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胜谁负,各有各说。
台湾的蒋介石没有能够在登步岛再创一个金门岛奇迹,十分恼火,私下里大骂参战的部队指挥官草包,两个军长,5、6个将军,指挥3个师、8个步兵团,天上有飞机,海上有军舰,打了两天两夜,损失了3396名官兵,居然没有能够全歼不足2000人的共军部队,让共军全部撤出,不仅连伤员都全部带走,还带走了被共军俘获去的396名国军官兵,真是奇耻大辱。
然而,在公开场合,又是另一张面孔,他们向全国和全世界宣称:中国国民革命军在舟山群岛登步岛保卫战中,将士们英勇奋战,击退进犯之共军,全歼登岛共军3个团5000余人。
11月9日,蒋介石派蒋经国,携带蒋介石致舟山前线将士慰问信,专程到舟山劳军,提升渲染登步岛作战胜利的气氛,以鼓舞斗志,稳定军心。他们不但在台湾和舟山各地召开“庆祝登步岛胜利大会”,将红红绿绿欢呼胜利的标语贴满大街小巷,蒋经国还亲自到登步岛等前线岛屿,代表蒋介石慰问守岛官兵。
于是乎,国民党将一场损兵折将的登步岛战斗,变成了一场取得辉煌胜利的战斗典范。
实际上,不论是蒋介石还是他麾下的将军们,从登步岛一战中,都看到了胜利中的危机,突现出了舟山的国民党守军力量之不足。一个登步岛,用了8个团左右的兵力,才勉强守住了岛子,共军如果进攻舟山本岛,可以想象,现有的兵力明显难以抵御。唯一的办法还是增兵。
12月9日陈诚报请蒋介石批准,命令驻金门岛的52军增援舟山定海,45师开赴岱山岛增防。整个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守军,从初期的6万人增加到10万余人。
是年12月31日,蒋介石又在台北召开秘密军事会议。
“你们说说看,舟山的仗应该怎么打——”蒋介石听取了国防部,东南行政长官公署,舟山防卫司令部的战情报告后,问各位将军。
海军总司令桂永清说:“以校长之命是听。”蒋介石说:“我是问你们?你的军舰能不能开到吴淞口去,封锁他们的航道,卡断他们作战物资的运输线。”桂永清答道:“报告校长,完全可以!”“可以你就去做,长江口可以布雷嘛!”蒋介石说。
“是!”桂永清答。
蒋介石又问空军司令周至柔:“岱山岛上的飞机场修得怎么样了?”
周至柔连忙答道:“正在日夜抢修!”“我问你修得怎么样了,几时能修好派用场?”蒋介石接着问。
“报告校长,下个月,下个月可以作为临时机场起降飞机。”周至柔如是回答,其实他心中也没有底,不过不这样回答,老头子一定不满意的。
蒋介石听了说:“好,好!我今天召集大家开会,要决定一个舟山群岛防御的战略问题,我们要采用‘攻势防御’,在舟山我们不能被动等打,拳头要主动打过去,把他们阵脚打乱了,就不大会来打我们了,这个就叫攻势防御。”稍停了一下,蒋介石接着说:“反攻大陆,大反攻,从国际形势看,现在时机还没有到。小反攻,我们部队也可以出击,到大陆去打一下。我们的海军、空军更可以出击,岱山机场要抓紧修,修好了第一天就给我派飞机轰炸上海,不可以让共产党安宁!”将军们聆听着蒋介石的“攻势防御”战略。
在金门、登步两个岛屿胜利的鼓舞下,蒋介石感到建立以台湾为中心的反攻复兴基蓝图,已经形成。时下,他盘点自己手中的军队,总数约80万,战车750至1000辆,飞机600架,其中前沿作战飞机300架,军舰70艘。左有海南岛,那里是一块肥肉,有大量的有色金属矿藏,良好的军港,由在国民党军中有“小老虎”之称的薛岳率4万名训练有素的常规部队驻防。共产党的军队虽然屡屡进犯,均未得逞。右有舟山群岛这个天然屏障,虽然战事不断,也算各有胜负,两军对峙态势基本稳定。在他看来,只要能够维持住局面,只要国际上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他的机会就来了。
对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蒋介石以为,由于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共产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矛盾日益加剧,已成“山雨欲来”之势。他的当务,只有一个字:等!
话分两头。解放军61师从登步岛全部撤回到桃花岛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分析战例,总结登步岛战斗的经验和教训。
登步岛一战,61师虽然最终没有占领登步岛,但仅以2个团、实际只有5个营的兵力,不足2000人,与国民党军3个师8个团、海陆空三军俱全的近万人激战2天2夜、歼灭了国民党军官兵3396人,多于61师登岛部队本身兵力将近一倍;最后包括伤员,全部安全撤回桃花岛,还带回近400名俘虏;自身伤亡1487人,远远小于国民党军的伤亡人数。在战史上,可以说是个奇迹。
遗憾的是,没有达到预定战斗目的——占领登步岛。
登步岛之战,对解放军来说是向舟山群岛发动总攻击前的一次战备检验,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而教训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突显出许多在总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总攻舟山群岛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时至登步岛战斗结束,宁波那个22军及归属指挥的61师,已经攻占了舟山外围的30多个岛屿,歼灭了国民党守军1个师部,6个团的全部或大部共12581人,俘虏国民党军少将以下官兵4639人。与此同时,蒋介石派驻舟山群岛的陆军也与日俱增,已经有近10万兵力。岱山岛的机场,长涂岛的军港,都已经或即将投入使用,国民党海空军的威慑也不断加大。舟山各岛国民党守军还不断采取措施,调整和强化舟山群岛的防务。对此,22军已经感到肩负攻击重任,欲取舟山本岛,现有兵力之不足。逐向第7兵团、第三野战军提出增加攻击部队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对舟山群岛的战事,十分关切。11月4日,14日连续两次亲笔书写电报,就舟山群岛战事,指示第三野战军务必关注的各项要点。
第三野战军根据22军的请求和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开赴舟山前线参战。第21军亦抽调一个团加强61师。第三野战军还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35军番号,以35军军部扩充正在迅速筹建的华东海军司令部。35军105师313团在团长沈晏宾的带领下,归建舟山前线22军64师,为192团。64师原来只有190、191两个团,暂缺192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是以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部队和老解放区的地方部队组建的。
吴化文字绍周,早年追随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再投靠汪精卫,又投靠蒋介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展开济南战役时,吴化文任国民党整编96军军长兼84师师长,是济南西守备区总指挥。在共产党的劝导和政策感召下,率部2万余众战地起义。
部队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的番号为第三野战军第35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改变这支原国民党部队的政治理念,使其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华东野战军从所属各纵队中,选派大量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到起义部队官兵中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教育。
对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官兵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改造,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情。时任鲁中南纵队副司令员何克希,挑了这副重担。他受命担任35军政治委员,带了30套从各部队紧急调集的师、团、营、连干部组成的政工干部班子和半个警卫班,进到35军后,开展了以诉苦教育为主的阶级教育,使这支部队很快提高了阶级觉悟,从为国民党反动派服务转变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战斗力不断提高。在攻占国民党首都南京的战斗中,第一个冲进国民党总统府的,就是这个35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前,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亲自到35军驻地乌衣镇,给吴化文,何克希下达渡江作战任务。4月23日,何克希率领两个师攻占南京北岸浦口。在浦口火车站,何克希召集团以上干部,剑指南京,号召说:“哪个部队先渡过长江,把红旗插上总统府,我给哪个部队请功!”
4月24日拂晓,何克希率部渡过长江后,从挹江门攻入南京城,35军104师师长宋献璋亲自带领315团2营,冲进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总统府,将门楼上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扯下来,将红旗高高地升起。
313团虽然是济南起义的部队,因为都是国民党的老兵,单兵作战能力不论是拼刺还是搏斗,还是很有一套的。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有一个师的部队分散在金华永康一带山区为匪,加上这一带原有的土匪,形成了一股势力,占山为王,鱼肉百姓。313团负责永康、东阳、义乌、磐安4个县的剿匪任务,可以说是节节胜利,8个月中就俘虏和击毙土匪达1422人。在剿匪频繁的战斗中,还有一个“八大员”剿匪的故事:
有一次,作战连队都出发执行任务去了,一股近百人的土匪乘机包围313团的一个留守点的大院。大院里总共才十几个解放军的勤杂人员。除了伤病员,就是管理员,卫生员、炊事员、理发员、饲养员、司号员、还有一个电话总机的守机员,戏称“八大员”。这些“员”多数都没有配枪,土匪包围上来之后,管理员老钱,是个老兵,起义前当过国民党军的连长,因为年纪大了,调他当管理员管些婆婆妈妈的事。枪一响,他成了八大员的司令。他先将几个有枪的伤病员安排好战斗位置,又叫其他人从仓库里将连队进山剿匪不方便带走的两挺重机枪抬出来,架在大院屋子的制高点上。土匪一靠近大院,大院里的步枪,重机枪一起开火。土匪几次想冲进大院都没有成功,被打蒙了。原来他们得到的情报,只知道大院里头都是不会玩枪弄炮的勤杂兵,没有想到有那么强的火力,以为是情报弄错了。这时候,远方响起了枪声,管理员一听,知道自己的剿匪部队,听到驻地大院的枪声,赶回来了,立马叫司号员吹冲锋号。冲锋号一响,土匪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快逃走。
313团抵达东海前线,进入22军战斗序列。至此,宁波一线,进攻舟山群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已增加到2个军及一个加强师。
12月初,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根据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的建议,决定从成立不久的海军中抽调部分兵力,配合陆军作战,解放舟山群岛。粟裕当即在宁波召集第七、第九兵团师以上干部会议,检查各军对舟山群岛战役的准备工作。
孙继先说:“登步岛这个仗,61师打得是好的,7个半连被国民党6个团围在岛上打了一天一夜,后来后续部队上去了,也只有5个营,国民党增加到8个团,加上军舰,飞机,都没有被他们吃掉,消灭了国民党三四千人,全身而退,没有一个人被敌人俘虏,还带回来三百多个国民党俘虏。我们的教训是靠天老爷帮忙打仗,鬼天气也有不帮忙的时候。”
张秀龙说:“198团有只带马达的木帆船,有风无风都能在海上跑,老百姓叫它‘风火轮’,我叫它机帆船。”
孙继先一听,接着说:“机帆船,这是个好东西,一般的风浪挡不住,有了它,我们渡海作战对天老爷的依赖就少一点,要给部队多搞一些。”丁秋生说:“前一段的仗,我们取得了一定胜利,后面的仗要打好,一个是船,不能光靠天打仗。一个是人,不能骄躁轻敌。”64师师长马冠三说:“大榭、金塘两岛的胜利,天时地利。不能因小胜而轻敌,低估渡海作战的艰险,当前部队主要就是从根本上克服骄躁轻敌情绪。”要说轻敌情绪,还真不能说没有。主要是大榭、金塘、六横、桃花几个岛子打得太顺利了,有人以为“渡海,不也就那么一回事!”也有的战士认为“舟山的国民党兵是一窝熊包。本来就是手下败将!”丁秋生说:“骄兵必败,各部队都不可大意。”张秀龙说:“这件事,大家都要给部队敲打,敲打!”孙继先接上话头说:“我看,我们在座的先要敲打一下子。”61师师长胡炜说:“登步岛没有拿下来,一是人的因素,二是天气作祟,下一步的渡海作战,特别需要机械动力船,不能让老天牵着鼻子打仗,登步岛教训深刻。”粟裕问:“你们各师说说,船只,还缺多少?”“我们至少还需要700艘!”“我们主要缺少机帆船!”“我们现有的船,只能满足1个半团的需要。”粟裕让参谋简单统计了一下,原有的22军船只从数量上看,相差无几,主要是缺少机帆船。新进入战区的23军,渡海需要的战船不足五分之二。
粟裕说:“毛主席最近给我们发来两封电报,11月4日的电报中说,‘你们采取慎重态度,集中优势兵力,事先作充分准备,力戒骄傲轻敌的方针是正确的。’11月14日的电报指示我们,‘鉴于金门岛及最近定海附近某岛作战的失利,你们必须严重注视对定海作战的兵力,部署,准备情况及攻击时机等项问题。准备未周,宁可推迟时间。’我们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百分之百地完成对舟山群岛攻击的作战准备,取得百分之百的胜利。”
鉴于此,会议决定:将总攻舟山的时间,推迟到1950年2月;21军全部参战;调高炮13团进驻宁波,担任防空任务;各机关迅速着手研究陆海联合作战方案;各参战部队冬季集中整训练兵,进一步摸清敌情,研究对策。并在全华东地区,由地方政府负责征集船只。
在作战会议上,孙继先说,机帆船是好东西,要给部队多搞一些,怎么搞?到哪里去搞?那个“打铁的”副军长张秀龙说:自己搞!
初期,22军没有机帆船,也没有见过机帆船。宁波慈溪庵东盐区有一位船工叫应文兰,在22军派出的征船小分队和当地政府的动员下,主动将自己的一只60顿位,装有柴油发动机的帆船,开到舟山前线支援渡海作战。这只船,有风时借风使船,无风时开动马达,靠机器动力行船,老百姓叫它“风火船”,大风大浪里一小时能跑40华里。这种船当地很少见,是少数富商才有的船。
张秀龙一看到这只机帆两用的船,就断定它将是渡海作战的重要渡海工具。然而,这种船很少,不容易征到。怎么办?张秀龙主张自己造,定名就叫:机帆船。要造机帆船,机器从哪里来,技术人员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困难可想而知。登步岛一战,证明天公不可靠,光靠帆船不是出路。22军的将领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搞机帆船。
造机帆船的任务,首先下达给军部为解放舟山群岛而新建的船舶修理所。这个修理所,原先只有几十个人,一些干过木匠、铁匠的战士,日日夜夜忙着修理一些征集来的小木船。接到要他们造机帆船的命令,不论干部还是战士,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说实在的,他们绝大多数人连机帆船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没有厂房,没有设备,没有机器,没有图纸,没有技术……应该有的都没有。世上的事情,做成做不成,决心是第一位的。没有人:一个命令,船舶修理所一下子调进100多名略有专长战士;没有技术:从长江、钱塘江、上海、沿海一带各造船厂、修船厂,紧急招来一批技术人员;没有发动机:一个通知,全军各后勤部门动用汽车,将战场上缴获的各种汽车马达,机床,各种零配件,不管有用没用,新的、旧的、坏的,统统送到船舶修理所。
说也奇怪,经过25天的努力,第一艘机帆船下水了。这一天,孙继先,丁秋生,张秀龙,来光祖,22军的将领们都来了。新下水的机帆船,船上装的是汽车马达,马达一开,在水面上飞快地跑了起来。虽然像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有些摇头晃尾,岸上还是一片欢呼。毕竟这是自己的孩子。张秀龙第一个说话:“能在水上跑,就是胜利!”技工们对机帆船航行不稳有点担心。丁秋生说:“别灰心嘛,这不是能跑了,继续研究一下,改进嘛!”孙继先最高兴,他说:“好,很好,继续好好干,让这鬼东西跑得更稳当一些!”这个船舶修理厂的厂长姓孙,原来是部队的一个参谋,刚接到造机帆船命令的时候,战士们以为是他到军长那里去出主意,揽来的活,背地里都叫他“胡参谋”。这个人的特点,为人好学,遇事的确喜欢“参谋参谋”!他有一个副厂长,大名李奎,有一点机械知识,也有一个特点,会啃书本,遇事喜欢到书上找答案,是对哼哈二将。第二天,他带着战士和几位技工,经人介绍,找到一位已经70多岁,有40多年航海经验的老海员,向老人家请教。
这个老海员,长须白发,是个世故的人。说是海员,实际上当过二副,是海船上的轮机高手,正因为如此,宁波港里头的小火轮,机器出了毛病,船上的轮机手解决不了,都会去请教他老人家。不过高手是高手,面对李奎这一群当兵的人,就是不肯出手,不论战士们问他什么问题,他都打哈哈,不照直回答。
副厂长李奎手里有几份汽车发动机的英文资料书,是部队送缴获来的汽车发动机时一起带来的。李奎的英文底子薄,整本的英文说明书只能认识几个单词。他带来请老人家看,老人家翻来覆去看上了几下,说他看不懂吧?有的章节他看得挺认真;说他看得懂吧?他又不和战士们说说这说明书上写的是什么!
折腾了两三个小时,什么收获都没有,有的战士失去了耐心,打算走人。李奎看出这位老人是个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他不肯放弃,就叫和他一起来的其他人先回去,他自己留下来再和老先生磨蹭磨蹭。
这时候,已经到了该烧午饭的时候了。老先生老伴已经过世,子孙不在身边,是一个人独居。烧午饭要先把煤球炉的火生着,李奎看老先生动手去拎炉子,急忙说:“老先生,我来给你生炉子。”说着,就帮着把老先生的煤球炉子拎到室外院子里,噼噼啪啪生起火来。
煤球炉子火生着了,要淘米,洗菜,李奎真还行,干得头头是道。这位老先生也怪,李奎帮他干,他也不推辞,不客气,反倒坐在一边,顾自己仔细看起李奎刚才交给他的英文资料了。
饭菜烧好了,老先生留李奎一起用餐,按照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军是不能白白在群众家里吃饭的,李奎怕伤了老先生的自尊心,不敢推辞,想了一想,对老先生说:“老先生你等一等。”说着,飞快地跑到附近街上的熟食店里,买了两包熟食,还沽了两斤绍兴酒,跑回来后找出两只饭碗,斟上酒说:“老先生,你是师傅,我是徒弟,徒弟敬你!”这位老先生没有一点客气的意思,说了声:“好!好!”举起酒碗,一饮而尽。其实,是海员大凡都能喝酒,老先生也不例外。李奎实际上不大会喝酒,只是买熟食时看到有酒,一时兴起,随手沽了两斤而已,没有想到歪打正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三碗酒下肚,老先生的话多起来了。他说他刚才不是不愿意回答大家提的问题,是大军来的人太多,叽叽喳喳头也吵昏了,回答什么才好?事实也是这样。别的人有事来请教他,最多来两三个人,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谈问题,李奎带了一大帮人,老先生自然不适应。这下,李奎总算弄懂了,学问上的事,是要静下心来慢慢探讨,不能来大呼隆的。酒足饭饱之后,李奎一个一个问题地问,老先生想想答答,有的问题一时没有把握回答,他答应查查资料,约李奎第二天再来。根据老先生的指点,副厂长李奎又从书本里头找到不少资料,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造出了又快又稳的机帆船。
接着,他们日夜奋战,在全军向舟山群岛发起总攻前,奇迹般地造出了135艘机帆船,相当于一次运送一个师兵力,渡海作战所需要的船只。这些船,被誉为:海洋上的轻骑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