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多年乡村生活的经历,对驴子可谓是了如指掌。如果要我用两个字来形容驴子在我心中所引起的情感,那两个字是“温暖”。
驴子的最大特点就是任劳任怨,不计任何报酬。我们那里有个知青叫王三毛。有一年夏天王三毛回城探亲。回来的时候,带了一床棉被,还有一捆书。下了火车,有十几里山路。那时又没有汽车,全凭两条腿走。王三毛背上棉被,提上书,往队里赶。一开始还行。走了几里地,王三毛感到再也无法忍受。棉被倒没什么,背在肩上不算沉。问题是那一捆书,提在手里,勒得手火烧火燎地疼,疼得王三毛简直想把那捆书扔掉。正在这时,王三毛发现路边有一头驴子。那个时候,乡下还没有通电,拉磨全靠驴子。有的地方图省事,就把驴子分下去,或三家或五家伙用一头。毛驴不是什么主贵东西,拉磨之余,农民就用一根长绳拴着驴子,绳子的末端有一个木橛子,把木橛子往地下一扎,驴子就老老实实地在那里吃草。王三毛遇到的就是这样一头驴子。王三毛看到驴子灵机一动:既然有这样一头现成的驴子,为啥不用?王三毛把书和行李往驴身上一搭,赶上驴子走了。按说,王三毛不是驴子的主人,驴子有百分之百的理由拒绝为王三毛服务。但遗憾的是,驴子不懂得这一点,所以就被王三毛利用了。事情还不仅仅如此。王三毛第二天回去归还驴子的时候,驴子的主人正为平白无故丢失一头驴子而着急。见王三毛把驴子送上门来,驴子的主人不仅没有怀疑王三毛无端地使用了驴子,还把王三毛当成了助人为乐的救星,对王三毛千恩万谢的。王三毛自然不好讲明事情的真相,就嗯嗯啊啊地打哈哈。
有时候,驴子也和人一样,只顾着痛快,斗一时之气,结果吃了大亏。有一次,李大个子拉一辆架子车往地里送粪,前边有一头毛驴拉梢。那头毛驴是头叫驴。走到半路,对面也来了一头叫驴。两头叫驴也许是平日积下了矛盾,有一点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意思,一下子哇哇地叫着,扑到一起打起架来。李大个子毫无思想准备。叫驴的襻绳勒着李大个子的双腿,往旁边一用劲,一下子把李大个子弄了个嘴啃泥。李大个子是队里的大力士,遭此羞辱自然怒不可遏,爬起身来狠狠给了叫驴几鞭。想想仍不解气,就把叫驴解下,看看附近正好有一根拴牲口的柱子,就把驴子松松地拴在柱子上,然后,给驴子蒙上蒙眼,照驴子的屁股上甩了一鞭。驴子还以为是让它拉磨呢,就围着那根木柱转了起来。前边说过,李大个子是个大力士,一车粪对他来说本来就是小菜一碟,用驴不用驴都不在话下。李大个子就那样自己拉车,让驴子在那里围着木柱空转了整整一个下午。你也许以为,这驴子因祸得福,不用拉粪了。你错了。李大个子这是在羞辱驴子呢——他从精神上给了那头驴子以极大的羞辱:你他妈还逞一时之愤呢,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驴蒙眼一戴,照屁股一鞭,你就空转一下午,你真真是一头蠢而又蠢的蠢驴呀!
前边那头驴子为逞一时之愤也遭到李大个子的羞辱,足见驴子的行事草率和有勇无谋。但是,见识了下面这头驴子,你对驴子的看法也许会有所改变呢。
有一年麦上,毛能赶着两头毛驴碾场。打场太阳越毒越好。毛能戴一顶破草帽,被太阳晒得头昏脑涨,简直连眼睛也懒得睁开,只每隔半天有气无力地吆喝一声,表示他还在尽着职责。那两头拉磙的驴子,里面的是一头草驴,外边的是一头叫驴。而且,正巧那草驴还正处在发情期。这就有些意思了。叫驴自然想办事,但慑于毛能的权威,只好努力压抑自己。但是,欲望之火把叫驴烧得周身热血沸腾,叫驴决定冒险一试。叫驴斜眼瞅瞅毛能,见毛能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就搞起了小动作。叫驴故意放慢自己的脚步,一点一点地往后靠。等到草驴超出叫驴半个身位,叫驴陡地一纵身,一下子跨到了草驴的背上。等到毛能发觉事情有异的时候,叫驴已经把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毛能是个“驴道主义”者,看到叫驴草驴那十分满意的样子,也禁不住乐得呵呵地笑了起来。
怎么样,你对驴子该另眼相看了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