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天才的梦-段老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杨小凡

    晚清年间,药都出了个名角——段老谋。全城男女老少谁见了他都会喊一声:“谋爷。”

    谋爷整日间青衣小帽,清清癯癯,慈眉善眼,也无啥惊人之处。但他绝对是药都最受人尊敬的市面人物。

    “没有谋爷摆不平的事。”连州官李宗山都这样说。

    有这么一个傍晚,药都北门口两个卖零工的年轻人因一天无活,饥饿难忍,正发愁时,忽见谋爷从白布大街摇摇晃晃地走来。两个年轻人互递了个眼色,便一替一拳地打开了。

    谋爷抬眼见两人打了起来,老远便喊:“别打别打,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说说为了啥?”

    一个说他借我两吊钱不还。一个说都三天揭不开锅了,上哪儿给你屙钱。

    谋爷一听,手一挥说:“这两吊钱我还,别再动手动脚了。”可谋爷伸手一摸,自己偏忘了带钱。遂吆喊街东的“郑大祥”布庄郑掌柜:“郑掌柜,转两吊钱,明儿还你!”

    郑掌柜正在给客人扯布,忙说:“谋爷说了,还提啥还字。”等他拿钱出来,晚了!街西的“裕太昌”布店的裕老板已将钱双手递给了谋爷。

    谋爷刚走,这下可热闹了。“郑大祥”的郑掌柜大骂起来:“裕老板你可是人?谋爷指名要我拿钱,你凑啥热闹?”

    裕老板不气不恼,抱拳相告:“今儿个我一句不还,为谋爷挨骂,值!”

    这就是谋爷。

    到了光绪十一年,老佛爷慈禧给英国人订了一个条约:准许英国人在中国传教。

    人杰地灵、凤凰落地的药都自然也被英国人看重。英人陆克斯怀揣朝廷圣旨,抚台、知府相陪,来药都溜达了三天,最后宣布:就在北门涡河南岸建教堂。

    谋爷自然不吃这道菜。“有我谋爷在,休想建教堂!”一句话出口,教堂白天盖,晚上倒,七七四十九天竟没有垒起一道墙。知府李宗山迫于陆克斯的淫威,只得上书朝廷,要以“煽动闹事,违抗圣旨”办谋爷。

    一道圣旨传下,老佛爷慈禧要人押段老谋进京。

    话说药都籍官拜热河督统制昭武上将军姜桂题,听说老佛爷传段老谋进京,早早便在京城火车站把谋爷迎进家中。

    将军三天前通过大太监李莲英给老佛爷吹了风。慈禧传出话来:他只要认个错,可不斩。

    过了午门,进入宫中,养心殿内老佛爷垂帘讯问。

    “为何抗我旨意?”

    “小民不敢。”

    “那,为啥陆克斯的教堂在你那药都竟盖不成?”

    “人保一方,狗护三家。洋人仗着枪炮占我大清土,害我大清民,我没能耐保全整个大清,但我拼死也要保住药都。只要我段老谋在一天,洋人就盖不成教堂!”

    慈禧沉吟半天,发下一道圣旨:药都只要段老谋在,洋人谁也不准盖教堂。谋爷反洋教在全国出了名,却有一人不服。谁?山东济宁府的好汉孙三爷。

    孙三爷是济宁府玉堂斋的大掌柜。祖辈为官,家藏万贯,为人豪侠,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在济宁府一听说段老谋在药都有这般名气,很是不服:去药都舍钱放粮,压他的威风。

    这一年夏天,孙三爷驶两匹大马拉三箱银子,直奔药都而来。刚进药都地界,忽从高粱地里跳出十名执大刀的壮汉。

    “车到我地,路是我开,把钱留下!”

    孙三爷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知道只有舍钱消灾。

    钱箱卸下之后,其中一位壮汉见孙三爷一身杭绸闪闪发光,便让其脱下。

    孙三爷无奈,只得说:“钱,你们留下。衣服给我留着,我还要去城里访谋爷。”

    此话一出,十条壮汉“呼啦”一声齐刷刷跪下:“小人有眼不识泰山!”

    孙三爷愣了片刻,忙一一扶起。

    “既是谋爷的朋友,我们太冒犯了。”说话间,三箱白银又装上了车。

    孙三爷哈哈一笑:“过分了,我带钱来药都就是舍钱放粮的,弟兄们急用就把车赶走吧!”

    话没说完,壮汉们却没了踪影。

    孙三爷自叹道:“钱再多也是买不来威风的,和谋爷比我是不行的。”

    于是,调头回济宁府而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