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纸蝴蝶-大水无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邓洪卫

    于禁,字文则,山东钜平人,曹操帐下名将。

    于禁八岁丧母,父亲于章带他流落江南。曾经在河边玩耍,不慎落水,被一个叫昌的孩子救起。于禁随父亲去昌家谢恩。昌之父昌成见于禁机灵可爱,便将他收为义子,并请于章父子一起在庄中居住。盛情难却,于章父子便住了下来。每天,于章都帮着昌成操持一些庄里的事。而于禁则跟昌一起读书玩耍。昌大于禁两岁,所以于禁尊之为兄。小哥儿俩脾性相投,都爱读兵书,好习武艺,经常在院中以土块排兵布阵,防攻拒守。二人进退有法,配合默契,深受于章和昌成的赏识。

    有一次,昌用土块摆下阵来,于禁以麦秸秆为军,冲入阵中左冲右突,不能取胜。于禁渐渐不耐烦了,端过一盆水来,在地上狠命一泼,土块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不仅如此,冲起的泥浆溅了昌一身。昌不禁大怒,跳起来,揪住于禁的脖领,抡拳便打。于禁也不示弱,抬手相还。二人扭打在一处。于章和昌成闻讯赶来,将两人拉开。当然,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都不过是一段小插曲而已。很快,昌和于禁和好如初,亲如兄弟一般。

    时间过得急,一晃过去多年。两个童年的小伙伴都到了壮年,都一表人才,且文武双全。在这多年中,于章和昌成相继去世。临终前,两位父亲都将二人叫到床前,说出相似的话语:愿你二人互助友爱,齐心协力,共创一番事业来。二人含泪点头。

    这一年,于禁和昌都离开昌家庄,一起来到山东投奔曹操。曹操很赏识他们,安排他们重要的职位。可昌在曹操那里只待了三个月,就带着几个随从不辞而别,投了袁绍。

    一别多年,兄弟俩又相见了,不过是在战场上。官渡之战后,昌本来又被曹操的大将张辽招降了。可后来,曹操杀害了昌的一个好朋友,昌很生气,一怒之下,带着手下人又反了。曹操领兵讨伐昌,令于禁为先锋。于禁猛烈攻城,连攻多日不下,损失惨重。曹操大怒,令于禁三天之内攻破城池,捉住昌,否则,拿于禁问罪。于禁接令在手,一筹莫展。

    于禁身边有一员偏将,叫何秀。他对于禁说,若强攻,三日之内肯定不能成功,看来只有智取了。于禁问,如何智取?何秀附在于禁的耳边,说出一段话来,说得于禁眉头舒展,喜笑颜开。

    这个夜晚,于禁趁着月色,射一书信到城上,将昌约到城下相见。二人相见,感慨万千。于禁说,今日此来,只为与兄长永诀。昌问,何出此言?于禁说,丞相已经最后通牒,如三日内不攻破城池将你执送到他的身边,便要我的项上人头。昌默然。于禁说,想我们少年之时,食则同桌,寝则同席,何等快活,现在却成了沙场之敌,刀兵相见,真让我感伤呀。昌说,不如你离开曹公,我也弃去城池,同回昌家庄,一起读书、狩猎,安享田园,不亦乐乎!于禁说,兄长言之有理。可我跟随丞相近十年,深蒙垂爱,现在临阵脱逃,岂不被天下英雄耻笑!昌沉吟半晌,说,我们各自回吧,我自有道理。二人踏着如水月色,各自归去。

    次日,城里没有动静。第三天,城里还是没有动静。第四天凌晨,昌单人独骑,到于禁的大营投降了。于禁很高兴,拉着昌进了大帐,摆下酒席为昌接风。偏将何秀偷偷地靠近于禁,说,将军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呢?于禁说,我想亲自将昌送到曹公那里,请曹公谅解呀。何秀摇头,将军差矣,如果你将昌送到丞相那里,丞相会很为难,因为昌屡次背叛丞相,丞相深恨之,可又不能杀掉他,怕落一个害贤之名呀。于禁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何秀说,很简单,您应该杀掉昌,将其首级献与丞相,既解了丞相心腹大患,又能表现将军的执法严明,一箭双雕,何乐不为?于禁摇头,这是小人所做的事,我不屑为之。

    当天夜里,何秀偷偷地摸到昌的帐中,对昌说,将军有什么打算吗?昌说,如果丞相宽容于我,我当与于将军携手并肩,为之拼杀疆场,万死不辞。何秀摇了摇头,你已经没有机会了,你数次造反,丞相很生气,他已传下密令,让于禁将军割下你的首级见他,可于将军念及旧情,不忍加害,于将军好生为难啊。昌瞪圆双眼,沉默半晌,说,也罢,我就成全于贤弟口巴。又说,本来,我可绕开于禁,直接去降曹公,之所以降于禁贤弟,完全是为了让他立功呀。遂拔剑自刎。何秀提着昌的首级来见于禁,说,昌自觉无颜去见丞相,已经自裁了。于禁抱着昌的人头,放声大哭。

    次日,偏将何秀将昌的首级装在一只匣子里,送到曹操的大营,说,昌向于将军投降,于将军不徇私情,斩其首级献与丞相。曹操很是感慨,他对身边的谋臣贾诩说,如果昌直接来降我,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贾诩说,您一定会宽容他,委以重任。曹操说,是啊,这样的人才,我十分爱惜,但于禁能严于执法,真有大将军之风,令人敬佩。于是,曹操厚葬了昌。也因为这件事,他更加看重于禁。

    若干年后,蜀将关羽领兵包围樊城。曹操派于禁率七军去解樊城之围。大军在樊城外罾口川扎营,不料时值秋季,江水猛涨,一夜之间将七军淹没。被困在一只小船上的于禁,面对一片汪洋,对身边的偏将何秀说,四十年前,昌曾救我于水中,后我又泼了昌一盆水,这滔滔大水,难道不是昌对我的报复吗?遂对着大船上按剑而立的关羽,拱了拱手,投降了。

    曹操听说于禁投降,对贾诩说,你还记得昌吗?贾诩说,记得。曹操叹道,昌数次反我,最终悔悟,却被于禁所杀,而于禁跟随我三十年,忠心耿耿,战功卓著,最终却投降了别人,难道这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贾诩说,是啊,人皆有命,成败在天,就这么回事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