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道长握着拂尘从殿内走来,说道:“女施主,昨夜只顾说话,忘了请问施主尊姓?”他早已察觉这姑娘是禄琪的相好。秀云坦率地说:“我叫黄秀云,我爹黄伯涛与禄琪父亲是好友,我们两家……快要成为亲家了。”说着拢了拢头发,去取石坎上那根约五寸长的骨簪,那簪儿上嵌着的一颗绿豆大的宝石在朝阳下闪闪发光。
“令尊是黄伯涛?可是原京城中的礼部员外郎?”无为道长听秀云说起黄伯涛,忽然露出吃惊的神色,目光上下打量秀云:“你是他的养女吧?”
秀云说:“老道长,你怎么知道?”秀云觉得奇怪,这个远在深山的道长,禄琪的什么师伯,怎么知道她的身世?便挽起头发拿那根骨簪去别发髻。
霎时,无为道长目光紧紧盯着她头上那根骨簪,表情异常惊诧。接着走到秀云身后仔细查看那根簪子,向秀云伸出手去说:“秀云姑娘,请把这根簪子让贫道瞧瞧。”他突然发现了什么。
秀云看他要簪子,大惑不解:“这簪子怎么啦?它是我亲娘留给我的。”就把骨簪拔下,给了无为道长。
无为道长接过簪子仔细看了一遍,忽然哈哈大笑,胸前银须抖动:“巧极了,竟然这般巧合!”秀云感到莫名其妙,立在那儿发愣。禄琪正从房间里出来,见师伯哈哈大笑,以为秀云又做了什么蠢事,便上前对无为道长说:“师伯,她是个疯丫头,说话没分寸高低,让你见笑了。”就狠狠地瞪着秀云。
无为道长收住笑声,指着那根骨簪说:“禄琪你来瞧瞧吧,这便是你要寻找的纣王象牙箸!”顿时,禄琪、秀云目瞪口呆,这根骨簪怎么可能就是纣王象牙箸呢?!莫非道长在开玩笑?二人面面相觑。
无为道长盯着那根骨簪说道:“这上面有甲骨文‘简狄’二字。简狄乃商纣王的始祖母,史书记载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商。”在旭日东升的万道霞光照耀下,那根“骨簪”如一枚金针,发出耀眼的光芒来。
禄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秀云头上这根骨簪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的十多年了,怎么就没看出来它是根象牙筷子?竟然还是纣王象牙箸?!不,定是师伯看错了。禄琪便接过那骨簪,睁大眼睛仔仔细细地去看,这才惊愕地发现,这淡黄色的象牙杆有笔管粗细,下端尖锐,杆上依稀可见被三千多年漫长岁月磨去了线条的玄鸟纹、云雷纹和那两个甲骨文字。骨杆已经弯曲变形,现出几条发丝状的裂纹,略有几点黑斑,乍一看和一根象牙骨簪一般无二。唯有玄鸟眼珠上那颗松绿石经过三千多年后还依然熠熠闪光。它与陈九公的赝品相比,确有天壤之别,与父亲的鉴别相差不远。禄琪忙掏出怀中图样甄别,果然一模一样!
禄琪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秀云。秀云傻乎乎地摇着头说:“我……我也不知道呀?”秀云也弄糊涂了,她不明白当时亲娘插在她头上的这根骨簪,怎么会是纣王象牙箸呢?
无为道长说道:“让为师与你们说明原因吧。”说罢,就带着秀云、禄琪来到庵后一片松林地。无为道长指着林中两座坟堆,对秀云说:“秀云姑娘,这便是你亲生父母的坟头,他俩已去世十几年了!”
秀云见两座坟丘荒草丛生,两块墓碑上分别刻着“河北义士苏忠义之墓”和“苏忠义之妻周玉娥之墓”,一头雾水。自己的亲生父母怎么埋在这里?
故事得从当年义和团杀洋鬼子时说起。北京城外清河县五里庄有夫妻二人,丈夫姓苏名忠义是个石匠。义和团在河北冠县梨园屯起事时,苏忠义带领村里众人响应梅花拳首领赵三多杀洋鬼子的号召,加入了义和团,人称苏石匠。苏石匠打洋鬼子可不含糊,双手握一把大刀和一把铁锤,烧教堂毁铁路,与八国联军作战每仗都冲锋在前。谁知,后来朝廷向洋鬼子妥协投降,回过头来帮洋鬼子清剿义和团,苏石匠被朝廷列为钦犯逃往碧云山避难,被无为道长收留隐藏。洋鬼子扑进五里庄把村子烧毁,周玉娥便带着三岁的女儿秀云进京城谋生。周玉娥先认识几个做估衣生意“打鼓儿的”,收售顾绣。啥叫顾绣?就是富人家里的绣衣绣品。庚子年那一场劫难,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家也遭了殃,因为等着钱用便纷纷变卖家中的绣衣绣品。洋人们很喜欢收藏顾绣。一天,周玉娥在英国使馆门外向洋人兜售收来的绣品,碰着一个英国人,这人正是史约翰。史约翰瞧见周玉娥包袱里有一幅旗袍的领巾,上面绣着梅花喜鹊,非常精美,十分喜爱。当时史约翰从清宫里抢得纣王象牙箸,回到兵营打开那檀木盒子一看,发现本来成双的象牙筷子只有一根了。这一根象牙筷子,他曾拿到琉璃厂“聚宝斋”去卖没卖掉,就把它当成一个废物。不过,它毕竟是象牙做的,多少也值点钱。于是,史约翰就把这根纣王象牙箸取来与周玉娥交换了梅花领巾。周玉娥把它当成是根象牙骨簪,见上面还有一颗绿石子,很好看,就与史约翰交换了。周玉娥只做了半年的顾绣生意,便到了礼部员外郎黄伯涛府中做厨娘。不久患了痨病,将女儿秀云送与黄伯涛夫妻,并把那根骨簪子给了女儿。黄伯涛夫妻带走了秀云,留下一间房屋让患病的周玉娥住。苏石匠在碧云庵避难思念妻儿,便下山到京城八方打听,终于找着了奄奄一息的妻子,便背着老婆回到碧云山求无为道长相救。无为道长听了周玉娥在京城中的遭遇,得知她用一幅梅花领巾从英国人手里换得一根象牙骨簪,便细问那骨簪是个啥样儿?周玉娥就说了详细。苏石匠大骂老婆不该将女儿送人,急忙下山去合州寻找秀云,途中被官兵捉拿押往北京。刑部判斩立决,他被害于菜市口。无为道长感苏石匠一颗忠义之心,悄悄地将他背回庵中掩埋。周玉娥见丈夫被杀,大口吐血而亡……
秀云听罢亲爹娘是这样惨死的,幼年时的记忆便在脑海中闪现,依稀记得与母亲骨肉分离时的情景,便悲声大放,哭于墓前。此刻,禄琪握紧手中这根纣王象牙箸,痴呆地看着秀云的头发,兀自摇头叹息不止。唉,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想自己为寻找此宝历尽千辛万苦,谁知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眼拙啊眼拙,怎么就从来没有细心地观察过秀云呢?师伯真乃是法眼如炬,从昨晚到今晨只与秀云见过两面,却从她头上发现了纣王象牙箸!禄琪一下想到,师伯“飞筷抛稗子”、“筷子夹蚊子”的表演,这是师伯专在细微之处练功夫,想让他明白细微灵巧才是高深功夫!
随后,禄琪想到这纣王象牙箸本是一双,如今找到了一只,那么另一只呢?禄琪顺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启发下想下去,忽然一拍脑袋,大彻大悟!忙将那只纣王象牙箸揣进怀里,匆匆辞别师尊往山下走去。
“禄琪哥,你要到哪里去?”
“我已知道那另一只纣王象牙箸在谁的手上!”
禄琪风风火火地赶到杭州二叔商福海家里,万没想到二叔已在三天前病逝了,阖府内外一片缟素,二婶胡氏率子女在灵堂上哭哭啼啼。禄琪半年前到二叔家,见二叔哮喘咳嗽,不料他会死得这样快,便跪在灵前行过致哀大礼。然后,请二婶胡氏进内堂叙话。胡氏还当侄儿禄琪是专程赶来吊丧的,便抹着眼泪说道:“你二叔是前天夜晚过世的,为婶叫管家去电报局给家里发了电报。你父亲和三叔四叔怎么没来?”禄琪想家中众人正为纣王象牙箸饱受煎熬,此事比二叔的丧事更为紧要,没有啰嗦便单刀直入地说道:“二婶,侄儿这次是从北京赶来的,之前并不知二叔去世。家里御赐金匾被日本人摘去,我商家受辱你是知道的!那纣王象牙箸呢,我知道它在二叔手里!”
禄琪敢肯定那另一只纣王象牙箸被二叔藏着。他想起二叔曾经叙述史约翰在清宫藏宝殿抢劫纣王象牙箸的情节。当时,二叔与史约翰争夺从史约翰怀里掉在地上的那个檀木盒子,史约翰在匆忙间拾起那盒子逃走了。既然史约翰手里只有一只象牙箸,那么另一只必然掉在地上被二叔捡到了。二叔隐瞒了那另一只纣王象牙箸,他身为内务府主事掌管藏宝殿,他不说出这个秘密便无人知晓。
二婶胡氏听明禄琪的来意,神色有些慌张惊恐,说道:“什么,纣王象牙箸?我……从来没听你二叔说过它。”就摇头摆手说不知道。禄琪脸色十分严峻,说道:“二叔临终前没向你说过什么吗?二婶,现如今那只纣王象牙箸关系到我商家的荣辱大事,你可要对侄儿说实话呀!”禄琪对二叔商福海的人品非常了解。商福海自私贪婪胆小,在京里做官多年很少回合州商家来,与父亲和两个叔叔关系疏远,对家里的事漠不关心,只图自己过得舒服。那另一只纣王象牙箸若在他手里,他死去时定会向二婶有所交代。
胡氏却摇着手绢,结结巴巴地说:“没……没有那回事,婶子敢对天发誓!你可以四处去搜!”
禄琪从小就知道这位二婶很狡黠,不是盏省油的灯,见她眼神慌乱说话吞吞吐吐,便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禄琪有一种感觉,那另一只纣王象牙箸被二叔带进了棺材,便想开棺查看。他掉下两滴眼泪说:“侄儿想看看二叔遗容,见他最后一面,二叔前日去世想必还未封棺,要等我商家人来凭吊之后封棺吧?”
胡氏听说他要打开棺材瞻视商福海的遗容,头便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不行,棺材已用铁钉钉死不能开棺。
“我商家亲人未到,你为何已用铁钉封棺?二婶,侄儿我有理由怀疑,我二叔死得不明不白!”
禄琪盯着胡氏,坚持要开棺。不顾胡氏阻拦重返灵堂,然后走到棺木前撬开棺盖一看:只见商福海躺在棺椁中,身穿四品顶戴朝服,口含一颗雀卵大的东珠,双手合抱胸前握着一物,正是那只纣王象牙箸!禄琪掰开他双手拔出此宝,再从自己怀中取出秀云头上插着的那另一只象牙箸,对照一看,果然是成双一对!这双从清宫里失散十六年的商朝殷纣王使用的象牙筷,司马迁《史记》里记载的“纣始为象箸”的世界瑰宝始见天日了!那象牙筷上两颗宝石闪闪发光,两只雌雄玄鸟配对成双!
胡氏顿时哑口无言。
胡氏低下头讲了实情。当时在清宫藏宝殿内,商福海与史约翰争夺纣王象牙箸,那檀木盒子掉在地上时,盒中一只象牙筷蹦出盒子落在了箱子边。商福海拾到这只象牙筷,原想将此事奏明慈禧太后,但他转念一想,多疑的老佛爷定然要问另一只呢?那洋人抢一只筷子去有何用处,是你把它丢失了吧?商福海怕在老佛爷面前自己说不清楚,老佛爷怪罪他护宝不力被推出午门斩首,心想不如干脆谎奏那一双纣王象牙箸连同檀木盒子一块被洋鬼子抢去了,掉一只不如说掉一双他还没事。商福海就把这一只象牙筷隐瞒下来。果然,慈禧太后闻奏并没有生疑和责怪商福海,想一座藏宝殿万千珍宝皆被洋人洗劫一空,一双象牙筷子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保住大清江山不被洋人抢去,啥事都可以容忍。于是,商福海便瞒天过海窃取了这只纣王象牙箸,将它藏于家中,之前他还偷盗了不少宝物,便造了个册子,把他平时偷盗的珍宝全算在洋人头上呈与老佛爷。老佛爷当然无从查证。
后来禄琪向他问到这双瑰宝,商福海又为啥不把这只纣王象牙箸给禄琪呢,他也是商家的子孙呀?原来,商福海生怕泄露了他窃宝的秘密,他若拿出这只纣王象牙箸,想清廷皇室必然要来找他算账。于是,家里那边遇着的祸事他就不管了,让禄琪去寻找那洋鬼子吧,只画了个图样给禄琪。可是不久,大哥商福山发来电报说禄琪在北京寻到了纣王象牙箸想听取他的主意,商福海接到电报后一笑。他根本不相信禄琪会找到那另一只象牙筷,便敷衍回了一封电报。然而,商福海窃取了这只纣王象牙箸,却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商福海病情一天天加重,吐血气喘精神恍惚,请遍了各地的名医,药罐子都熬烂了十几个,却未见病情好转。三天前一个风雨夜晚,商福海梦见纣王飘然而至来到他病榻前,纣王目光凝视着他说:“商福海,吾王本是尔先祖,这双象牙筷子乃吾王珍爱之物,快带着它来见我吧!”商福海惊出一身冷汗,醒来告诉胡氏梦中所见,他吐血不止气息奄奄,嘱咐胡氏自己死后将那只象牙箸随身入葬,切勿告诉家人,他尸体入棺后立刻封棺。
禄琪不禁感慨万千,二叔监守自盗,自私卑鄙之极!同时,禄琪也恨自己见识太浅,这双瑰宝就在自家屋里没出门一步,而他却跑遍天涯寻找!天地间万事万物看去非常复杂深奥幽远,其实用心用眼细细观之,却并不那么艰难,它就在你的面前。每人都有一双观察事物的眼睛,就看你能不能有所发现!
这时,禄琪忽听府门外锣鼓喧天鞭炮炸响人声欢腾,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见二叔家一奴仆高兴地来至灵堂,向主人胡氏禀报:“卖国贼袁世凯在北京病死了,城中百姓闻之无不欢天喜地!”
原来袁世凯想当皇帝的美梦破灭,他与日本政府签订的卖国丧权的“二十一条”遭到全国民众的愤怒反对,各省军政衙门纷纷宣告独立。公元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忧惧之中于北京总统府一命呜呼!
禄琪听到后心中好不喜悦,夺过那奴仆手里的报纸一看,又见到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袁世凯的得意门生合州督军赵耀武,因忠于他主子袁世凯,被起义的官兵和民众抓住枪毙了。禄琪大喜,赵耀武一死,失去了庇护的中村江治还能在合州耀武扬威吗,还能继续霸占商家的御赐金匾要挟商家吗?
禄琪感到精神振奋,回眸瞪了一眼欲来抢回宝物的胡氏,一掌推开二叔的三个子女,怀揣着纣王象牙箸,昂首阔步地跨出二叔商福海的府门……
〔本刊责任编辑 王蜀〕
〔原载《章回小说》总第182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