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日子暖日子-看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10-05-13 20:11:00)

    距离“512”还有一星期的时候,我就在想,应该再去灾区看看,再为灾区做点儿什么。于是我与德阳军分区的朋友联系,因为去年新书出版时,我曾委托他们替我捐赠稿费给一所小学。却不巧,他们集训去了,要到月底才结束。我不想等,决定自己去,认识不认识都没关系,就是去看看,看看惦记的人。后来转念一想,还是和编辑部的同志一起去吧,一来我相信他们也和我一样,惦记着灾区,二来嘛,人多力量大。可以多做点儿贡献。

    在本周星期一的编前会上,我说了自己的想法,我说虽然过去两年了,但依然无法忘记当时的情形,依然为死去的人,尤其是死去的孩子们感到难过,依然惦记着灾区的乡亲们,想亲眼看看他们今天的生活。我还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去灾区做这件事,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虽然在今天,灾难不断,每天都有让人痛心的事发生,但作为普通人,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尽我们的力,尽我们的心。各位同事听了,都很赞同我的想法。

    我原来打算随机而行,遇到哪所学校就帮助哪所学校。但其他同事觉得还是先找到一所具体学校为好,免得太盲目。于是我通过查号台,东问西问,问到了那所学校的电话,找到了校办主任,和他说了我们的想法。那位主任说,最近活动多,希望我们过了512再去。我们就确定了今天去。

    编辑部的每个人都参加了捐款。想到今年上半年,为旱区,为玉树,大家已经捐款两次了,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毕竟是我个人的想法,但大家还是很乐意地再次拿出钱来,凑了近万元钱,我们用这笔钱,买了一大堆体育用品(因为此前问过学校,学校说希望给孩子们送体育用品):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还有跳绳和毽子,另外还有两箱我原先准备好的少儿读物。越野车的后备厢都装不下了,只好先托运了一部分篮球。

    今天一早,我们5个人就出发了,代表编辑部,前往绵竹。

    正是麦子成熟的时候,高速路两边黄灿灿一片,丰收在望。进入绵竹后,路上就比较堵塞了。一看,大多是卡车,货车。尘土飞扬。从这些来往的车就可以看出,绵竹正处于繁忙的建设中。有很多建筑已经竣工,有的则刚刚开始。随处可以看到江苏很多城市的标志,因为绵竹的对口援建省是江苏(如同到汶川可以看到山东,到青川可以看到浙江一样),四川人民真的应该永远记住全国人民的支持关心。

    路上,我们时不时地认出当年采访时住过的地方,或者采访过的地方,很感慨。我还记得有一次堵车停在路边,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妈趴在我们的车窗上流泪,我们把车上的食品和水拿给她。也不知她现在怎样了?还有汉旺幼儿园,那片可怕的废墟,历历在目……

    想到这些,依然很心酸很沉痛。

    一路上看到很多新建好的百姓房屋,也看到不少尚未改善的房屋。看到那些依然破旧的房屋,我心里很不舒服,马上联想到这些天在网上看到信息,有些灾区的官员,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灾区群众利益之上(我只能这样笼统地表达),心里真是难过生气。想起头天晚上,我还和一位曾经参加过救灾的朋友,在电话里聊起过眼下种种令人生气的现象。老实说,我并不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也常常会感到心情不好。但我们在长吁短叹的同时,又互相打气:不要沮丧,努力去做,只求对得起良心。也要相信,大多数灾区干部,是有良心的。

    当我们找到那所学校时,心里一下感觉好很多,因为那所学校修得很漂亮,全新的教学楼,绿草茵茵的环境。学生们正在上课,窗明几净的。我还特意看了一下,有一个篮球场,有上体育课的地方。学校旁边还有个新建的幼儿园,也很漂亮。

    后来得知,这所学校是台湾一个很大的食品集团援建的,投资1300万。难怪。后来还得知,它并不是我去年捐过款的那所学校。因为灾后重建,有的学校合并了,有的学校分开了,有的学校改名了(这所学校就改成那个集团的名字了),找不到很正常。我跟校长说,没关系,只要是灾区的学校就行。一是因为地震两周年了,再一个也是因为“六一”节要到了,来看看孩子们,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校长当然是表示感谢,然后给我们介绍情况。现在孩子读小学,学费什么的,已经全免了,就是交15元钱的作业本钱,家长的负担已经比较轻了。

    我还特意问了一下校长,现在的孩子们摆脱地震的阴影没有?校长说,基本摆脱了。他说得有所保留,我想是真实的,完全摆脱是不可能的,连我们都无法完全摆脱,何况身在其中的孩子。

    看孩子们能在那么好的环境里读书,我们真的很欣慰。放下东西,简单参观了一下,为不打搅孩子上课,我们在学校停留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离开了。

    老实说,我还是有些遗憾的,因为我很想以我们有限的财力,给那些较少得到关注的学校雪里送炭,而没打算给条件比较好的学校锦上添花。这个学校显然属于条件比较好的。我相信还有很多学校是需要帮助的。那就明年吧。我想我们对灾区的关心,是不会停止的。

    也许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很难理解我们的心情。

    而我们做这些,也只是为了我们自己。

    的确,此刻我的心情,比起昨天来,已好了很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