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壮的两根筷子上各穿着五个雪白的馒头黑塔般地从指导员的眼前晃过,然后坐回餐桌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这时,别的饭桌便有嘁嘁喳喳的声音传出来。指导员对这些已经很熟悉了。
指导员认识李小壮的时候,他还是一名新兵。指导员给战士上教育课的时候,他就觉得台下有个身影一直不停地动着,不是挠挠这儿,就是抠抠那儿。指导员停下了讲课,眼睛直直地盯住了那名新兵。紧挨着那名新兵坐着的另一名新兵悄悄地碰了碰他,他方才不动了。
指导员没做声,但是他记住了那个魁梧黑壮的新兵,名字叫李小壮。刚听到这个名字时,他暗自笑了一下,真是名如其人。
李小壮入伍没过三天,全连的官兵都发现了他的特点。那就是李小壮出奇地能吃,他一个人能顶得上两三个兵的饭量。第一天吃饭,李小壮盛了满满一小盆米饭放在自己的面前,他的班长吃惊地看着他,不无担心地提醒说,吃多少打多少啊。
李小壮冲班长憨厚地一笑,没问题,免得吃没了还得去盛。
李小壮吃过饭抿抿嘴坐在座位上等班里的其他战友吃完。班长又关心地问,吃饱了没?李小壮面带感激的表情回答,差不多。
李小壮就这样出了名。不是因为训练,也不是因为学习,仅仅是因为吃饭。
指导员也发现了李小壮的这一“特长”,但是他还发现了战士们对李小壮的轻视。李小壮的确是普通了一些,除了能吃以外,在连队确实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了。那次,指导员组织战士们读报纸,轮到李小壮读时,几乎每句里都有错字,弄得整个俱乐部里笑声不断。而李小壮声音却越来越大,他一板一眼认真的读报声夹在笑声中一直进行着。而让人惊奇的是他竟然没有笑过一次。事后,指导员问他怎么读错那么多字。李小壮一本正经地回答,我知道我念的书不多。可是你让我读,我不能不读呀。我知道他们在笑我,可是你没有让我停,我还得读下去呀。
指导员很是心疼李小壮,悄悄地叮嘱李小壮的班长,平时要多关注李小壮的学习,让他在连队两年,多学一些文化。
李小壮长得壮壮实实,按理说他的训练应该很好。可是他在训练上也没有表现得多么出色。平时训练时,他比别人流的汗一点也不少,可就是不见进步。如果问起时,他还是憨憨地一笑,我可没偷懒,使劲练了。然后又有些羞涩地说,可是进步就是不大呢。
如果非要说实话,李小壮在训练上真的就是笨了点。这件事,只有他的班长讲过一次实话。可话刚出口,就被指导员拦住了。指导员讲,谁也不允许再这样评价他。看他的态度多么认真呀。要看优点,不要总看缺点。
很多的时候,想起李小壮来,指导员都想要找个机会表扬一下。可是发现李小壮的优点真的是有些难。他不会表现自己的优点,也不会伪装自己的缺点。他就那样真实地生活在连队里。每顿饭,他都一如既往地在战友们的目光中狼吞下一小盆米饭,或是10个馒头。
指导员要表扬李小壮的冲动是在那次劳动中。他第一次发现了这个兵有着别人不能相比的优点。他一眼就看到了那个黑壮壮的身影在人群中欢快地跑着。李小壮在经过他的身边时,满脸汗泥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而在李小壮的肩上,是没有人注意的重重的麻袋。当指导员注意起这些细节时,听到了李小壮对装袋子的战友说的话,多装点呀,没事,我能吃也能干。
指导员记住了李小壮的话。在全连休息的空当儿,指导员压抑不住内心的高兴,集合全连表扬了李小壮指导员觉得心里是那样的高兴,一直想要在全连表扬李小壮一次的想法终于得到了实现。他大声地讲着,平时大家不要总说李小壮能吃,看一看,看一看嘛!李小壮是多么多么地能干!他一个人能抵得上几个人!
劳动再次开始后,李小壮像是变了一个人,像是服用了兴奋剂一样,比先前跑得更快、背得更多,班长和指导员拦也拦不住。
事情很快就过去了一星期,指导员一直为发现了李小壮的优点而替他高兴着。可是,那一天,李小壮的班长就找了来,说是李小壮自从那天劳动后腰就疼得厉害,要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那天,班长是一个人从医院回来的。回来后,他对指导员说,医生检查完就把李小壮留在医院了,说是他的腰伤得很厉害,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
当天夜里,指导员就赶到了医院。他有些生气地埋怨李小壮,干不动就不干了嘛,劳动又不是拼命。
李小壮泪眼婆娑地看着指导员说,那天是我入伍以来第一次受到领导的表扬,我不能让领导表扬错了人哪。我就是要让别人看看我也有优点呀!
从医院回到连队以后,指导员很久都没有表扬过人。每当他想要用表扬的方式去鼓励战士时,他就仿佛看到李小壮黑塔一般的身影立在自己面前,也会看到李小壮幸福与痛苦交织在一起的面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