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后很受鼓舞,感奋扣击心扉。
长期以来,寓言界滞后的理论研究,对寓言创作失去指导意义;停滞不前的寓言创作,对理论研究不能发挥推动作用。
理论与创作脱节,两者互联互动的命脉嗷嗷待哺。
仇春霖教授会上刮起的春风,能否催醒冬梦绿绽枝头,能否吹散危机带来生机,能否拉动寓言创作与填进,有待广大寓言作者通过创作实践加以印证。
春风催动我从探索的港湾驶出,载着这本寓言作品集,在成功与失败混合的洋面沉浮。
社会调査发现,许多过去的包括入编小学语文课本的优秀寓言,几乎都有时代局限性。
我常常将这些寓言推荐给小读者,大多数小读者都不感兴趣,有个三年级小学生说:老师!你讲这些故事给我们听,是不是把我们当作傻瓜蛋呀?这话似雷鸣惊破我的意料;这话无疑是一服清醒剂,它提醒我,如今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应该给以足够的估计,寓言创作如不与时俱进,就会脱离广大读者;如不打破故事短、寓意浅的老框框、旧格局,小读者是不会喜欢的,他们喜欢沉浸在似懂非懂的思考之中。
社会调査证明,老寓言与新时代碰撞,发出的光芒是尘封的,它照不亮寓言创作与时俱进的道路。
俱往矣,数时尚寓言还看今朝。
本集寓言作品中,一个汉字,两个词语,三个理念,这些非寓言角色纷纷登台扮演主角,它们的渗透之箭,射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孔不入,无门不破。
寓言创作探索之魂鼓励我,试把小说、诗歌、童话的生命基因,统统移植到寓言创作,打破文体界限努力推动寓言从自我束缚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拓宽其生命空间。
所以,一些读者说杨明火的寓言作品,具有小说的厚实,诗歌的秀美,童话的奇趣,深刻的寓意和哲理,是一碟值得品尝的杂炒十景菜。
例如《雾炼珠》:它是小说,是散文诗,是寓言童话,也是童话寓言;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经得起细嚼,有希望跨越时空,影响久远。
浙江师范大学胡尹强教授曾经说过,他那上高中的女儿读了《雾炼珠》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作品。
然而,我这些寓言作品,能否印证仇春霖老师与时俱进论述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不过,与时俱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寓言创作也不例外。
向前看,创作拉动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推动创作,寓言界与时俱进的崭新局面,带着新时代的微笑,正落落大方地向我们走来,走来……寓言作家马长山先生说杨明火的寓言读后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很有可能在寓言界独树一帜。
这应该是广大寓言作者的共同心愿与追求。
我想,独树一帜的历史使命,不是独领风騷,而是抛玉引珠,引出一支与时俱进的寓言创作的新军劲旅。
作者
2003年10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