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安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99年我在阳光下翻看一张秦俑的素描,在那个孤独的氛围中我刹那间体会到了荒凉、历史以及博大、愤懑、忧郁的陕北那浑厚的流传数代的信天游。这是最早影响我的音乐;我在铅笔画粗犷而流利的线条中企图找出悠久岁月的某种躁动的痕迹或一种荒芜。我在阳光下的猜想持续了很久。

    我猜想刚出土的秦俑挺拔如古松,面孔冷峻。我不敢注视,不能否认这灰黑的陶出土之后的巨大穿透力。有一种辉煌更有一种精神临盆的历史痛苦感和复杂的意愿。浓墨般的氤氲的潮湿的潜意识开始进入我的内心,我独自徜徉在阳光下,搜寻关于陕北的印象。这些碎碎的痕迹细腻无比,我感到精神随时会抛锚,自己的思想无法抗拒这么一种规律的潮汐般的痛苦。浓墨残留的丝丝缕缕留在心头。你无法叫喊的震撼,无法摆脱的神秘将你在阳光下包围。秦俑背后是战国的黄土坑,没有复杂的道具、背景。这是最大的折磨与纠缠。有种泥土的气息将你浸透,增加你的内涵;你在情感的漩涡扯开嘹亮的嗓子,粗烈而澄净的欲望在悄悄蔓延。这是最有想象力的铸塑,天地造化,绝美、永不凋谢。

    我第一次打算出发去看看高原、黄土,去寻找那个面孔清癯、凝重、痛苦且隐约有一丝愉悦的秦俑的出土的地方。那是壮士走失的环境恶劣的地方。我在自己的日记里记下这些思想的印痕,为了不会干涸的思想之河的原始追溯。我不知道那些死去的英雄踌躇满志。后来我在杂志上又见到了秦俑,它们形容枯槁,没有生辉的铠甲。我站起来,想起音乐是我这时最大的安慰。这就是信天游。为了这种珍贵的音乐我投入了巨大感情和精力,我在这个虚伪与坚贞并存的世界开始了寻找语言之根。我在那些隐现的历史线索里挑拣我可以信任的资料;有时大喜大悲,咂摸久了,可以在千回百转的暗角兀自独思岁月苍茫。那些回荡的秦腔、花儿、爬山歌有着感人肺腑的热情和真诚态度。没有丝毫的颓废萎靡,惟有忧思生命的智慧与饱满。从胛骨碎片到龟板废墟,我漂泊了很久,等待了很久。

    民谣诗意地安居在我的漂泊的世界。我不敢松懈,不能停止理性的思考方式。我念念不忘那些从深层泥土里发掘的另一种元音,这就是我们的另一个灵魂。我曾经怀疑那些碳元素的测定方式和诸多的数据、鉴定分析是否真实。它可以证明什么?不,只能证明我们过多地放弃了情感过分的依赖工具、科学仪器。

    我们无法欣赏花草和任何一种艺术,我们在临摹精神,克隆思想,割断血肉相连的山水与宗教情操。

    当我被鲜活的秦俑所震撼时,我发掘到自己的一度搁浅的直觉开始复活。我甘愿在思想的俘获下获得另一种方式的成长。渴望接近粗粗的沙砾,祛除体内的慵懒,接触自然的光华、质朴的本质。我喜欢采摘向日葵放在那张黑黑的肌体流线健美的秦俑的素描一旁;这是思想的断章,个性的凝固的舞蹈姿态。这是我在渴望去陕北的日子里的生活姿态。我力图保持安静,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时时想起结实的秦俑是我的精神生活的关键部分。古老的微笑溢满他们的脸膛;手执兵刀、孤独而富有深省人心的色彩。这是迄今见到的最壮观最威武的历史思想的健壮的载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的力量呢?历史的车轮驶过,所谓壮志难酬成了笑谈,灰飞烟灭,一丝也不留下。

    我安静地走过平原时,地平线上混沌一片。犀利的风刮过荒芜的小路,野草也是这样遮住思想的吗?我感到莫大的耻辱,我未能挣脱,我未能苏醒过来。我迷失在荒野的车辚辚、马萧萧的宏大方阵里。闪亮着铜质光泽的秦俑寂无声息,我站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一旁,冥想着阳光四溅在带着湿热和土层温度的古老器皿上,词语叮当闪光,铿锵有力。信天游绵长的音调是不可造作和模拟的。

    2001年下旬我从朋友那里得到一盒西北民谣的录音带,还有密密麻麻手写的歌词。那场震撼是彻底的、毫无商量余地的。那是歌谣的原始典范,刚劲直率,你只能接受这种恳切的言辞,接受并且让它占领你的另一半情感世界。与陶俑一样,震撼你荒亘已久的思想,与木讷的尴尬的裸地一样虔诚。极有爆发力、高亢、在阳光下垂直蒸腾过的信天游渗透沟壑纵横的贫瘠的心灵。具有了蒙古长调的苍凉也兼备了某种奔放的浩荡的情感。这种纯正的醇厚音乐终于可以让我安静下来,断断续续的独自吟唱,这是人的孤独与岁月的默契,它无比珍贵,令人由衷地感到骄傲。你的心灵纯净安然,终身不再漂泊民间。不必隐遁或怯懦。

    我不知道那幅素描还要等多久会褪色,但岁月不会退却,它还要向前。生命的生死荣枯在瞬息之间完成,在有限的空间无限地向生命的深处延伸。没有停滞,没有退却,没有自我的封闭。信天游在流浪与世代同居的豪放的人、高原一起安然在阳光下保持坚韧的灵性。这些是痛苦的经验,孤独地成长于蒿草之中、与青铜一样淬火,历练思想的轰鸣积聚了个性的融合。在陕北的淳厚民风里嘶吼、挣扎;大山颤动,黄土狂舞。怅望西北,秦俑在民间歌谣的苦吟中愈发寂静。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不可驯服的歌谣。只有一种安静,那就是在阳光下荒山野岭中穿行的空旷的轻吟。这是生命的大安静,一种倚重粗犷和诱惑的孤独与渴望的血肉饱满的生动的无声的穿越。

    岁月无声,我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新的思想重新占据我们的理性。我们还能安静地说起那些铸入青铜的诺言吗?

    歌谣远去,我们漫长而安静地等待一种母性民歌的临界。

    民歌安静,春秋远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