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药都,进北门,向东走,转过三道弯,过辘轳巷,面前就是问礼巷了。问礼巷,问礼巷,问礼巷里有文章。这文章连着两位大圣人——老子与孔子。
那天刚入秋,正是秋老虎热死人的时候,孔子与子贡等师徒一行,由蔡经宋向东南的药都缓缓而来。车行至离药都还有十八里时,见窄窄的路上,三个光着屁股的男孩正在用尿泥垒坷垃城。
车到人前马自停。坐在车上的孔子,望一眼挂在南天上的秋阳,很是急躁。孔子下了车,要小孩让路。三个男孩理都不理。子贡急了,就说:“这就是周游列国的孔圣人,快让路吧!”一扎着独辫的男孩,站了起来:“请问孔圣人,是车躲城,还是城躲车?”孔子无奈,只好绕道向前。后来,小孩难孔子的地方被称作小难集,叫着叫着就成了小奈集,现今儿依然热闹在药都城北十八里处。这是后话。
太阳越来越热,孔子的车越走越慢。太阳已开始向西偏了,孔子的车马才走到药都城北郊的琉璃井。此时,一妇人正在井边提水。渴得难忍的孔子和子贡一行,停下车,向妇人讨水喝。那妇人看了他们一眼,把扁担往井口上一放,站在井边说:“请孔圣人回答,我这样把扁担往井口上一放,是什么字?答对了请你师徒喝水,错了,请自便!”孔子微微一笑:“井上放根扁担,就是个‘中’字。”妇人失望地说:“我还在井边呢,应是个‘仲’字,请自便吧!”说罢,挑起水筲,一摇一摆地向南走去。太阳照下来,孔子和子贡诸弟子的脸显得更红了。
孔子一行,到了城下,没有半点声张,在北城门外找了个小店,悄悄住下。这么地杰人灵的城池,定有大贤。当天夜里,孔子就从人们的嘴里知道,城里住着老子李耳,他每日在道德中宫讲学。孔子暗吸了一口长气,这就是妇孺皆大智的根源啊!天一亮,孔子就让子贡进城,到道德中宫去听一听老子的言说。子贡回来了,对老师孔子说:“老子学识如海之渊远,且深懂道德礼仪!”
第三天一早,孔子沐浴正冠,带弟子四人,进北门,向东走,转过三道弯,过辘轳巷,穿柳条巷(因是孔子来道德中宫向老子问礼必经之路,后就成了问礼巷,延至今),前面就是红墙黑门的道德中宫。进了院子,隔着坐在地上的人群,望一眼讲坛上的老子,孔子长出一口气,只见讲坛上的老子:身长足有九尺,脸黄白,宽额外,美眉,耳长垂肩,大目齿,方口厚唇,鼻骨如柱,细指厚掌,恬淡无欲。
讲坛终于散了。孔子急趋向前,跪倒,向老子施大礼。老子起身让孔子平坐:“子从远方而来,有何教乎?”孔子说:“吾周游列国二十七年,欲复周礼,行先王道,然志不得且惶惶不可终日。何也?”老子答道:“先王之道不合时宜,朽矣。君子宜顺时而动,得明主则驾车而事,反之,则蓬转流移即行,可止则止。良贾身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也!”孔子听后,良久无语。自此以后,孔子一天三次,带弟子,进北门,向东走,转过三道弯,过辘轳巷,穿柳条巷,人道德中宫,向老子问礼。
第二年春天,孔子一行终于决定要离城而回。出药都城后,一连三天,孔子一字不语。弟子甚是奇怪。子贡问道,“先生为何三日不谈?”孔子抬头望了一眼头顶上的太阳,感慨万千:“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见之老子,其犹龙也!使吾口张不能翕,舌出而不能缩,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
于是,众人再无言语,只有云中的鸟鸣,风中的草香在空中弥漫。药都向北的黄土道上,周游二十七年,已经破旧的木车,正萧萧然,向鲁国而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