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今世缘-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此丰富多彩而又威武雄壮的一幕幕造桥大戏,多么让人心生羡慕,心生激动,心生连绵不尽的想象。又心生翅膀,不单想要飞到泰顺,还想要飞回到历史的昨天,一座挨一座地,细细端详泰顺千年造建的所有的桥。

    一座座桥,就是泰顺《地方志》中的一章章一节节,无声地讲述着泰顺558年的繁衍发展:从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初期共置8都18里,县城设在罗阳镇。至雍正成化十八年(1482年)间,已拥有纳税户籍2259户,人丁6170口。再到1949年时候,已经繁衍到了161766人。而后60年翻天覆地巨变,截止到2009年,全县已有城乡人口35.5万人、全县总面积达到1761.5平方公里,其中75.6%为森林所覆盖,因而,在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中,泰顺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一座座桥,也是泰顺人民的价值观:千百年来,泰顺形成了一条严格的规矩:“除非修造桥梁,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山伐木砍树”;还有一个造桥技术上的规则,所有木拱桥的构件规格统一,为的是将来一旦拆桥时不损坏构件,可以重复使用——守着满山满岭的林木,却如此珍惜绿色的生命,这简直太超前、太神奇、太让人敬仰了?我才由此认识到:“环保意识”不是现代人所独有,更不是源自国外,而是中华民族最红的血液,早就在我们民族的躯体里汩汩流淌着呢。

    一座座桥,还是泰顺人民的世界观:宁愿“及第鼙”不及第,也要把握节奏,慢慢地、从容地“敲”。一来,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保护好环境,不能为了钱,就把什么都卖了都糟蹋了;二来,生活可以艰苦些清苦些,但不能抢夺子孙饭,神明的禁忌必须敬畏,祖宗的家法必须谨守;三来,名利心要淡要薄,村人和睦一定要摆放在首位,互敬互让,互帮互助,大家共走富裕路;四来,还是要讲究奉献,不汲汲于个人小利益,不斤斤于个人小钱袋,多做好事和善事,为泰顺留下属于21世纪人的建设性的历史遗产。

    有的人守着清贫,却能把日子过得很厚很浓密;有的人天天搂着金子抱着银子,却只能把日子过得很薄很稀疏——同样是来到世上走了一回,其幸福的感觉,真是一个高者苍天一个低者黄泉,一个大象无形一个小廉曲谨,一个知白守黑一个恍惚懵懂,一个信心满满一个无聊长长,一个是真正的人生而另一个只是影子在被迫地移动。

    周万巩老人就感觉到他的晚年非常充实非常幸福。这位81岁的离休教师,在昔日的革命战争年代参加革命,有过辉煌的个人荣誉史。然而离岗后,他自觉“拉革命车不松套”,把个人的退休金拿出来,自费办起了一座不收门票的廊桥博物馆,每天到馆上岗,免费宣讲廊桥的方方面面、前世今生。还一点一滴地搜集着泰顺的历史和文化、昨天与今天,拌和着自己对家乡的激情与爱恋,丝丝缕缕,传达给听众。老人已经讲了15000多次,听众包括40多个国家的游客,多少人数已经难以计算了。

    这座民间的廊桥博物馆,掩映在北涧桥头那株千年古樟的浓叶下面,里外两间,是周老师自费租的,每年租金3000元。馆里有几十座桥梁模型,除了泰顺廊桥,还有全国各地的著名桥梁,比如广西侗家的风雨桥、福建寿宁的红军桥等等,都是周老师自费请人做的,花去人民币5万多元。还有展板、照片、实物等,林林总总,丰富翔实,全部费用已经花了12万多元,以前都是自费,周老师的离休工资不够就还加上老伴的积蓄。后来廊桥博物馆的名气渐渐大了,得到了县里的支持,上面先是拨付了4万元,又追加了2万元。钱还是小事情,最让周老师高兴的是他终于“二十年媳妇熬出了头”,被“官方”正式承认了。

    周万巩老人的眼睛突然亮了,原来是一群游客涌了进来。他马上拿起一根长长的教鞭,站在第一块展板前,精神振奋地讲了起来:泰顺廊桥的历史,桥梁结构的科学性,著名的建桥工匠,古今泰顺文化名人……清清楚楚,头头是道,还真让人长知识,增见识,情不自禁为他喝彩。而他呢?微笑,儒雅地点头,风度相宜。我望着那根教鞭,想:这是他一生辛勤育人的见证者。

    从外面传来一阵又一阵古樟树和草木的香气,还有人流中的欢声笑语。今天的天气也格外配合:天,蓝得像一泓静止的海水,一往情深;云,白得像孩子的眸子,纯洁无瑕;阳光,绚烂得像大朵大朵的金花,遍地盛开;清风,爽得像三千尺瀑布抛洒下来的珠玉,沁人心脾……泰顺的山山水水呵,勾人心魂,动人心魄?

    我突然看见,周万巩老人手上的那根教鞭,灵光一闪,“嗖——”地飞了出去?

    我急忙追出了门外。

    但见它飞过了古老的北涧姐妹桥,飞过了新生的岭北同乐桥,又一一飞过了泰顺的37座古廊桥。最后,它在郁郁葱葱的群峰上空来来回回盘旋了几个大圈,随即,突然展开身躯,凌空雕塑出一个俯卧的身姿,变成了一道美丽得无法言说的,架向山外、天外的彩虹桥?

    心灵之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