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不凋零的花朵-东辰“二十二奥运兄弟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黎冰

    对于我们这些家是外地的住校生来说,平时周末放学后的消遣极度无聊与无奈。让人觉得周末放假后的生活是如此机械,精神斗志也几乎被慵懒的恶习与紧张的生活消磨殆尽。

    初二刚刚开学一个月后,不知是谁提议,我们“二十二”班几位酷爱“NBA”的男生牵头发动,要组成班里的业余篮球队,约定每个星期的周三和周五就是我们的“法定”篮球活动日。

    我们的篮球队取名“二十二奥运兄弟队”,队伍根据体型分成胖子队员和瘦子队员,顾名思义,胖子队员就是由我们班里几个重量级人物组成,瘦子队员则是由班上几个体重相对较轻的弟兄组成。以我不爱活动锻炼的固有习惯,加之体型直逼尹相杰,故顺顺当当进入了胖子队员的行列。

    原本以为几个篮球“好事者”只是随便说说,不会有太久的热度。不过,在看完“好事者”们煞有介事组织的几次比赛后,才发现他们的热情并无丝毫减退的迹象。

    在这个自行组织的队伍里,没有教练,没有裁判,也没有热辣的篮球宝贝,甚至没有统一的球服。正式比赛不过是找临近班级的体育委员私下商定,星期五等同学们回家了,弘毅楼前的操场上只剩下悠闲踱步的小鸟时,我们的篮球大战便揭开序幕。在“二十二奥运兄弟队”领头者大勇的一句“开始”之后,所有的胖子队员和瘦子队员都比较积极地拼抢,积极地进攻,积极地防守,运球的人左闪右避,防守的人则左守右拦。

    也许在别人看来,我们“二十二奥运兄弟队”与其他班级这样的比赛并不精彩:我们的技术称不上精湛,我们的体能也称不上充足,打累了下场休息一会儿继续上场;由于人手不够,自然也不存在替补队员……有人笑话我们是在练“野路拳脚”,许多篮球场上的真正规则在此没有发挥它的应有的约束作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比赛的继续进行。

    当然,也有同学很喜欢我们的这种消遣方式,只可惜向来不喜好运动的我唯独对打篮球一窍不通,因而也就丧失了在“二十二奥运兄弟队”队伍中打满全场的机会,几乎是拼搏一节或两节,我不得不下场坐起板凳,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二十二奥运兄弟队”里的其他队员挥洒着汗水,挥洒着活力,挥洒着青春。

    尽管这样,我感觉到了一种少有的激情与活力,往日的慵懒情绪和无聊情调,此时此刻在我们身上已经再也找不到踪影,蓬勃的青春、无尽的生机正以一股强有力的气势扑面袭来。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箴言在此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这里的篮球,这样的篮球,使我们淡化了学习中划定的“好”“差”界限,胖子与瘦子、高个与矮个“打”成一片;消除了班里职务的界限,“领导”与“下属”真正“打”成了一片;忽略了各种思想意识的隔阂,不“打”不相识,所有学习竞争上的情绪与不快和淋漓的汗水一起付诸东流。那种酣畅、那种惬意、那种洒脱是何等的振奋人心。

    周末运动其实也是一种精神状态,每天重复的起床——上课——吃饭——上课——休息的生活模式已经让我们变得慵懒,生活的激情与日俱减,青春的火热逐渐冷却,长时间的枯坐使体重在与日俱增。而在周末放假后,我们“二十二奥运兄弟队”选择打篮球这种运动方式,打破了以往那种固定化的校园生活模式,横扫往日我们积累起来的慵懒,重燃我们已束之高阁的激情,减掉长期积累起来的赘肉。

    毕业分别快一年,很想和“二十二奥运兄弟队”一起运动,哪怕只能以拉拉队的身份在场外喊叫几声,以感受过去那份酣畅淋漓的惬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