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烟标·炉果-日喀则茶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江媛

    五月的一天上午,我走进大昭寺门前的街道,站在日喀则茶馆的门前忐忑。

    我朝茶馆探了探身,迎面走来一位端着茶壶的藏族姑娘,我上前问:“我能进去喝茶吗?”

    “当然可以。”姑娘转身把我带进茶馆的东北角,一个皮肤黝黑的藏族男人起身为我挪开座位,我挤坐在男人旁边,向藏族姑娘要了一壶酥油茶,然后环顾起四周:这个面积约四十平方米的茶馆,藏族男女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条形木桌旁,一边喝茶一边愉快地聊天。这里生意极好,我坐下之后,竟再无空位。

    我朝右边一位转动经轮的藏族老妈妈微笑,并请她喝茶,她很高兴。我为老人斟满茶碗,然后端起茶碗与她相碰,老人脸上虽然皱纹密布写满风霜,眼睛却明亮有神。老人和我碰完杯对我说:“扎西德勒。”我也对她说:“扎西德勒。”这时面北而坐的两女一男冲我们投来善意的笑容,其中一个女人用流利的汉语说:“喝酥油茶有讲究,第一碗要一杯三口。”我放下茶碗,惊奇地说:“原来你会说这么流利的汉语。”那个女人说:“我叫央宗,她叫卓玛,这是我的弟弟次仁。”央宗和卓玛都穿着汉服,只有次仁穿着藏服,头上缠绕着鲜艳的红缨穗。我说:“央宗大姐,次仁穿的衣服为什么和拉萨的男人不一样?”卓玛说:“这是康巴男人的服饰。”“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昌都。”“昌都离拉萨很近吗?”“不近,需要坐两天车。”正当我们热烈聊天的时候,两个男孩走进了茶馆,聚堆喝茶的人总有一个掏出一角钱递给他们,卓玛和央宗见我一脸困惑便对我说:“见了这些孩子要给点零钱。”我递给男孩1元钱,不久又走进来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小孩,央宗和卓玛照例递给女人1角钱,我又递上1元钱,接着又走来一位老人,人们给过零钱之后,他走到我面前,我身上没零钱了,央宗和卓玛连忙说:“到拉萨来,要换一些零钱,给小孩、残疾人和老人。”这时候身旁的老妈妈拦住我,从右边衣兜里掏出一个干瘪的布包,拿出一角钱递给老人,然后指指自己又指指我。央宗见我一脸迷惘,就说:“老人是说,你们是一起的,只要一个人给过就行。”我很感谢,于是说:“我能跟你们合个影吗?”卓玛和央宗立刻把身旁的位置腾开,让我坐过去,我把相机递给次仁请他给我们拍照,他一边朴实地笑着,一边将镜头对准我们。央宗说:“你能把照片寄给我们吗?”我说:“当然能。”央宗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撕下一页,然后用汉文写下自己和卓玛的通信地址,她们一个在昌都当医生,一个在农机局工作。我和央宗聊天的时候,身旁的老妈妈不停地为我斟满茶碗,我为忽略这位老人感到歉意,于是为她斟茶,并再次与她碰杯。这时央宗三人过来与我道别,并对我说:“你的茶钱已付过。”面对这份真实的暖意,我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央宗三人离开后,老妈妈拉着我的手,一边抚摸我的手指一边慈祥地说着听不懂的藏语,她说了一会儿,放下我的手,握着自己的右手手指关节,一边叹息着说话一边比画,我虽听不懂,却从老人粗大变形的关节上,读出了无奈和伤感,这一刻语言的障碍突然消失了,一种无阻隔的交流在我们的目光和动作之间传递。为引开老人的痛苦,我握着老人的手,摸着她戴在食指上的绿松子石戒指说:“这个很漂亮!”老妈妈听懂了,她用力把戒指朝下褪,要将戒指送给我。我急忙把卡在老人关节上的戒指戴回去,并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这枚戒指也许是老人年轻时爱人赠送的礼物,已陪伴老人走过了八十年的岁月,我无论如何也不敢接受。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老妈妈相互依偎着,一边喝茶,一边用手比画着交谈。她转动经轮念出:“嗡嘛呢呗咪哞。”并让我跟着念,我念了一遍,她笑着点头。这时我拉开包链接听手机,老人立即替我拉好包链,那份善意和呵护,让我猛然想起故去的母亲,我低下头去,泪水很快蒙住了我的双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