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令毛森,派出大量反共救国军的骨干,潜入大陆,务必及时掌握共军的备战情报,决不能让共军偷袭大榭、金塘等岛屿的战事重演。同时还要根据“攻势防御”的原则,派出小部队登陆浙江沿海,扰乱共军渡海作战的战略。
2月初,国民党岱山岛机场启用,2月26日,国民党飞机从岱山、定海两个机场起飞,对上海市进行大轰炸,一天内连续轰炸7次之多。电厂被炸坏,全市大停电,水电交通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死伤市民1000余人,5万余人受害。
如果说蒋介石引退后,前一段时间他是在幕后掌控国民党政府的军政大权,这一段时间,蒋介石已经回到了幕前。几个月前,李宗仁觉得自己这个代总统无权无钱,被蒋介石戏弄于股掌之中,不想干了,请蒋介石复职。那时候蒋介石被逼宫的一肚子气还足足的,同时也忙于安排台湾、舟山、海南的最后防务,还不想复职。如今,台湾、舟山、海南,海上鼎足之势已初显稳定,蒋介石要把“总统”的名份拿回来了。
这时候的李宗仁,已经去了美国,“中华民国”“代总统”的头衔还有一定用处,一时又不想还给蒋介石了。
1950年2月21日,蒋介石召开紧急会议,向在美国的李宗仁发出的最后通牒,要他三天内回到台北,或者辞去“代总统”的职务。李宗仁答复含糊其辞。结果是立法院出面于24日请蒋介石恢复“总统”职务。蒋介石“顺应民意”,于3月1日重登“中华民国”“大总统”宝座。
3月初,国民党派92师从台湾支援舟山,不久,又增派两个装甲兵营作为机动兵力,布置于舟山本岛。
4月,蒋介石又再次携陆海空三军高级将领,到舟山视察防务,召开高级军事会议。详细听取了舟山防卫司令部、国防部特派舟山的毛森,对共军攻击舟山准备状况的军情报告。
毛森报告说:“校长,据内情情报,毛泽东最近又为舟山战事给粟裕发过电报指令,要点是不打无准备之仗。”蒋介石说:“那个毛泽东,是下指导棋的。”毛森说:“据情报,共军攻我舟山的部队还要增加。”周至柔说:“共军的空军飞机已经成军,参战的可能性极大。”周至柔说这话是有保留是,实际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经参战,3月23日定海的国民党空军空袭上海时,解放军空军米格—15驱逐机升空迎战,一举将国民党的P—51战斗机击落,造成国民党空军极大的恐慌。
石觉报告说:“据空军飞机侦察,共军最近多了许多装有马达的帆船,能不受风潮影响在海上航行,将不利于我军防守。”陈诚这时候已经接替阎锡山,被蒋介石任命为行政院长,因为是嫡系中的嫡系,官帽子多也不足为奇。他说:“学生以为,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可再调精锐之师进驻舟山,以攻为守,与共军在海上一决雌雄!”其实陈诚说的是违心的话,对于调动大量台湾军队,重兵布防舟山,在他看来舍本求末。然而,蒋介石的意愿是没有人敢违的,有时不得不讲几句迎合的话,也是官场的习俗。
蒋介石最愿意听攻势防御的话,连连点头。
会后,根据东南行政长官公署及舟山防卫司令部的要求,蒋介石命令国民党第19军2个师,由金门再次增援舟山群岛岱山岛,以增强岱山岛之守备。
至此,国民党派驻舟山群岛的守军,已有52、67、19、87、75、95共6个军16个师,连同海军、空军、装甲兵,自称总数达15万之众。
东海之滨,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舟山群岛的总攻击,箭在弦上。
3月底,第三野战军在杭州再度召开第七、第九兵团师以上干部作战会议。会议由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主持。
会议上大家对于蒋介石最近不断向舟山群岛增兵,议论纷纷,最直接的问题是增加了渡海作战的攻击难度。粟裕对国民党不断增兵舟山群岛却显得十分高兴,他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蒋介石增兵舟山是他的失算,他把兵都调到舟山来,蒋介石自称15万,我们估算只有12万,把他这12万人给消灭了,等于台湾少了12万兵,蒋介石这一步棋,正帮我们解放台湾创造一个绝好的条件。”
为此,他向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建议,立即调兵遣将,会战舟山群岛,把蒋介石送到舟山的12万人马全部“包饺子,”接着挥师南下,解放台湾。
粟裕说:“1月10日我去北京参加中共中央军委在北京中南海为舟山群岛战役,专门召开的军事会议,朱德总司令,聂荣臻,萧劲光都参加了,中央军委对舟山群岛之战,有明确的指示,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按照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指示精神,为打好舟山这一仗,全歼舟山群岛的国民党12万守军,会议决定将总攻时间延期到6月。调炮兵第3师开赴金塘、大榭两岛。调24军74师为22军二梯队,24军72师为23军二梯队,24军71师赶修宁波机场,并增调高炮12团驻防宁波机场。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攻击舟山群岛的部队,已增加到4个军,12个师,10个炮兵团,总兵力达13万余人。
实际上,对已有的兵力部署,陈毅和粟裕并不以为圆满。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毛主席3月28日对舟山群岛战役的电报精神,攻击舟山群岛成功之后,随即挥师南下,直取金门。为此,舟山一战,不论在兵力配置上,战术安排上,都必须要有百分之百优势,才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得百分之百的胜利。
4月25日,第三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意图,粟裕副司令员在杭州召开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会议。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首次召开有陆海空三军将领参加的三军联合作战会议。会议决定再次增加总攻舟山群岛的攻击部队。命令第七、第九两个兵团的6个军组成两个登陆集团,由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分别指挥。南线集团由第七兵团指挥的21军、22军、23军及24军的一部组成,先攻定海周围要点,再攻本岛,配属除原炮兵第三师等10个炮兵团外,特配水陆战车营一个,战车32辆;北线由20军、26军、27军共8个师组成,配属水陆战车一个营。华东海军第4舰队参战,约有战斗舰艇51艘,登陆舰艇52艘,辅助船30艘。华东空军第4混成旅从嘉兴、虹桥机场起飞参战,约有飞机200架。由吴淞起渡,直取岱山岛。长涂岛,由北向南会攻定海本岛。
为了保证舟山群岛战役的胜利,华东地区山东、安徽、江西、浙江、江苏、上海,各省市党政军民实施总体战役准备,仅浙江省宁波就派出支前民工、民兵16万6千多人,船工4千5百多人,各种船舶2千多艘。
两个兵团辖6个军,两个水陆两用战车营,海军一个舰队,空军一个混成旅,再加上强有力的华东地区6省1市几十万民兵,民工,船工的后方支援,大军已经压境,国民党驻守的舟山群岛的军队,不论是12万还是15万,都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囊中之物。
粟裕副司令员说:“针对舟山群岛的战事,毛主席已经给我发了7次专电,我们动员了全华东的力量,此战不战则罢,一战务必全胜!”
粟裕,此时名义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司令员是陈毅。由于陈毅兼任上海市市长,还管理华东区六省一市的党政大事,实际上整个野战军战事指挥,均由粟裕负责。
这次会议最后决定的攻击时间是:6月下旬。
东海之战,剑拔弩张。一场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对决,将在东海舟山群岛海域上演。
毛泽东主席关于定海作战部署电报手迹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击舟山群岛节节增兵,全面备战,惊动了台湾当局。
让蒋介石纠结的还有一件事是,不久前美国总统杜鲁门明确指出了他的对中国政策是“不干涉”政策。他宣称美国将不介入中国的内战,也不会向驻守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提供“军事援助和顾问”。这对蒋介石是致命的一击。
对于蒋介石来说,占据和保住台湾、舟山、海南这些海上岛屿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而东山再起的前提是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支援。美国不管他了,意味着未来保卫这些海上复国基地的重担必须由他自己来挑。也就是说,一旦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台湾,台湾危在旦夕,美国也坐视不救。联想到夫人宋美龄年前赴美国争取军援过程中受到美国政府的冷遇,蒋介石真有一种墙倒众人推的感受。他的直觉是:要保住台湾这块最后的反共复国基地,美国人是指望不上了,只能靠自己。
另一个沉重打击是,不久前,一直被蒋介石吹嘘是固若金汤的海南岛失守了。
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琼州海峡宽20公里至50公里。蒋介石派他最得力的虎将,一级陆军上将薛岳任国民党海南防卫总司令,统领5个军,海军舰艇50余艘,作战飞机20架,总兵力约10万余人,坚守海南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受命以40军、43军,配属两个炮兵团及工兵一部共10余万人,组成渡海兵团,由15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指挥,攻打海南岛。
海南岛上的中共琼崖纵队,已经在岛上坚持武装斗争20余年,队伍已经发展到15000多人,并且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根据地。攻打海南岛的部队从1950年3月开始至4月1日,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先后4次偷渡近1个师的兵力,先期登陆海南岛。4月16日19时,渡海兵团以第40军6个团;第43军2个团,组成西、东两路,实施强渡。17日凌晨3时,突击部队在先期登岛部队接应和配合下,于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线,突破守军防御,迅速占领了临高、美台、加来等要点。薛岳急调其第62军、32军各一部,实施反击。反击的国民党军被共军击溃后,国民党军全线南撤。蒋介石见大势已去,命令撤军,薛岳乘飞机逃回台湾。
此役,国民党损兵折将33万余人,如果不是蒋介石当时下决心转移和撤出兵力,损失更惨。
从海南岛的失守到登步岛国军八个团,都没有能够消灭共军2个团登陆部队的战况中,蒋介石开始审时度势的看台湾和舟山的局势,感到台湾本岛的防御危机。他明显地感觉到,按照海南、登步岛的战例,台湾岛上现有的兵力,如果没有外援,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向舟山群岛发起总攻之前,5月10日,蒋介石突然将舟山防卫司令石觉一干人等,紧急召集到台湾,举行了一个决定舟山群岛战事命运的高级军事会议。
军事会议上,还是陈诚先说:“舟山群岛之战,校长说下指导棋的是毛泽东,依我之见,调兵遣将的是粟裕。”毛森说:“据情报,粟裕近来行走江浙之间,共军有行动的迹象。”石觉说:“登步、金门战后,共军数月没有发动战事,学生以为,大战在即。”陈诚接着说:“共军如进攻舟山,其势将超过海南、古宁头(金门)、登步岛,战事势必造成严重后果。”他意思很明白,舟山不能打下去了。不过这一次陈诚发言,底气不同。因为会前蒋介石已经与他通过电话,对“撤退舟山”蒋介石已有共识。
曾被蒋介石誉为“有国际头脑”又“永远清醒着”的人、海军司令桂永清说:“加强台湾防务,是百年大计。”说完,他看蒋介石并无反应,接着说:“百年大计不是复国要一百年,是从长计议,现在看,第三次世界大战很难启动。”他的话,意思也很明白,台湾的防务高于一切,不要为了保住舟山,丢了台湾。
“率真,你的‘长治号’现在已经成了共军华东海军的‘南昌号’旗舰了。”桂永清刚说完,蒋介石插话了。自从“重庆号”重型巡洋舰投共后,“长治号”是海军中的佼佼者,没有想到在舟山又投共了,对于海军中军舰的频频背叛行为,蒋介石能不耿耿于怀吗?
1949年9月19日,设防舟山群岛的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旗舰“长治号”,奉命到长江口执行任务时,在大戢山洋面起义后,迅速驶入长江,在南京燕子矶附近不幸被国民党大编队飞机机群炸沉。而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立即进行抢救打捞,而且很快修整一新,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编队。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成立一周年时,“长治号”作为华东海军的旗舰,被命名为“南昌号”。
蒋介石对桂永清也是哪一壶不开专提哪一壶。接着说:“我们的军舰,现在回过头来要打我们了!”他说这个话时,给人以一种凄风苦雨的感觉。
桂永清无言以对!
其实,中国人民解放军手中的美式武器装备,哪一件不是蒋介石“送”的?
空军司令周至柔没有发表意见,他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他的飞机近日来在宁波,杭州,上海执行轰炸时,屡屡遭到共军飞机和高炮的拦截,损失不小。光是在刚刚建起来,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的岱山机场,就躺了6、7架被共军打伤的飞机。特别是在上海,一个苏联航空战斗机中队参战,对他的轰炸机群,威胁越来越大。
这次军事会议,蒋介石一反常态,不再一开始就训示一番,定下会议的调子,而是让大家先说,会上也不再提“固守舟山”了。
根据毛森向他提供的共军攻击舟山群岛的备战情资和国防部来自大陆的情报,他已经明白,攻打舟山群岛的中共党军队,已经不光是宁波那个22军了。那个在华东战场上呼风唤雨、拥兵达八十三万之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和粟裕,已经登场了。按照蒋介石得到的绝密情报,陈毅、粟裕投入舟山群岛战役的兵力已超过40万。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有了海军舰队,空军也已经成军,部署在华东地区的飞机不下200架,进攻舟山群岛的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部署在舟山的15万军队。陈毅和粟裕是要下杀手锏了。
舟山群岛的战场态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战在即。
此时此刻,蒋介石又想起了石觉曾经说过的话:“攻下舟山,奉送台湾。”现在想来,不管当时石觉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舟山的15万军队如果被解放军一口吞掉了,台湾也真的只有“奉送”了。
前段时间,蒋介石在金门、登步两岛反登陆作战胜利的陶醉下,在舟山群岛与共军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为了确保舟山群岛不失,大量向舟山增兵,他的将军们都说是“英明决策”,如今回头一看,舟山群岛部署的国军有5个军16个师,陆海空三军加起来将近15万官兵,而台湾本岛只有6个军14个师担任守卫,比舟山还少。海南岛已经丢了,损兵3万多。舟山群岛共军已经是志在必得,如果舟山群岛再丢,损兵就不是3万,而是15万之众。再者,毛泽东如果先丢下舟山不打,命令南海共军与褔建共军携手攻台,台湾必危。
蒋介石想到,摆在面前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共军三野倾华东之军力,攻打舟山,舟山若失,15万军队被歼,共军乘胜攻台,台湾难保;另一种是毛泽东高压舟山,箭在弦上,引而不发,拖住他的15万军队,乘台湾防卫兵力不足,先行攻台,台湾也危。想到这里,蒋介石对眼下的处境顿感吃惊,暗暗地感到冷汗直冒。台湾这个“空城计”他实在不敢再唱下去。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蒋介石想到,毛森潜伏在大陆的情报人员,2月间曾经向毛森报告过一个情报:共军有一批广西林彪部队的人,到宁波那个22军学习渡海作战的经验。毛森向他报告过这件事,当时,他没有在意,海南岛失守后,有情报证实,到宁波22军去学习渡海作战经验的共军,正是后来攻打海南岛的那支共军部队。对此蒋介石不由又一惊,他明确意识到共军已经从宁波那个22军攻打舟山大榭、金塘、登步等岛屿的战例中,掌握到了国军的“命门”,取得了渡海作战克敌制胜的经验,也就是说,半年前宁波那个被称为“陈毅袖筒里的小老虎”还是一群旱鸭子,如今已成了蛟龙,舟山群岛危也!
还有更可怕的情报是,毛森报告在舟山群岛的岱山岛上,国军中发现有共产党的策反活动,这是两军对垒时最可怕的“窝里反”,又是共军惯用的、连连得手的手段。岱山岛是蒋介石舟山战略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有迄今最大的军用机场。海军丢了“长治号”,岱山岛如果变成海上的“北平”,空军再丢了岱山机场,舟山的战略锁链必然解体。
此时的蒋介石,豁然一惊,他突然觉得舟山的15万军队,就像摆在共军面前的一盘肴肉,随时可能被共军吃掉。
此时的蒋介石感到,舟山已经成为一个深渊,一个火药桶,一旦爆炸,跌入深渊,将是致命的。
因此,前些日子还在信誓旦旦要固守舟山的蒋介石,现在想的已经不是固守舟山,而是决不能让他在舟山的15万人马全军覆没,这是他反共复国的老本。
蒋介石从大陆带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虽然号称百万,实际上不足80万,其中不乏老弱残兵。能作战的部队不到一半,而且相当一部分分散在沿海几十个岛屿上。这样的兵力布局,对于习惯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共军来说,正合胃口。
一刹那,他感到兵力的匮乏,察觉到在舟山的15万军队,对保卫台湾,反攻复国,是何等举足轻重。
舟山群岛对蒋介石来说,何等重要,而且苦心经营,军事上已成规模,真要舍弃,绝对是痛苦的。然而,不舍“车”就难以保“帅”。权衡之后,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蒋介石决定“放弃舟山,保住台湾”。
舟山群岛从固守到撤退,毕竟是一个180度的、痛苦的转折。
蒋介石总归还是蒋介石,他有他的思维和手段,他宣布:“转移舟山海陆空三军。”所谓转移,其实就是撤退。在大陆战场上,吃了败仗就“撤”,一撤就“逃”,结果是兵败如山倒。所以,蒋介石忌讳这个“撤”字。在蒋介石看来,“转移”比撤退好听得多,至少避开了一个“退”字,更没有败退的意思。
蒋介石命令:转移行动5月13日开始,16日必须完成。
为了绝对保密,转移行动代号为“美援及日本赔偿物资运输计划”。
蒋介石的决定,虽然出乎大多数将领的意料,却符合大家的意愿。在众多的国民党将领看来,海南岛的失守,等于宣告舟山群岛即将失陷。只是在一贯唯蒋介石的意志为意志的将领中,没有人敢说丧气话而已。
“率真,至柔二位将军,此番之行动,关系国家民族极巨,全赖海空军之努力。”蒋介石最后对海军司令桂永清、空军司令周至柔深切嘱托。
军事会议匆匆结束。
石觉受命,当日飞返舟山。
蒋介石有关舟山撤军手谕蒋介石不放心,又派副总参谋长郭寄峤,海军代副总司令马纪壮,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到舟山协助石觉实施撤军计划。
为了能够顺利撤出舟山的15万军队,最大限度地保守撤退行动的秘密,蒋介石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5月11日晚9时,他为灯火管制区区小事,竟亲笔致函石觉,提醒石觉:“……各运舰(凡已到舟山群岛附近者)灯火必须一律管制与熄灭灯火,千万注重实施为要。”可见蒋介石何等惊魂。
蒋介石还不放心,他接到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的报告,共军已有空军飞机进驻嘉兴、虹桥机场,极有可能空袭舟山。左思右想,同日,蒋介石又给他派往舟山协助和督察国民党军队组织“转移”的副总参谋长郭寄峤,舟山防卫司令石觉发出手谕:“……此时防备匪机突然来定轰炸我运输船舰,比防备其陆军渡海来攻本岛更为重要,故应从速筹备,以防万一。中意(注:中正之意),舰只停泊不可太密挤,总以疏散为宜……”
为了能够安全的将舟山群岛的15万国军“转移”到台湾,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还要石觉、毛森学学登步岛共军的策略,以进攻掩护撤退。大造反攻大陆的声势;派飞机加紧轰炸沿海共产党占领区;派一些零星部队骚扰已被共军占领的岛屿;派出军舰彻底封锁舟山群岛至台湾航道周围附近的海域。
毛森回到舟山后,一方面让特工们四处散布国军即日收复金塘、大榭的消息,还着人四处张贴反攻大陆的标语。另一方面加紧白色恐怖活动,为了防止秘密撤退的消息走漏,毛森又想到电讯局,这是个可以走漏消息最直接的渠道。对电讯局他虽然已经开过杀戒,仍然觉得不能不防。要堵住这条解放军可能获取情报的通道,毛森最简便的手段是“杀”!于是他下令,将电讯局的员工全部处死。
从5月11日开始,国民党军队撤退必经的所有海域,被国民党海军军舰全部封锁。所有必经的海域,不论什么船只,一律不准通行。
5月15日,即将撤离的国民党军队开始烧杀抢掠。他们带不走的东西,绝不留给共军。国民党军队的战车及大批军用物资堆积西码头岱山岛上的飞机场是国民党军队用岱山岛上盐民的血汗和泪水建起来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5月20日才算全部建成完工。5月10日前,国民党空军从台湾运到大批汽油,炸弹。15日接到撤退命令后,17日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登陆前,国民党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亲自指挥,焚烧了刚刚运到的几千桶汽油,炸毁了飞机跑道。
国民党军队,在撤退的同时还大抓壮丁,扩充队伍。整个舟山群岛人口只有47万,国民党军队就抓走了3万青壮年。只有5万人的岱山岛,被抓走的壮丁达3千人。定海马岙村一个村便被抓去500多人,有一个小小的村子叫蔡家庄,全村16到50岁的人只有11个,竟然被国民党抓去了9个。
国民党军队由舢板船渡登运输舰艇国民党军队撤离时,有的被抓壮丁不肯走,就被拖到一旁用机枪扫射。岱山岛有位44岁的教员叫张启文,与他的儿子一起被抓,上船时气愤已极的张启文,抱住一个国民党军就往海里跳。定海沈家门码头上,一只装了300多名壮丁的船正当拔锚驶离时,岸上哭成一团的妻儿老母们拼死抱住锚链不放,船上的壮丁也不顾死活地往海里跳。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军竟然用刺刀挑,用机枪扫,整个码头上和海里,鲜血一片,一片号啕。
由于舟山岛内共产党地下组织曾经遭到破坏,坚持下来的共产党地下党员活动环境十分困难,加上国民党军队对海上的严密封锁,岛上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无法传递情报,国民党军队的行动,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发现。
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军情部门发现,舟山群岛国民党防卫司令部的军用电台活动异常,大型军用运输机往返岱山、定海、台湾,飞行频繁,国民党海军的大型运输舰及其他多艘军舰,急赴舟山。同时,国民党还在台湾临时租用了15艘轮船,驶向舟山群岛方向。综合军情,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唐亮,副参谋长周骏呜电示第七、九兵团:“定、岱之敌似有撤退企图,近日变化甚大,希7兵团即加强当面敌情侦察,并用各种有效手段,迅速查明敌之动态,上报本部。”
当日,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也电示第七、九兵团:“舟山守敌在我军的威迫之下有逃窜的可能,必须立即摸清虚实,采取行动。”当晚,22军前线部队,立即派出侦察兵连夜过海侦察,证实了第三野战军首脑机关的判断。
16日六时,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与唐亮、周骏呜,向第7兵团发出:向舟山群岛之敌,全线进攻的命令。
解放军进军舟山要图第7兵团宁波的那个22军,为这场跨海东征——解放舟山群岛的海上大决战,在东海岸已经整整八个月了,八个月来,风里浪里,流血牺牲,打大榭,取金塘,为的就是最后拿下舟山本岛,彻底消灭舟山群岛的国民党军,粉碎蒋介石妄图依托舟山反攻大陆的狼子野心,打破国民党对长江口的封锁,挖掉蒋介石留在东海、给京沪杭地区人民带来无限灾难的毒瘤。这一天,终于到了。
“个龟儿子,要跑了,追!”孙继先一声令下,积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指战员心中已久的无限能量,顿时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军以最快的速度登船,向舟山群岛进军。
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21军,23军,3个军近10万大军,在隆隆的炮火声中,从东起登步岛,西至金塘岛、镇海,15公里宽的海面上,同时起渡,万舟齐发,全线追击,一幅跨海东征,海上大进军的壮丽图景,呈现在东海之上!
海上大进军的炮声,立即唤起了舟山群岛民众反抗国民党军政当局的行动。岭港乡21保的百余名农渔民自发组织起来,拿着棍棒、锄头,冲进乡公所,缴了乡公所兵丁的械,打死了早上还和国民党军一起抓壮丁的伪乡长。
泰山岛上,国民党第32医院的国民党军伤兵们,也和当地群众一起,缴了伪乡公所的枪。
炮声中,舟山群岛上的国民党军队,顿成一群丧魂落魄的乌合之众。军官携家带小,与乱哄哄的士兵在码头上抢着登船。近百匹战马,拖着滚落在肚子下面的马鞍,在码头四周乱奔乱跑,根本无人照管。
码头上有一艘舰船要解缆离港了,挤不上舰船的国民党官兵不让舰船解缆开船。已经登上舰船的国民党军官就命令开枪。先是朝空中开,朝海里开,最后是向人群开。
轰!轰轰!海面上突然传来接连不断的巨大的爆炸声,接着升起高高的水柱。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共军来了!”拥挤在码头上的国民党官兵和军官家眷们顿时惊恐万状,乱成一团。
惊魂未定,人们往海上望去,原来是一艘满载国民党军队的轮船,刚才慌忙驶离码头,在港湾外面,碰上国民党海军当初为防止共军进攻布下的水雷,水雷爆炸后又引发轮船上的爆炸物连续爆炸。
一阵爆炸声后,这艘轮船急剧下沉,船上人群,纷纷落海。码头上的国民党官兵,目睹这可怕的一幕,内心的恐惧,无以言状。
22军64师在师长马冠三的率领下,渡海战船从镇海海岸起渡,直扑岱山岛。部队登陆后,迅速突击国民党岱山飞机场。
枪炮声中,岱山岛的飞机场上,一架满载国民党高级将领及眷属运输机,正从停机坪滑向跑道,由于驾驶员过于慌张,转弯时将一只轮子滑入跑道边的泥里,动弹不得。这时机场上除了另一架已经坐满了人,尚未起飞的运输机外,已空无一人。
飞机上下来几个国民党军官,急急忙忙到村子里头,想找几十个老百姓将飞机拖出来。他们到飞机场周边的村子里一看,村民们为了逃避国民党军队强抓壮丁,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每个村子都成了渺无人烟的空村。没有老百姓,飞机上的国民党高官们,自己根本无法将这架运输机从泥中拖出来。
此时,登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逼近飞机场,一阵剧烈的枪声过后,固守机场外围未及撤走的国民党守军也已经缴械投降,最后,这批国民党的高官,只好丢下这架崭新的飞机,强行爬上机场上最后一架,已经挤得满满的运输机,狼狈而去。
国民党军一架崭新的运输机,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利品。与此同时,在东海隆隆炮声中,国民党海军的44艘运输舰,在天上大群飞机,海上大批军舰的掩护下,载着15万曾经高呼“誓与舟山共存亡”的国民党军队,慌忙向台湾逃去!当日,21军占领登步岛。17日,21军占领沈家门,朱家尖;22军占领册子岛,从岑港登陆舟山本岛。23军从金塘岛,大猫山岛方向登陆舟山本岛。是日,定海解放。“八一”军旗飘扬在舟山半岛上(阎吾摄)18日,占领岱山岛。19日,进占长涂岛。各个岛上,一些尚未撤走的国民党守军,都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俘虏。是日,舟山群岛战役胜利结束。五星红旗,在舟山群岛上空,迎着海风,迎着曙光,迎着胜利,高高飘扬!东海之滨,两军对垒,谁主沉浮?主沉浮者,正义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
定海东门城头上,有一个巨大的、国民党军队遗弃的钢筋水泥碉堡,曾经是当年蒋介石与他的将领们论兵之处。22军军长孙继先听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和张秀龙,来光祖,刘春和王六生等一批战友也登上这个城头,看看这个蒋介石当年携国民党将军们论兵之地,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如今,那个巨大的碉堡内外,一片狼藉,几面国民党“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散落在墙角,只有碉堡里头几把红木的、缺腿少脚的靠背椅子,大约还能见证当年蒋介石和他将军们的一丝风貌。
孙继先和战友们站在碉堡顶上,打趣地说:“国民党这些龟儿子,打仗不行,跑起来那是没得说的,真快哦!”22军的将军们,从城墙上放眼远眺,城外延绵的群山和浩瀚东海之间的定海城,蓝天下五星红旗迎风劲舞,胜利者的喜悦,难以言表!历史将铭记舟山群岛战役的辉煌!历史将铭记跨海东征的三军将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