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海的诉说-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5年来,他们(王继才)守护的开山岛是一个寸草不生的礁石,位于连云港以东12海里的黄海上,1938年日本海军在连云港登陆时首先就是占领了开山岛。报道说,自那以来,占领住这个小岛礁就成了事关中国的国家荣誉和战略需要的事情……

    这还不算,那些慕名上岛参观学习的,登岛组织国防教育的,新党员上岛举行入党宣誓的,一批又一批,忙得王继才接待不过来。

    王继才头上的光环也不少:

    1991年8月开山岛被南京军区指定为一类民兵哨所。

    1993年,开山岛被国防部评为“以劳养武”先进单位。

    2003年5月,王继才被连云港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授予“国防工程先进管护员”。

    2008年8月,王继才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及连云港警备区评为优秀民兵干部。

    2010年2月,王继才荣获“江苏城市频道零距离2009年度公众服务大奖”。

    2011年被选为国庆62周年全国十佳候选人。

    2012年元月,王继才被评为国防大学“十大正义人物”。

    2012年7月,王继才被江苏省评为省民兵工作先进个人。

    2012年,中国妇联授予王继才夫妇“中华和谐社会幸福家庭”奖。

    王继才已上百次获得各种荣誉,上百次与军地领导合影留念。甚至有不少令人羡慕的“大人物”和“大名人”与王继才合影。灌云县领导自豪地称:“王继才是我们灌云县的一张名片。”

    可笔者四上开山岛,在王继才的住处,看不到一个镜框、一面锦旗、一张合影。王继才说:“那些东西看多了,眼会花、心会乱,性子会躁,会干扰我的守岛大业,被我锁起来了。”

    “还好意思说呢,你不是也出过洋相吗?”妻子王仕花说。

    “是的,我是出过一回洋相。”

    王继才回忆说,那一天,他从省军区作报告回来,走在镇上兴奋得手舞足蹈,向乡亲们大讲特讲自己与将军握手合影的事,又讲宾馆如何如何的高级,小汽车如何如何的高级,喝的酒如何如何的高级。

    王继才失态了,像是刘姥姥去了一次荣国府,有说不完的新奇事。

    王仕花急了,狠狠地掐了一把丈夫的胳膊,悄声地说:“你怎么这个德性?”王继才惊出一头冷汗,一下子冷静了下来。回到岛上,他喝闷酒,自责,我怎么了?我的骨头难道就这样轻?幸亏妻子提醒,不然我王继才变成什么人了?王仕花,又是王仕花救了我,真是一个好妻子啊!

    2011年春节,江苏省军区请王继才夫妇出席团拜会。主席台上,大幅守岛照片投影,著名歌手特地为王继才夫妇编了一首新歌,叫《小岛夫妻哨》,歌词唱道:

    守岛夫妻守着长长岁月,

    只有小岛知道,

    他们付出是多么执着;

    只有大海懂得,

    信念是多么高尚……

    听着听着,夫妻俩坐不住了。王继才晚上躺在宾馆舒适的大床上睡不着了,对妻子说:“又是发奖,又是作报告,还有红歌手为自己编歌、唱歌。这么高的荣誉,我王继才受不了,还是抓紧时间回岛吧。”大年初一,王继才夫妇推掉了领导安排的旅游,赶早班车返回燕尾镇,急急上了开山岛。

    王继才还是那个王继才,出名之后的王继才还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苏北农村汉子。

    由于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这几年的小岛条件也渐渐地好起来。先是在小岛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小岛有电了,电视机上了岛,江苏省军区又送上了一套音响,小岛的生活开始“现代”起来,王继才夫妇这才结束了20多年的无电生活,告别了“新石器时代”。

    可笔者在开山岛采访时,却在夜半多次听到隔壁王继才房间里传来轻轻的叹息声。第二天我问起这件事,王继才说:“你听到了?”

    “听到了。”

    “让你见笑了。”

    一叹接班人。王继才已经是五十大几的人了,一旦退休谁来接这个班?王继才说,如果来一个不安心工作的人,他还不放心交这个班。难道开山岛后继无人了?

    二叹债务缠身。“这二叹说起来就丢人了,老哥啊,不是你问我,还不想开这口啊。”

    王继才因儿子上大学,家里盖房子,借了弟兄姐妹十多万元钱,十多年未还,弟兄姐妹有时在一起聚一聚,虽然人家没说一句,可那眼神看出来了,比开口要还难受啊。有时王继才甚至觉得无地自容。还有王继才无养老保险,无医疗保险,退休无工资,看病不报销,在岛上工作26年了,从未报过一分钱的医疗费,难道干了一辈子,临退休了,还要向儿子伸手要饭吃吗?搅心啊!王继才经常搅得夜里睡不着觉。

    三叹老母病危。王继才95岁的老母亲病重在床,昏迷不醒。一次清醒的时候拉着他的手说:“二子,忠孝不可两全。你是为国家守岛干大事的人,我要是哪天走了,你不在我身边,我不怪你,你就放心地去守岛吧。”一句话说得王继才眼泪汪汪。

    王继才辞别了老母亲,还是上岛了,现在也不知道老母亲怎么样了,搅心啊。这三件事经常搅得他睡不着觉。

    四天采访结束了,就要下岛的时候,突然起了大风,我想完了,这要是闹腾个十天八天的,我这年龄,我这身体,如何受得了?

    风浪越来越大。家里老伴打来电话:“起风了,你那里风大不大?”我说:“大,让你听听这海浪声。”我把手机对准海浪,那惊心动魄的海浪声,立即传到一百多公里外的老伴手机里。“这么大的风浪,你可要注意点。”老伴说。“我有可能要被困在海岛上了。”老伴着急了,埋怨道:“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上什么开山岛!”

    小孙子也来凑热闹,接过奶奶手中的手机,说:“这么大的海浪啊,爷爷,我要去开山岛玩。”

    我问王继才:“明天风浪会小一点吗?”

    王继才说:“等明天一早看看天气再说吧。”

    这天夜里,我是听着巨大的海浪声好不容易才睡着的。

    第二天一早,风浪仍然很大。王继才认真地观察了天气,说:“不要紧,下午就会停下来。”

    吃过中饭,风浪果然停了,可偌大的海面上竟没有一条渔船。“刮了几天的风,上午又是刮了整整一上午,很少有渔民下午出海的。”王继才说。

    我很失望,望着空寂无边的大海,希望从无边的大海上能突然冒出一条渔船,我就可以离岛登岸了。可望穿双眼,就是没有。

    天空蓝得深邃无边,大海蓝得深邃无边,我眼睛都望痛了,除去发现几只海鸭在海中悠闲地浮动外,其他什么都没有。

    已是夕阳西下了。夕阳在平静的大海海面上洒了一大片碎金,刺得人睁不开眼。仍然没有船的影子,真是下不去的开山岛啊。

    直到下午五点半左右,才来了一条渔船,我急忙上了船,才离开开山岛。

    船主姓季,燕尾港人,船上还有他的儿子,父子俩打鱼。季船主今天因满载而归,心情很好。谈起王继才,季船主说:

    “你是说王岛主,好人哦。说真的,开始我们对王岛主印象并不怎么好,人高马大的一个男子汉,守什么岛?有人打赌说,王继才守岛,兴兴头(灌云方言,意为一时高兴),撑死一年,一年后必下岛。没想到他一守就是二十几年,不容易啊。就凭这一点,我们服了王继才。王岛主一心一意守岛,金钱买不动,美女不动心,高压不动摇,共产党的干部都像王继才,我们就放心了。”

    过了一会儿,季船主十分感慨地说:“有一点,我们燕尾人都为王继才鸣不平,那就是王继才的工资太少了。每月平均150元,当今社会那也叫工资?王继才的贡献别的都不说,单说打击走私这一项,仅上世纪90年代末,就为国家挽回十多亿元的损失。一个为国家挽回十多亿元经济损失的人,每月只有150元,这也太不公平了。这样的不公平,也只有王继才才能接受。”

    党中央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笔者一时激动,要前往开山岛第三次采访王继才。

    灌云渔政32516号船长周万顺亲自操舵,鸣笛启航。船一出港,汹涌的海浪便重重地拍打着船舷,周船长加大航速,顶风而行。

    海浪扑进前舱,继而浑浊的海水,冲上9米高的驾驶室前窗。自重115吨的渔政船被巨浪戏弄着,就像戏弄着一个鸡蛋壳,一会儿几乎以60°角冲向峰顶,一会儿又几乎以60°角冲向峰谷。开始,笔者兴致勃勃站在9米多高的驾驶室里,原本想欣赏一下海景,几个浪头过后,觉得周围软绵绵的,身体也软绵绵的,像是踩在棉花堆上。没一会儿,头开始晕了,眼前的视线模糊起来,不好,我晕船了。服务员把我扶到休息室里,休息室里已经坐了不少晕船的人,有人开始呕吐,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我也不例外,大口大口地呕吐,几乎把五脏六腑都吐了出来,一生中从未遇到这样的呕吐,直吐得天昏地暗了。

    终于出现了开山岛的轮廓,可岛上只有一个简易码头,大风大浪,船无法抛锚停靠。渔政船被巨浪打得团团转,根本无法靠岸。远远望去,码头上等候多时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正不停地舞动双手导航,数米高的大浪不时遮住他们的身影。

    半小时过去了,左冲右突的渔政船依旧无法靠岸。无奈的周船长说:靠不上去了,还是安全第一吧。下令返航。这时我才切身感受到,王继才曾多次向我陈述的事实——遇大风浪,任何船只都不能靠岸。

    回到宾馆,我已经吐得不省人事了。服务人员把我扶到床上一觉睡了五个多小时。

    啊,真是上不去的开山岛啊!

    真不敢想象,王继才夫妇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是如何生活27年的。

    直到第三天风平浪静时,我们才得以顺利登岛,开始了文中多次提到的那次为时四天的采访。

    有人问我:你曾采访过不少典型人物,这些典型和王继才相比,你有何感受?我答曰: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