到入狱判刑,更是不足谈论了。尤其是得到各方面的关怀和鼓励,更使我意志弥坚,勇气更足了。至于营救我们出力最大的,要推马伯援、阮湘、王洪实、王家桢、吉野作造、片山哲等人,叫我真是没齿难忘了。
到了现在回忆当初,得了两个结论:第一,五四运动是警钟,是灯塔。留日学生此次爱国运动,也是受了五四运动的感召而掀起的。而五四运动迫得卖国政府不得不命令它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因此才有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根据华盛顿条约,中国方得由日本手中收回胶东半岛。第二,那时常有一个疑问盘旋在我的脑海之中,得不到解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生的爱国运动,本是崇高可爱的举动。政府代表人民应当给予辅导培育才是。而那时政府却横加摧残镇压,人民咒之为卖国政府、卖国贼。直到解放后,才晓得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军阀政府所代表的不过是地主官僚罢了。而他们的靠山又是帝国主义,根本不能代表人民,而是人民的死敌。期待他们对学生的爱国运动,给予辅导培育,那简直是与虎谋皮了。
(1963年3月25日)
(原载《五四运动回忆录》1979年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