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秋之夜-阅读的耐心/没有文学之光的世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真正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杰出的创作,能够存在并且一代代传承下去,靠的不是强迫的力量,而是它自身的无穷魅力。长期以来,所谓革命现实主义的阅读训练,使我们的审美走向单薄、简单和贫瘠。后来又是开放以来的泥沙俱下的阅读,什么快餐、无厘头,这部分东西进一步把我们与经典隔离,使我们很多人对语言的基本感受力丧失了,基本的阅读耐心也丧失了。

    他们基本的好奇心为什么会丧失呢?比如说他们为什么对那些更放肆的编造,更粗糙的语言反而更愿意接近?好的作品读不进去,其要害不在于想象的生活不够陌生化和神奇化,而在于他没有进入文学的内部,没有进入作家的语言系统。有两部分人的阅读是津津有味的:一是放松的自然的阅读,因为这部分人生命中对文字魅力的需求是天生的;还有一部分人是专业能力非常强的阅读,他可以深入到文字表层之下,进入内部,这部分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东西,更大的快感。夹在这两种读者中间的,就是受到长期不正常阅读训练和影响的人,他们会有自己的阅读概念,会受到阻碍。

    有一部分读者不是短时间,而是长达十年、二十年在荒谬的阅读环境里生活。有一个比喻,比如说一个人长达一年的时间在没有光的环境里工作,突然到了有光的地面,哪怕是很平常的一束光,他的眼睛都会致盲。我们如果是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隔离了,就等于在没有光的环境下生活——在没有文学之光的、没有文学光亮的环境下长期生活,突然来到文学的世界里,哪怕是不太强烈的一束光,也会让人致盲。可是文学的世界是很正常的,它的颜色是正常的,它的光亮是正常的,它的存在是具体的。

    一部分出了问题的、不可理喻的读者,长期以来生活在非文学的阅读空间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