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火的生活-心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心”是中医特殊看重的概念,它的地位高于“脑”,是主管情感、意识的,所以有“心神”之称,属“君主之官”,只有君主才能住在宫殿里……古代医家怀敬畏之情给能清“心火”的药物起名时,就用“宫”字代表了“心”。药中所见“安宫”、“清宫”等等,都与“清心火”同意。

    “心神”要潜藏在心血里,为的是以“心血”之阴,敛“心神”之阳,不使它变成“心火”,浮越出去。

    当人被杂念、心事招惹得心血内耗时,心神的落脚地就会逐渐缩小,乃至流离失所,心火就会四处肇事——向上可以扰乱清空,引发意识昏聩,心烦失眠;向下可以下注小肠,引发尿赤便血……但无论轻重,只要看到舌尖被火灼烧得发红甚至有了碎纹,都是非去心火不能解决的。

    心火一动,一般是急症,不急救就有生命问题,幸好有中医去心火的“急救三宝”,其中安宫牛黄丸最为著名,至今仍旧可以把那些西医也束手无策的昏迷人唤醒。我亲临的两个病例,让我对这个经典老药,深信不疑……

    心火上炎

    《灵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心是五脏六腑的主,人的精神就藏在心里。

    1.一颗安宫牛黄丸就让他醒过来了一个是出血,一个是血栓,但从中医角度看,都是心火惹的祸,治疗这种极度炽盛的心火,要尽快彻底清火,最适合的药物就是安宫牛黄丸,几百年了,一直有奇效。

    我公公生前是个胸外科医生,每天都要给病人做手术。他年轻时身体很好,四十几岁的时候还可以骑车从张家口到北京。只是一直口重,喜欢吃咸的,所以血压很早就高了。因为当医生久了,他对自身的疾病熟视无睹,从来不重视,降压药始终没坚持吃。

    那天他给一个肺癌病人做手术,手术快做完时,他突然身体一歪,倒在手术台上,旁边的助手赶快接过去把手术做完,其他人就把他抬到了床上,一做CT,发现是脑出血!他的同事马上给他准备手术,做了开颅,从脑子里取出了 80毫升血。因为手术及时,我公公的命保住了,但就是醒不过来,一直昏迷着。

    我接到电话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快吃安宫牛黄丸,那是很多北京人家里存的“救命药”。老人都有经验,发烧、抽风、昏迷时赶紧给病人嘴里塞一丸这药,性命没准就保住了。安宫牛黄丸是中医的“急救三宝”之一。我马上从同仁堂买了四丸安宫牛黄丸,那是十几年前,一丸就已经是 360元了,很贵。当天晚上把药送到医院,因为我公公仍旧没有意识,只能通过插在鼻子里的管子喂,术语叫“鼻饲”。

    第二天清晨,一直昏迷的公公睁开眼睛了,有了意识,认识身边的人了,把管他的医生都惊住了。西医不了解中医,不知道有这种能起死回生的“看家宝”。我公公吃了四丸,意识彻底恢复正常了。

    他的脑出血量很大,位置也很危险,居然被救活,后来又健康地生活了十几年,其中安宫牛黄丸功不可没。公公是西医科班出身,用手术刀干了一辈子活,之前他一直不信中医,自从见识了这个救了他命的安宫牛黄丸,他对中医也开始敬畏了。

    无独有偶,就在我写本书时,我父亲之前已发过一次的脑栓塞又发作了。那是个星期天的早上,他照习惯从冰箱里拿牛奶去热。我发现他拉错了抽屉,居然在冷冻室里找牛奶。再一细看,发现他的嘴角已经歪了,在流口水。我知道不妙,赶紧往医院送。在路上,他的意识就开始糊涂,四肢活动也不利索了。

    我选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中医院,因为我想到了救过我公公一命的安宫牛黄丸!医生一看我父亲的舌头,发现红得厉害,舌苔是黄腻的,是安宫牛黄丸的适应证。当天就吃下去第一丸,同时还给了安宫牛黄丸的静脉剂型,叫“醒脑静”。到下午,父亲的神志开始清醒。之后一个星期里共吃了八丸安宫牛黄丸,虽然没有我公公吃的那个价钱高,但效果仍很明显。后来,从核磁共振中发现了他的左脑大面积栓塞,因为药物得当、及时,最初涣散的眼神、痴呆的表情和思维混乱状况很快就好转了。

    父亲的情况和公公类似,都是上火导致的,且上的都是心火,中医诊断都是“心火上炎,扰乱清空”造成的。公公是个急性子,常年做手术,神经高度紧张,高血压诱发了脑出血。父亲的血压则一直很低,脾气也不急,但之前有个东西找不到了,他始终放心不下,日久导致了气郁化火。

    一个是出血,一个是血栓,但从中医角度看,都是心火惹的祸,治疗这种极度炽盛的心火,要尽快彻底清火,最适合的药物就是安宫牛黄丸,几百年了,一直有奇效。我的一个同学在美国行医,遇到一个脑部受伤的男孩,已经昏迷一个月了。她当时手里只剩下从国内带去的十丸安宫牛黄丸,就都拿出来让那孩子吃了,一个星期后孩子睁开了眼睛……101从此,她就成了那个城市的名医。其实,昏迷那么长时间,已经过了安宫牛黄丸的最佳治疗时间,之所以还能出现奇迹,一个是孩子比老人的火力壮,那时还有需要清的心火,另一个原因是外国人对中医药、针灸都十分敏感。中医有用六味地黄丸治好欧洲人脱发的病例,在中国则根本不可能期待这种疗效,那是因为外国人的经络没被中医的这种治疗方式打搅过,所以一出手就起效。从此,她就成了那个城市的名医。其实,昏迷那么长时间,已经过了安宫牛黄丸的最佳治疗时间,之所以还能出现奇迹,一个是孩子比老人的火力壮,那时还有需要清的心火,另一个原因是外国人对中医药、针灸都十分敏感。中医有用六味地黄丸治好欧洲人脱发的病例,在中国则根本不可能期待这种疗效,那是因为外国人的经络没被中医的这种治疗方式打搅过,所以一出手就起效。

    2.家中该备的中医“急救三宝”中医的“急救三宝”,分别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都是大寒大凉的去火老药。

    安宫牛黄丸清代就有了。中医认为心是人身的君主,要住在皇宫里,药物安抚的这个“宫”就是“心的宫殿”。还有个药物叫牛黄清宫丸,清热和救急的功能都不及安宫牛黄丸,一般用在发烧、烦躁、头痛、眩晕、惊悸不安时(包括孩子因高热抽风)。

    安宫牛黄丸里有牛黄、犀角、麝香、黄连、黄芩、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雄黄、郁金等。现在用人工牛黄代替了牛黄,犀角也改用水牛角浓缩粉代替。

    “非典”时期很多病人高烧昏迷,安宫牛黄丸的现代制剂“清开灵”救了很多人的命。安宫牛黄丸与现在临床上用得更普遍的“醒脑静”和“清开灵”同一出身,但比后者更安全有效。

    紫雪丹在“三宝”中历史最悠久,因为外观如霜雪紫色而得名,且药性大寒,所以也是冷若霜雪的。其中有大寒的石膏、寒水石、滑石、犀角、羚羊角、麝香及朱砂等。如今市面上较多的,是该药的另一种剂型,叫“紫雪散”。

    至宝丹的古方不仅有麝香、犀角、琥珀等昂贵药材,还需要用金银箔,这是为了加强药方中琥珀、朱砂的镇惊安神之效。如今至宝丹中的犀角也已改成了水牛角浓缩粉,市面上常见的是“局方至宝散”。

    “急救三宝”过去主要治疗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一般都有发烧、昏迷出现,现在也广泛用在脑损伤、脑血管意外上,但必须有明显的热象,至少舌头要很红、舌苔要黄。三者药性不同,安宫牛黄丸最凉,其次是紫雪丹,最后是至宝丹。

    安宫牛黄丸适用于高烧不退、神志昏迷不清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伴有惊厥、烦躁、手脚抽搐、常发出响声的患者。至宝丹对昏迷伴发热、神志不清但不声不响的患者更适用。综合这些特点,中医间口口相传就成了“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黄丸”。

    只要符合指标,不管是脑出血、脑血栓,还是因为煤气中毒、外伤导致的昏迷,都可以服用。越快保护脑细胞,后患越小,因为脑细胞是最高级的细胞,因为高级也就精贵,缺氧几分钟就会出现细胞死亡,能及时吃安宫牛黄丸,可抑制细胞死亡。

    3.心急如焚时可以借力牛黄清心丸很多人家里常备着牛黄清心丸,觉得心里烦时就自己吃一丸。拿“心里烦”做吃这药的指标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这是入心经的药,心烦是心经有火的症状。

    我在急诊室工作时有一次值班,临近傍晚,突然来了个男病人,穿得很体面,长得斯文儒雅的,是被他的同事送来的,原因是他突然说起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话,思维混乱——在那之前他一切正常,是很聪明的一个人。

    据他的同事回忆说,在事发前他只和别人一起吃了顿饭,回来就失常了。当时有人想到了那顿饭里是不是会有问题?是不是吃了什么东西中毒了?但一同吃饭的人并没有任何异常。

    因为是在中医医院,除了问病情、病史,中医的切脉、看舌头都是常规,带我的老师让病人伸舌头,那舌头红得我现在都记得,应该是我看到的最红的舌头了,舌尖红且有芒刺,好像要裂口子似的。我的老师感叹说:“这得多大的心火呀?! ”

    有了这个概念,再继续问就有了方向,才知道由于生意上的原因,他这几天心理压力很大,合同到期了不能履行,要和客户解释,他心力交瘁,心火旺盛,导致心神不宁了。

    牛黄清心丸!赶紧吃牛黄清心丸!老师开了处方,家属从药房拿到了药,也是同仁堂出的,质量最好的一种,当时就吃下两丸,同时静脉点滴疏通血管的常规药物。到了晚上,他的神志就基本恢复了,开始问身边的人:“我怎么会在这里?”好像刚从梦里醒过来一样,也说出了意识混乱的原因,就是因为生意急的!

    这个病人当晚就出院了,临走时已经如正常人,牛黄清心丸成了他的急救药。后来我在门诊又遇到过他,他告诉我又到年底了,生意忙,为了保险,提前吃牛黄清心丸了。只要他觉得压力大得要崩溃的时候,就先吃一颗牛黄清心丸,这个去火药现在成了他的定心丸了。

    很多人家里常备着牛黄清心丸,觉得心里烦时就自己吃一丸。拿“心里烦”做吃这药的指标还是比较靠谱的,因为这是入心经的药,心烦是心经有火的症状。因为入心经,所以不用担心吃这个药会像吃牛黄上清丸那样泻肚,它清泻的心火不是通过大肠排出的。并且里面有山药补着脾胃,即便原来有些脾胃虚弱,也没大碍。

    除了心烦,如果出现轻微的意识障碍,突然间糊涂了,且血压突然很高,也可以吃,同时送医院检查仔细,不能只用牛黄清心丸就一了百了,用它只是减缓病情,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说到血压高,还有一种牛黄降压丸,比牛黄清心丸更有针对性,主治“心火旺”加“肝阳亢”的高血压,人要比较壮实,有头晕目眩、舌头红等症状,而腰腿酸软不很明显,也没有腿脚发冷的感觉,是实性的。如果是虚性的高血压,则吃了也不会降。

    心火下注

    《诸病源候论》:“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家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心主血,和小肠相表里。如果心里有热,就会影响到小肠,小便就会便血。

    1.孩子被气得尿了血小便发红、舌尖生口疮、心里觉得烦,只要有这三个症状,就是典型的心火,情形严重的,甚至出现神志症状或者血压都升高了,可以吃牛黄清心丸。

    我在实习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男孩子,突然尿血,被父亲送到急诊。

    那个父亲紧张极了,说儿子的小便是红色的,怕儿子的肾有问题。我一问才知道,那孩子用了一天时间在家门口空地上做了个小篱笆,正得意时父亲回来了,觉得挡路,二话没说就给毁了。孩子当时大哭一场,到了晚上就开始尿血。我给他开了化验单,没查出血细胞来,尿液确实是红的。带我实习的是个老中医,一看就说:“孩子是着急得上了心火,火正从小便里排出去,所以尿是红的。”他开的就是“导赤散”。因为心的颜色是红的,赤就代表心,“导赤”就是疏导心火出去的意思。现在中成药也有卖这药的,可以治疗因着急上火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或口舌生疮。那孩子只吃了一剂,小便就不红了。

    心火盛的人,一般都是因为一件事情着急引起的,觉得心里烦热、口渴,脸上发红发热的,总想喝冷饮,小便发黄发红,尿起来有痛涩的感觉。其舌头会生疮,且一般长在舌尖上——舌尖属于心,舌的两边属于脾胃。小便发红、舌尖生口疮、心里觉得烦,只要有这三个症状,就是典型的心火,情形严重的,甚至出现神志症状或者血压都升高了,可以吃牛黄清心丸。导赤丸的清心、去火作用不及牛黄清心丸,导赤丸适合稍107微有些尿路感染症状的心火盛、小便黄,尿的时候有痛涩感觉的更适合。微有些尿路感染症状的心火盛、小便黄,尿的时候有痛涩感觉的更适合。

    人们总觉得,上火了,吃去火药就要泻肚,只有泻肚才能管用。其实,那是针对胃肠实火,胃肠实火长的口疮一般在舌头边(或是牙龈肿痛),不会发生在舌尖,舌尖口疮或有舌尖破碎就肯定是心火,这个时候,就不能泻肚,而是要利尿了。

    在中医里,心和小肠是相表里、相对应的,心中有火时,会“移热于小肠”,比如小便发红甚至尿血。而治疗心里的火,也必须通过利小便才能达到。中医所说的大肠和西医的大肠类似,但中医的小肠却代表了泌尿系统的功能。

    导赤散里的竹叶、甘草、木通都能利尿。如果没严重到必须吃药的程度,可以用竹叶泡茶喝,竹叶是入心经的,可以清泻心火。

    还有一种莲子心茶也可以用来去心火。特别适于作为夏天的“看家茶”、“专属饮料”。因为夏天是中医里“心”的季节,在炎热的夏天,心火更容易炽盛,人们最容易心烦,起急,所以到了夏天,每天可以用十几枚莲子心来泡水喝,专门去心火。

    莲子心和莲子肉的作用可是相差悬殊。莲子肉是补的,补脾胃,脾胃虚的人应该养成每次煮粥放十几枚莲子的习惯,能缓慢而持久地改变脾虚状况。莲子心却是泻的,不能常吃,要见好就收。

    老中医开莲子肉时都要嘱咐一句:“一定把莲子心抠出去,不能和莲子一起吃,否则时间长了,人会觉得心里发空。”因为火去大了,心气是可以被去虚了的。

    莲子心茶做法 10枚左右的莲子心,和绿茶一起冲泡,或者白菊花,有明显热象加黄菊花 4~ 5朵(苦寒)。

    禁忌:脾虚容易泻肚,消化不好。

    2.复发的泌尿系感染,不能去火《本草汇言》:“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疾病时间久了一般都没有火了,可以见到阳气虚衰导致的血证。

    要清楚,并不是所有泌尿系统感染都能用导赤散治愈。着急上火,初次发作泌尿系感染时可以使用,到后来成了慢性的反复发作,就不适应了,即便用了效果也不明显。

    对于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人,不仅这种中药去火无效,包括性质偏寒的抗生素也效果不明显了。比如最常用“沙星类”抗生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耐药性高达 60%以上,这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门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侯芳医生给出的数据,抗生素就类似中药里寒凉药物的药性。

    侯医生收治的都是反复发作的“泌感”老病人,以女性为多,一般都在劳累之后,如熬夜加班或者春节前准备年货,累着了,就犯病了。有个最严重的病人,每给家里拖一次地就会发作一次,已经虚到极致了。这个时候的泌尿系统感染,补虚还来不及呢!哪还有火可去?自然用抗生素也会无效。

    严重的泌尿感染,无奈时只能求助于作用最强的“泰能”。即便如此,细菌的耐药性会超过抗生素的研制速度,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提高抗生素的疗效,而是提高肌体的抗感染能力,避免感染,也就无须吃药了。这说明,反复感染的身体是需要补的,针对病人的不同体质,脾虚的吃补中益气丸,肾虚的吃六味地黄丸,阳虚的吃肾气丸,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体质吃强壮了,免得被细菌击中。

    心神浮越

    《难经》:“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 ”人之所以能安睡,是因为神归于心了,魄归于肺了,意归于脾了,志归于肾了,五种情志各归于五脏,人才能安眠。

    1.眼神含水的人,多数易失眠人的神经有主管亢奋的,有主管抑制的,得互相配合。睡觉的时候就是主管抑制的神经起作用,如果它的功能不行了,人就兴奋,睡不着觉。

    小时候看连环画,我最喜欢里面的梅花鹿,因为它的眼睛很漂亮,大大的,充满灵气,但又紧张、敏感,好像是含了水。后来,大学毕业后到临床工作,跟着老师的第一次门诊就遇到这样一个病人:是个小伙子,很瘦很精神,眼睛很漂亮,特别有神,很像我小时候看的梅花鹿的眼睛。老师当时一边摸脉一边问:“睡不好觉吧?”小伙子马上说:“我就是来看失眠的。”他很配合,很认真地给我们这些实习医生做“道具”。我发现,他面色和嘴唇很红,不像男人,很艳丽。老师说:“小伙子,你什么时候眼睛不这么漂亮了,你就睡着觉了。”弄得他特不好意思。他如果去看西医,估计要诊断为神经衰弱了。

    人的神经有主管亢奋的,有主管抑制的,得互相配合。睡觉的时候就是主管抑制的神经起作用,如果它的功能不行了,人就兴奋,睡不着觉。如果总是亢奋着,人就要被消耗,就要被火所伤,就会衰弱,神经递质就会有被耗竭的可能。神经递质是传播神经信号的,比如上一级神经递质被耗竭了,就不能传递神经冲动了,包括让人睡觉的信号,人就要失眠。火是阴虚导致的,而阴虚又是火烧掉津液的结果,所以是个恶性循环。

    中医里说的“阴”是有形的,比如血、津液等都是。人的“神”就111寄居在有形的“阴”里面,比如心神,就住在“心水”、“肾阴”里,因为心肾是相交的,分别把守、贯通人体的上下。和睡眠、神志有关的“心神”,就在这个小环境中寄居着,行使职能。寄居在有形的“阴”里面,比如心神,就住在“心水”、“肾阴”里,因为心肾是相交的,分别把守、贯通人体的上下。和睡眠、神志有关的“心神”,就在这个小环境中寄居着,行使职能。

    阴虚的人,心阴、肾阴都不足,等于给心神提供的居住场所在减小,严重时,心神可能流离失所,四处溜达——这时中医就叫它“心神浮越”——人就开始失眠,或者睡着了老做梦。白天,这种人的眼睛会异常漂亮,突出、有神,其实那不正常,是心神外露、居无定所的表现。精神分裂的人,眼神都直勾勾的,和正常人不一样,也是一种极度的心神外露。通过补心阴,就是给“无处落脚”的心神建造一个足够大的居所,让它有所归依,人才能安眠。

    当时老师给那个小伙子用朱砂安神丸做基础来变通的,嘱咐他汤药煎好后用热汤药冲一个生鸡蛋黄一起吃,什么时候舌头、嘴唇不那么红了,鸡蛋黄就可以不吃了。

    鸡蛋黄在中医里有补阴去火的作用。这种用法来自《温病条辨》里的名方“黄连阿胶汤”,就是用黄连、阿胶、黄芩、白芍煎汤冲一个生的鸡蛋黄,专门治疗心火过盛造成的心烦失眠。因为小伙子胃口不好,老师就用鸡蛋黄替代了阿胶——阿胶的补阴作用更强,但性质太腻,容易影响胃口。

    除了药物治疗,失眠人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要在床上滞留时间过长。有些人看书、用电脑、看电视都在床上,到真正想睡时就睡不着了。正确的做法是上床就睡觉,到了这个环境就让自己入睡,培养出一种神经反射。如果翻来覆去半个小时以上还睡不着,应该起来再做一些别的活动,等到有困意时再上床。

    这里特别要提一句,我的老师并不仅仅靠摸脉就判断出这个眼睛漂亮的小伙子是失眠的。望诊,也就是看他的神气、气色,在诊断上起了很大作用。现代人看中医特别喜欢一上来就让医生把脉,往往是捋着胳膊走进诊室就说:“大夫,您摸摸我有什么病?”以前我当医生时不大喜欢这样的病人,总觉得再往后他就该让我算命了。

    中医里有“舍脉从证”的说法,就是当脉象和症状冲突时,要服从症状,依靠症状来诊断。但从没有过“舍舌从证”的,说明舌头和舌苔可以直接反映疾病本质。而脉象与医生的主观感觉有很大关系,未必能反映身体的全貌。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大家明白:靠单纯摸脉就诊断出疾病的,

    往往是故弄玄虚,不是正规中医。要知道,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使人的很多本能废退了,其中就包括摸脉时的触觉。古人兴许可以单凭摸脉就能定确诊,我们身边的医生已经少有如此本事了。

    2.性感的唇色是病态清·喻嘉言《医门法律》:“色者神之旗也,神望则色望,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 ”人的气色是人的神气之旗帜,神气足则气色好,神气衰则气色衰,神气内藏则气色内藏,神气外露则气色外露。

    中医看人的气色、眼神和现在的审美很一致,讲究哑光的,含蓄的才是美的、健康的。小伙子特别外露的眼神、特别鲜艳的嘴唇颜色,都是阴虚的表现,是精气外泄,美得不正常。

    中医将人的皮肤可以出现的颜色分为青、黄、赤、白、黑五色。青色是肝的颜色,黄色是脾的颜色,红色是心的颜色,白色是肺的颜色,黑色是肾的颜色。这五种颜色如果出现异常,就说明这五个脏腑的功能出问题了。健康的颜色要正,要含蓄,不能露。

    中医经典《素问》把不正常的颜色都形容了一遍:

    红色:“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发红的面色应该是含在里面的,113隐隐透出,好像白的绸缎裹着朱砂,不是直接、扎眼的红。隐隐透出,好像白的绸缎裹着朱砂,不是直接、扎眼的红。

    这种红不仅是脸色,也包括唇色。通红的、涨红得发紫的脸色可能是高血压;暗红的,且局限在颧骨的红,可能是心脏有问题,如风湿性心脏病的“二尖瓣狭窄”,医生叫“二尖瓣面容”。如果是嘴唇,红得像樱桃色,人又昏迷,就要想到会不会是煤气中毒——那是二氧化碳中毒的典型表现。

    最常见的红,就是前面说的那个小伙子,红得娇嫩、鲜艳,一般都是阴虚,是肾阴虚影响到心阴了。肝硬化病人到晚期时,嘴唇、舌头都会出现那样的红,那是阴虚到了极点,肝肾阴都虚了,病情很危险。

    白色:“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白色主要指皮肤,要白得有生机,像羽毛一样的白,带着一点油脂滋润的感觉;不能死白死白的,如盐的白就是死白,有贫血的可能。

    人感冒,呼吸系统受感染,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属于肺气被闭,此时病人的脸往往是白而胖肿的,中医叫“晄白”,白而且虚浮。这就需要宣肺,等把闭郁的肺气散开,脸色也逐渐恢复正常了。

    黄色:“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黄色是中国人肤色中最常见的,但这个黄要有光泽。罗是一种丝绸,让雄黄的颜色从丝绸里透出来,黄得就很生动,才是健康的黄。

    黄土的黄是刻板的,带着死亡的灰暗,那种脸色的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比如肝硬化导致的慢性黄疸,在中医辨证是肝木克脾,脾气虚弱。

    黑色:“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人的皮肤黑其实很正常,日晒可能更黑,但那种黑亮,可以油黑油黑的,但不能发乌,好像洗不净似的。有种病叫“阿迪森综合症”,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这种病的症状之一就是皮肤和黏膜的色素沉着。这种病可以因为出现肾上腺危象而危及生命。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当年给人的感觉是精力旺盛,总带着温文尔雅标准的微笑,头发是松松直直的那种,现在说就是“万人迷”。实际上在他执政后期已经有人观察到他的脸色发黑,就是棕黑色。其实他很少去晒太阳。后来发现他那时已经患上“阿迪森综合症”,后期一直服用大量的激素。有一次演讲,到最后大家鼓掌时,他已经撑不住了。如果有中医能望诊的话,应能够看出他当时肾虚的征象。伴随他的肾下腺皮质激素减退,整个身体的功能都在减退,他变得很虚弱。这种病的皮肤

    黑,就类似“地仓”,是肾的颜色。慢性病人如果突然出现了面色发黑,

    而且是没有光泽的黑,是病情危重、元气不足的信号。

    3.从病根治失眠中医是没有安眠药的,中医治失眠是从病根上治起,一般的病根都和中医所说的“心”有关。

    天王补心丹:

    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朱砂安神丸:

    这是李东垣的方子,同样是治失眠多梦,药里有去心火的黄连。这种失眠的人心里觉得很烦,甚至有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还可能有精神抑郁,这个时候吃朱砂安神丸就比天王补心丸合适,既能清热又能用朱砂这种矿物类药物重镇一下浮越的心神。

    柏子养心丸:

    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病人虚得也会明显,失眠健忘且有气虚的表现。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有点响声就被吓一跳,

    常说的“一惊一乍”的,胆小,实际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人参归脾丸:这个成药一看不像是治失眠的,和心无关,但对于脾虚导致的失眠非它不可。这种失眠是因为脾虚使气血生成不足,影响到心血也不足,最终使心神无处寄居,心神浮越。所以,除了失眠,还会有记忆力下降,而且总是有气无力、营养不良的样子。有气无力是气虚,营养不良是血虚。

    安神补心丸(胶囊):

    凡是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的失眠人,如果还伴有心悸、心烦、咽干口燥、盗汗、耳鸣、头晕,就适合吃这个药了。

    牛黄清心丸:

    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除了失眠还有头昏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热象比较突出的人可以选择。

    加味逍遥丸:

    治疗因为紧张、生气导致的失眠更合适,可以起到疏肝解郁、改善睡眠的作用。

    越鞠保和丸:

    对于失眠而梦多、早上醒来总感觉特别累、胃口不好、舌苔厚腻的人适用。治失眠有个民间经验,就是临睡时喝杯牛奶。但这个经验也要分人,如果是这种越鞠保和丸适应的失眠,就千万别再喝牛奶了,因为舌苔厚本身就说明有湿热、胃肠不干净。湿热、淤滞也可能是失眠的主因,再喝牛奶就是给夜间的胃肠增加负担,只能加重病因。

    解郁安神颗粒:

    适用于因情绪不畅导致的入睡困难,这种人多梦,而且睡得很轻,一点小声就容易醒,还可有心烦、健忘、胸闷等症状同在。

    同仁安神丸:

    失眠且心烦、舌尖红、多梦的可以选择服用。

    活力苏口服液:

    失眠的同时并伴腰酸腿软、耳鸣,要有明显的肾虚表现,才适合吃这个药。

    七叶安神片:

    有些老年人晚上会觉得胸闷,有冠心病的病人睡眠也受影响,用七叶安神片可以缓解,因为这药除了活血还能安神。如果还经常有胸痛、胸闷发作,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胶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