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集-毕加索最后的自画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72年6月30日,毕加索逝世的前9个月,画了一张自画像,这也是他一生最后的一张画。我最近才在美国阿莲娜·s·哈芬顿普的毕加索传记《创造者与毁灭者》一书中看到了这张画。我被他那充满了恐怖与绝望的圆睁睁的眼睛所震呆,几乎不敢看第二眼,瞳孔是两个黑的洞穴,他的灵魂即将从这里出窍。凡高也画过不少自画像,直到最后的一幅,仍然是圣徒的赤忱面孔,而毕加索这幅最后的自画像,却是可怕的巫师或魔怪的慑服人间善男信女的面具,酷似神秘宗教的法器。

    晚年的毕加索活得孤独,说自己过的是“囚徒的生活”,他从窗口茫然地望着动荡而充满幻象的世界。毕加索一生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风格,充分表现了本世纪现实的四分五裂变幻奠测的本质的动态。他渴望在追求中不断地发现新的艺术的边界,直至到达——个他心灵中的幻象般的终极。他的强旺的生命充满了咄咄逼人的自信和征服昔的骄傲。生命临到了最后时刻,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这个终极,他才感到了绝望和恐怖。他的绝望是一个创造者的绝望,恐怖是不朽的天才丽临死亡的恐怖。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充满了迷惘,冲突,动荡与幻灭的漫长的悲剧的一生,才得以显示出他非凡的个性与才华,并且能真实地从历史肌体和内脏中记录和提取本世纪的全景式的图像。

    惠特曼晚年的心境与毕加索有相似之处,他一生痴迷地想要到达一个最遥远的海与岸结合点。他没有能到达,其远远地望见了那个幻象似的远景。但他追求的梦并未破灭。直到生命最后几年,惠特曼的心灵都是很清醒和宁静的,像一条入海前的河流,缓缓地流向即将使自己消失的大洋。毕加索却充满了绝望和仇恨(从他最后的眼瞳感到了只能是仇恨的那个东西,我无力真正的理解它),他那双圆睁的凝滞的眼睛,就象一艘巨轮沉投时水手疯狂而绝望的神情,不是祝福永恒的世界,而是恨不得世界跟他一块永远的沉没。这才是毕加索。

    无可置疑,毕加索是本世纪艺坛的一个伟大的难以理解的天才和魔怪,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奇迹有人说他的艺术的根本特色就是让人震惊,他的全部创作成就所形成的强烈的动荡和裂变,以及前冲的力量,使世界艺术天地出现了深深的裂痕,并从裂痕中感到新生的陌生的艺术在显现。他的一生有大的毁灭,也有大的刨造,而毁灭首先从他的自身开始。毕加索并不会沉没,世界也不会随他而沉没。末日往往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毕加索活到92岁,死前两年还充满激情地剖作了最后的165幅蚀刻铜版画。直到临终前不久,创作的冲动仍未衰减。弥留之际,他仍念叨着池的挚友诗人阿波列内尔。几分钟后,心脏停止了跳动。

    我平生结识了不少作者和诗人,他们取得各自的成就,但年龄不过六七十岁的光景,便巴望能平平顺顺度过晚年·墙上挂起了“难得糊涂”的座右铭,逐渐木化的面孔上绝对看不到91岁的毕加索鄢双充满绝望和憎恨的具有生命感的眼睛。传记作者说。这幅画在纸上的面具本来一直是卷起的,直至毕加索感到生命快结束时才戴起来。唾索的亲友们认为这幅最后的自画像太痛苦。最好永远收卷起来。我却以为万万不可卷藏搁置起来,首先违背了画家的本意,同时当今世界决不能失去这双逼人惊醒和惊恐的可敬的跟睛。这最后的自画像是毕加索留给世界的面孔,多看几眼之后,就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到深深潜藏着强烈的希望,他不甘心离开世界,他的艺术创造活动还远没有结束。他渴望永生。他已经获得永生。

    啊,诗人,你敢于写出毕加索眼睛里的那种绝望和憎恨吗?

    你敢于写一首比绝望和憎恨更强烈更庄严的希望之敢吗?

    在毕加索最后的白面像前,我终于抬起了头,不再惧怕他的眼神。我要进入他的瞳孔黑的洞穴,去探寻他生命内部的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