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去年夏天的一天,由北京几所大学组成的“楼兰古城生命考察队”从乌鲁木齐出发了。古教授是这支五人科考队的队长,他虽然年过五十,但多年来的野外考察工作,使他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科考队的另外四人是古教授的老搭档汤教授、刚毕业的博士生小庞、留美回国的江涛和古教授的助手兼司机李纲。
科考队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吐鲁番之后,从龙城、土垠进入罗布泊,再往前走,那就是戈壁死城楼兰了。他们的汽车沿着干涸的河道,行驶到楼兰古城边的雅丹台上,就再也不能前行了,因为前面出现了五米多深的断崖。他们五人在绳索的牵引下滑到沟底,然后步行来到古城里。楼兰古城内一片死寂,四周的墙垣大部分坍塌,只有那千年的烽火台依旧肃穆地矗立在那里。
古教授一行在烽火台边艰难地考察着,这里没有水,没有生命,他们感到异常孤独、难受。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古教授和小庞同时大叫起来:“有个虫子!”
“在哪里?在哪里?”大家兴奋地向古教授和小庞跑来,可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
汤教授怀疑道:“看花眼了吧?这地方能有虫?”
小庞满怀自信地说:“真的,那虫就爬进这条裂缝里了。”古教授点了点头。
他们回到车上,把铁铲拿来,开始沿裂缝挖掘。一尺,两尺,已经挖了一米多深了,还是没有发现虫子的影子。
“不会有虫子的。”有人泄气了。
古教授却不断鼓励着大家:“再挖挖看,我们可是在寻找世界级的新发现呀。”
挖着挖着,他们突然听到下面发出嗡嗡的声音。当他们再往下挖的时候,脚下突然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把窟窿挖大一点,原来底下是一个墓穴。
墓穴里面有一具骷髅,骷髅的上面盖着一个草帘子,下面垫了一些木条。看来这是楼兰古城一个普通人的坟墓。
古教授把骷髅上的草帘子轻轻地拿下来,突然,几只小甲虫样的小东西从草帘底下匆匆向四周爬去。这一幕,五个人都看见了,是蝼蛄,对,是蝼蛄!这种顽强生命的出现,把大家惊呆了。
顷刻,大家兴奋起来,急忙捕捉蝼蛄,然而,这几只蝼蛄爬得太快了,一眨眼便消失在墓穴四壁的裂缝里。
小庞找准一个裂缝挖掘起来。挖着挖着,他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小的孔洞,于是,他便沿着孔洞继续向里面挖掘。
孔洞快挖到尽头了,一只蝼蛄突然爬了出来,李纲眼疾手快,一下用空罐头瓶把它扣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装在一个细口的空汽水瓶里。这只蝼蛄形状与我们常见的蝼蛄没有什么大区别,但比普通蝼蛄要大一倍以上。
“再挖挖,或许还能找到几只。”古教授拿起铁锨又按原孔洞挖了起来,果然不出他所料,原孔洞消失后,在侧面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孔洞。
沿着这个碗口粗的孔洞,往里面挖,突然听到“咔嚓”一声,一股怪味从洞里飘了出来,仔细一看,是古教授把一只蝼蛄铲成两半了。这是只比刚才那只大两倍的大蝼蛄,有一只小老鼠那么大,大家既感到奇怪,又觉得可惜。
小庞接过古教授的铁锨继续挖了起来,洞穴越来越大,竟然像条地道。就在这时,小庞突然发现一只更大的蝼蛄堵在洞口,这只蝼蛄有半尺长,一寸宽,头部有一个小红点,小庞惊呆了。这只蝼蛄突然向小庞冲来,从口中喷射出一种液体,正好溅到小庞的眼睛里。小庞发出一声尖叫,眼前“唰”地黑了下来……
大蝼蛄继续喷射液体,液体落到古教授身上,他感到像火烧一样疼痛。
这时,李纲迅速举起铁锨,一下将这只大蝼蛄拍成肉饼。突然,大家发现,一只只蝼蛄正源源不断地从洞穴里爬出来,向人们发起了冲击。
“快撤,快撤!”古教授指挥着大家,“快回到车上去!”
李纲先扶着小庞向汽车跑去,古教授带领其他两人断后,阻止着这些可怕的怪物。
蝼蛄越积越多,大的小的混杂在一起,很快将古教授三人包围,三人用铁锨拍打着冲上来的蝼蛄,血肉横飞,他们杀出一条血路来到断崖下,蝼蛄们也穷追不舍地跟着他们。
古教授带领两人抓着绳索向崖上爬,突然,绳子断了,他们三人结结实实地摔落在崖下的蝼蛄群里。原来,蝼蛄们似乎看穿了他们的意图,几个大的蝼蛄快速爬到绳索上,从上面用它们像铁锯一样的大钳子把绳索夹断了。
古教授三人被困在崖下,他们重新拾起铁锨与蝼蛄们搏斗,蝼蛄们沿着断崖向上爬,爬到半腰再跳下来,向古教授三人身上落,落到身上就开始厮咬。此时,汤教授身上爬上了四五十只蝼蛄,渐渐地有些支持不住了,倒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蝼蛄群里起火了,蝼蛄们四散逃窜。原来,早已爬上断崖的李纲把小庞扶上汽车后,用汽水瓶从汽油桶里灌了几瓶汽油,从崖上向蝼蛄泼去,然后把一盒火柴点燃扔了下去。这一招果然有效,蝼蛄们立刻慌乱起来,四散逃去。
古教授和江涛趁机打死汤教授身上的蝼蛄,抓着李纲放下来的绳子,把奄奄一息的汤教授拉上断崖。
这时,蝼蛄们又反扑回来,还没等古教授爬上汽车,已有很多蝼蛄抢先上了汽车。
“快,快开车!”爬上车的古教授一边命令李纲开车,一边扑打着爬上来的蝼蛄。
汽车在这种高低不平的沙石地面上行进得很慢,很难摆脱蝼蛄群的追击。
突然,车胎瘪了。那些可怕的蝼蛄竟聪明地用铁锯般的钳子咬破了他们车胎,他们的车抛锚了。
“汽油,火!”古教授对李纲喊着。李纲把一部分汽油泼在汽车周围,然后点着了。汽车周围立刻形成一道火墙,大部分蝼蛄退却了,火墙内的蝼蛄也被他们消灭掉了。
他们终于松了口气,再看看他们四人,早已遍体鳞伤,面目皆非了,李纲趁机置换轮胎。
蝼蛄们退后一两米后依然不肯退却,古教授很清楚,蝼蛄们是在等待汽油燃尽,再做最后一次反攻。
汽油越来越少了。如果把所有的汽油都泼出去,那么,他们即使把蝼蛄全部烧死,也无法徒步走出这漫无边际的荒凉戈壁。那样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因此古教授想,必须留足返程的汽油。
汽油不能再加了,火墙开始变矮。蝼蛄们蠢蠢欲动,心急的蝼蛄已经开始跳跃火墙了,但它们跳高的功夫毕竟很差,结果是葬身火海。可这并没有把它们吓住,跳跃火墙的蝼蛄渐渐多了起来,已经有几个幸运者越过火墙向汽车爬来了。
此刻,新轮胎已换好,李纲开着汽车向蝼蛄群冲去,碾去,汽车突然拐了个弯,江涛一不小心闪了出去,掉到汽车外面。江涛还算机灵,刚一沾地,就立刻一骨碌爬了起来。可这个时候,骚乱的蝼蛄成群地向江涛冲来,这么多的蝼蛄,比刚才任何时候都多,都猛,似乎所有的蝼蛄都要冲向江涛,连伏在汽车上的蝼蛄也弃车向这边爬来,情况对江涛十分不利。
令人奇怪的是,蝼蛄们不是直接冲向江涛,而是冲向江涛旁边的一小堆东西。
车上的古教授发现,那一小堆东西是江涛刚才带出车外的一瓶摔碎了的水果罐,他眼前一亮,让汤教授把车上的食物扔出去一部分,果然奏效,一些蝼蛄放弃追踪江涛向食物爬去,一会儿,一场小型的蝼蛄与蝼蛄间的食物争夺战便开始了。
古教授把车上的食物留够两天吃的,剩下的向车外四散扔了出去,很快在汽车周围形成了许多小型战场,蝼蛄们开始自相残杀。
趁此机会,江涛爬到车上,汽车冲出了蝼蛄群的包围,离开了那可怕的楼兰古城。
科考队回到乌鲁木齐后,将车内的蝼蛄尸体进行了处理,然后做成昆虫标本带回到北京。在古教授的试验室里,经过对这些样品进行解剖,人们惊奇地发现,在这种蝼蛄的腹内,竟然存在着大量的石灰岩粉末。难道这些蝼蛄在荒芜的戈壁上是以这些坚硬的含碳化合物为食物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怎样将这些无机物消化的呢?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蝼蛄的腹内存活着一种消化细菌,这种细菌能以无机的含碳化合物为碳源,进行消化反应,同时代谢出许多含有氨基酸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就成了蝼蛄的生命能源。
在大量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都灭绝了的沙漠死城里,蝼蛄竟然以特殊的生存方式,适应了恶劣的环境而活下来,这真是一个生命奇迹呀!
听了古教授这一番近似“天方夜谈”的历险故事,几个研究生很长时间都没有作声……
(侯树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