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火的生活-不吃药的去火妙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癌症病人中有人不幸又得了精神分裂症,失去了正常意识和人格。医生们发现,

    多年之后,这些精神病人的癌症却好了。美国最新研究发现,罹患“唐氏综合症”的人是不得癌症的。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只要不让他们遭遇意外伤害,他们可以比正

    常人活得更长。这三种人有个共性,都是通俗意义上的“脑子不够用”、“没心没肺”,恰恰是这种“没心”的状态,给了身体本能体现价值的机会。西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早就说过:“最好的医生是身体的本能。 ”

    所以,要想不生病、不上火,就要拿掉“病”字下那个和“丙”字相对应的“心”!虽然不至于为了健康失去正常的精神和智力,但通过你的精神和智力有意识地放宽心还是能够做到的。

    不动心就能不上火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养生的终极目标,人归根到底是要顺应自然的。要想“法自然”,就要去掉心对身的干涉,去掉人的意识对身体的干涉,让脑子管得少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入静。

    1.70%以上的病由心而生现在的疾病已经被认定,70%以上属于“心身疾病”,这些病都是从“心”上得的,是脑子想得太多导致的。

    先来看婴儿的例子。儿科医生向来反对婴儿一哭父母就来抱,要求让婴儿多哭几声以便于他们增加肺活量。但医生也会告诉父母,特别健康的婴儿是很少哭的,甚至不哭,他们只会呀呀发声,因为他们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没有反映身体不舒服的负性情绪,也就没有需要宣泄的地方,所以很少哭闹。这就说明,任何人的心情都是身体状态的直接反应,身体健康则心情自然就好,反过来,心情不好肯定要拖累身体。

    苏联科学家很早就发现了:人的大脑可以产生数百万种神经肽,这些内分泌物质,不仅在两个大脑半球之间传递信息,而且还将大脑的信息传递给全身,从而影响全身的内分泌腺和器官,使整个身体完成大脑的指令。这就是心理影响生理、心情左右身体的具体过程。用中国人的俗话说,就是“病由心生”,“心”和“身”是互相作用的。

    现在做医学实验时要制作胃溃疡的动物模型,方法之一就是不断用夹子夹实验用的大白鼠的脚,使其紧张、恼怒、疼痛,乃至破坏它的情绪,一般情况下,经过几个月这样反复的刺激,大白鼠的胃就会出现溃疡了,和前面猴子“肝肠寸断”的道理同出一辙,都是心情受到重大打击引起的。

    陈小野《入静养生的原理》中一开始就提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这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致病根源”。这个高层次首先就包括大脑皮层,就是中医讲的“心”。大脑皮层的功能动用得越多,心思就越重,对身体的影响也就越大。大脑的功能是高层次的,身体功能是低层次的。

    在同样的外因影响下,生病与否,归根结底在于内因。一个“心重”、思想复杂的人,受到情绪影响留下的痕迹就重,对身体的影响也重,别人是小病,他就可能是大病。因为他们的高层次功能对下层的抑制过重,所以就比心宽的人更容易得病。

    还有个经验:患了老年痴呆的人,如果没有受到意外伤害,可能比正常人活得更长久。用俗话说,周围的人都被耗死,他们往往却白胖白胖的。这种现象也和大脑的高层次功能的失去有直接关系。他们失去了复杂的情感,也就失去了对下层的抑制能力,可以比心宽的人还要心宽,这就促成了他们体格相对健壮。

    大家都有体会 :人一生气,精神一紧张,就不想吃饭,血压也会升高,因为主管情绪的高层神经抑制了主管胃肠、血管的低层神经,胃肠肌肉不蠕动了,胃口就差了,血管收缩了,血压就高了。这就是身体的应激反应。

    各种疾病都是以应激反应为基础才发生或加重的。所谓“应激”,就是身体对突然而至的刺激的反应。这个刺激首先会影响的是人的情感,这是人体的高层次功能,随后高层次就会对低层次的功能产生抑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最关键作用的,就是高层次的“心”的功能,即由“心”而生的杂念,它会抑制身体与生俱来的本能。

    着急上火时,人体免疫系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免疫功能因此下降,各种疾病便乘虚而入。所以人们都知道,对病人要报喜不报忧,就是怕病人再“急病了”,“着急上火了”。

    2.别让大脑管得太多陈小野的“生病是因为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理论,相当于金元时期名医朱丹溪所说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朱丹溪是说,人生下来就带着病根了,这个病根就是常常有余的阳,就是“无病三分火”的火,其实也就是人独有的,不断动着的“心”和永远难以填满的欲壑。

    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有“心”,有灵魂,有复杂的情感,有思维能力。也恰恰是这些人的高级之处干扰了低层次功能,所以人是最容易上火的动物。

    那些脑子好使、想法多的人,特别是他们的聪明并没带来一个好心态时,往往越容易上火。中医传统养生文化的核心是强调心静,比如道教主张自然无为,佛教主张空戒。古代名医养生之道讲究“静者寿,躁者夭”,“养生以调神为主,调神以不用神为主”,最终的目的是不用神,就是不动心,让心静。

    所谓“心静自然凉”,凉的时候就是一点多余的火都没有之时,这种最健康自然的状态可以让低层次功能发挥,如胃肠正常蠕动、血管自然舒张、免疫系统启动,使人处于不上火的健康状态。

    古代禅师衣食非常俭朴,常年风餐露宿,却能尽享天年得长寿,是因为他们空灵虚静,心无杂念,通过练功使“瞎指挥”的高层次功能缺位,下层的功能可以各尽所能。现在很多人学到一点皮毛,如不吃肉只吃素。但如果只是食物素而心里不素不静,怎么可能期待有高僧那样的身体状态呢?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养生的终极目标,人归根到底是要顺应自然的。要想“法自然”,就要去掉心对身的干涉,去掉人的意识对身体的干涉,让脑子管得少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入静。

    2103.身体、头脑的运动可以换回心的安静现代人一直提倡“生命在于运动 ”,其实提倡的是身体的运动乃至头脑的运动,而绝不是让心运动,因为心只要一运动,就要影响低层次的身体功能,人就要生病。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是肿瘤专家,也是国家“亚健康 ”课题的负责人,每天要出肿瘤门诊,要带博士生,还要编教材,还有写文章的爱好,遇上会诊或会议经常一个星期飞一个地方。他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身体一直很好,精力旺盛,头脑清晰。他每天的保健方式就是晚上临睡前在小区里散步三四十分钟,让身体微微出汗,然后可以睡个安稳的觉。通过散步把心里的负担、压力转嫁到身体上,累了也就容易入睡,心也因此静了下来。

    这是一种很有道理的减压方式,按照运动医学理论解释就是,在烦恼时运动,出一身大汗,运动后产生的欣快感确实可以对抗心理的烦闷。实质上是用“动身 ”的方式剥夺“动心 ”的机会,不动心也就不上火,不内耗了。单纯的动脑子也可以帮助静心。在世界范围内,日本的老年痴呆发病率是最高的,一方面,这和他们的长寿人多有关系 ——首先得能活到痴呆高发的年龄。另一方面,日本的各项社会服务措施完善,在各个方面关照你,提醒你,你根本不用动脑子,好像 “傻瓜相机 ”的使用者被伺候得变成“傻瓜 ”。相比来说,一些不发达国家社会服务很差,日常生活的每一步都需要个人自己完成的,手刨脚蹬的,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反而很低。

    所以神经内科的医生反复强调:为了减少老年痴呆的发生,人的头211脑一定要常动,因为头脑和身体一样都是工具,要遵循“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规律。但心不是工具,是整个身体的首领,所以不能常动。脑一定要常动,因为头脑和身体一样都是工具,要遵循“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规律。但心不是工具,是整个身体的首领,所以不能常动。

    一个朋友的父亲急病住院,抢救过来后生命没有危险了,但生活不能自理。朋友就一直守在旁边,觉得自己工作忙始终没尽孝心,把自己辛苦养大的父母没能享福,很内疚,心里乱,急得嘴里长疱,急上火了。因为陪父亲,不能上班,他索性用他父亲睡觉的时间写书。他最初只是想在父亲痊愈前把书写完,用这个成果让父亲高兴。他发现,写书时脑子飞速运转,全神贯注,这个时候他的心是静的,没有内疚呀后悔呀等杂念。一个半月后,父亲出院,他的书也写完了。从那时起,写字就从他过去的爱好变成了他的宗教,成了他的心灵救赎。别人认为他每天爬格子很辛苦,他却自得其乐,很多烦恼因为写作消失了。

    每个人都能找到喜欢的事情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救赎,可以写文章,可以研究收藏、练书法、到公园唱歌、养宠物,沉浸其中,让心安静。

    4.别让“欲望 -实力”的被减数过大陈小野教授的公式:欲望 -实力 =上火。

    现在人上火的主要原因是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对未来有过于强烈的把握欲望,这是欲望超过实力的一个典型。未来是未知的,要把握它是不现实的。“欲望 -实力 =上火”这式子的被减数增大,而你的实力是一定的,这个公式得数也就大,上的火也自然大。

    最初买房子,很多人不习惯或不敢向银行借钱,觉得欠着债没法过得舒坦心安。现在的年轻人不这么想了,当“卡奴”、“房奴”的多的是,借着债过着开心的日子。他们觉得为提前感受到未来的幸福借债,很值得,再没这么更划算的事了!那些为未来烦心、着急上火的人应该借鉴一下。很多人的压力大,主要是因为对未来的事情没把握,但那是没发生的,即便如此,到时候再烦恼,肯定比头天晚上不睡觉而提前着急上火值得多!既然有可能提前感受未来的幸福,自然没必要预支未来的痛苦了。

    更重要的是,未来的你又焉知非福呢?有个朋友生意突然失败了,他没有任何准备,一时万念俱灰,不知道怎么还贷款,怎么向家人交代。他就自己熬着,有一天难受到了极点,觉得实在熬不住了,想到了死,准备回家在爱人孩子睡了之后整理一下,写封遗书。想通了这个,他轻松了。回家路上经过一个彩票投注站,就随手买了一张,没当回事。那张彩票是晚上 8点开奖,也就是在他准备写遗书前,他随手开了电视,一看,他居然中奖了!十几万元虽然不足以弥补他的生意漏洞,但一下就让他鼓足了勇气,一切都有希望了,有转机了呀!他终于挺过了那段最难的日子。现在他的生意步入正轨,那张原本准备写遗书的纸他还保留着,成了可以放胆回忆的过去。

    雅典奥运会男子 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美国人埃蒙斯一路领先,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夺金,最后一枪他却打到别人的靶上,中的是 8.1环。当时他的领先优势巨大,只要能打到 8环以上,金牌就是他的了……一次诡异无比的脱靶,让他在最后一瞬把近在咫尺的奥运金牌送给了中国的贾占波。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埃蒙斯又一次在决赛中领先,9枪过后领先第二名 3.3环,只须最后一枪击中靶心就能夺冠。但 4年前的一幕离奇地重演了,他只打出了 4.4环。埃蒙斯又一次给中国选手送出大礼……

    遇到容易心烦上火、想不开的人,我就常跟他们讲这两件事:不要为还没到来的未来着急,那是你根本不该有的欲望;你只需要把心静下来,脚踏实地,一切顺其自然。希望往往就在最后的一瞬,不绷到那一刻就放弃,你就亏了。

    5.清晨刚醒时最能体会不上火的安静西医在诊断甲亢时,需要了解人的基础代谢情况,要在清晨时测量,那时候人身体的代谢是最基础的,因为身心均未大动。

    甲状腺素是和机能亢进、衰退都有关系的激素,在它分泌多的时候,人体就在各个方面都很亢进,人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着急,上火,脾气大,点火就着。甲亢病人的能量代谢率会比正常人高 20%~80%。甲状腺素分泌少的话就是“甲低”,人就消停,怕冷,能量代谢就衰退,代谢率比正常值低 20%~40%。所以在怀疑是不是“甲亢”或“甲低”时,需要测量这个基础代谢率。

    这个检查的要求很有意思。要在人在清晨醒来后,不洗脸,不漱口,不梳头,连水都不能喝,也不过多说话,而且大小便排完后及时卧床;室温要保持 18℃~ 25℃。要护士用车把人推到检查室,再安静休息半小时才可进行测定……总之,是用一切办法使你保持清晨的安静状态,尽量寻找你生命最真实、最本能的状态。

    上面的这个状态距离安静最近,就是每天早上醒来“还没醒过闷儿”的时候,是身心均未活动的自然状态。

    再形象一点说,安静应该是没有意识的,但又是清醒的,对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处在这种状态时,你的感觉都在,但又无须你的惯常的思维习惯去理解判断。

    相比来说,人的感觉属于先天的低层次功能,而理解判断这类推理能力却是后天培养出来的高层次功能。高层次功能总是要对低层次功能进行管理乃至抑制,人的火就是由此而来。

    人的思维判断是成长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习惯,需要动脑来完成,而大脑单位体积消耗的能量远高于身体其他器官,因此就有上火的可能。要想放弃这种下意识地用脑思考判断的习惯,减少高层次对低层次的管理,就要通过练功、入静的方法。如果没有入静,那只有在清晨人刚睡醒时还没回过神来的那一极短的时间离入静状态最近。

    回想一下,在清晨那段时间,你肯定是头脑很清爽,但是心还没动,对身边的事情还没作出反应,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那就是入静要达到的感觉,那就是真正的安静。

    以前出租车车份儿很高的时候,出租车司机每天都要拉够 300元,才能把一天的车份儿挣出来,给自己挣出生活费。也就是说,早上起来一睁眼,什么都没做呢,就已经欠别人 300元钱了。我做记者,每天要报道发生的新闻,报社为了监督记者每月设立工作量,要完成多少多少篇好稿件才能拿到奖金,和司机一样,也是一睁眼就一脑门子官司、一身的债。人没心理压力时,没“债”背的时候,清早那段没回过神儿的时间就会越长,能自然处于安静状态的时间也就越长。练功就是要延长这样的时间,即便你压力重重,一旦进入到这种状态,这段时间里心就静了,人也是无火的。

    中国人练气功,就是想通过气功达到心灵真正安静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就对疾病有治疗作用了。之所以入静是需要修炼的,就说明安静的境界于现代人已不是轻易就能出现的了。

    6.不上火的身是健康的,心是宽容的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身体的本能受到了影响,这个影响更多是人类自身造成的,所以 70%以上的疾病都被归结为身心疾病,都和心理有直接关系,这就是“动心”的坏处!

    疾病的最正确治疗方法其实就是恢复身体的本能,这一点,古希腊的医学泰斗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了,他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215而医生不过是帮助本能。”遗憾的是,他创立的西医学却颠倒了这个治疗准则。现在人们觉得治疗最积极的是手术,之后是输液,然后是吃药,实在都不行了才想起找中医,吃中药,扎针灸,练气功入静……这是把本能的发挥压制到最后。而医生不过是帮助本能。”遗憾的是,他创立的西医学却颠倒了这个治疗准则。现在人们觉得治疗最积极的是手术,之后是输液,然后是吃药,实在都不行了才想起找中医,吃中药,扎针灸,练气功入静……这是把本能的发挥压制到最后。

    实际上,对疾病正确的治疗应该是放弃心对身的过分管理、压抑,让身体的本能浮现。这时身体的疾病、偏差、不和谐可以自然修复,人体会自然而然地找到平衡。

    对这个“很中国”的用安静来治病的的理念,美国人卡灵顿在 年就有了同感:“我们可以把对从事机能活动的身体的不敏感比作白天看不到天山的星星。星星在一天 24小时都存在,当太阳升起时,我们就看不见它了,因为阳光太灿烂了,当太阳落山了,似乎星星才出现在天空。 ”

    入静就是通过练功使心静下来,使我们思维的阳光熄灭,让身体本能的星光浮现。

    安静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何裕民教授的解释是这样的:一是因为安静时,外界对大脑皮层刺激锐减,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趋于弱化,对其下的各级中枢功能的抑制干扰也变弱,平时被掩盖的身体感知能力逐渐显现,身体会自己找到平衡。二是因为,安静时,人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外界刺激被阻断了,人们本身微弱的生理信号相对放大,两者综合就产生了一种特殊感受和作用。

    这种作用影响的不只是身体,还包括心理乃至心灵。刘天君教授的入静感受是:“看世界的眼光与没进入过那种状态之前有很大不同,人会变得宽容、平和。”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成熟的高层次功能影响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本身。心的功能也有层次高低之分,要让心的高层次功能让位,心地变得宽阔,才能真正达到“天人相应”——那时候人体的阳气最充盈最均衡,心理能量很足,自然也不会出现心理阴暗面了。

    刘天君教授带过很多学生,他的经验是:凡是那种能诚心赞美别人、为别人的成功真心实意地高兴的人,比较容易进入安静,也不容易着急上火。可能是因为他们心的高层次对心的低层次的管制相对宽松,使他们正常的心理能量没有消耗,一直就有宽容、平和的慧根。

    古代气功师收徒要考验三年,考验方法就是做好事,因为修德非常重要,所谓“德为功母”。而成天想着“我”的人,本能蒙蔽得太多,心是很难静下来的。

    入静为什么能治病

    能养生治病的入静,就是要拿掉个人的“自我”,介于完全没有高层意识管束的狂魔状态和严格被高层意识管束的世俗状态之间。气功的走火入魔就是没把握好,彻底失去了“自我”;而入不了静,就是没练到境界,没能“忘我”。研究者总结气功入静状态也是类似意见:入静是精神正常和异常 (气功导致的精神障碍 )的中间状态。

    1.一入静,人体有病的指标就改变了我们一直强调:上火是疾病的根源。人之所以上火是因为人是高级动物,有意识,其高层次功能管制约束了低层次功能,被憋得上火了。

    《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中说:“从广义上来讲,任何一种疾病都是由应激反应引起,或因为应激反应而加重。而松弛反应则是减轻应激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应激反应就是上火,松弛反应就是入静。入静之后,身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入静时,身体的能耗减少研究者发现,睡眠时人的大脑的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抑制的,人脑被动地进入一种抑制过程中。而入静时,大脑的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仍然在发挥作用,它不同于睡眠状态,是主动进入一种抑制活动中的,这种主动就是对大脑功能的调节、恢复和改善。它可以使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耗能减少,整合功能加强,和谐状态改善,所以人会感到很平静、安静。通俗地说,心静时,“瞎指挥的领导”被调离了,之后下层就能各就各位,发挥优势了。

    入静之后,人的交感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经如果兴奋,可使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肌肉工作能力增加,保证人体紧张状态219时的生理需要,使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与之相反,其兴奋时,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可以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使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入静之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就占主导了,人的身体是安静的、消停的。时的生理需要,使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与之相反,其兴奋时,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可以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使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入静之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就占主导了,人的身体是安静的、消停的。

    入静的人还会感到神清气爽。一些深得中医精髓的老中医,在自己患了高血压的初期一般都不吃药,就是通过练功把血压平下来。很管用,确实能练下来。

    因为入静时,能升高血压的交感神经抑制了,能降低血压的副交感神经功能却是增加,血管因此舒张,等于盛血的容器加大了,容器里的压力自然会降低,血压就下来了。

    入静之后,人的能量代谢也降低了。静嘛,自然比动要耗能减少,心脏的输出血量、耗氧量、血糖都降低了,等于在给生命节约成本,这样的人自然要长寿,很是支持古人说“静则寿”的理论。

    入静时,痉挛的胃肠被舒缓了

    1965年有人做过实验。当时很多人想通过练习入静来治疗慢性病,真的治好了很多人的胃黏膜脱垂症。

    胃黏膜脱垂是胃壁黏膜通过胃和十二指肠的接口脱垂到十二指肠里去了。这种病主要是之前有慢性胃炎,一般是 30~ 66岁的男性病人。

    绝大多数人胃黏膜脱垂了还可以复位,病人只是腹胀、嗳气、上腹隐痛,觉得胃烧灼。严重的胃黏膜脱垂就麻烦了,甚至会发生“嵌顿”——就是脱垂到小肠里的黏膜被卡住了,发生梗阻了。因为是慢性病,没有很好的药物,很多人通过练功入静来治疗,结果确实治好了。

    胃的问题向来和情绪关系最密切,俗话说的“添堵”主要是胃的感受,而主管情绪的就是大脑皮层。入静是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原来被大脑皮层扰乱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终于摆脱了大脑皮层这个“坏领导”的管制,可以发挥自己的正常能力,其中就包括调节内脏、胃黏膜的能力,久治不愈的胃黏膜脱垂也就好了。

    入静的效验超出仪器所能感知的这些可以用指标衡量的变化,只是入静作用的一部分,人体受益远远超过这些。因为人体的功能和结构之间不是一种直线关系,功能远远大于我们通过仪器观察得到的结构变化。因为仪器是有局限性的,现有的理论也有局限性,它们未必能表达事物的全部真相。

    比如现在对乙肝病毒的检测,很多人经过治疗再去验血,发现病毒转阴了,在血里找不到病毒,以为就全好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个阴性的结果是现在对乙肝病毒的检测水平带来的误会,因为仪器所限,没有达到“0”的检测水平。也就是说,你身体里还有少量乙肝病毒,只是它的含量已经低到了仪器检测不出来的程度。

    再比如,人类很早就发现了心脏这个结构,但对心脏功能的认识却是在之后很长时间才扩大的。从前以为心脏就是泵血液、运血液的,后来发现还有内分泌功能。

    最近国外有个人做了心脏移植手术,手术之后突然变得爱喝可乐,而之前他对可乐毫无好感。后来发现,捐献给他心脏的是个年轻人,生前嗜可乐如命,一天不喝都不行。但他是怎么把这种嗜好转到了受移植者身上的呢?

    按理说,我们目前所发现的心脏功能和情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应该是大脑皮层负责的,脑子出了问题人的情感才会改变。从这个奇怪的“可乐事件”,人们开始猜想,肯定还有现代科学没发现的、没能囊括在现有理论中的物质存在。从这个角度说,入静的益处也肯定会超过仪器所能感知的那些。

    2.入静使人“精满”、“气满”、“神足”221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天君教授认为,能被西医或自然科学发现和解释的,只是中医的一小部分,这和他对中医的“气”的定义是一样的:“气是除了生命力本身之外,还能起作用的,但是看不见的所有事物的总称。”

    下面一段入静感触很是令人向往:

    “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气似乎包容了身体内外的空间,气在人中,人在气中。这时,我们就会感到手足皆化为无,身体也变得虚空了,感觉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全部不存在了,好像气一团,也好像天边的云朵,在轻轻地飘。意识也恍惚只剩下一点,只感到自己的存在,似有似无,人在此时,得到了完全的放松和自由,好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共同呼吸,共同生存,没有世间的纷争、吵闹、矛盾和烦扰……”

    至于这种奇妙的感觉为什么能治病,其中用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原因,刘天君教授在所著《气功入静之门》中加以说明。古人说:“精满不思欲,气满不思食,神足不思睡。”

    所谓“精满不思欲”,是说阴精充满了,性欲就不会亢奋。前面讲性欲异常亢奋的人一般都因为阴虚、阴精不足导致,往往在性欲亢进的同时还会出现盗汗、手脚心发热、口渴、喜欢冷饮、舌质很红等阴虚症状,他们的性欲是病态,并非是真的生理之需,是“精不满”所致。

    “气满不思食”,是说阳气充满,食欲就会下降。“神足不思睡”是说元神充满,睡眠就会自动减少。入静中,经常有人完全不吃不喝地“辟谷”几天乃至几十天,仍旧正常生存。

    功力深的人,睡眠也很少,往往通过练功打坐代替睡眠。夜里 点到凌晨 1点是练功入静的最好时机,一般打坐都要坐过子时,到一两点钟才结束,然后睡三四个小时的觉就天亮了;但睡眠时极少做梦,甚至连身都不翻,天亮时马上起身,绝不睡懒觉,而白天毫无倦意。入静达到高层次时,精自然满,气自然满,神自然足。

    没有入静体验的人,很难理解入静者终日枯坐、粗茶淡饭的生活。对于达到高境界的练功者来说,之所以甘于寂寞,是在寂寞中有无穷天地;之所以粗茶淡饭,是厌恶肥甘,甚至闻到荤腥味就恶心;之所以坐而不躺,是毫无倦意,根本不想睡……他们是从心理至生理都有了这种本能的需求,自然而然地想这样做。

    曾经有医生对住在深山的素食出家人作过营养普查,确实发现他

    们属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营养不良”,但他们精神矍铄,且寿数不减。

    再次说明,现代医学能解释的只是生命现象的一小部分。

    3.精神分裂使癌症痊愈了一些癌症病人被宣布了死刑,或者没钱治病就放弃了,多年后他们居然又神奇地站在医生面前。为什么?就是因为在无奈放弃中把干涉他与自然接触的药物放弃了,把自己交给自然了,就可能有不治而愈的意外效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一直治疗肿瘤,他写的《癌症只是慢性病》广为流传。这个概念使癌症的险恶程度大减。书中提到了一个现象,一些癌症病人后来得了精神分裂症,过一段时间又发现:他们的癌细胞消失了!

    对这个现象可以这样解释:精神分裂的人失去了正常意识,失去了“自我”,没了“心”,主管精神的大脑皮层出了问题,失去对低层次神经的抑制功能,身体的本能得以浮现,癌症因此自愈。人的痛苦、精神紧张、压抑其实都是在“自我”当中的,“自我”是痛苦寄居的场所,“自我”没了,寄生场所消失了,痛苦没了附着地223也就消失了。所以,文化程度低的人得病之后恢复相对容易,因为他们的“自我”不敏感,不像知识分子或本身就是医生的,他们的“自我”常常没事还找事,更何况得了病。精神分裂者癌症痊愈的原理即是如此。想想看,一个精神失常的人怎么会发愁、怕死?他虽不是入静,但每天乐呵呵的,傻吃嗜睡,自我丢失了,客观上他的身体已经归属自然了。也就消失了。所以,文化程度低的人得病之后恢复相对容易,因为他们的“自我”不敏感,不像知识分子或本身就是医生的,他们的“自我”常常没事还找事,更何况得了病。精神分裂者癌症痊愈的原理即是如此。想想看,一个精神失常的人怎么会发愁、怕死?他虽不是入静,但每天乐呵呵的,傻吃嗜睡,自我丢失了,客观上他的身体已经归属自然了。

    能养生治病的入静,就是要拿掉个人的“自我”,介于完全没有高层意识管束的狂魔状态和严格被高层意识管束的世俗状态之间。气功的走火入魔就是没把握好,彻底失去了“自我”;而入不了静,就是没练到境界,没能“忘我”。研究者总结气功入静状态也是类似意见:入静是精神正常和异常 (气功导致的精神障碍 )的中间状态。

    4.“忘我”是不生病的基础“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个听起来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典范,其实是最深层次的利己。为什么?因为这个利己是通过帮助他人而达到忘我。而忘我是心理上感到幸福、身体上恢复健康的基础——看似利他,其实最终是可以利己的,有点放长线钓大鱼的意思。

    北京有个房地产女商人,非常有钱,但她总说自己不幸福,于是就去喜马拉雅山无人区探险,在旁人眼中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闲极无聊要找罪受。她回来后说,登山危险极了,无人区苦极了,连喝的水都没有,别说洗澡了,但她偏觉得“很幸福”、“一点烦恼都没有”。为什么?

    因为人在极度困难时,唯一的愿望就是活下去,欲望变得很少,平时膨胀的“我”也变得很小,即使不到“忘我”程度,“我”也不像以前那么难以满足了。

    有个退休女教师,丈夫早早就去世了,又没有孩子,家里就她孤身一人,但她每天都很快乐,因为她在痴迷韩国明星裴勇俊。她每天都挂在网上看裴勇俊的行踪,然后和网友分享自己的感受,裴勇俊拍戏她会跟出国去……“迷裴”几乎是她的宗教了,都忘我了。或者说她的整个自我被裴勇俊充满了,她原来的自我被挤了出去。那些寄居在“我”身上的心灵的不幸、身体的痛苦也就没了立足之地。

    所以,忘了灵魂上的“我”、精神上的“我”,对身体上的“我”就是一种解放和治疗。

    心理医生对此的解释是:人的所有烦恼、伤痛都是因为“我”而存在的。一般来说,自私的人是不幸福的,因为他总觉得别人欠他的,他总是以“我”为中心。从这样人的说话中都能发现问题,比如他会说“我怎么没他那么多钱”、“他为什么占了我的位子”,都是强调“我”。

    有这个“我”在,这个“我”越大,因“我”而生的烦恼、伤痛就越多。人们经常会说“忙得忘了疼”,“忙着照顾人,把自己的事情忘了,等回来才想起还有烦恼事呢”。回过来发现,忙着照顾别人时反倒是自己最轻松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没空利己,没空想到“我”,能轻松、能幸福是因为能忘我。

    短暂的幸福是因为短暂的忘我,长久的幸福就要长久的忘我,所以才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利他是很智慧的一种利己方式,而气功的入静就是通过修炼帮助人忘我,入静就是忘我。

    有个女孩子,20岁出头,得了直肠癌,而且到了晚期。她不愿接受放疗、化疗,怕掉头发,怕自己最后的日子不好看。气功老师告诉她:

    “你每天保证 8个小时的入静,只要做上半年,就可以把病控制。”这个女孩刚结婚半年,她对她爱人说:“这半年你住里屋,我住外屋,我就不出屋了。你负责给我送饭,我就坚持练功,反正不准备接受其他治疗,这么练,不管最后结果行不行,我都认了。”

    她住的地方非常吵,在北京西直门立交桥附近。她就白天睡觉,晚225上打坐,每上打坐,每天 8个小时。半年后,她的癌细胞真的完全消失了。

    这个病例让刘天君教授印象深刻,他的感受是:如果真正达到这个女孩的境界,治疗作用是非常好的,很多人没这个效果是因为不能坚持。这个女孩没退路,所以才能孤注一掷,结果救了自己。刘天君教授因此给出一个结论:大部分慢性疾病,如果有足够时间回归到安静忘我的状态,都可以不治而愈。

    怎么才能进入安静状态

    入静难和生病其实是一个根源,就是因为人有了意识,有了“心”,而且很难摆脱心魔,就有了上火的根基。

    社会培养了人的意识、思维习惯,所以人在遇到一个事物时就会下意识地作出了判断,这个时候“心”肯定在动。什么时候“心”不动了,就是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入静状态了。

    视和听都是简单的感官接受的过程,是本能;而见和闻就牵扯到高层了,牵扯到心了。怎么达到“不见”、“不闻”的安静境界?刘天君教授再三说明:对于安静来说,所有的技术都是多余的,安静本身就不需要技术,任何技术只是用一下,但不要把技术当做安静的本身!它只是到达安静的拐杖,最后是要扔掉的。了解了这个前提,才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技术。

    入静的技术涉及三个方面,一个是姿势,一个是呼吸,一个是心理的调节,即所谓调身、调心、调息。

    1.调身:盘坐重现“金字塔”的神奇首先是姿势,调身。姿势很重要,最好的姿势就是盘坐,单盘、散盘都可以。盘坐是两腿交叉,席地而坐。散盘是两脚都着地,单盘是一个脚着地,双盘是两脚都不着地。

    为什么要盘腿?因为人站着时的状态是上实下虚,一盘腿,就变成了上虚下实了。上虚下实时,气就会沉下去,人就坐得很稳当,这对入静很重要。刘天君特意举了埃及金字塔来说明盘坐的好处。这个说法有点神秘色彩,但包含科学道理。有研究者做实验,用硬纸板做一个小金字塔,将

    剃须刀片放在下方 1/3的地方,发现刀片总是锋利的,要是把水果放在

    那里,就可以长时间保鲜。研究者的解释是,金字塔的形状、结构有将能量聚集在下方 1/3处的作用,所以法老的木乃伊就放在金字塔下方 1/3处的地方。盘坐的姿势有点像金字塔,而下方 1/3处和人体的丹田穴位置相当。因此,盘坐而意守丹田肯定效果好过其他姿势。佛道儒诸家的修炼都要求盘坐。

    当然,躺着也可以,但一定要找一个放松的姿势。古人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弓就是弯的,弯就是放松。北京香山卧佛寺那个佛的姿势就是弓,膝盖曲,手也是曲的。那个卧佛的姿势很科学,是右侧卧,不是左侧,不压心脏。他的两个腿是一上一下,两只都放在床上,只是膝盖是重叠的,这个姿势是几千年验证的姿势。

    2.调息:调整呼吸对失眠很有效然后是调整呼吸:把气吸到下丹田的地方,呼吸控制在只在上下丹田之间走,别让它出来。下丹田就是肚脐下一寸半,上丹田就是两个乳头之间,让这个气在这两个之间交替,这样你就可以很快地睡着。

    调息对失眠是很有用的。你睡不着无非就是胡思乱想,你真的什么都不想了就可以睡着了。换一个角度,你真的能什么都不想,睡着229和不睡着是一样的,而且这个休息比你睡着了还彻底。这就是安静。真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时,坐一个钟头,你会觉得精神特别地好。和不睡着是一样的,而且这个休息比你睡着了还彻底。这就是安静。真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时,坐一个钟头,你会觉得精神特别地好。

    静坐调息时,人头脑比平常还要清醒。其实,那个状态就是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秒钟的状态,那时候你的脑子是空的,慢慢地,你才回忆起昨天的烦心事,慢慢地再变成“自我”。所以,自我其实是每天早上重新结构的。安静不是让你没有自我,而是你要回到原始的状态待一会儿。

    3.调心,可以将“自然”二字作为入静初期的拐杖对于初学入静的人调心无从调起,刘天君教授推荐大家想两个字,比如说“自然”——“自”和“然”两个字,就念这两个字。念“自然”时,有的人在头脑里出现的是“自然”的字形,有的人出现的是“自然”的声音。字形和声音不一样,字形是比较具体的,声音更虚一点,就离安静更近一点。字形也可以,声音也可以,有的人是同时出现两者,那么你选一者,可能的话选声音。

    脑海里不断地出现“自”和“然”这两个字。第一步就是找到这两个字,找到这两个字在你脑海中的表达方式是声音还是形状。下一步开始默念,采用越来越慢的方式,开始是“自然”,然后是“自——然”,间隔越来越大,在这个间隔里你就是静的。要注意,在扩大间隔时,不要再在间隔里面插入别的东西;然后,你慢慢把间隔拉长,如果插进东西了就再缩短,缩到不能再插入任何东西的时候。只要你能确保间隔就是间隔,间隔就是空白,就是安静了,这样练习到间隔 5分钟时就可以了。操作之前,要把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什么姿势都可以,就强调“自——然”的间隔中间没有东西,慢慢地延长。

    渐渐地,你会发现,安静的部分和你念字的部分,就意识操作而言是一样的,并不是有字才是意识,安静就不是意识,你发现这个时就离成功有点接近了。你会发现,其实静也是意识的状态,而且出现那两个字时,意识负担还重一点。第三步,抓住空白。把出现“自然”这两个字的状态变成次要状态,就是抓住空白,在空白里待住,然后空白越待越长,最后你可以待到 分钟时,会发现“自然”这两个字就不需要了,就可以直接进入安静状态了,这个时候就入门了。其实技术非常简单,真的要做,找到这个状态,一步一步地去做,你在安静里面待住了,就可以了。对于初学者来说环境很重要,火车和飞机上比较好,那个环境和你没有关系,原来想做的事在那种环境中也做不了,也死心了,所以进入安静会相对容易。

    通常一个人从完全没有安静过到真正进入这个状态,需要不是若干小时、若干星期、若干月,而可能是若干年,所以不必急于求成。

    刘天君教授的经验是:心宽的人比较容易安静,一个能够由衷赞美别人成功的人是比较容易入静的。这样的人并不多,很多人都是他比你强,你和他较劲。如果一个人能够从内心深处去由衷赞美别人,这种人心宽,进入安静状态就比平常人容易,因为宽就是松,松就是自然。要是很较劲,想安静就很难。也许是眼下社会比较功利浮躁,很少有人可以从心里赞美别人的成功。能否入静和人本身平衡的程度、对世事的态度以及阅历都有关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