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天,我从我们村初级小学毕业了,需要考高小。那时候读书的人又稀又少,能闹个高小生就非常荣光,非常了不起,就算有了文化,就很受人的尊敬和崇拜。
我们村所在的乡却没有高小。那时候我们这个山区县只有五所高级小学。经过和家长商量,我和我的同桌赵福决定报考西阳镇高小,理由是西阳镇离我们村最近,只有三十里路,来去比较方便。我的二姑和赵福的三姨都在西阳镇做媳妇,如果考上了,可以在她们家食宿,能节省我们很多钱。我们把我们的想法汇报给老师,老师说好好好,干脆你们四年级的八个同学都到西阳镇考去,这样也好有个照应,以后办事方便。
我们八个清一色的男同学是跑着前往西阳镇的。那天下雨,秋雨如烟如雾,朦胧而缠绵。我们跋山涉水地走到两阳镇时,忽然不见了赵福,我就领着另外六名同学到了二姑家。年轻的二姑见到我们时很吃惊,愣了一下,眉头又皱了一下。二姑说:哎哟,你们人不大,胆子不小,敢来我们西阳镇考高小!我听说报名的已经有一千多人,人家才招收五十个!有的学生估摸着自己考不上,一看这阵势,扭头就返回去啦!
二姑的话让我们感到心里很凉,可是我们谁也不想朝回返:既然大老远地来了,好歹得试试,要不不给老师丢人,不给我们村里丢人?
二姑挨个看了我们一眼,说:你们七个进屋去吧,屋子小,盛不下你们,你们不怕受罪不怕挨挤吗?睡不好觉就考不好,你们别落后悔呀!
我们说不怕,不后悔,我们只住两个晚上,挤死也不怕。我们知道不管谁说怕,谁就得去住镇上的旅店,可是谁的兜里有钱哪?
那天中午二姑给我们做了面条儿吃。那时候过年才能吃上几顿白面,我们七个又累又饿的小子风扫残云般地吃光了那锅面条儿,一个个兴致勃勃,精神焕发。可是二姑和老实巴交的姑父却是吃的菜糊糊,我尝了一口,那味道又苦又涩,还没有搁盐。
下午我们报了名。在看考场的时候我们正好碰见了赵福,原来他一个人去了他三姨家。他告诉我们,这次报名的学生是八百多人而不是一千多人,大约十六个人当中能录取一个他说是他姨父领着他报的名,他姨父是村干部,和两阳镇高小的校长很熟?
赵福的消息是准确的,从我们拿着的准考证上的号码就能判断出来。二姑为什么骗我们呢?
晚饭之后雨停了,星星从天上蹦出来,一颗比一颗明亮,一颗比一颗遥远,让人想到深不町测的梦境,二姑和姑父把他们所有的被褥全部交给我们,让我们挤在他们的炕上睡,他们另外去找住处。土炕很热,睡起来很舒服。半夜里我出门解手时忽然被惊呆了:二姑和姑父并没有去乡邻家里借宿。姑父说,你就不该吓唬他们,说报名的学生有一千多个!你把他们吓跑了,心里好受吗?二姑说:我是没办法……明天我得给他们借几斤大米,借点盐,有我侄子在,我亏待不了他们!
我这才知道我给二姑家添麻烦了。第二天上午考作文。作文的题目是《记我们家里的一个人》。写作文的时候我突然来了灵感,我写了二姑,我写二姑给我们做面条儿吃,她和姑父喝糊糊;我写二姑让我们睡在热炕上,她和姑父去睡草棚。我写得很顺手,很动感情。下午考算术,我第一个交完答卷后跑回了二姑家,我想和二姑说我考得不错,没白吃了她的白面。
二姑说:你傻啊?你一下子给我领来了七八个人,一个一个跟虎羔子一样!我不招待你们吧,我对不住娘家的乡亲;我招待你们呢……我拿什么招待你们?
二姑说:你知道吗?你们吃光了我们家的白面,我们过年都吃不上饺子啦;我还给你们借了油,借了盐,借了大米,我欠了人家一屁股饥荒!
二姑说:你看看赵福,人家一个人悄悄地去了他姨家,人家多聪明,你倒大方……
二姑说着说着哭了,眼里的泪水哗啦哗啦掉下来,打湿了她补了好几层补丁的衣襟。
我们本来打算再住一个晚上,等第二天看了榜以后再走,可是二姑这么一闹腾,我就待不下去了。我一说走,其他同学也说要走,赵福也说要走,于是在漫天落霞和浓浓的晚炊气息中我们八个孩子偷偷地离开了西阳镇。路过一家米店时我们七个人(赵福除外)凑了两块四毛钱,买了十二斤小米,告诉老板给二姑送到家里。
那天晚上的月亮又明又亮,照耀着我们一一路前进。
二姑是在西阳镇高小张榜以后跑步回到娘家的。她进院的时候我们正在吃午饭。她一进大门就冲着爹喊:哥,了不得,了不得,我侄子考了第一,成了状元啦!那榜贴出来,红得耀眼,红得放光——哥,你快给我舀碗水喝,渴死我了,累死我了!
二姑说:哥,那榜刚一贴出来,就把西阳镇轰动啦,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来给我祝贺,你说我风光不风光,荣耀不荣耀?听说我侄子的作文写得最好,写的是我这个女人,我一下子就在西阳镇出名啦!
二姑放下手里提着的米布袋说:这是孩子们给我买的米,这东西我可不能要!我要,以届还怎么回娘家,还怎么有脸见人?他们前天是偷着走的,我追了半天没追上……
二姑说着说着又哭了,泪水哗啦哗啦掉下来,打湿厂她衣襟上的补丁这一次我们没让姑马上走。我们七个考学的孩子(不包括赵福),一家请二姑吃了一顿饭,虽然考上的只有我一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