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舞台上的那些主角们-出演《伐子都》,一炮走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钱浩梁曾是“全活”的京剧大武生。受梨园家庭的影响,打6岁起就随父练功学艺的钱浩梁,自小就爱上了京剧这一行。10岁那年,他一度进入上海戏剧学校学戏。虽然这所学校不久停办,但先后到该校短期任教的京剧名角不凡的身手、风范,足以令他仰慕不已,他决心将来也要当个名角儿。

    50年代初,他考入新成立的中国戏曲学校插班学习。他的老师名武生尚和玉功底深厚扎实、艺风严肃、传艺认真。钱浩梁的身体条件和武功基础本来就不错,对老师又非常尊重,学习也异常努力刻苦,不久就将尚派武生戏的代表剧目《挑滑车》、《艳阳楼》、《伐子都》等学得颇为中规中矩。1956年,他成为中国戏曲学校的首届毕业生,并被留在该校实验京剧团工作。

    1959年,对不满25岁的钱浩梁来说可谓双喜临门:在出演《伐子都》一剧中,他扮演的子都一炮走红,声誉鹊起,被京城同行公认为“全活”的尚派大武生;也就在这一年,初步立住了舞台形象的钱浩梁,因政治上要求进步,为人谦虚敦厚,在演艺上精益求精,而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中国京剧院为补充队伍,决定从中国戏曲学校实验剧团选调40人。由杰出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任院长,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杜近芳等名角荟萃的中国京剧院,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京剧演出团体。该院的总导演阿甲、副院长张东川等观看了钱浩梁主演的《挑滑车》,深感这位年轻人是株好苗子,就把他选调到了中国京剧院。

    信奉“艺无止境”的钱浩梁,早就对中国京剧院一团的著名演员李少春心驰神往,十分向往能在李少春的帮带下,提高砥磨自己的艺业,成为京剧界的文武全才。但初到中国京剧院,选调去的这些人全都留在四团,等待调整分配,这难免使钱浩梁忐忑不安。

    有一天,四团在吉祥戏院演出《伐子都》,正值饰子都的主要演员前一天演出中把手扎了,不能上场。团领导想到钱浩梁演过这出戏,要他当晚顶上去。视《伐子都》为拿手戏的钱浩梁,此时却惟恐演好该戏就被四团留下,所以迟迟疑疑地说:“我可只是替替啊……”

    “放心!院里早定了,你上一团!”知道他心思的团领导给他吃了定心丸。

    不知是这颗定心丸令钱浩梁精神大振,还是有意显露一下本事,当晚他在演出中超常发挥,扎着大靠满场飞,身手坚实稳健。尤其在那场为了抢头功,不惜一箭射死本军大将颍考叔,回营后深感有愧,惧疚而亡的戏中,他连唱带做,声情并茂,将这个英武、阴险、狡诈而天良尚未泯灭的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博得了满堂喝彩。凑巧的是,那天晚上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在台下看戏。悄然而来的江青对钱浩梁的扮相和演技大为赞赏,从而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钱浩梁终于如愿以偿地被分到中国京剧院一团。当时43岁的李少春身体欠佳,院领导有意安排他带带钱浩梁,既培养新生力量,在必要时也能替替他。艺德高尚、为人热情正直的李少春对钱浩梁很是喜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