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疲劳的生活-小疲劳,大隐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毛病,诸如容易感冒、爱出汗、失眠、腰酸背痛等都会使我们感觉到疲劳,它们同时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因此当你有疲劳的感觉时,一定要“追根溯源”,弄清楚究竟是身体的哪个部位不舒服了,以便对症下药,消除疲劳,维护健康。

    有很多吃减肥药之后先暴瘦、后暴病乃至暴亡的例子,其实未必是因为药物本身的毒性,很可能是恶性减肥的结果。因为中医讲

    小到感冒,大到癌变,都是疲劳惹的祸

    “脾主肌肉”,暴瘦、肉消就是对“脾气”的巨大打击。脾气虚了之后,肌肉就会无力,这个肌肉可以是四肢的肌肉,也可以是内脏的肌肉,前者会导致疲劳,后者会导致胃炎、胃癌……

    脾虚之后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免疫系统“失守”,于是全身百病丛生。小的可以是频繁的感冒乃至甲流,大的可以是在文明年代几乎绝迹的败血病,连生活优越的明星(裴勇俊)也没能躲过去……

    ⊙“玉屏风散”对各种流感有普适性预防作用

    中医讲究:只要把人的抵抗力提高了,外邪就没有侵袭的地方了,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对于流感这类

    属于外邪入侵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目前没有特效药的病毒感染性

    疾病,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身体的正气。

    容易疲劳的人往往也容易感冒,一次感冒还没缓过来,下一次感冒又来了,结果感冒反过来又加重了疲劳,他们抱怨说这是“黄鼠狼专咬病鸭子”,怎么也走不出恶性循环。其实疲劳和易感冒是一回事,用中医的话都是因为“脾气虚”。大家可能会奇怪,感冒不是肺的事吗,要虚也该是肺气虚呀?要知道,虽然容易感冒是因为肺气虚,但脾气是肺气的基础,脾气虚不仅会引起疲劳,还会引起肺气虚。

    现在脾虚的人实在太多了,特别是白领,坐办公室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条件太好了。首先是过于温饱,其次是没有劳作的机会。很多人觉得自己越来越不经累,其实就是因为温饱加安逸,造就了脾气虚所致。

    先说温饱。北京儿童医院每到秋冬,得感冒的孩子就能挤破门,很多是三进宫的“复感儿”,能被定义为“复感儿”是有条件的,必须是一年内上呼吸道感染五六次,下呼吸道感染两三次,能病到这个频率,可见其免疫力之一斑了。为什么会反复感染呢?原因你可能都想不到,就是捂的,穿得太多!中医讲“肺开窍于皮毛”,你把肺“开窍”的地方都捂死了,肺生热在先,肺的卫外能力减弱在后。再者,长时间闷在家里,“避风保存”,等于是用安逸的环境,剥夺了孩子的免疫力,他们怎么可能不脾虚?已经虚了的脾怎么可能不殃及到肺?

    引起人疲劳、感冒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锻炼,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中医讲“久卧伤气”,这个卧不是真的躺在床上,而是不劳作、不运动的意思。气是功能,是功能就要遵从“户枢不蠹”的规律。缺乏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件的功能肯定会减退,人可是越待越虚的。而现在的生活条件恰恰提供了“温饱”和“久卧”的可能,免疫力也因此降低。中医讲究:只要把人的抵抗力提高了,外邪就没有侵袭的地方了,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对于流感这类属于外邪入侵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目前没有特效药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身体的正气。如果你是个每次感冒都“积极参加”的“易感分子”,对这次肆虐全球的甲流也很担心,那么,我建议你一定要经常吃吃“玉屏风散”。因为它是通过补益脾气而固护肺气的,中医治疗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对肺,就要培土生金。土是脾,金是肺,通过壮实脾气,也能强健肺气。“玉屏风散”能使肺气坚固得像一个挡风的“屏风”,对任何体质的人至少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而打流感疫苗固然可以避免感染,但也剥夺了你的免疫系统锻炼的机会,其意义远不如在入秋前早一点吃“玉屏风散”口服液,每天吃两瓶,吃上半个月。如果能接受黄芪的味道,每次家里炖鸡的时候加 20~30克黄芪,也能逐渐补足脾气。为什么要在入秋时开始吃呢?因为中医讲究“春捂秋冻”,之所以秋天要冻,是因为秋天之后天气更冷了,毛孔要尽快关闭,以避免寒邪的侵袭,冻一冻其实就是为了促进毛孔的关闭,在这个时候吃“玉屏风散”,等于是“双管齐下”,在马上关闭的毛孔之外,再立起一扇保护身体的“屏风”,然后逐渐扔掉各种疫苗、球蛋白之类的“拐杖”,创造自己可以依靠的抵抗力。⊙中医说的“脾”,是人体里的“审计署”中医根据五脏的特点分别用官称来形容它们,脾被称为“谏议之官”。“谏”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中说“谏者,多将善恶以陈于君”,它有个将善恶直接禀报给君臣的特权,类似我们现在的“纪

    检”、“审计”,起的就是监督作用,在身体里自然就是监督健康了,也即监视我们的免疫系统。

    为什么脾气虚的人就会容易生病、生病之后就不容易好呢?我们可以看看脾在中医里的“职称”:中医根据五脏的特点分别用官称来形容它们,脾被称为“谏议之官”。

    “谏”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中说“谏者,多将善恶以陈于君”,它有个将善恶直接禀报给君臣的特权,类似我们现在的“纪检”、“审计”,起的就是监督作用,在身体里自然就是监督健康了,也即监视我们的免疫系统。如果一个人的免疫监视功能差了,岂止是感冒呀,什么严重的疾病都可能发生。

    我认识一个朋友,原来有肝硬化,但一直治疗维持得还好,后来他又得了“何杰金氏瘤”。按理说,这种淋巴瘤是恶性程度最低的一种,如果之前没有肝的问题,做做化疗就能很好地控制住,但他因为顾忌到肝没有做,一直靠吃中药维持。他的药每次都不离黄芪,而且用量很大,最大的时候用到 100克,这样的调养让他和肿瘤和平共处了四五年。后来他要举办一个摄影展,十分忙碌、劳累,药也停了。

    摄影展之后他就开始咳嗽。其实他之前也经常咳嗽,而且他的咳嗽有个特点,就是话说多了、说长了就咳嗽,而且是没有什么底气的小声咳嗽,你能明显地感觉他说到最后没力气的时候就开始咳嗽了,这是很典型的气虚证状,所谓“烦劳则张”就是这个意思。“张”是加重,就是劳累后加重。任何症状只要在劳累之后加重,就说明是虚性的。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了一天后,下午发热,一般是气虚发热;头疼会因为劳累加重就是虚性头疼。中医大师王绵之教授有个经验,看病时要听病人说话,从说话的状态上能判断出这个人是否气虚。有的人说话很快也是气虚的表现,因为他们力气不够,所以总是下意识地要尽快把话说完。有的人

    说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就咬字不清了,这种情况也可能是虚,因为他们的脾肺之气支撑不到最后。我说的这个动辄咳嗽的朋友,他就是典型的脾肺气虚。

    他的脾虚还表现在脸色上,非常黄,是那种一看就不正常的黄色,西医一般说是因为黄疸造成的,但他即便经过保肝治疗,黄疸减轻了,也仍旧是黄。

    中医里,黄是脾的颜色,即便黄疸减轻了,但只要脾虚不改善,还是要暴露脾的本色的,他的这个脾虚最终要了他的命。

    不仅脸色黄、咳嗽,他还开始发烧,住院一检查,各项指标,特别是免疫指标突然降到最低,然后就紧急输血,输提高免疫力的球蛋白,总之,一切可以增加免疫力的办法都用上了,但是效果都不明显。更要命的是,他几乎不能吃东西,全靠输液维持生命,最后,终于在住院的第七天,病情突然恶化,嗓子说不出话来,之后很快就出现昏迷的情况,做的 CT让医生都很惊讶,从之前的一次 CT到那时,才仅仅七天时间,一直和他的身体还算相安无事的淋巴瘤突然大举反攻,整个肺部全部被瘤子占据,嗓子哑也是瘤子压迫神经的结果!

    怎么会仅仅七天就恶化至此?无他,他的脾气虚到了极致,那个能向君主禀报善恶的“谏议之官”不再工作了,君主因此不能明察,辨别不清敌我,于是就错误地任用了坏人,导致大局无法挽回。用西医的话解释就是,免疫系统失去了保护机体、抵抗外敌的功能,他就像一个没有戴任何防护措施的人,却站在了枪林弹雨之中,怎么可能不伤痕累累、体无完肤?

    ⊙你是人造的“结核体型”吗

    这种瘦人同时也是结核的易患人群,其体型在医学上被称为“结核体型”。用中医的脾气虚理论也完全可以解释:脾是“谏议之官”,专门负责向“皇帝”检举报告“宫廷”内外的坏事、坏人,结核菌就是需要检举的坏人之一。“谏议之官”失职了,对侵犯来的结核菌视而不见,结核病就成了事实。

    我们前面说过的“补中益气丸”这个方子,过去常用来治疗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这种人一般都很瘦,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因为腹腔脂肪少,不能托住内脏,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气虚,肌肉力量弱,没有弹性。中医讲肌肉是被脾主管的,“补中益气”补的就是脾气。

    这种瘦人同时也是结核的易患人群,其体型在医学上被称为“结核体型”。用中医的脾气虚理论也完全可以解释:脾是“谏议之官”,专门负责向“皇帝”检举报告“宫廷”内外的坏事、坏人,结核菌就是需要检举的坏人之一。“谏议之官”失职了,对侵犯来的结核菌视而不见,结核病就成了事实。

    这种瘦长的“结核体型”在过去结核病流行时很常见,因为那时候生活条件差,胖的少,瘦的多。后来,结核病通过注射卡介苗几乎已经从我们身边消失了,“结核体型”的概念也很少被人念叨。但这几年,结核又有了复燃的趋势,其中原因,一个是结核菌的耐药性增强了,一个就是过度减肥,人为地制造了很多“结核体型”。

    我这么说不是要大家为了避免结核而变成胖子,只是想说,过度节食,过度减肥,使肌肉速消,伤害的其实是脾!很多人突然得了不治之症,熟人回想时常会说,他(她)之前减肥呀,一两个月就瘦那么多,肯定是吃的药有副作用!

    其实,即便他的减肥药是假药,有副作用,但一般也不会在一两个月内引发癌症,癌症的发生是个“蓄谋已久”的事情。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癌症细胞,它们全都在伺机作乱,只是当我们身体健壮、免疫力较高的时候,它们无孔可入罢了。而那种突击性减肥,突然在一两个月内瘦掉一二十斤,其实是直接挫伤了脾气。脾是“谏议之官”呀!等于我们自己把“谏议之官”罢免了!原来被身体压迫住的癌细胞自然开始反攻倒算。

    负责治疗肥胖的内分泌医生推荐的减肥程度是一周减一斤,这样除了能保证皮肤不出皱纹,也不伤身外,更重要的是这种缓慢的减肥能帮你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慢慢地习惯少吃,体质也会变好了。

    很多人减肥是不吃粮食的,只吃蔬菜或者水果,他们觉得这里面的蛋白质、维生素已经够了,粮食提供的不就是热量吗?可以不吃。其实不吃粮食本身就是在伤脾气。

    中医对粮食是十分重视的。《黄帝内经》“五谷为养,

    讲养生的时候说: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是排在第一位的。“五谷”指的是:小米、小麦、大米、黏黄米和豆类,都是“种子”,是种子就有生发之力,可以补益各个器官的气。其中小米排在第一位,因为小米是黄色的,入脾经,可以直接补脾,这正体现了古代医家对脾气这个后天之本的重视。

    粮食的营养绝对不是仅仅提供热量,如果仅仅是热量的话,一个不能吃东西的人,可以凭借输液,保证热量、营养而照常活着呀?事实却是,有同样病情的两个人,一个能吃,一个不能吃靠输液,虽然后者可能摄取的营养比前者还充分,但包括西医在内,都对后者的预后不看好,因为只有能吃才能保持胃气,有了胃气才能生存下去。对此,中医就更有先见了。《素问》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过去中医一摸脉就知道还能不能治,一般就是看还有没有胃气,没胃气的话,为了保全自己的声誉,医生一般是不会接诊的。

    所以,过度节食,特别是减主食的人(当然,糖尿病人除外),尤其

    是年轻人,其实是在耗伤自己的脾气、胃气,在伤自己的后天之本。长此下去,即便你接种过卡介苗,避免了结核的感染,也必然导致免疫监督的“失守”,等于在随时给其他感染性疾病开绿灯。

    就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韩国影星裴勇俊因为要拍摄一本介绍韩国风光的书,忙碌了整整一年没在公众场合露面,等到书即将出版了,大家才在新闻发布会上见到他,结果熟悉他的粉丝和记者都吓了一跳:他居然瘦了 20斤!据说他的身高是 1.80米,但消瘦后的体重只有 130斤!

    就在大家为他的敬业精神感慨的时候,没几天就传来更加惊人的消息:“裴勇俊因为低血压、低血糖昏倒住院,被发现是败血症早期!”

    这个消息一出,大家都很奇怪,败血症只在白求恩的事迹中听说过,后来医疗条件好了,很少有控制不了的感染,更少有城市里的人会发展到败血症阶段呀?!身为韩国明星的裴勇俊怎会至此?

    其实问题就出在过分消瘦上。即便之前他的身体没有问题,但到如此消瘦时,如果进行中医辨证,体质一定是脾虚,还是那句话,“谏议之官”失职了,过去身体壮实时遇到的细菌因为没人“监管”,就开始胡作非为了,败血症便是细菌“乱来”的结果。

    大家可能奇怪,难道不能用抗生素消炎吗?现在抗生素日新月异,新品辈出,但是,如果脾气虚到极致,抗生素会杀死细菌在先,杀伤人体在后。更重要的是,如果是脾虚、阳虚的人,比如老年人,慢性感染的人,体质很弱的人,就算用上了抗生素,也未必能控制住细菌!

    用中医理论来观察,西药也和中药一样,也有寒热之分。比如能止胃痉挛、抢救休克时用的“阿托品”,对寒性的病人,作用明显,也很安全,而对热性病人,则易中毒,所以中医认为“阿托品”是热性的。抗生素中的青霉素则是苦寒的,它能消的“炎”可得有两个“火”字呢。老年人多为气血双亏、阴阳俱虚之体,如果他们得了大叶性肺炎,用了青霉素经常就无效,因为病入膏肓的老者,哪儿还有“火”可去?用了自然要伤病人自己。

    在感染性疾病里,比如气管炎、肺炎、肠炎,初期的,年轻人得的,属于热性的,“上火”的可能性大。到了老年人,又由急性转为慢性时,或者那种因为过分消瘦、虚弱,免疫力极度降低的,一般都已经虚得没“火”了。所以,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此时不使用苦寒的青霉素,起码不单独使用。也就是说,如果你自身失去免疫力,失去了后天之本的脾气,靠药物是不可能起死回生的。

    ⊙要想带癌生存,先让脾气不虚

    如果观察一下就知道,人被发现癌症的时候,要么之前受过很大的精神创伤,要不就是很疲劳,最后得病,大家都说“是被累倒的”。这两种情况伤害的首先都是中医说的脾,使之失去监督能力。所以,你去看很多治疗癌症的中药方,第一味往往是黄芪,而且用的量很大,就是要重建身体里的“审计署”。

    现在的研究发现,人之所以得癌,是因为细胞在分化时出错了,而且没被辨别出来,清除出去,出了错还留在体内的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出错,是一个很难避免的生物现象,数不清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分化,错误肯定是有的,而且从年轻时就有,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错误会越犯越多。比方说,如果 30岁时错 30个的话,到了 50岁可能就错 50个了。

    敏感的免疫系统,也就是我们说的承担“谏议”职能的脾,能很早就发现身体里“出错了”的癌症细胞,而且清除异己。而一旦人脾气虚了,

    免疫系统对“出了错”的细胞没能及时发现,对已经成了敌人的癌症细胞没有清除的能力,癌细胞就逐渐积累下来,直到成了癌肿。

    在肿瘤形成包块之前,血液里其实已经先出现变化了。比如肺癌就有一组很奇怪的、看似和肺毫无关系的症状——皮肤瘙痒、关节疼等,医学上称为“肺外症状”。我就知道一个女公关,才三十多岁,突然莫名其妙地皮肤瘙痒,转了皮肤科、变态反应科、外科都没查出问题,最后医生说,做个胸透吧,结果发现,居然是肺癌晚期!其实,这用中医是可以解释的,因为“肺开窍于皮毛”,皮肤的不适可能是肺出了问题。用西医学的解释就是,在癌症肿块形成之前,癌细胞和它的代谢产物已经分布到血液中,并随着血液全身循环,皮肤瘙痒就是癌症代谢产物在皮肤停留引起的。而尚未查出原因的严重疲劳,也可能是癌细胞的代谢产物对全身的影响,用中医理论说,疲劳是脾虚的症状,而脾虚就是在给癌症“放行”!

    美国有医学专家对 80岁以上老人死亡后做的解剖发现,1/4的人体内有肿瘤,只是他们未必因为癌症而死。还有一位在欧洲的中国访问学者,做了 200多个尸体解剖,发现 80岁的老人,无一例外的体内都有隐匿性的肿瘤。他推测,如果人的寿命能到 100岁,每个人体内的肿瘤将达到 3~4个,但是他们很多人却始终和肿瘤和平共处,为什么?就是因为脾气尚存!“谏议之官”还在发挥职能。

    如果观察一下就知道,人被发现癌症的时候,要么之前受过很大的精神创伤,要不就是很疲劳,最后得病,大家都说“是被累倒的”。这两种情况伤害的首先都是中医说的脾,使之失去监督能力。所以,你去看很多治疗癌症的中药方,第一味往往是黄芪,而且用的量很大,就是要重建身体里的“审计署”。

    在这也顺便提示一下,如果你找了个治癌症的中医,他总喜欢用白花蛇舌草、斑蝥、蟾酥之类的药物作为抗癌方剂的主药,那就说明他没掌握中医乃至中医治疗癌症的真谛。中医无论是治疗癌症还是其他疾病,

    最强调的都是提高身体自己的免疫力,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只要你自己壮实了,即便身体里有肿瘤细胞甚至肿瘤包块,也能和平共处。而白花蛇舌草类似于西药的化疗药,本身没有任何扶正的能力,所以即便用也是在方剂的最后出现,在扶正的基础上才能驱邪,否则,即便你没做放化疗,不用补气药,只用中药的化疗药,正气也会被伤害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很多人得了癌症之后不愿意化疗、放疗,这是不对的,要看情况而定。比如淋巴瘤,如果患病的人身体还比较壮实,那就完全可以用点化疗药限制一下,因为少用的话可以不伤正气。但是,如果用得过多,正气一伤,根本不等化疗药物去杀肿瘤,身体自己已经缴械投降了。也是因为总有这样的事例出现,人们才对化疗心有余悸。其实,化疗、放疗是不是好用,关键要看病人的正气,也就是脾气是不是经得起。经得起就可以用一点,但如果经不起了还要用,就和饮鸩止渴差不多了。因为你可能借着化疗药的毒性,先把“谏议之官”杀了,后面自然会发生“政变”的。

    例如我上面说到的那个病人,之前为了治疗肝病,他每服药的黄芪剂量用到了 80~100克,所以在服用中药的那段时间里,他的瘤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中;而后来因为忙摄影展之类的事,药也停了,身体又很劳累,这两个因素都使本身就不强健的脾气更加虚弱,所以疾病才会突然加重。

    要保持脾气的强健,可以多用补脾的食物调养。中医讲究食药同源,很多药物是可以食用的,其中以补脾药最为典型,比如可以加在鸡汤里炖的黄芪、红枣,这种食疗方没有特殊的制作方式,关键是形成规律,每次煮鸡汤的时候都加 20克黄芪、10枚红枣,每次煮粥时都加山药、莲子之类的各 10克,形成生活习惯,才能起效果。还可以用中医所说的“糜粥调养”。最好的是小米或者黄米粥,补脾作用最佳。也可以在大米中加入三四段山药,鲜的可以在市场上买,干的药店里可以抓到,大米和山药一起煮粥,很适合补脾。

    ⊙胃炎癌变的先兆也是疲劳

    这种病人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因为萎缩性胃炎变成胃癌是需要时间的,他们通常共有的特点是消瘦、面色黄、无光泽,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抱怨疲劳,而且这种病西医没有太多特效药,所以大多数人主要是靠中药。

    很多癌症病人的初始症状也是疲劳,但因为没重视,等发现了疲劳之外的明显症状才去查,往往已经晚了。比如胃癌,可能会按照这样的一条路径发展:疲劳—贫血—萎缩性胃炎—胃癌。

    人们有个经验,癌症在早期往往是没症状,不疼。这个结论说对了一部分,因为疼往往是由急性的、炎性的反应引起的,比如胃溃疡,会在饥饿时疼痛难忍,吃点苏打饼干之类的就能缓解。有这种典型症状的疼痛,倒也放心了。但是萎缩性胃炎不是,它还真的不疼,更多的是胀,很像吃多了不消化,其实吃得未必多,却总在饭后觉得胀满不适、憋闷,有堵塞感,甚至腹部、胁肋部、胸部也感到胀满,总喜欢嗳气、打嗝。即便有疼痛,也和这些症状同时出现,很少只是单独的疼痛。有的人其实还是有胃口的,但因为进食后感胃脘胀满不适或消化不良,也就不敢多吃,慢慢的人就变得很消瘦,贫血更是避免不了的了,而无论是消瘦,还是贫血,都是最容易引起疲劳的。

    萎缩性胃炎就是指胃黏膜和黏膜下分泌腺的萎缩,所以这种人能消化食物的胃液有效成分少了,很多人就会本能地喜欢喝醋,吃酸的,非此不能消化食物。

    因为萎缩性胃炎造成的贫血,不光是因为吃得少,还有它本身就胃酸低,这就影响了营养的吸收,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所以,它是通过“双管齐下”的办法导致贫血、引起疲劳的。但是,因为胃的症状不明显,

    很多人是因为疲劳来医院看的。一验血发现贫血,如果遇到对消化科比

    较专长的医生,可能会继续“侦查”,慢慢地查到根源,到那时候,往往

    已经是“老胃病”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0~50岁的人患萎缩性胃炎的仅 10%以上,

    51~65岁的则高达 50%以上。在中国,年龄每年增长 10岁,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平均上升 14%以上,所以,萎缩性胃炎其实也是人的一种衰老现象。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果做胃镜,医生常会说到一个名词,叫“肠上皮化生”或者“不典型增生”,这就是有“癌前病变”了,这是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化的一个中间过程,有 5%~10%的患者最终可转变为胃癌。这种病人大多是中年以上的人,因为萎缩性胃炎变成胃癌是需要时间的,他们通常共有的特点是消瘦、面色黄、无光泽,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抱怨疲劳,而且这种病西医没有太多特效药,所以大多数人主要是靠中药。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的时候,参加过萎缩性胃炎的国家级项目研究。我们曾经对很多萎缩性胃炎病人做过流行病调查,结果发现,很多萎缩性胃炎病人都属于中医的“脾气虚”。大家知道,在中医里,脾是主肌肉的,所以他们会总感到无力、疲劳,因为主管肌肉的脾虚了。⊙中医用补药治疗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可以每日六餐,上午和下午各加一餐,每次不要多吃,因为你分泌的胃液不可能一次消化很多 食物。与此同时,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多吃醋,一个是开胃,一个是帮助胃液消化食物。

    《内经》里有个理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萎缩性胃炎就是一种“形不足”,所以要把人参、黄芪作为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主药,取补气之效。具体的基础方是“香砂六君子汤”,它们也是中医里改变疲劳最常用的药物。这“六君子”取了“四君子汤”中的人参、白术、甘草三味,加了陈皮、半夏、砂仁、木香。因为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消化能力弱,即便吃得少,病人也会有积滞,后几位“君子”起的是助推作用,帮助胃蠕动,类似西药里治疗恶心呕吐的胃动力药“吗叮咛”,很多人在萎缩性胃炎被控制的同时,也感到体力明显好转。

    如果你有慢性胃炎的历史,而且发现自己最近的消瘦速度加快,疲劳感加大,就要注意了,应该适时做胃镜观察胃黏膜的变化。现在,好一点的医院,都已经达到了“无痛医院”的标准,所谓“无痛”,就是像胃镜、人工流产之类有创伤的检查、治疗方式,都要采取麻醉的方式,避免病人的疼痛。具体的方法就是在你接受胃镜的同时,旁边有个麻醉师,通过静脉给你注射很安全的麻醉药,你很快就好像进入了梦乡,随着手术做完,麻醉药一停,马上你就可以清醒了,而且对刚才发生的一切毫无所知。所以,如果你有萎缩性胃炎,或者罹患慢性胃炎多年,可以不用再畏惧胃镜的痛苦,尽早检查,然后,坚持用补气药治疗,一般都能抑制它的发展。

    如果已经是萎缩性胃炎,除了药物之外,饮食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就是要少食多餐,可以每日六餐,上午和下午各加一餐,每次不要多吃,因为你分泌的胃液不可能一次消化很多食物。与此同时,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多吃醋,一个是开胃,一个是帮助胃液消化食物。

    也可以喝浓一点的肉汤,因为它有助于胃液的分泌,而且由于汤浓,蛋白质含量高,即便你吃得少,但每口吃进去的东西“含金量”都高,可以有效地补充营养,尽可能地减少贫血的发生程度。新鲜的绿叶菜、西红柿、胡萝卜等也可以适量多吃,有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

    最后,因为分泌腺发生了萎缩,分泌液会减少,所以饮食中要限制含碱多的食物,比如外边买的面条,为了使面条筋道,一般都加要碱,就不宜多吃。馒头最好吃用酵母做的,不要吃用苏打、泡打粉做的,因为后两者都是碱,是碱就有中和胃酸的可能,而胃酸恰恰是萎缩性胃炎病人所缺乏的。

    中医讲“肾主骨生髓”,这就意味着,不任重负的“软骨头”往往和中医说的“肾”有关。比如穿什么鞋都觉得底子薄的时候,往往是肾虚、髓海空虚,骨头不能持重了,所以才会一踩地就觉得硌得疼。这时需要吃补骨生髓的药以增加骨骼的强度、力度。

    筋骨酸痛:身体不能承受之“累”

    中医讲“肝主筋”,这就意味着,和疲劳同时出现的筋酸往往和肝有关。在疲劳中,腰腿酸软是常见的,但如果筋脉异常酸楚就要注意了,因为只有肝阴、肝血枯竭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他的腿酸居然是肝癌前兆

    中医的“肝”是藏血的,主管筋脉,筋的问题一般都和中医的“肝”有关系。中医的“肝”虽然内涵大于西医的肝,但也包括我们得肝炎的那个肝脏。所以肝炎、肝硬化的时候,肯定是相对血虚的,血

    虚就不能养筋了,筋就要酸,肢体就觉得没力气,人就会疲劳,肝

    炎病人比其他病人更容易疲劳就是这个道理。

    总感到疲劳的人,很少没有不腰腿酸软的。去检查,未必能发现哪个器官有问题,甚至你都不知道挂哪个科。我就听过一个病例,病人是上海一个银行的高管,之前身体一直很健康,只是有“澳抗”阳性,但仍旧属于乙肝的“健康带毒者”。像这样的情况,现在有很多办法可以控制着不让病毒伤害到肝,即便是伤害到了,得了乙型肝炎,从肝炎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大多数人是可以躲过后边的灾难的。

    可是这个高管接到了一个新项目,由他牵头,自然很劳心。他忙了一段时间就觉得很疲劳,而且还带着腰腿的酸,特别是脚上的筋酸。这个症状无法用哪个器官出问题来直接解释,他也就没去医院,只觉得这个年代哪有不疲劳的人呀。等他带着越来越严重的疲劳好不容易坚持到最后,项目完成了,结果去医院一检查,居然是肝癌!而且是晚期了!

    其实,疲劳—腿酸—肝癌,这三个看似无关的概念,用中医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其内在的联系。

    中医的“肝”是藏血的,主管筋脉,筋的问题一般都和中医的“肝”有关系。中医的“肝”虽然内涵大于西医的肝,但也包括我们得肝炎的那个肝脏。所以肝炎、肝硬化的时候,肯定是相对血虚的,血虚就不能养筋了,筋就要酸,肢体就觉得没力气,人就会疲劳,肝炎病人比其他病人更容易疲劳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肝的问题越严重,疲劳感越明显,到了癌症阶段,肯定是身体消耗到极限了,所以病人会异乎寻常地觉得疲劳,觉得筋骨酸。

    西医治疗肝炎、肝硬化病人时,也不像其他慢性病似的提倡散步、慢走,而是要求病人尽量平卧,而且最好把脚垫高 30厘米,为的是让下

    肢的血液多流一些回到肝里,对肝脏本身完成一次营养的自我灌注,相当于每天自己输血一次,自己养一次肝。每次平卧时,回流到肝脏里的血甚至能增加 30%!

    可见,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四肢筋骨和肝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

    所以,如果过去就有乙肝病毒阳性,或者肝功能已经不好的人要特别小心,因为肝硬化乃至肝癌的转变,是一个无声的过程,很难从症状上感觉得到。而且如果工作很累,精神压力很大,很可能肝炎会跳过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阶段,直接变成肝癌,这个银行高管就是个典型。总之,不容易和肝病联系起来的腿酸是个不能忽视的症状,腿筋酸软可不是一般的疲劳。

    我还认识一个公司经理,女的,她倒是没有肝炎问题,但就是瘦弱,找了不少中医看,诊断结果几乎众口一词:血虚。她除了容易疲劳之外,还有个典型特点,就是月经来了之后腿酸得厉害,特别是膝盖,好像走了多远的路似的。这也同样是肝血虚,不能濡养筋脉的结果,月经后加重,显然是失血之后引起了极度的肝血虚。所以,中医给她开的药都是以“四物汤”为基础的,其中包括当归、熟地、川芎、芍药四种补血药。因为没有类似的中成药,后来她就把这个方子在药店加工成了丸药后每天吃,慢慢的,腿酸的问题才逐渐消失。

    经常筋骨酸痛的人,如果胃口较好,消化能力尚可,可以用阿胶来补血养阴。阿胶中可以加点红枣、枸杞,也可以仅仅是阿胶,也足够了,只是最好加点黄酒,因为阿胶性质滋腻,需要用黄酒的温热发散来帮助吸收,这样也能减轻它对胃口、食欲的影响。

    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将一块阿胶,差不多 20克的样子,放在碗中,并加入四五勺黄酒,放在锅里像蒸鸡蛋那样蒸到阿胶变软、融化,就可以吃了。秋冬季节,天气变冷之后,每天吃 15~20克,血虚的状态就能改善了。

    ⊙总觉得“鞋底薄”提示你肾虚

    如果是肾阴虚引起的足跟疼,则会有一种脚直接踩在地上的感觉,硌得生疼,总觉得自己穿的鞋底子薄。老年人喜欢穿厚底鞋来减轻足跟疼,其实就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阴虚程度增加了。

    脾气虚,肝血虚,甚至肾阴虚,都会导致疲劳,但除了疲劳外,其他的夹杂症不同,可以帮助你分辨。症状不同,用药也会大相径庭。

    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

    肝血虚会导致腿酸,脾气虚会导致肌肉无力,都是疲劳,但感觉不同。如果是肝血虚,感觉是筋骨酸;脾虚,感觉就是没劲,所谓“手无缚鸡之力”。有人用实验作过证明,他们发现:脾虚的人,肌力虽然可以是正常的,但耐力不行,特别是当负重或者持久用力的时候。

    王志文和江珊曾经演过一个电视剧:《过把瘾》。里面的男主角最后得了一种怪病,肌肉逐渐无力、萎缩,这在医学上叫做“重症肌无力”。那时候,王志文还很瘦,真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感觉,演有那种病的人很合适。这种至今发病机理仍不清楚的病,最终会因为肌力全部丧失,乃至呼吸肌都无力而窒息死亡。这种病如果看中医,肯定要用大剂量的健脾药,比如黄芪、四君子汤之类的,再根据病情需要做加减。内经说“治萎独取阳明”,阳明就是脾胃经,说的就是治疗肌肉无力萎缩、容易疲劳之类的病,重在补脾。

    如果是肾虚带来的疲劳,则肯定和骨头有关。很多人过了四五十岁,就多了足跟儿疼的毛病,一般人会说是长骨刺了。但骨刺的足跟儿疼不会只局限在足跟,可以偏一点。而如果是肾阴虚引起的足跟疼,则会有一种脚直接踩在地上的感觉,硌得生疼,总觉得自己穿的鞋底子薄。老年人喜欢穿厚底鞋来减轻足跟疼,其实就是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阴虚

    程度增加了。

    我们说过,气虚用“补中益气”,血虚用“四物汤”,肾阴虚则至少要用到“地黄丸”级别的了,而对于那种肾阴虚严重到脚跟踩地都疼的人,肯定还有其他更加严重的阴虚证状,我们熟悉的“六味地黄丸”的作用就不及了,需要有直接补骨生髓的药物。

    朱丹溪有个治疗阴虚严重,虚火烧烁肾精,使髓海空虚的方子,叫“大补阴丸”,现在药店里有这个成药,里面用了黄柏、知母清虚热,熟地、龟板两个滋阴作用很强的药物补肾阴,还特意加了猪骨髓。这个药比“六味地黄丸”多了清虚热的力量,比“知柏地黄丸”多了滋补的力量。因为足跟儿疼是髓海空虚到一定程度的标志,这个时候,人不仅会觉得疲劳(因为阴精都耗干了),肯定虚热也很明显,像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等阴虚严重时会出现的问题都一应俱全。一定要具备了这些症状后,才能用“大补阴丸”,否则,如果你的疲劳是因为脾气虚,这个药里的黄柏、知母,可是脾气虚人“不能承受之寒”呢。

    现代人喜欢吃甲鱼汤补养,甲鱼最适合的也是阴虚的人,指望它补气是达不到效果的,但可以借助甲鱼补助阴精,比如肝炎之类慢性病的恢复期,人相对消瘦、疲劳,而且舌头有点红,这时候用甲鱼就很合适,炖甲鱼的时候加点枸杞、红枣,可以增加补阴的力量。

    ⊙补钙要趁早,等到 50岁就晚了

    骨质疏松是个“寂静的杀手”,也就是说,在骨质疏松初期,丢失少量的钙的时候,比如四五十岁时是没有什么症状的,也感觉不

    出来疼痛,到了五六十岁,才会出现腰膝酸软、背疼、无力等症状,人们往往要到那时候才想起来补钙,其实早就已经晚了。

    还有一种疲劳,隐藏在我们熟悉的一种疾病后面,就是现在刚被重视的“骨质疏松症”。

    很多年过 50的人站久了都会腰痛,特别是女性,严重的时候站在厨房切完菜就要躺一会儿。出现这种情况,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这个病的典型症状就腰背痛,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躺下或者坐下就会减轻,弯腰、肌肉运动,甚至咳嗽、大便用力时都会加重,因为骨质不承重了,就加重了肌肉的疲劳感。

    这个疲劳感会和身体的不再挺拔一起发生,人变矮了,变得弯腰驼背了,这都是年老的标志,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骨质疏松了,不能承重了。

    人的脊柱有点像码积木,方方正正的,一节一节可以摞到很高很直。老年人脊柱的骨质是疏松的,很容易被压迫变形,一旦一个椎体变形,脊柱就会倾斜,倾斜的椎体就要通过把持韧带、肌肉,来恢复形态。长期的超负荷把持,会使背部的肌肉出现疼痛,觉得累。不仅如此,一个椎体压缩导致的斜坡,会使前面那些骨头受到更大的压力,导致一节一节悄无声息地骨折,最后很多节骨折的时候,这个人就“抽抽”了,我们常见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人就是因为这个。

    非常遗憾的是,骨质疏松是个“寂静的杀手”,也就是说,在骨质疏松初期,丢失少量的钙的时候,比如四五十岁时是没有什么症状的,也感觉不出来疼痛,到了五六十岁,才会出现腰膝酸软、背疼、无力等症状,人们往往要到那时候才想起来补钙,其实早就已经晚了。

    因为钙在人体里的储存大部分在十几岁、二十几岁之前就完成了,那个时候的骨头,就像一个开着门的“银行”,只要把钙放进来就能收。但是到了 20岁以后,“银行”就要关门了,再想往里面放东西就开始不

    接纳。这个时候再补钙,只能把消耗掉的钙补上,想要储存更多的钙就不可能了。所以现在四十岁以后喝牛奶呀,吃钙片呀,都只能把每天丢失的钙、消耗掉的钙补上来,想把骨头建设得像年轻人一样好,已经没有机会了。

    好在“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陡降期。虽然到这个时候再治疗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但是如果能及早补钙的话,即便是在四十岁之后,不能再次打开钙“银行”的大门,也至少可以让陡降期变得长一些,把疾病尽量地往后推,将生活质量提高一点。

    大家都知道补钙最好喝牛奶,因为牛奶里面钙和蛋白质结合的比率是最容易让人吸收的。但其实,喝牛奶真的好过喝豆浆吗?这还得分析着说了。

    诚然,豆浆里面的钙和蛋白质结合的比率不如牛奶好,但豆浆里面含有一种植物雌激素,这种植物雌激素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弥补雌激素缺乏,而且有很好的强骨能力,对女性特别有益。所以如果是单纯补钙,喝豆浆和喝牛奶都是很好的方法,但如果是四五十岁的女性,多喝豆浆显然更合适。

    对于不喜欢喝奶的人来说,吃芝麻酱也是很好的补钙方式。每 100克芝麻酱中含钙 870毫克,仅次于虾皮,比豆类要高。同时,芝麻酱含铁也高,比猪肝还高 1倍,比鸡蛋黄高 6倍。吃 10克芝麻酱相当于吃30克豆腐所含的钙;吃一汤匙芝麻酱,相当于 23克猪肝或 80克鸡蛋黄所含的铁。现代女性也讲究补铁,因为缺铁会贫血,会疲劳,吃吃芝麻酱正好兼顾了。

    骨头是一个钙库,血里需要钙的时候从骨里调出来,不需要就放回去。白天吃东西会产生钙,所以从骨头调到血里的钙相对比较少;而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白天吃的东西维持两三个小时就没有了,后半夜就要调动骨头里的钙进入血里了。所以,有人建议晚上临睡前喝杯牛奶,减少骨钙的动员,保持骨质的坚硬。

    ⊙多运动,少减肥,骨头更坚固

    人的骨骼细胞能感受到骨头的受力情况,每当你运动时、负重时、劳作时,骨头都在受力,骨头在受力时就有一种微微的变形,只有感受到这种变形时,身体才会增加骨的建设,建设得多了,骨质自然就不会疏松。

    过去中国过苦日子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和男人一样拼体力的女孩子叫“铁姑娘”,其实从骨质上讲还真有一定道理,因为骨质的疏松与否,与运动有直接关系,经常运动或做体力劳动的人,骨头确实是硬的。不要以为天天躺在床上,拼命喝牛奶、吃钙片就能补钙,“铁姑娘”们的劳作才是不缺钙、“硬骨头”的关键。

    因为人的骨骼细胞能感受到骨头的受力情况,每当你运动时、负重时、劳作时,骨头都在受力,骨头在受力时就有一种微微的变形,只有感受到这种变形时,身体才会增加骨的建设,建设得多了,骨质自然就不会疏松。从医学角度上说,“铁姑娘”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她们绝对不会因为骨质疏松而感觉疲劳。

    所以,锻炼对改变身体的疲劳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肢体上,比如和骨质疏松同样年轻化了的“腰椎间盘突出”。得后面这个病的人,要么特胖,要么特瘦。特胖的人得病是因为体重过高,愣把椎间盘挤出来了;特瘦的人得病就是因为肌肉无力,一点不能承重,只能把身体承受的重量全部放在脊柱上,椎间盘自然也要冒被挤出去的危险了。所以椎间盘突出的人,只要是过了急性期,不疼也不麻了,医生都建议要锻炼,最好是做“燕儿飞”,就是趴在床上,让脚和头尽量反向靠近,通过这个动作练习背部肌肉的力量,好去分担压迫在脊柱上的压力。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得椎间盘突出的人往往不是劳力者,而

    是常年坐办公室的人。为什么他们不需要负重,还会出现损伤呢?那是因为坐的时候脊柱承受的压力比站立时要大!

    大家都觉得坐着比站着解乏,所谓解乏,其实就是肌肉放松,肌肉放松了脊柱就成为主要的受力者。长久这么“放松”,自然就等于缺少锻炼,这也符合中医的“久坐伤气”的理论:久坐,肌肉就失去了支撑、负重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废退,是功能下降,“气”就要被伤了。

    所以中国古人讲究“站如松,坐如钟”,因为取这两个姿势的时候肌肉是紧张的,是绷着的,不仅肌肉在锻炼,而且脊柱的重量也被分担了,自然不会让你觉得疲劳。

    再说回骨质疏松。现代人之所以会变得这么娇脆,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和骨头的受力机会减少直接相关外,已经成为时尚的减肥也在“助纣为虐”,特别是上了年龄之后才想起来减肥,后果很严重!

    因为更年期前,或者更年轻一点的女性,雌激素比较充足,而且即使节食减肥,身体也能充分利用吃的那点儿东西去补充雌激素,所以她们有足够的雌激素去把持住钙质。但如果岁数大了,即便你不减肥,到了更年期后,骨质疏松也会高发,因为雌激素减少乃至消失了,再也没有能把持住钙质的东西了。如果在这个时候还减肥,等于又人为地降低了雌激素的含量,那更是雪上加霜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代人接受日光照射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人们在室内工作、活动的机会多,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少,势必会缺乏维生素D,不能使钙得到有效利用。或许有人会说,我坐在办公室的窗户边,还晒黑了呢,难道那么强的紫外线对补钙无效吗?确实无效 !因为你虽然晒了太阳,但那种被玻璃隔掉的照射,不能刺激皮肤中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不能帮助人体补钙。但这缕射进房间的阳光,只被玻璃隔离掉了紫外线B,紫外线 A照常可以穿过,所以照常会把你晒黑。因此皮肤科医生说,即使坐在屋子里也要用防晒霜,否则皮肤还是会被透过玻璃的紫外线晒黑、晒伤。

    ⊙累死人的“时髦” ——“鼠标手”与“高尔夫球肘”

    解决这三种局部劳损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做那个令你劳损的动作,让那一部分的肌肉神经彻底休息。为了减少疼痛,还可以贴贴止疼膏,可以找渗透性好点儿的止疼膏,比如“奇正贴膏”,它的渗透性好,效果会快点儿,但如果想去根儿,还是要靠休息。

    肢体使用过度导致的疲劳,往往有个很时髦的名字,比如“鼠标手”、“网球肘”、“标枪肘”,等等。为了写年终总结报告,突击用了一个星期的电脑,结果右手觉得很累、很酸,甚至不听使唤了,这很可能就是典型的“鼠标手”。

    当在键盘上打字或移动鼠标时,手腕会和桌面有一定角度,使腕管处压力增大,长期反复地挤压摩擦,那个位置的神经和血管就要受到损伤,手会逐渐地出现麻木、灼痛,这种感觉在夜间会加剧。你甚至常会在梦中痛醒,发现自己虽然没扭伤过手腕,但手腕的关节却肿了,动作也不灵活,甚至还扩展到肩部,整个肩和手臂都不舒服。

    如果这种感觉发生在左手,警惕性高的人会想到:会不会是心脏有问题导致的呀?因为很多冠心病人在症状不典型时,就是左胳膊疼痛,但那种疼痛是放射性的。如果是在右手,有人可能就会想到最近是不是让它超负荷工作了。

    有的人可能并没用过电脑,但只要他在最近一段时间,持续做这种类似电脑打字或者移动鼠标的动作,同样会得“鼠标手”,其实就是一种肌肉、神经的劳损。类似的还有“网球肘”,也会发生在根本不知道网球为何物的人身上。

    “网球肘”其实就“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就是我们上臂的那块大骨头, 古人说“三折肱,而成良医”,指的就是这个骨头。“网球肘”就是这个骨头外侧的肌腱因为过度使用、过度疲劳而发炎了。“网球肘”的疼痛往往是在我们攥手的时候出现的,比如说拿杯子、提暖壶、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就会感到肘部外侧疼痛、无力。为了验证自己是不是“网球肘”,你可以用另一只手按着你疼的那只手腕,然后使劲儿抬那只手腕,如果是“网球肘”,做这个动作就会出现疼痛。“网球肘”疼痛的范围比较局限,主要是在手肘的外侧。只要你频繁地做手腕的伸展动作,而且向桡侧,也就是向外侧用力,即便是做家务也会得“网球肘”。所以,很多得“网球肘”的人是中年妇女,她们甚至没有接触过网球这种运动。还有一种与之相仿的病名字更好听,叫“高尔夫球肘”或者“投掷肘”、“标枪肘”,它的学名是“肱骨内上髁炎”,和“网球肘”正好相反。

    如果你经常用力做屈腕、屈指或前臂旋前,也就是胳膊肘往里拐的动作,这一部位的肌肉、肌腱会反复紧张收缩,就会发生疲劳性损伤。我认识一对退休教师,去美国给女儿带孩子,回来后老太太的右手就不能动了,疼,而且不听使唤,他们很害怕,都想到“肌无力”了。结果去北医三院查,医生一看,连检查都没细做就诊断了——“高尔夫球肘”!听得两个老人云里雾里的,说在美国光忙着给闺女抱孩子了,连高尔夫球场都没去过呀。医生再解释说,“高尔夫球肘”其实只是你频繁做了和打高尔夫球、投标枪类似的动作,就傍上这么个“文明病”。具体到他们就是抱孙子抱的,因为抱孩子时,一般都是右手弯过来,把孩子的头枕在臂弯处,然后搂紧,这个过程和打高尔夫、投标枪时做的动作类似,而且因为抱孩子的时间长,在不知不觉中,那部位的肌肉神经就劳损了。解决这三种局部劳损的最好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做那个令你劳损的动作,让那一部分的肌肉神经彻底休息。为了减少疼痛,还可以贴贴止疼膏。可以找渗透性好点儿的止疼膏,比如“奇正贴膏”,

    它的渗透性好,效果会快点儿,但如果想去根儿,还是要靠休息。

    很多人疼得厉害的时候会想到用不用打“封闭”。其实“封闭”的成分就是局麻药加皮质激素,使用它有几个条件:第一个是所有的保守治疗基本无效时,比如吃药、按摩、理疗基本都不起作用了;第二个就是痛点比较局限,面积集中,但疼痛难忍,如果很大面积疼痛的话,使用“封闭”就不行了,因为激素不能大量地用;第三个就是,“封闭”不能长期打,3个月之内不能超过 3针,如果量太大会出现激素的副作用,比如说长胡须、肥胖,等等。

    有的孩子扭了脚,第二天要参加体育考试。如果扭伤很轻还可以打“封闭”,急性期的伤主要还是通过休息来治疗。其实运动员一般都是在上场之前才能打“封闭”,像一些好点儿的麻药持续的时间也就 3个小时,一般的麻药也就是 1个多小时。

    “汗为心之液”。中医有“出血者勿汗”的警句,就是提示失血的人要尽量少出汗,可见汗和血几乎有同等价值。因为汗中含有决定生命的微量元素,钾就是其中之一,剧烈的出汗或者泻肚是可以使身体缺钾的,严重的缺钾会使身体突然处于严重的疲劳乃至瘫痪状态,肌肉不听使唤了,甚至可以影响到心肌,产生心肌麻痹……

    爱累爱出汗,问题一箩筐

    还有一种出汗是在夜里,像小偷一样偷偷出,所以才叫“盗汗”,人一醒汗即止,这种人不是气虚,而是阴虚。气虚的出汗要用温热的药物补气,阴虚的出汗要用寒凉的药物滋阴,两者绝对不能颠倒,否则就是误治!

    ⊙出汗居然把人出“瘫痪”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暗示着出大汗是会伤心气的,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了,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所以心气虚了,肺的能量自然也不足。

    我见过一个因为出汗出虚了的病人。她是个退休教师,原来就是个爱出汗的人,那年夏天出得特别多,结果一过夏天就感觉累得不行,一走就喘,一走就出汗。她也知道自己是出汗出虚了,但怎么着都抑制不住汗,一开始是因为热,到后来,都立秋了,汗还是止不住。于是她就去看中医,得到的结论很能给大家警示,医生说她是“汗把心气耗虚了”。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可以看出中医对汗的珍惜,也暗示着出大汗是会伤心气的,前面这个退休教师之所以喘,并不是肺的问题,而是心功能受伤了,是心肺气虚。心和肺同时负责氧气的运输,但心是肺的能量来源,是动力,所以心气虚了,肺的能量自然也不足。

    出汗是一种脱水,之所以脱水的后果严重,是因为失去的水会带走血液里的电解质,影响电解质的平衡,从而直接影响血液的质量。我们身体的神经、肌肉之所以能够运动,就是因为血液里的电解质,一旦大量出汗,电解质紊乱,首当其冲的是神经、肌肉不听使唤了,疲劳,没力气,就是它们不听使唤的一种表现。

    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天热,受不了了,就去冲凉水澡,倒是很痛快,结果晚上就发起了高烧,吃了退烧药没退,又加量,终于出了一身大汗,烧倒是退了,但从床上站起来人就瘫在地上了,四肢软得和棉花似的,家里人吓坏了,怎么治发烧治出了瘫痪?赶紧往医院送,又遇到一个年轻的值班医生,一看病人瘫软的样子也怀疑是脊髓出了问题,正开了 CT

    申请单要他们去检查的时候,值班主任来了,一问情况,当时就取消了CT单,马上去查了个血钾。一看结果,比正常人低多了,正常人的血钾是 3.5~5.5毫摩尔 /升,他才 1.5毫摩尔 /升。这才知道,问题出在他的大汗淋漓上,是出汗造成的“低血钾症”,马上静脉补钾,人立刻有劲儿了,瘫痪的症状全部消失,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钾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微量但能决定生死。我还遇到过一个病人,之前他是因为腹泻,有点脱水,往医院走的路上,过马路的时候突然不能迈步了,脑子很清醒,但就是身体是软的,像瘫了一样,开到眼前的车一点准备都没有,差点撞上,还好边上的人把他抬过了马路,送到医院,发现也是低血钾造成的。

    钾能增强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度,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钾充足的时候,人就不至于无力;它降低了,马上就会出现肌肉酸软、松弛甚至瘫软的现象,尤以下肢最为明显,称为“缺钾性软瘫”,那个过马路时症状突发的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呼吸肌、心肌,引起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和严重心律失常,不过只要发现及时、诊断清楚,治疗起来很简单,静脉补钾就可以了。

    俗话说“血汗同源”。中医经典《灵枢》一书中也说:“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强调已经出血的人,治疗时要忌汗;而出汗很多的人,也不要用放血疗法。因为无论是汗还是血,都会带走身体的能量,也会带走血钾,使人处于虚弱状态,如果二者相加,后果将更为严重。

    出大汗或者拉肚子到脱水的地步时,就算没到瘫软的地步,人也会觉得很累,如果是孩子则会更危险,可能会因为脱水而危及生命。这时候应该直接冲服一种“口服补液盐”,药店也有卖的,里面含有很关键的电解质,如钾、钠和葡萄糖,喝了可以直接入血,很快就能改变疲惫无力的状态,然后再根据体质进一步用中药补养。同时,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白开水或糖水,而要喝些果汁或糖盐水,特别是橙汁、橘汁,其中含钾很多,补钾最快。茶中也含钾,所以夏天喝茶解暑,也就是防止血钾过度降低。

    ⊙夏吃“生脉饮”,秋天不疲倦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天热,大热是耗气的,阳和气都是身体的功能,功能被损伤了就要减退,减退直接的后果就是疲劳,比如中暑就是严重耗气的结果,此时人会疲惫不堪,甚至休克。所以中医提倡在夏天开始时吃“生脉饮”,就是为了养阳,增强功能。

    上面说的那个容易出汗的退休教师,其实应该在夏天刚开始的时候就吃“生脉饮”,那样就不至于大汗淋漓,乃至血钾丢失了。“生脉饮”的三味组成药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是补气的,麦冬和五味子是酸味的,中药里酸味的药都有收敛的作用,这两味药收敛的是汗和被汗耗散的心气。别小看这个方子,现在由它提取出的静脉注射液,是可以用来治疗休克的。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觉得夏天都是很少吃补药的,因为补药会让人上火,其实要看是什么补药了。

    夏天的时候,人体的气血主要都集中到体表去了,身体里面是空的,所以夏天的时候很少感冒,但胃口一般都不太好,而且容易发生腹泻、肠炎之类的胃肠疾病,因为内里气血不足,没能力消化食物。这时候,气血也是最容易耗散的,因为它们就浮在表面,很容易被炎热消耗,因此夏天的补养也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选对药。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天热,大热是耗气的,阳和气都是身体的功能,功能被损伤了就要减退,减退直接的后果就是疲劳,比如中暑就是严重耗气的结果,此时人会疲惫不堪,甚至休克。所以中医提倡在夏天开始时吃“生脉饮”,就是为了养阳,增强功能。中医是绝对不会建议人在夏天吃阿胶的,因为阿胶是补阴血的,性质比较滋腻,

    只适合秋冬以后吃,到那时候,人体的气血才回到里面去,才有可能消化性质滋腻的阿胶。

    有经验的医生开阿胶,即便是秋天,也一定要配陈皮、砂仁之类的,因为阿胶特别容易妨碍胃口,中医的术语叫“碍胃”,即影响消化的意思。配陈皮之类有点燥性的药,就是为了改变阿胶的静态,避免吃进去之后把脾胃吃呆滞了。用阿胶做秋冬吃的补膏,也一定要加点黄酒,一个是为了暖胃,一个就是为了让阿胶的性质活泛起来,便于胃肠吸收。所以,即便是需要补血的人,在夏天,对阿胶这样的滋补品也是要特别慎重,因为春夏只是适合养阳而已。

    《备急千金方》对“生脉饮”中的五味子特别推荐:五月宜用五味子养心气,因为五月属于火,属于心,心气容易耗散。你看看,古人开始养心气,都要赶在夏天到来之前,可见夏天是个多么消耗心气的季节!而且夏天过不好,人在接下来的秋冬都会感到疲倦,那种疲倦不是懒,而是心脏这个身体发动机的动力不足了。

    ⊙体质虚的人发汗,一定要见好就收

    中医讲,汗是“阳加于阴”的结果。就是说,只有气作用于身体里的营养精微物质之后才能产生汗,所以必须有阳气存在,如果一个人的阳气很虚,可能连汗都出不来,比如虚弱的人感冒时,都要用人参,就是增加阳气把该出的汗托出来。

    中医重视汗,把汗视为虚的原因或结果,主要是气虚,其次是阴虚。

    阴虚出汗的特点就是夜里出,叫“盗汗”,好像强盗似的,偷偷出,醒的时候会发现,被子都被汗浸湿了。这种情况的人除了疲劳之外,还有手脚心热、心烦口渴的感觉,身体也偏瘦,好像内里总是有火,有热,出汗的时候更有燥热的感觉,总以为是自己夜里盖多了。这是因为他们的阴气不足,本来也不盛的阳气显得亢盛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虚性的亢盛,他们出汗也是一种被疾病“误导”的散热方式。

    而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疲劳出汗,出汗的人则往往不会觉得热,而且一边出汗一边还怕风吹,怕冷。他们疲劳的感觉更加严重,有时候好像气都喘不到鼻子上,要弯下腰才行,他们也会比阴虚的人更容易感冒。老百姓总觉得他们感冒是因为总出汗着了风,其实不是,出汗是气虚,气虚就是他们免疫功能下降的标志,这类人不仅容易感冒,也容易罹患其他疾病。这个时候,中医会建议他们去吃“玉屏风散”或者“玉屏风口服液”。

    我前面讲的那个患“何杰金瘤”的朋友,虽然前后病情有变,但始终是典型的“玉屏风散症”:面色很黄,而且一点光泽都没有,这是典型的脾虚颜色;吃得很少,这是典型的脾胃虚弱;化验发现血浆白蛋白、白细胞都远低于正常值,这是脾气虚、免疫功能不足的表现;非常怕风,夏天的时候都要穿羊毛衫,这是脾气虚导致了肺气虚,卫外功能不足了……为了提高抵抗力,他打过一段球蛋白,打了之后效果确实好,感冒的间隔拉长了不少,后来因为球蛋白难买到,就用“玉屏风散”代替着,维持得也不错,疲劳感缓解了不少。

    打球蛋白是直接把免疫力借过来,相当于“给人鱼”;吃“玉屏风散”等于培养自己的免疫力,相当于“授人渔”。显然后者的价值更大。

    继续说我的这个朋友,他是南方人,有一次来北京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有明显的表征,就是浑身疼、发烧,不过他那种体质,发汗的话肯定要特别谨慎的。但当时他的表征明显,不出汗烧就退不下去,于是我用了“感冒清热冲剂”,就是同仁堂研制的,很苦的那

    种感冒药。

    如果是个身体很棒的人,有这种不宣透就不解的表征,我可能还要再加点发汗药,只要汗出透了,感冒就能彻底好了,否则,有外邪留在体内就会留后患,比如我们感冒后遗留的很长时间不好的咳嗽,往往是表邪没宣透的结果。但是对他我就不敢了,而且等他出汗到一定程度,还要赶紧加上“玉屏风散”。

    因为中医讲,汗是“阳加于阴”的结果。就是说,只有气作用于身体里的营养精微物质之后才能产生汗,所以必须有阳气存在。如果一个人的阳气很虚,可能连汗都出不来,比如虚弱的人感冒时,都要用人参,就是增加阳气把该出的汗托出来。阳气虚还可能使汗出不止,因为没有足够的阳气固摄阴液了,我的这个朋友就是。因为担心他的阳气被汗损耗,我只能见好就收,及时地把通过补气来止汗的“玉屏风散”用上了,有点一边打一边揉,“胡萝卜加大棒”的意思。

    很多体质本身就虚弱的人,很容易感冒,而且他们可能有个误区,觉得只要是感冒了,就要忌补品,少吃东西,甚至需要空腹疗法。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忌口针对的是本身因为饮食积滞而诱发的感冒,空腹则是为了减轻胃肠的负担。如果你本身是个很虚弱的人,采取这种不补也不吃的办法,是不可能把外邪推出去,把感冒治好的。虚人、老人的感冒,如果同时气虚又很厉害,可以在吃“感冒冲剂”之类辛温解表的药的同时,加点补气药,比如性质比较平和的西洋参,可以用十几片西洋参泡水代茶饮,不上火,同时可以稍微助推一下不足的阳气。

    ⊙夜里出汗,用“当归六黄汤”

    疲劳而且出盗汗的人,应该用“当归六黄汤”,也是李东垣的方子。他在一组养阴、清虚热的药物之前,用了黄芪,为的是补养被耗竭的气力,改变疲劳状态。不过,用这个方子的人,热象一定要比较明显,因为里面用到了清热作用不小的黄连、黄芩、黄柏,分别是能清心火、肺火、肾火的清热药。如果是气虚的人,特别是脾气虚,平时动不动就腹泻的,这药是禁忌的。

    我们说了,气虚的人容易疲劳,因为气虚是功能不足、体力不支;阴虚的人也容易疲劳,但他们的疲劳却是阴精被消耗的结果。所以同样是疲劳,治法却大相径庭。那么,怎么辨认他们的差异呢?看出汗的性质就可以了。

    如我们上面所说,阴虚的出汗一般是盗汗,这种汗是在夜里睡觉时出,醒来发现自己出汗了。有的一入睡即出盗汗,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方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盗汗即出。出的汗量,悬殊也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 5时许,或在醒觉后 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且醒后就不再出汗了,一般也不会有不舒适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也不明显。

    中型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至会将睡衣都湿透了,醒后汗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因为热而汗出,醒来后有时会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

    就有汗液大量涌出,随着入睡,汗出可使其惊醒,醒后汗液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同时混有汗臭。严重的时候可将被褥浸湿,甚至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抱怨自己疲劳不堪,同时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比较烦躁,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甚至还有低热或潮热,手脚心热,头晕,消瘦,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需要注意的是,阴虚人的瘦,和气虚疲劳的那种瘦不一样,前者的瘦发干,身体好像是缺水的,而且脸色也偏红,舌质也偏红。气虚人的瘦是瘦而且发虚,肌肉不仅少,而且很松软,脸色一般是发白的,舌质的颜色也淡,更没有阴虚人的热象,相反的倒时常是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懈怠感。

    一般来说,轻型的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中型的乃至重型的盗汗,已经是明显的阴虚表现了,而且阴虚程度在递增,如果不加遏制,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消耗,就不再仅仅是疲劳的问题了。

    这种阴虚之汗的治疗,也不能再用药物收敛了,而是要从根本上清除出汗的病因:阴虚导致的虚火。

    疲劳而且出盗汗的人,应该用“当归六黄汤”,也是李东垣的方子。他在一组养阴、清虚热的药物之前,用了黄芪,为的是补养被耗竭的气力,改变疲劳的状态。不过,用这个方子的人,热象一定要比较明显,因为里面用到了清热作用不小的黄连、黄芩、黄柏,分别是能清心火、肺火、肾火的清热药。如果是气虚的人,特别是脾气虚,平时动不动就腹泻的,这药是禁忌的。

    目前“当归六黄汤”还没有对应的中成药,和它作用近似的是“知柏地黄丸”。但是“知柏地黄丸”只是清虚热、养肾阴的,没有补气的药物在其中。对于盗汗已经把人出虚了,虚到已经有明显疲劳感的人,是要加用补气药的,可以在“知柏地黄”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丸”。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找中医,根据你的情况“量身定做”

    处方了。

    “地黄丸”系列中还有一个是“麦味地黄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麦冬、五味子,适宜治疗盗汗的虚热程度,没有“知柏地黄丸”或者“当归六黄汤”的严重,主要起滋阴和收敛的作用。

    食物中的银耳、莲子、枸杞都有滋补阴精的作用,家常煮粥的时候要常加上三四朵银耳、10克莲子和十几粒枸杞,还是那句话,关键是养成习惯,要经常吃才能起作用。

    失眠之后自然会觉得累,即便不失眠,有的人睡得解乏,有的人却越睡越累,觉得累的人是因为睡得浅。

    睡不好不如不睡,越睡越累

    怎么才能不做梦,睡得深?其实很简单,白天体力活动多了之后,人往往更容易进入“慢波睡眠”,“累得连梦都不做了”不是一句玩笑话,应该是睡眠的最高境界。

    所以,失眠之后的疲劳和累,不是吃补药能解决的事,因为心经有热,胃中不和导致失眠的很常见,吃补药无异于助纣为虐。和吃药相比,适度的劳作、体力消耗可能是治疗失眠最好的办法。

    ⊙打呼噜的睡眠是最没效率的

    打鼾只能说明你能很快进入梦乡,但身体的其他器官并没得到应有的休息和恢复,因为在如雷的鼾声中,人是处于低血氧之中的,

    不信你问那些呼噜声很大的人,肯定很多人说,睡了跟没睡一样,不解乏,白天仍旧很困,坐在那就打盹儿。

    肥大的扁桃体压矮了孩子的身高

    我的一个朋友长得矮,他妈妈每次提起都很后悔,说因为他小时候扁桃体肥大,没及时割掉,结果把孩子的个子“压矮了”。

    我当时还笑她,说她就是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遗传问题。后来学了医我才知道,扁桃体大还真是可以压得孩子长不高的。在重庆就有个典型例子:一对孪生姐妹中的一个,居然比另一个矮了 10厘米。医生很奇怪,她们的基因那么接近,又生长在同一个环境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后来才发现,那个不长个儿的妹妹,从小就打呼噜,到医院一检查,原来妹妹有个扁桃体异常肥大,堵塞了呼吸道。虽然看似睡得比姐姐要香,实际上,在打呼噜的睡眠过程中,她的大脑是缺氧的,由此影响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导致最终比姐姐矮了那么多。

    这种肥大的扁桃体在医学上称为“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和我们常说的扁桃体一个性质,只是位置不同,它长在鼻咽的后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那个部位很容易感染,如果感染持续不消,腺样体就会肿大,时间长了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肥大,直接堵塞呼吸道。根据统计,在从小就打鼾的孩子中,有 80%是因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当孩子在睡梦中发出响亮的鼾声时,他们的大脑正处于缺氧的状态中。而睡眠正是儿童生长激素分泌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候,因为决定身高的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时才会出现分泌高峰。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假期下来,孩子长高了,就是因为假期更能保证孩子的睡眠。孩子的睡眠质量差,自然就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即便具有很接近的基因的双胞胎也可以一高一矮。

    孩子的精力旺盛,对缺氧有代偿能力,所以不到一定程度他们不会主动抱怨疲劳,但是缺氧造成的疲劳会以别的形式表现出来,严重的时

    候,智力发育也会受到影响。遇到孩子有上课精神不集中、记不住东西之类的情况,有经验的儿科医生,通常会建议你带孩子去查查耳鼻喉科,看看是不是有肥大的扁桃体。

    很多人去西藏之类的高原地区回来后,会觉得自己变迟钝了,就是因为那些地方氧气比较稀薄,而一直生活在内地、平原的人,没有高原人那么丰富的血细胞,不能通过超量血细胞的工作抵抗缺氧,所以直接影响了大脑的工作效率。那种从小打鼾的孩子,就相当于以平原人的身体,始终生活在高原缺氧的状态中,结果可想而知。

    打鼾的睡眠使人越睡越累

    更多的打鼾问题还是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好时,总是说他“能吃能睡”,而睡得好的标志是一沾枕头就鼾声如雷。事实上,打鼾只能说明你能很快进入梦乡,但身体的其他器官并没得到应有的休息和恢复,因为在如雷的鼾声中,人是处于低血氧之中的,不信你问那些呼噜声很大的人,肯定很多人说,睡了跟没睡一样,不解乏,白天仍旧很困,坐在那就打盹儿。但很少有人把解不了的疲劳,与如雷的鼾声联系起来。

    更要命的是,这种鼾声会时断时续,有的停顿可以达到一两分钟,突然就不喘气了。在这个暂停期间,人的胸腹部还在用力呼吸,但气就是冲不出气道,憋到最后会听到一阵比以前更大的鼾声,暴发性地响,然后会呼出一口长气,这个时候,他们会被憋醒,突然大叫一声之后翻身坐起,同时感觉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而且一身大汗。人们总说这是在做梦,俗话也说被“梦魇住了”,其实这根本不是大脑皮层的问题,不是梦,很多时候就是呼吸暂停,是缺氧到了极点时身体的一种自救本能。每次从这种鼾声的停顿中冲出来都是一次侥幸,因为这种停顿如果超过120秒,很容易就会发生猝死,而且一般都在凌晨。很多人是在睡眠中去世的,最后尸解发现大多是心血管病,心肌梗死。追溯其生前,大半

    都有打鼾的毛病,而突然的死亡很可能就发生在打鼾之间的呼吸停顿中,因为那口气就再没喘上来。

    这种打鼾的人一般都偏胖,而且打呼噜会遗传,兄弟姐妹到了四十岁之后可能都打,因为他们有同样的生理结构,而且肥胖是主要问题。因为肥胖者咽喉周围和胸腹部脂肪堆积,导致气道狭窄。

    前面说了,孩子脑缺氧时,生长激素分泌少,孩子就不长个了。如果是成年人,虽然生长激素不再影响身高问题了,但打鼾导致的缺氧仍旧可以使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这种激素分泌量一下降,可以直接引起身体脂肪和肌肉的比例失衡,具体说就是只长肥肉不长瘦肉,人会更胖。

    加之睡眠质量差,这种人日间肯定嗜睡,他们会抓空就睡,这样活动量势必会减少,能量消耗下降,又进一步使体重增加。体重的增加又加重鼾症,从而使肥胖与鼾症进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所以,目前国际上已将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纳入肥胖的治疗方案,且效果显著,往往是肥胖减轻后,鼾声也会减小,反之亦然。

    医院里抢救危重病人,都要对心脏、血液等各个方面做监测,其中一个指标就是“血氧饱和度”,也即血液中的含氧量。如果一个人的心肺功能好,他的“血氧饱和度”就高,也就意味着他的大脑、身体器官都不缺氧,一旦这个指标下去了,马上就会出现意识问题,人变得糊涂了,甚至昏迷,因为大脑对缺氧是最敏感的,氧气供应不够时大脑总是“首当其冲”。即便你没有这么严重的呼吸暂停,但如雷的鼾声中,人始终处于一种低血氧状态中,打了一夜的呼噜,等于缺了一夜的氧,第二天白天实际是处于“血氧饱和度”低下的状态,所以会疲劳、会困,而且这种疲劳不是你补充点营养就能解决的,就像一个缺觉的人,只能通过补觉来改善疲劳。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多年不改变,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的性情都会发生变化,变得暴躁、易怒,而且还可能最终躲不开“老年性痴呆”

    的问题,因为痴呆就是大脑缺氧造成的。很多人是得了脑出血、脑血栓之后,因为血管不能供应一部分的脑组织,造成继发性痴呆,而长期的打鼾造成的缺氧和前者是殊途同归的,只是会发生得更隐秘,因为很少有人把老糊涂和打呼噜联系起来,大多是发现智力下降、人格变化之后回想以前,在医生的追问下才想起没病的时候能吃能睡,鼾声如雷……

    你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吗

    有医生对 400例鼾症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肥胖率高达70%。他们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来医院就诊时被意外确诊为鼾症的。此前多数病人已有 10年以上鼾症历史,就诊时多伴有高血压等并发症,也就是说,打鼾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后患!

    一般情况下,呼噜声每停顿 10秒以上为一次呼吸暂停。如果在睡眠1小时中,有 5次以上大于 10秒的停顿;或睡眠 7小时中,大于 10秒的停顿在 30次左右,就属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了。

    只要算个账就明白:人的一生有 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正常人在睡眠时呼吸均匀,氧气摄入量可以满足身体各部位的需要。而以每晚 7小时睡眠计,如果有“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将有 300~400秒处于无氧吸入状态,这样夜复一夜,氧气摄入量会明显不足,身体各重要部位就在不知不觉中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了,自然增加了罹患各种严重疾病的可能。现在发现,有一半的患者的脑血管意外,如果不治疗他们的打呼噜问题,持续到 5年左右的时候,死亡率可为 11%~13%,如果你每小时的呼吸暂停大于 15次,而且持续 8年打呼噜,死亡率就上升到 37%!

    了解了这些实情,如果你是个打鼾者,建议你还是到医院做个检查吧。医生会使用“多导睡眠图”对你进行详细监测。“多导睡眠图”检查目前已被认为是打鼾病人必做的重要检查,它可以对病人夜间睡眠时的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等进行动态的

    观察,从而了解打鼾对身体影响的程度,进而指导打鼾的治疗,有时候还需要借助手术。比如引起孩子打鼾的腺样体,一般在十几岁时就会自动萎缩消失,打鼾会逐渐减轻,如果你是因为腺样体不萎缩而造成鼾声如雷,去医院切除腺样体就可以了,和我们为了减少扁桃体感染切除扁桃体是一个性质。

    为了减轻打鼾的症状,睡眠时姿势要讲究,尽力侧身睡,不要仰卧,因为仰卧时肌肉最放松,气道堵塞的程度会增加。同时可以把你的床头抬高,减少肌肉脂肪对气道的拥堵,要注意不是仅仅把枕头垫高,那样的话会带来颈椎问题。把床头抬高的同时,头和身体还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才是减少打鼾又不至于引起颈椎病的正确姿势。

    ⊙“劳筋骨”是最好的安眠药

    人的睡眠可以分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种叫做“快波睡眠”,在这种睡眠中,大脑非常活跃,人做梦往往都在这种睡眠状态下;另一种叫做“慢波睡眠”,此时,睡眠就进入了更深的无意识状态,这种状态的睡眠是不会做梦的。

    失眠是最容易引起疲劳的,这和体内的激素分泌有关。

    由肾上腺分泌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分别是人体里的“白加黑”。白天,皮质激素分泌;夜晚,褪黑激素分泌。褪黑素分泌的时候,人就开始犯困,昏昏欲睡,并且能很快进入梦境,所以褪黑激素是种人体内自己产生的“催眠药”,现在市场上也有卖的。

    在中国有个广告叫响了的名字,叫“脑白金”。这种人体自身就可以合成的生物制剂,更适合长期加夜班的人,或者帮助人们长距离飞行后“倒时差”。而皮质类固醇是种“兴奋剂”,白天的时候分泌量慢慢回升,在天快亮时达到最高峰。如果睡眠充足,皮质类固醇就会有自然的循环,使人在清晨起来时感到精神焕发。但如果连续一个星期睡眠不足,皮质类固醇的自然循环就会发生改变,它不会再在清晨上升到高峰了,所以人们就会觉得精神不振、疲劳,生命因为缺少必需的“兴奋剂”而变得委靡不振。所以你如果一周出现 3次以上或者持续 1个月以上失眠,就需要当“失眠症”去治疗了。因为人只要一天缺觉超过 4小时,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就会减弱 28%,免疫力降低的症状之一就是疲劳,而后果则是百病丛生。

    但是,同样是睡眠,有的人能解乏,有的人却越睡越累,这就和睡眠深不深很有关系了。人的睡眠可以分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一种叫做“快波睡眠”,在这种睡眠中,大脑非常活跃,人做梦往往都在这种睡眠状态下;另一种叫做“慢波睡眠”,此时,睡眠就进入了更深的无意识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睡眠是不会做梦的。这两种状态在睡眠过程中会交替出现,其中的“慢波睡眠”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让脑部修补“自由基”造成的损害。“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是个坏东西。其他器官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的细胞来修补“自由基”造成的损害,但大脑不能,它只能在人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进入到不做梦的“慢波睡眠”状态时,才能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进行“抢修”作业,人体才能得到最好的修复。很多人去医院看失眠,除了入睡难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梦多,说是睡着了,其实大脑里乱云飞渡,结果醒了之后人

    觉得很疲乏。这就是说,人虽然睡觉了,但始终没进入质量最高的“慢波睡眠”中,睡眠的质量不好。那怎么才能不做梦,睡得深呢?其实很简单,白天体力活动多了之后,人往往更容易进入“慢波睡眠”状态——这是研究者得出的实验结果。他们还发现,“慢波睡眠”时,也就是不做梦时,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生长激素对成年人来讲,是能帮助身体蛋白质合成以恢复体力的。体力劳动多的时候,肯定蛋白质的消耗会增加,消耗一多,人体就通过内分泌把这个信息反映给大脑,大脑就会将“慢波睡眠”的时间延长,以便于体力的恢复。

    大家都有经验,生病后人总是特别嗜睡,医生也会鼓励病人多睡,这是因为,机体要通过深度睡眠来增加蛋白质合成,抑制其他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以帮助人体早日恢复健康。

    所以失眠的人永远是劳心的人,而不是劳力的人。要改变失眠也就很简单,只要增加体力劳动的机会,睡眠就会改善。很多脑力劳动者睡眠不好,但只要出去旅游,或者某一天的运动量突然增多了,长期困扰他们的失眠就会减轻,就是因为运动使他们身体的蛋白质消耗增加了,客观上给了他们通过提高睡眠质量来修复身体的机会。

    我有个切身体会,有一次去滑雪,很累,回来之后又去泡温泉,说是解乏其实更累,因为都是消耗的运动。而且泡温泉的消耗一点儿也不比滑雪小,所以温泉一般是禁止心脏病人进入的,因为它会使心率增加,代谢加快,本来就有问题的心脏会受不了。结果那次,我睡了有生以来最香甜的一夜觉,第二天我和朋友开玩笑说:“真是累得连做梦的劲儿都没有了。”因为一夜睡得很沉、无梦,那种解乏的感觉至今想起来还很怀恋。

    很多专家学者级的劳心者,他们也都有失眠的毛病,解决的办法也如出一辙,就是在傍晚将“劳心”改为“劳力”,比如在小区里快走

    20~30分钟,走到微微出汗,那时候身体里的蛋白质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消耗,晚上再睡,肯定容易入睡,也容易进入不做梦的“慢波睡眠”中,睡眠的质量肯定好。

    ⊙失眠引起的疲劳,不该吃补药

    中医是没有安眠药的,它主要是把引起失眠的原因解决掉,凡是能解决原因的药也就具备了安眠效果,因此,失眠的时候,不同体质的人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用药的,包括我们经常说的为了安眠临睡前喝牛奶,也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你总在“快波睡眠”中,就容易做梦,而且你睡得比较浅,也容易醒,醒后做的梦也很容易被记住。只要做梦了,都说明你处于“快波睡眠”中,睡眠质量都不太好。

    白天精神紧张的病人,夜里做梦也会非常紧张,醒了更疲劳。很多人会因此去找补药吃,这往往是错误的,因为这种人的疲劳不是虚,是不能通过补来解决的,反倒应该清。

    如果用中医来辨证分析的话,失眠多梦往往属于心经有热,因为有热把心神逼迫出去,四处溜达、心神不宁的时候怎么可能睡得好?所以,倒是应该选择清心、安神之类药物去治疗,心清了,睡眠好了,疲劳自然会减轻。失眠的人多数是不胜劳累的,活动一会儿就觉得出汗、没劲儿、心慌,但中医不认为这些都可以用“虚”来解释,而是要综合来评价的。例如,肝郁气滞的患者也会出现疲乏,就要采用舒肝解

    郁的方法,你去看中医,可能会给你开“解郁安神颗粒”之类的舒肝药;如果舌质红,舌苔黄厚,大便干,说明心火很盛,就可以临时加服 3~5天的“牛黄清心丸”,虽然不是补药,但通过改善睡眠,也都能减轻你的疲劳感。

    其实,中医是没有安眠药的,它主要是把引起失眠的原因解决掉,凡是能解决原因的药也就具备了安眠效果。因此,失眠的时候,不同体质的人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用药的,包括我们经常说的为了安眠临睡前喝牛奶,也是因人而异的。

    中医里有一种失眠是因为“胃不和”,所以“卧不安”,这种人的舌苔会很厚,说明他的胃肠消化不好,他的失眠可能是由植物神经的失职,影响了中枢神经的功能。这种人往往要通过消食导滞,比如吃吃萝卜,晚饭后多走走路,把肠胃排空了,才能睡踏实的,我在本书中很详细地记录了类似实例。这种人就千万别再喝牛奶了,因为舌苔厚本身就说明有湿热,胃肠不干净、湿热、淤滞可能就是失眠的主因,再喝牛奶等于是给夜间的胃肠增加负担,只能加重病情。

    ⊙哪种安神的中药更适合你

    这些具有安神作用的药,只有两个里面有补药,一个是柏子养心丸,里面用了黄芪,这药适应的是心气虚很明显,虚到连惊吓都受不了,好像要捧着心才行的人。还有就是人参归脾丸,针对那些疲劳后失眠的人,疲劳是他们更大的问题。

    天王补心丹:

    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更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这种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还一阵阵发慌,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阴血虚的症状要明显一点儿。

    朱砂安神丸:

    这是李东垣的方子,适用于病人失眠多梦,但“心火”明显比上一个药物治疗的失眠要旺,因为这药里有去“心火”的黄连。这种失眠的人心里常觉得很烦,甚至有点儿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还有可能有精神抑郁,这个时候吃“朱砂安神”就比“天王补心”合适,既能清热,又能用朱砂这种矿物类药物重镇一下浮越的心神。

    柏子养心丸:

    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适合虚得比较明显,失眠健忘而且有气虚表现的人。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而且有点儿响声就被吓一跳,即常说的“一惊一乍”的,俗话是“胆小”,实际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人参归脾丸:

    这个成药一看不像是治失眠的,因为和心无关,但对于脾虚导致的失眠非它不可。这种失眠是因为脾虚使气血生成不足,影响到心血也不足,最终使心神无处寄居,心神浮越。所以,除了失眠,还会记忆力下降,而且总是一副有气无力、营养不良的样子。有气无力是气虚,营养不良是血虚。

    安神补心丸(胶囊):

    凡是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的失眠人,如果还伴有心悸、心烦、咽

    干口燥、盗汗、耳鸣、头晕的,就适合吃这个药了。

    牛黄清心丸:

    如果失眠是“心火”烧出来的,除了失眠还有头昏沉、心烦、大便干的症状,就适合用这个药。事情一着急就容易出现这样的失眠,而且失眠者的舌质很红,特别是舌尖,红得好像都有小裂痕了。总之是热象比较突出的人才可以选择。

    加味逍遥丸:

    适用于不仅失眠,还伴有情绪低落、胸闷、两胁胀、喜欢长出气现象的病人,治疗因为紧张、生气导致的失眠更合适,可以起到舒肝解郁、改善睡眠的作用。

    越鞠保和丸:

    对于失眠而梦多,早上醒来总感觉特别累,胃口不好、舌苔厚腻的人适用,通过打扫干净肠胃,使人轻松入睡。

    解郁安神颗粒:

    适用于因情绪不畅导致的入睡困难,病人往往多梦,而且睡得很轻,有一点儿声响就容易醒,还可有心烦、健忘、胸闷等症状同在。

    同仁安神丸:

    失眠而且心烦,舌尖红,多梦的可以选择服用。

    活力苏口服液:

    失眠的同时伴有腰酸腿软、耳鸣,总之要有明显的肾虚表现,才适合吃这个药。

    七叶安神片:

    有些老年人,晚上会觉得胸闷,有冠心病的病人,也常睡不沉,这种情况用“七叶安神片”可以缓解,因为这药既能活血也能安神。如果还经常有胸痛、胸闷发作,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胶囊。

    这些具有安神作用的药,只有两个里面有补药,一个是柏子养心丸,里面用了黄芪,这药适合心气虚很明显,虚到连惊吓都受不了,好像要捧着心才行的人。还有就是人参归脾丸,针对那些疲劳之后失眠的人,疲劳是他们更大的问题,有气无力、面色萎黄是他们不同于其他失眠者的最典型特点,其中的人参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也是通过气血双补,使心神有所寄居,不再四处溜达,人才能得以安眠。

    ⊙哪些安眠药可以应急用

    褪黑素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前面我们说了,“自由基”不是好东西,必须尽快清除,否则,衰老、癌症都会以它为基础产生。褪黑素就有这个功能,能防止细胞被氧化,被损伤,其功效超过了已知的所有体内物质。

    必要的时候,治疗失眠的西药还是可以应急的,短期吃不会形成依赖。

    最常用的安眠药是老百姓都知道的“安定”、“舒乐安定”等,它们的作用比较缓和,安全,副作用小,吃 1~2片就可以。但长期服用可产生依赖性,也可成瘾,而且这种安眠药吃完了之后身体会觉得没力气,

    因为药物使肌肉松弛了,使不上劲儿,好像身体很沉,这是安眠药的副作用所致,并不是你的疲劳加重了。如果你想避免因为吃安眠药带来的疲惫,可以吃近些年新研制的治疗失眠的药物,比如“佐匹克隆”、“思诺思”等。它们起效快,专门针对入睡难,而且能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夜间觉醒和早醒次数,也没有白天起来身体发软的问题。只是长期服用后突然停药会出现一些戒断症状。如果你除了失眠还有明显的焦虑表现,比如烦躁不安,总是担心一些事情,入睡困难,躺在那儿瞎琢磨,可以吃“罗拉”,它可以解除因为焦虑和紧张导致的失眠,帮助恢复正常的睡眠。还有现在被广告做滥了的“褪黑素”,就是“脑白金”,其实它比普通安眠药更安全,因为它是人自身就能产生的,是从人体中叫做“松果体”的结构分泌的,所以,这种药的包装上可能会写“松果体素”,也就是“褪黑素”。

    褪黑素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前面我们说了,“自由基”不是好东西,必须尽快清除,否则,衰老、癌症都会以它为基础产生。褪黑素就有这个功能,能防止细胞被氧化,被损伤,其功效超过了已知的所有体内物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叫它“脑白金”倒是不为过。褪黑素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夜幕降临后,光刺激减弱,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也相应增高,在凌晨 2~3点达到高峰,人就能睡得熟。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萎缩直至钙化,特别是 35岁以后,体内自身分泌的褪黑素明显下降,平均每 10年降低 10%~15%,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即便睡了,也没年轻时那么解乏,不可能一夜起来又活力焕发。如果这个时候,你又在从事一种昼夜颠倒的工作,比如半个月一倒的夜班,把生物节律,更恰当地说是把褪黑素分泌的节律打乱了,失眠自然在所难免。但因为你只是节律紊乱,而不是真正的失眠,如果吃

    安眠药就有点用力过猛了,更适合吃这种能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提高睡眠质量,而且它还没有成瘾性和明显副作用,因为毕竟是自己身体原本就能产生的。

    用褪黑素的话,一般是晚上睡前口服 1~2片(含褪黑素 1.5~3毫克),一般二三十分钟内就能产生睡意,而早晨天亮后,褪黑素自动就会失去效能,起床后也不会有吃了安眠药的困倦感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