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东征-骁将孙继先欲跨东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海彼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22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向全国进军命令》,陈兵东海岸,与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守军相对峙,攻取舟山,只待时日!

    蒋介石在舟山群岛巡察期间,从毛森给他的军情报告中得知,在宁波,与舟山群岛国军隔海相峙,阵前陈兵的竟是他的“老对手”、“三千发炮弹打不动”的、齐鲁战场上的“老三纵”,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时,却不以为然地说:“22军,山东的那个三纵,好啊!”

    石觉说:“这是个难缠的部队。”蒋介石用一种带着十分蔑视的口吻说:“呵呵!三千发炮弹打不动。”毛森说:“现在的军长叫孙继先,灵甫当年就坏在他的手里。”“这个孙继先,我听说过的。”蒋介石嘴上是这样说,似乎不屑一顾。其实,22军的这个孙继先,他岂止是听说过,当年孟良崮不是这个孙继先带的8纵穿插,张灵甫也不会如此惨败。

    提起张灵甫,就会勾起蒋介石的无限感伤。这位曾任国民党首都警备司令的少壮中将,原名张钟麟,字灵甫,曾经是国民党战场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也是蒋介石在战场上的希望所托。1947年在蒋介石亲自组织指挥的重点进攻中,他率领的国民党精锐之整编74师,被解放军围歼在山东孟良崮,张灵甫战死,蒋介石闻讯悲怆万分,亲自撰写祭文:

    “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其实,从蒋介石的祭文中,不难看出,他对战斗力远远强过于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以乌合之众相看待。由此可见,他对那个隔海相峙、“三千发炮弹打不动”的22军,也不以为然。

    蒋介石问石觉:“宁波那个22军有动向吗?”石觉回答说:“暂时还没有发现来犯的迹象。”毛森说:“大陆也没有‘共匪’攻打舟山的情报。”石觉说:“宁波沿海的船只,按校长的指令,大部分被我们带到舟山来了,他们就是想渡海也没有船。”蒋介石说:“宁波的那个第22军,不会从海上飞吧?”石觉附和说:“飞不过来!”蒋经国说:“从渡海作战必需的战略装备来看,匪军还不具备渡海作战的条件。”蒋介石说:“我看他们没有能力攻下舟山!”——这是蒋介石讲的话。跨海东征的故事,就从这句话开始!

    宁波那个第22军,这时节,正在宁波的一个教堂里,召开高级干部军事会议,传达中央军委和第三野战军关于解放舟山群岛的指示,商讨跨海东征之大计。主持会议的正是22军军长孙继先。这位孙继先,中等身材,黑黝黝的脸,目光不仅炯炯有神,说事时总是透出一种特有的坚定。战场上,他性情火爆,处事干练,是一位骁将。他1911年出生,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加入红军。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红军的第三、四次反围剿中,英勇作战,当年就被任命为红军连长。1933年调红军学校学习半年后,即调任红军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1934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始,长征途中,他所在的部队是工农红军的开路先锋,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仗仗都有孙继先的身影。他是17勇士强渡大渡过河的组织者,指挥者,也是与17勇士一起强渡大渡河的第十八位勇士。

    1935年5月24日,红军长征途中,到达安顺场,被大渡河天险所阻。

    安顺场是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伤心之地。1863年5月14日,翼王石达开在清军的追击下,率军4万余众,抵达紫打地,就是现在的安顺场渡口,恰逢雨季,大渡河洪水开始暴涨,石达开数次强渡都均告失败。在清军的炮击和瘟疫的肆虐下,石达开所部人员大量死亡,到6月初,仅剩7000余人。石达开为了这7000余人生命不再遭到涂炭,携4岁幼子自投清营,后被清军押解至成都,凌迟处死。

    72年后,红军到达安顺场,时间比石达开迟了半个月,大渡河水已经暴涨。蒋介石断言,朱德、毛泽东将是安顺场的“石达开第二。”安顺场的国民党守军,在红军到达前,将船只全部集中在对岸的安顺镇,在岸边唯一能够停靠船只的地段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决心要将红军堵在安顺场大渡河对岸。

    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奉团长杨得志的命令,组织全营的战斗力,强渡大渡河。

    这是一个必须完成,没有任何余地的硬任务,强渡能否成功,维系着数万红军的命运,也维系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命运。正因为如此,杨得志权衡再三,把这个没有失败可言的作战任务,交给了孙继先。

    杨得志说:“孙继先,你敢接受任务吗?”

    孙继先说:“我孙继先没有不敢接受的任务!”杨得志说:“只许成功!”孙继先说:“没得话说!”话是这么说,成功谈何容易。

    由于安顺场大渡河两岸的船只,在红军到达前已被国民党的守军掳走,集中在对岸国民党军队的控制区。红军控制区的岸边,看不到一只船。

    望着滚滚的大渡河,红军要渡河,必须首先要有船。孙继先一面派人上山砍伐竹木,准备自编木筏渡河,一面派人四处寻找百姓隐藏起来,没有被国民党军队掳走的船只。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24日晚,红军终于在僻静处找到一只船,还有4名船工。这只船,就成了决定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的唯一希望。

    大渡河,河面宽仅100多米,但洪水季节水深流急,平常时光渡河都十分艰险,何况对岸还有国民党守军强大火力的阻击。更为关键的是,红军手上只有一条船,强渡大渡河,成功与否,在此一举。

    为了确保渡河一次成功,孙继先命令二连连长熊尚林,挑选17名英勇善战的战士,组成奋勇队,每人配备大刀、冲锋枪、手枪和手榴弹8颗,实施强渡。

    孙继先对奋勇队员们说:“你们17个,加我18个,我们18个人,只要剩下一个,也要把对岸‘龟儿子’的阵地夺过来,迎接大部队和毛委员渡河!听到没有?”

    “听到!”17个勇士齐声回答。

    “有没有决心?”

    “有!”“好!”后来因为水流湍急,为了确保木船不被洪水急流打翻、冲走,船工们必须一起用力,而木船太小,承载不了奋勇队加孙继先18个人,按照船工的建议,孙继先决定,分二批强渡。第一批强渡9名奋勇队员,由奋勇队长熊尚林率领;第二批强渡8名奋勇队员,由孙继先营长亲自率领。

    与此同时,孙继先还组织全营的火力,进行掩护。营里的一门小炮,只剩3发炮弹,孙继先指定对岸国民党守军阵地上3个对强渡威胁最大的火力点,要求炮手一发炮弹打掉一个,务必百发百中。

    5月25日凌晨,孙继先一声令下,全营火力全开。神奇的是,炮手居然真正的百发百中,3发炮弹打掉了对岸敌人的3个机枪火力点。

    17勇士在孙继先指挥下,强渡成功,攻占了安顺场渡口,击溃了大渡河安靖坝的国民党守军,夺取了大量被国民党守军掳去的木船,为红军大部队渡河,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蒋介石要让朱德、毛泽东在安顺场做“石达开第二”的预言,也随之破灭。

    抗战时期,孙继先作为129师坚挺支队支队长,率部入鲁作战,驰骋华东战场。1939年5月,日军得知八路军115师师部驻地无重兵可遣,妄图乘机围歼115师指挥机关,集中了日伪军5000余人,分9路合围115师师部驻地。危急关头,孙继先获得消息,主动率部奔袭,他下达的战斗命令十分简单:“只要我们的脑壳在,就不能让鬼子挨到师首长的脑壳!”

    坚挺支队在孙继先的率领下,以强行军抢占了关键隘口凤凰山,奋勇抗击合围过来的日伪军,击毙击伤日伪军1300多人。

    由于孙继先率部,重创日伪军,为115师师部突围争取了宝贵时间,挫败了日伪军对115师师部的合围计划。

    孙继先领军打仗,最善于穿插,虎口拔牙。

    解放战争中,1947年5月,孙继先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副司令员期间,在孟良崮战役中,他奉命率部秘密插入敌人纵深,在国民党整编74师和83师两个武装到牙齿的大部队夹缝中间大施拳脚,割裂了国民党军74师与83师了联系,完成了对74师的包围。经过两天的战斗,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国民党王牌主力74师32000余人。

    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前身、山东军区老八师师长王麓水牺牲后,老八师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1948年3月孙继先从第八纵队调任第三纵队代司令员。1949年2月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整编序列,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2军,归属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指挥。孙继先出任军长。

    22军,有这位从红军中走过来的骁将挥令,如虎添翼。

    如今,这位骁将,要率领22军,跨海东征。

    王建安司令员主持舟山战役作战会议

    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副政治委员姬鹏飞受命传达中央军委下达的解放舟山群岛作战命令。

    按照中央军委指示,第三野战军的部署是:舟山群岛渡海战役,由第七兵团组织执行。第七兵团奉命成立“浙东前线指挥所”。宋时轮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治委员,王必成任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各军的作战行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下辖虽然有4个军,但是由于当时浙东南国民党军队残余甚多,战事频繁,担任主攻舟山群岛的部队,只有22军3个师加21军划归22军指挥的61师,共4个师约5万人,而且只有陆军和少量的炮兵。当时,在舟山群岛上,奉蒋介石之令守岛的、配有海军和空军的国民党军队,有6万余众。相比之下,在舟山群岛这场攻守之战中,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装备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都处于劣势。为此,作战会议决定,采取集中兵力,逐岛攻占的战略战术,是上策。

    22军作为主攻部队,作战任务是:包打舟山群岛之门户——大榭、金塘两岛,尔后,直取舟山本岛。

    孙继先用手轻轻地移了一下放在面前桌子上的茶杯,他的手臂上因为骨折还打着绷带,不过这次负伤和蒋介石没有关系,是和战士们打篮球时过于投入,摔倒时负的伤。他环视了一下大家,说:“同志们,我们刚刚打过了长江,现在又要跨海东征了。”会场上一阵扰动,指挥员们是兴奋也是激动,对22军这样的解放军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是一件喜事。

    丁秋生政委招了一下手说:“大家静一下,听孙军长说!”孙继先继续说:“面对汪洋大海,蒋介石这鬼东西看不起我们,欺我们没有军舰,没有飞机,连船都没有几条。”这是个最现实的问题,是与会指挥员们共同担心的事。孙继先说的也是大家想的事。他停了一下,接着说:“没有船,说明我们跨不过东海、打不了舟山群岛,是吗?”

    孙继先用目光巡视了大家一番,似乎是向大家求证他的设问。与会者看着孙继先,听他往下说:“现在中央军委、毛主席把解放舟山群岛的作战任务交给我们了,大家说怎么办?”

    孙继先语气顿了一下,继续说:“不会没得办法的!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船我们可以去征,附近沿海的船蒋介石弄到舟山去了,我们到内地,到江苏,到山东去征,乡亲们肯定会支援我们的!”丁秋生插话说:“征用民船的事,会后另外再安排,一定要抓紧抓好。”孙继先接着说:“还有,我们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旱鸭子罗,有的同志连海都没有见过,是不是?”

    会场上又活跃起来了,一些没有见过海的与会者,更是会心地笑起来。孙继先继续说:“这不要紧,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我们人民军队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倒。”孙继先挥了一下手,继续说:“红军过大渡河,那么急的水,几万红军只有一条船,同志们啊!只有一条船,要组织突击队,杨得志团长问我敢不敢接受任务,我说,没有我孙继先不敢接受的任务。”会场上响起了掌声。

    孙继先接着说:“这一回,不是渡河,要渡海了。我孙继先代表22军全体指战员接受了中央军委,野战军,第七兵团下达给我们的渡海作战任务。我们旱鸭子下海,要创造奇迹,也一定能创造奇迹!”

    会场上又响起了掌声。

    丁秋生说:“以木船渡海,用中世纪落后的工具,与现代化装备的敌人交战,进行现代化的战争,自古兵书上没有,我们也是一个创举。”孙继先接着说:“这次渡海作战,跨海东征,对我们全军来说,是一个空前的创举。困难肯定会有,而且是艰巨的,我们每个指挥员都要充分估计困难,看到困难。但是困难不可怕,困难从来都吓不到我们的。跨过困难,就是胜利!”孙继先的话,说得恳切又十分鼓舞人心。

    孙继先最后满怀激情地说:“我们22军,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军队,陆战是猛虎,下海要当蛟龙。我们一定能当好这次渡海战役的先锋,舟山群岛这一仗,我们一定要打好,也一定能打好,决不会辜负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野司、兵团对我们的信任!”

    会场一片掌声,这是与会者的确认。

    再说说这个22军吧!

    蒋介石为什么在意宁波那个22军?说来也是话长:

    在华东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中普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千发炮弹打不动,不是三纵是八纵。”这个三纵,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它的前身是1939年时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的徐向前,八路军115师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决定,率部进入山东,领导山东的抗日战争后,在齐鲁大地发展壮大起来的抗日武装部队。

    在抗日战争中,赫赫有名、让日寇闻风丧胆的铁道游击队,就是这支部队中第64师190团前身——鲁南军区独立支队中的第二大队。

    1945年9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决定,以鲁南军区独立支队与徐向前从大别山带到山东鲁南、以红军为骨干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老三团”;罗荣桓带到山东的、曾在平型关消灭日军坂垣师团的铁军、115师686团2营扩编的“老五团”,组成山东军区第八师。师长王麓水。

    10月,八师成立伊始,王麓水率部攻占邹县、滕县两城,歼灭国民党第19集团军9000余人。

    1947年2月,八师与山东滨海警备旅及鲁南军区第十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

    解放战争中,华野三纵在陈毅、粟裕的麾下,南下华中,出击鲁西,转战中原,挥戈淮海,横渡长江,挺进浙东,先后参加滕县、邹县、泗县、宿北、鲁南、泰安、孟良崮、济宁、沙土集、许昌、金刚寺、确山、洛阳、开封、睢杞、济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歼敌146000余人。长途奔袭,围城打援,穿插突击,夺城攻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陈毅袖筒里的小老虎”。只要放出来,所向披靡。

    1949年2月9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2军,隶属第7兵团指挥。军长孙继先。

    这是一支在华东各个战场上,蒋介石十分熟悉、令蒋介石十分头痛、又挥之不去的部队。哪里有硬仗,哪里就会出现这支部队。在华东战场,蒋介石投入的是嫡系中,最精锐,武装到牙齿的部队。美式装备,飞机、坦克、大炮,铺天盖地。两军对阵,国民党军队,泻三千发炮弹,撼不动的共军阵地,这个对手,不是八纵,就是三纵。

    如今,不论蒋介石仍然如何看不上解放军这些“乌合之众”,现实是,心目中最忌恨的、当年率部参加围歼他王牌74师的“共匪”孙继先,当了三纵、现在的22军军长,还率部与他隔海相峙,他能淡定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