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八经街道和平新村社区
在2016年家教家风“311”工作中,八经街道和平新村社区开拓思路,推陈出新,以新社区、新理念、新任务为基点,以“家风、家教、家训”为抓手,树家风、带民风、促社风,逐步打造了社区感恩文化、善美文化、邻里文化等特色文化,大力唱响建设创业创新、时尚智慧、文明幸福的新和平的主旋律,携手社区干事和老百姓为共同编织家国情怀的中国梦做出了新尝试。
一、“家文化”为社区和谐固本强基
“家”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家族到家国天下,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治理天下。“家文化”由“家”衍生而来,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平新村社区以“家文化”为核心,以“家缘”为主题开展家教家风活动,让社区居民的心通过“家”来尽情表达,紧密联结。
在社区发掘出的“家”中,有楹联之家、团拜之家、雷锋之家、劳模之家、军嫂之家、互助之家,这些不同特点之家共同汇聚成你我所要的和谐之家、快乐之家、幸福之家,即和平新村的大家庭。
和平新村社区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文化”的传统美德相结合:尊老敬老,社区党委为7名八旬以上空巢老党员集体过生日,关爱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爱岗敬业,开展为社区干事生日送祝福,让他们在工作岗位找到家的感觉,激发调动干事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为居民服务的热情;关爱下一代,社区成立留守儿童图书馆,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化解孤独带来的系列问题,让外出工作的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依托、更安心;播撒爱心,走访一线环卫工人,慰问一线劳动者,关注残障人,共享新生活;文明祭扫,清明节举办主题为“清明祭扫重温家风家训,别样方式缅怀先人先祖”的清明社区公祭活动,活动分为公祭堂祭奠、缅怀亲人忆家风、移风易俗创新城三个部分,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长辈的孝心与感恩,等等。
二、“邻居节”为邻里情添砖加瓦
“邻里一家亲社区幸福家”是新村社区创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根本目标,通过举办“邻居节”,营造邻里一家亲,微笑迎新人,酿出家的味道。通过推出“四个一”活动,即“一张欢笑全家福”“一张邻里友善联系卡”“一顿欢乐团圆饭”“一次难忘互助行”。通过这样的特色活动,邻里间相识、相知、相依、相敬、相助,彼此间增进了解,培养友好互助情感,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共享“邻里和谐,社区温馨”的大家庭味道:“微笑是最美的语言,微笑是最廉价的施舍,微笑最富有生命力,微笑能化解矛盾与冲突,微笑人人都能做到。”
三、“五小”领跑社区和谐大工程
一是讲“小道理”,拉近距离。道理虽小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通过微宣讲平台,开展老年人维权、妇女儿童保护、中老年养生、国学道德讲堂等活动,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对《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安士全书》《群书治要》等国学精粹的讲解,唤醒居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从中发现做人的道理,寻找体现自身价值的路径,传递了正能量。
二是开展“小活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警民共建和谐恳谈会、廉政宣传、爱老敬老、关爱留守儿童等小型活动,加深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情怀,树起了“为民而廉”的“洁”字丰碑,展示了人与人交往“上敬下和”之“爱”的中华美德。
三是宣传“小人物”,学习小典范。聆听身边故事,学习身边榜样。身边的故事更有亲和力,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更具宣传效果。
四是解决“小问题”,温暖“大众心”。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实际困难,然后梳理捆绑,按照紧急程度、难易程度逐步解决,把党的温暖送到居民心坎上。这些感受到温暖的居民知恩感恩并溢于言表:“感谢政府!感谢党!”
五是做好“小事情”,赢得群众信赖。和平新村社区通过开展“五进家庭”活动,即组织延伸进家庭、作用发挥进家庭、活动开展进家庭、矛盾协调进家庭、志愿服务进家庭,真诚、周到、细致服务。在工作中,社区党员干部和颜爱语、与邻为友,不顾自家为居民的爱心奉献,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将社区工作人员视为永不离身边的贴心人!
四、“一社一品”塑造社区新名片
一是以打造楹联文化为基础的展家风晒家训活动。为迎接庆祝建党95周年,八经街道、和平区图书馆共同举办首届“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楹联文化节。目的是让大家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家国情怀,在全社区掀起知恩重孝的美德。在图书馆进行了10天楹联合璧展览,让居民了解家教家风的深义:上下五千年,血染中国心。在社区庭院每个单元门口都悬挂“中国心”楹联,让居民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体会到身为中华民族子孙的荣耀,并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
二是廉政文化进楼院。在社区院内打造廉政文化长廊,以“清廉、诚信、勤俭”为内容进行廉政文化墙体画装饰,不仅美化了楼道环境,而且将廉政文化建设与人文社区、和谐社区共建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廉政文化墙和廉政宣传栏,寻找中华根,展现民族魂,揭露走了调、变了味的各类腐败人与事。一方面让社区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性,增强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参与和支持反腐败工作,时刻警示居民自觉抵制各类腐败现象,强化居民反腐倡廉意识,在社区家庭营造崇廉、尊廉、促廉的好风气;另一方面,更让社区工作者能及时接受廉洁守纪教育,感受廉政文化氛围,从而达到以文育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学习效果,自觉成为一名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社区工作者。
包健夫:家风家训是无言的教诲
——记八经街道红塔社区文明家庭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家风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传承着价值观、伦理观和道德观。优良的家风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和平区八经街道红塔社区敬老家庭包健夫家的家风是以诚待人,以德治家。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花园中最圣洁的鲜花,是价格不菲的鞋子,纵使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这是包健夫从小就知道的道理,也是他现在教育孩子的准则。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爱德华家族为什么能英才辈出?那是因为第一代爱德华德高行洁,为他的后代树立起了一座崇高的道德灯塔,他的道德光芒长久地指引着后代踏上成人成才的正道。我国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挺身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壮烈行为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为后辈树立起一座伟大的道德丰碑,受其德恩泽被,其子孙至今已传至九代,代代都有卓有建树的政治家和科学家。所以,一家之长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因为那是榜样的力量。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谆谆告诫,长辈们一定要“以德业遗子孙”。
包健夫家的家训是,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正直善良。人能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弟子规》中有云: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他因素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给父母增添了一种负担,然而,父母对我们是无私的、慷慨的、毫无怨言的。父母是我们人生的导师,我们孝敬父母的同时,也应懂得去与父母交流。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能忘!
尊重他人比施与他人更重要。尊重,这是爱最本质的表现,是一种无上的美德,而受人尊重也是一种幸福。我们都要学习换位思考,才能与人为善。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朋友之间、家里家外,都应该懂得互相尊重。有道是:让礼一寸,得礼一尺。只要你尊重别人一分,别人就会尊重你十分。还有什么不和谐的呢!
正直,是人类的脊梁,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善良,仿佛是一段缠绵温馨的小提琴曲,唤醒人们心中最纯真的感情,奏出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乐章——心灵的交响乐曲。品格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它是道德规范在人心智中的内在化。正直、善良是高贵品质的根本,其他的品质是正直和善良生出的果实。有品格的人不仅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社会的动力和民族的脊梁。主宰世界的力量不是尖端的武器,而是内在的品质和道德。用武力纵横欧洲大陆的拿破仑在晚年也曾经反省过自己失败的原因,发现了这样一个道理:“道德的力量比物质的力量大十倍。”对于自己和孩子的教育,包健夫从未有一刻松懈。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包健夫希望自己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刘书贤:崇文重教,勤俭持家
——记八经街道桂林社区文明家庭
刘书贤家有儿子、儿媳和孙子,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再算上刘书贤和老伴儿共八口人,是三世同堂。
1989年,刘书贤的儿子和女儿相继结婚,都生活在老两口周围,几乎吃饭顿顿都在一起,邻居们时常开玩笑地说:“你们家就是大食堂。”这种“集体食堂”的生活方式已延续了26年之久,如今刘书贤家的祖孙三代情还延续着,尽享天伦之乐。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可刘书贤家婆媳相处26年从未红过脸,相处得如同母女,彼此无话不说,互相关心。不仅是婆媳,姑嫂关系也很融洽,遇事共同商量,相处得如同亲姐妹。
以前刘书贤身体好,家务活儿基本全被她包了,洗涮、做饭、带孩子,家里的活从不拖沓。儿媳和女儿回来也主动找活儿干,每天的伙食都换着样儿做,家里真就像个大食堂,热闹非凡。每逢她与老伴儿的生日和年节,儿媳和女儿争抢着给二老买礼物,甚至连孙子和外孙女在寒暑假回家时也会买当地的土特产孝敬长辈。平时水果糕点堆成小山,孩子们从没让刘书贤和老伴儿亏着。刘书贤逢人便夸他们,邻居们也由衷地羡慕:“你们家真是和睦的一大家子。”
2005年初,刘书贤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又患腰椎压缩性骨折及心脑血管病。十多年来,刘书贤受尽了病痛的折磨,共住院67次,进行过两次腰椎手术治疗。病重或住院期间,刘书贤生活不能自理,全靠老伴儿、儿女们护理和照顾,喂饭、打洗脚水、倒便盆等做起来谁都毫不含糊。不管下班回来多晚,孩子们都要到医院去看看。女儿为她坚持按摩已经8年多了,从不间断,有时下班晚,儿媳便接过了按摩的任务。就连孙子和外孙女赶上放假在家时,也陪她住院护理。
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现在刘书贤的病情大有好转,能下楼活动了,不但能生活自理,还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刘书贤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我就尽量找些活做,为他们多做点活,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年轻人不爱起早,刘书贤就每天早起为他们做好早饭,等他们起来时,能吃到热乎可口的饭菜,心满意足地去上班。
在隔辈人的教育上,刘书贤家也有一套自己的法子。她的孙子今年已25岁,外孙女22岁,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刘书贤家,刘书贤对他们的衣食住行照顾得很周到,也非常疼爱他们,但绝不溺爱他们。当他们有了缺点、毛病甚至是错误,刘书贤没有打骂过他们,都是进行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刘书贤教育他们要刻苦学习,学好科学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所以这两个孩子都很上进,在校从不和同学打架,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大学。在大学里,还都是学生会干部,在校期间都获得过奖学金,外孙女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大学四年级)。孙子已于2013年大学毕业,现在在北京一家央企工作,他的业务水平提高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现在已能独当一面。工作认真负责,工作量也很大,平时很忙,但能保持一周与家人通一次电话,报个平安,以免家人惦记。他非常关心爷爷、奶奶及父母的身体健康,也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一些难解之事与长辈交流,以得到他们的帮助与提示。
刘书贤的老伴儿(顾兆安)今年已是78岁高龄的人了,刘书贤患病这十多年里,家里家外的一切大事小情几乎都是他一个人承担。在刘书贤病重期间,他跑医院,与大夫探讨病情、治疗方案,寻医买药,事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真是辛苦极了,刘书贤打心眼里感激他。由于老伴儿处理得当、治疗及时,再加上家里人的关心和照顾,刘书贤的病没往大发展,得到控制,并很快恢复。
顾兆安老人不但把家里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对外面的事也是能管就管,是一个一心为公、甘愿奉献的人。从1999年退休后,他就一直为社区及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所在小区是花园式小区,楼前屋后树木成林,花草芬芳。每年春天,树枝发芽,长势茂盛,需剪枝,他顶着炎炎烈日为树木剪枝,弄得满身汗水和灰尘,累得胳膊疼了好几天,但看到被他剪得整齐的枝叶,小区的环境优美,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个工作他一直坚持了十几年。2002年,《晚晴报》记者曾专访和报道过他的事迹,顾兆安老人还被评为沈阳市的“护花使者”。
2016年3月中旬,社区与区绿化园林处联系,为小区的高大树木剪枝,须调进大型吊车。为了让吊车顺利进入小区而不影响作业,也不刮碰停在小区内的私家轿车,顾兆安早晨五六点就起床了。饭也没吃,就跑到楼下,守住小区大门口和每栋楼的入口处,提示私家车不要进入。那天特别冷,3月天,倒春寒,春风入骨,比三九天还冷。顾兆安连帽子也没戴,一直站到中午,把树剪完才回家吃饭。他连饿带冷冻得满脸通红,手也冻僵了,嘴说话也不好使了。刘书贤一边唠叨着心里却很欣慰,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老伴儿就是这样一个舍己为人的人。
小区的大门坏了,他亲自修了好几次,后来修不了了,他主动找电焊师傅帮忙给修好了。
小区的排水设施——雨水井堵了,雨水排不出去,满院都是积水,他主动把雨水井疏通开,使雨水畅通地排出。
他们单元的楼道亮化灯坏了好几次,每次都是他自己花钱买来零件给换上。别的单元亮化灯坏了,他也帮忙给修好。小区里的路灯不亮了,他主动给路灯管理处打电话,帮着修好。平时上下楼时,他很注意邻居家的房门是否关好,以防被盗。一楼、三楼、四楼邻居家的门没关,他主动告知房主把门关好。有一次一楼一家门开着,他发现后告想知房主,但家中无人,他就把门给关上,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小区有一栋楼的自来水管线爆裂,自来水公司来人修好后,挖的坑多日后才填上。但回填得不好,坑洼不平,好几个老人因此摔倒。社区干部打电话找到施工单位,但无果。顾兆安四次找到市自来水公司,最后问题得到解决,居民走到这里时再也不用担心摔倒了。
他还能化解矛盾,替政府分忧。邻居梁某家庭生活较困难,本人又患癌症,没钱买药,梁某就大闹,要举牌到市政府上访。顾兆安得知后,上门了解情况,并讲道理,为其办理了低保和一次性大病补助,梁某深受感动,放弃了上访。
低保户刘某夫妻二人都是残疾人,女儿上大学,家庭生活困难,刘某的哥哥就把自己的摩托车借给他做点小生意。当时有的群众不了解情况误认为他有摩托车,不符合低保条件,就向社区反映,刘某的低保被取消了,刘某因此很有想法。顾兆安主动找到刘某了解情况,证实他确实生活困难,夫妻是残疾人,车是借来的。顾兆安与社区进行了沟通,经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又恢复了刘某的低保待遇。
居民李老太太家的自来水管坏了,漏了满屋水,她用毛巾、破布堵也不好使,气得李老太太大闹。顾兆安帮她找来自来水公司的人,修好了自来水管,她非常感激。
今年社区改选,顾兆安帮着社区干部印选票、布置会场等,忙活了好几天,使改选工作顺利完成。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一句话,刘书贤的老伴儿是一个非常热心、助人为乐的人,不管家里外边以及亲朋好友,谁有困难,只要他知道,就主动相助。在他的感召下,刘书贤也做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自己学着养生保健,用偏方泡药酒,为别人排忧解难,为其解除病痛。她泡的药酒已治好十几个人的腰腿疼病,刘书贤觉得帮助了别人自己真的很快乐。刘书贤乐呵呵地说:“今后我还要继续带领着一大家子为大家做好事、做善事,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家风正则行得正,良好的家风是塑造个体完美人格、提升道德境界的基础条件。从良好家风中汲取精神力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不会迷失方向。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工作中自强进取,不畏艰辛,扎实肯干,爱岗敬业,励精图治;在生活中厉行勤俭,节省财物,珍惜资源,戒骄戒躁、戒奢戒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