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古印度B.古巴比伦
C.古罗马
答案:
B。
聚沙成塔:
《汉谟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由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是至今发现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也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法典。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苏萨古城遗址发现时是用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的,所以又称“石柱法”。
■
国民和公民意思是一样的吗?
答案:
是的。
聚沙成塔:
国民和公民都是指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在法律术语上,多数国家用“公民”这个概念,少数国家如日本,使用“国民”这个概念。
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起草制定吗?
答案:
不是。
聚沙成塔:
我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权利。但没有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起草制定宪法的权力。这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只要一个国家社会制度不变,其宪法就不变,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具体内容可作相应调整。所以我国宪法在1954年公布后,就没再重新制定过,而是由1954年宪法起草委员起草制定,交全国人大正式通过。
公民著作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
A.20年B.30年C.50年
答案:
C。
聚沙成塔:
发表权、使用权、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奖金是否归夫妻共同所有?
答案:
是的。
聚沙成塔:
新婚姻法规定:(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都属夫妻共同的所有财产,且双方对此有平等处理权。
我国第一部婚姻法典颁布于?
A.西汉B.东汉C.唐朝
答案:
A。
聚沙成塔:
这个时期我国已经有了第一部婚姻法典——《汉婚律》,内容包括婚姻范围(禁止直系亲属通婚),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后嗣、离婚等六个方面的法规。
五刑是我国古代五种主要刑罚的概括称呼。中国五刑历史上有无变化?
答案:
有。
聚沙成塔:
早期五刑是奴隶时代的墨(割破犯人的面部后再涂上墨,留下永久性痕迹)、劓(割掉犯人的鼻子)、腓(又称刖,斩去犯人的足部)、宫(男子割掉生殖器,女子幽闭宫中)、大辟(死刑)。以后历经各朝代改革,至隋唐确定了封建五刑制度,即笞(用荆条击打犯人脚部和臀部)、杖(用稍大的荆条击打犯人腿部、臂部和背部)、徒(在一定的期限内剥夺犯人的自由,强迫劳动)、流(将犯人流放边远地区服劳役)、死。
口头挂失后存款立即被冒领,银行是否应负赔偿责任?
A.应负B.不应负
答案:
A。
聚沙成塔:
口头挂失也同样产生法律效力,根据规定,储蓄机构在受理挂失后,必须立即停止支付该储蓄存款。而储户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去银行做书面挂失。
在我国,退休职工的工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A.需要B.不需要
答案:
B。
聚沙成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休人员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目前,老百姓有权拒收银行不足几成新的钞票?
A.八成B.七成
答案:
B。
聚沙成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要求,人民币流通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整洁度和完好度,并明确“金融机构不得向顾客支付残破、污损的人民币”。但由于核定“残破、污损”没有固定尺度,一直很难操作。现在,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了“七成新”的标准弥补了这一缺憾,并发放了参考票样,整洁度高于或等于此的为完整券,反之则为残损人民币。
我国古代第一篇刑法专著是什么?
答案:
《吕刑》。
聚沙成塔: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刑法专著是西周时编写的《吕刑》。《吕刑》是古籍《尚书》中的一篇,其内容是记述西周统治者的刑罚思想、刑事政策和诉讼制度。全篇共952个字,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说明订制《吕刑》的缘起;第二部分追述了古代刑法的历史,总结了古代实施刑罚的教训;第三部分阐明刑事政策的标准和要求;第四部分记叙了新法的内容和实施的具体规定,有“五辞”“五刑”“五过”等等。
《吕刑》在立法、司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原则。如“刑罚世轻世重”,即根据当时的形势来决定量刑的宽严程度等。它同时强调,法官要任用品质良好的人,而不要任用谄佞的人;要求法官审判案件时,要公正地听取诉讼双方的陈述,不得偏听偏信。《吕刑》是了解古代法律的宝贵典籍,其中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公堂上打屁股的刑罚是谁规定的?
A.康熙B.朱元璋
C.赵匡胤D.李世民
答案:
D。
聚沙成塔:
唐朝以前公堂上罚打犯人没有固定的部位,以致很多犯人被活活打死。到了唐朝李世民当皇帝,有一次他在太医院看到一幅“明堂针灸图”,得知人体重要器官的穴位多在背胸部,这些部位受到撞击拍打会有生命危险,而人的屁股上重要穴位就少得多了。这对他很有启发,李世民毕竟是盛唐明君,后来他就对刑罚中的罚打作了规定,对犯人不许打胸背部,而规定屁股作为罚打的部位。从此,在公堂上“打屁股”就成了一种定例。
■
我国最早的法典是?
答案:
《法经》。
聚沙成塔: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在《法经》之前,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只不过不太完善。《法经》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法经》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前四篇“正律”、杂律和具律,主要内容是治“盗”“贼”。《盗》法是保护封建私有财产的法规;《贼》法是防止叛逆、杀伤,保护人身安全和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法规。《囚》是关于审判、断狱的法律;《捕》是关于追捕犯罪的法律;《杂》是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等行为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私营企业雇工数额应在几人以上?
A.6B.9C.8D.10
答案:
C。
聚沙成塔:
私营企业指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有法定数额以上的雇工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在我国这类企业由公民个人出资兴办并归其所有和支配,而且其生产经营方式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雇工数额应在8人以上。
私营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对吗?
答案:
对。
聚沙成塔:
私营合伙企业是指两人以上按照协议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应当有书面协议。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请求合伙人中任何一人或数人直至全体清偿全部债务,合伙人中某一人或数人清偿全部债务后,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他们应承担的债务。私营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我国《刑法》规定年龄多大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16B.18C.17D.19
答案:
A。
聚沙成塔: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我国《刑法》规定数罪并罚,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年?
A.16B.18C.17D.20
答案:
D。
聚沙成塔:
《刑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吗?
答案:
对。
聚沙成塔: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其监督。下级国家行政机关受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的制度是?
答案:
民主集中制。
聚沙成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其主要原则为: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并报告工作。人民政府委员会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以委任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地方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人民政府。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
A.经济法B.宪法
C.民法D.刑法
答案:
B。
聚沙成塔: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项立法的依据。宪法中关于行政权力的取得、行使及其监督等根本性问题的规定,奠定了行政法的基础,因此,宪法是行政法的根本表现形式。宪法中规定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有:(1)国家行政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权力的基本原则;(2)行政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体制;(3)行政机关的设立、权限和职责;(4)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的规定。
我国什么时期就已规定了尊敬和抚养老人的法令?
A.秦代B.周代
C.汉代D.唐代
答案:
C。
聚沙成塔:
敬老法是为尊敬和抚养老人而制定的法令,源于我国。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出土的有关《王杖诏书令》的竹简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就已规定了尊敬和抚养老人的法令。《王杖诏书令》规定:对70岁以上的老人,由朝廷授予一种顶端雕有斑鸠形象的特制手杖——“王杖”,持有“王杖”的人,享有各种社会优待。例如,他的社会地位相当于年俸“六百石”的地方小官吏。侮辱或殴打这些老人的官民,都要定为大逆不道的罪名而处以斩首之刑。同时,对于无亲属的老人,病弱的老人,也都有明确的照顾规定。据考证,这些法律条文是从西汉宣帝到东汉明帝130余年间,几经修改、补充而明确起来的。
鸣放礼炮最早源于?
A.英军B.美军C.法军
答案:
A。
聚沙成塔:
鸣放礼炮以示向对方致敬。最初是在军舰上,后来扩散到陆地上,成为隆重欢迎国宾和庆祝盛大庆典的一项内容。
鸣放礼炮是欢迎国宾或举行盛大庆典仪式中的一项内容,国际通例中欢迎国家元首鸣放礼炮是21响。在礼炮兴起之时,最大战舰装有21门炮,全部放空是最高致敬礼节。
世界上军服颜色达800多种,在所有颜色中,比例最高的是?
A.橙色B.黑色
C.白色D.绿色
答案:
D。
聚沙成塔:
1899年的英布战斗中,布尔人兵力虽只是英国人的1/5,但他们身穿绿色衣服,手拿绿色武器,隐蔽在绿色背景中,英军难以发现他们,而身着红色军装的英军在绿色丛林中却十分显眼。成了活靶子,屡战屡败,伤亡惨重,此后,英军服装改为了暗绿色。从此绿色军服被各国军队广泛采用。
当今世界飞行员的服装上有钮扣吗?
答案:
没有。
聚沙成塔:
这是因为50年代初,在西欧某国的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演习中,一位有多年飞行经验的优秀飞行员,驾驶一架最先进的战斗机,但由于胸前一颗扭扣不慎落入仪器,而造成机毁人亡。此后飞行服统统去掉钮扣,改为尼龙拉链和搭扣。
主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自始至终强调党指挥枪的毛泽东从来没有摸过枪。是这样吗?
答案:
不是。
聚沙成塔:
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后,于1928年4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第一师师长。在第四军的成立大会上,毛泽东佩带了盒子枪。据党史工作者考证,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带枪。
我国最早的军校出现于?
A.唐代B.宋代C.民国
答案:
B。
聚沙成塔:
据宋史记载,北宋庆历三年(1043)开办武学,但几月后解散。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恢复武学,学习诸家兵法、历代用兵成败及忠义史实,并颁布《武经七书》,作为武学必读之书。
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式军歌名为?
A.《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B.《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C.《八路军进行曲》
答案:
B。
聚沙成塔:
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公木词,郑律成曲,1939年秋作于延安。
我军一直是海、陆、空三个军种吗?
答案:
不是。
聚沙成塔:
原来是陆、海、空、防空、公安五个军种,1957年调整全国组织编制,才改为三个军种。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兵书,对吗?
答案:
不对。
聚沙成塔:
我国古代十大兵书简介:
1)《孙子兵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今存本13篇。
2)《孙膑兵法》——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共3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
3)《吴子》——由吴起、魏文侯、魏武侯辑录,共48篇,今存“图国”“料敌”等6篇,都系后人所撰。
4)《六韬》——传说为周代吕望(姜太公)所作,后经研究,认定为战国时的作品,现存6卷。
5)《尉缭子》——传说为战国尉缭所作,共31篇,今存5卷,共24篇。
6)《司马法》——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共150篇,今存本仅5篇。
7)《太白阴经》——由唐代李筌撰写,共10卷,《四库全书》收录的8卷本是后人合作的。
8)《虎钤经》——由宋代许洞撰写,全书共20卷120篇。
9)《纪效新书》——由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时撰写,共18卷。
10)《练兵实记》——由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正集9卷,附集6卷,此书和《纪效新书》亦称威氏兵书。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著作产生在哪个国家?
A.中国B.希腊
C.英国D.法国
答案:
A。
聚沙成塔:
中国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出现在春秋时期。春秋后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夺取政权,诸候国之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使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境内皆言兵”的风气,为军事理论的研究和战争经验的总结提供了有利条件。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出身将门的齐国人孙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了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
唐宋时期军队的固定军制“三军”指的是?
A.上军、中军、下军
B.左军、右军
C.前军、中军、后军
D.海军、陆军、空军
答案:
C。
聚沙成塔:
前军即军队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锋部队,中军即由主将亲自统率的部队,也是全军的主力,而后军即军队在行军或作战中担任后掩护警戒任务的部队。
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各个野战军编制序列里,有没有第五纵队的番号?
答案:
没有。
聚沙成塔:
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被逐出联合政府的大地主和大军阀组织叛军在长枪党首领的率领下,向首都马德里发动军事进攻。叛军将领摩拉扬言:“我正率领4个纵队的兵力进攻马德里,而我的第五个纵队,现在正活跃在马德里的大街小巷。”他所讲的第五纵队,就是指隐藏在西班牙共和国内部的破坏组织,以后第五纵队就成了这些破坏组织的总称,鉴于第五纵队这种臭名昭著的历史,因此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序列里很长一段时间,均未组编第五纵队。直到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发展到13个主力纵队,才增编了第五纵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吗?
答案:
是。
聚沙成塔:
1914年6月28日,奥匈军队在被其吞并的波斯尼亚结束了大演习,哈布斯堡帝国王位继承人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来到萨拉热窝进行访问。这一举动激发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情绪,一位叫加夫里洛·普林齐普的波斯尼亚爱国学生在密谋组织“青年波斯尼亚”的帮助下,暗杀了斐迪南。这一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
A.1911~1915年
B.1914~1918年
C.1915~1919年
答案:
B。
聚沙成塔: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共7340余万人,直接参战部队2900多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多万人,受伤的约2000万人,受战祸波及的人口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75%,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00亿美元。
“三八线”中的“三八”指什么?
答案:
北纬38度线。
聚沙成塔: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美苏两国商定以朝鲜国土上北纬38度线作为一条临时分界线,其北部为苏军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区,南部为美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第一颗原子弹投在?
A?郾东京B?郾广岛C?郾长崎
答案:
B。
聚沙成塔:
美国向日本一共投掷了两颗原子弹。一颗投在广岛,一颗投在长崎。
海湾战争发生在?
A?郾1990年8月2日
B?郾1991年8月2日
C?郾1990年8月28日
D?郾1991年8月28日
答案:
A。
聚沙成塔: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出兵入侵和吞并科威特。7日,美国开始在海湾集结力量。10月6日,美、英、法、埃、叙、摩等国组成多国部队打败伊拉克,解放了科威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役是?
A.列宁格勒保卫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答案:
C。
聚沙成塔:
1942年11月19日,苏军开始向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发起反攻,至1943年2月2日,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33万人。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战役中,德国法西斯军队在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区损失大约150万人和大批武器装备。自此苏联卫国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荷兰独立战争指的是什么?
答案:
尼德兰在1566年~1609年期间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聚沙成塔:
它既是一场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反对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又是一次尼德兰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荷兰的胜利而结束,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它不仅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政权落入大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手中,限制了工业资本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的时间是?
A.1775B.1776
C.1777D.1778
答案:
A。
聚沙成塔:
18世纪中叶,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高涨,不断爆发反抗斗争。1774年9月5日,北美各殖民地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组织民兵开展独立运动。1775年4月18日英军袭击马萨诸塞康科德的民兵军火库,第二天清晨在莱克星顿遭到民兵伏击,1775年6月北美殖民地组织大陆军,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地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是?
A.诺曼底登陆
B.敦刻尔克撤退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加莱登陆
答案:
A。
聚沙成塔:
1944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上达成协议,决定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协同苏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打击德军。1944年6月5日,美国和英国组织了一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舰队,自英格兰南岸启航,渡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这次胜利,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态势,为收复西欧大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予德意志法西斯侵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使德国法西斯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英法百年战争的时间?
A.1327-1443年B.1338-1443年
C.1357-1453年D.1337-1453年
答案:
D。
聚沙成塔:
1337-1453年,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的斗争,尔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统一法国的历史性进步过程即告完成。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
欧洲民族大迁徙的时间是?
A.367-568年B.376-577年
C.376-568年D.476-568年
答案:
C。
聚沙成塔:
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直接推动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答案: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聚沙成塔:
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英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1640年以苏格兰人民起义为导火线,资产阶级、新贵族控制下的议会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此次革命推翻了英国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之后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为之后的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同时,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西点军校的全称为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是美国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叫“西点学校”是因为?
A.人名B.地名
答案:
B。
聚沙成塔:
1)因学校地址在纽约市北郊的西点,人们习惯上又称其为“西点军校”。
2)西点军校是美国最早的军事学校。1802年根据美国国会法令建成。学校入学条件苛刻,必须要有一位国会议员或陆军部官员的推荐信。入学后进行斯巴达式的严格训练。美国几乎所有著名的将军都毕业于西点军校。
世界上最大的军舰是哪国的?
答案:
美国。
聚沙成塔:
1989年11月服役的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第5艘“亚伯拉罕·林肯”号,排水量为10万吨,舰长332.9米,宽40.8米,吃水11.9米,飞行排甲板宽76.8米,舰员6300名,可载运100架飞机,续航为80-100万海里。
发明坦克的是?
A.一位军事科学家
B.一位记者
C.一位战士
D.一位工人
答案:
B。
聚沙成塔: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位名叫斯文顿的随军记者,建议将“霍尔特”型拖拉机穿上铁甲,成为一种攻防两用的武器,这就是最早的坦克,当时为了保密,研究人员把它称为“水柜”,英文为tank(发音坦克),所以坦克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是由哪个国家建造的?
A.苏联B.美国
C.英国D.德国
答案:
B。
聚沙成塔:
1954年1月21日,被誉为“核潜艇之父”的海曼·乔治·里科弗建造的“鹦鹉螺”号下水。“鹦鹉螺”号艇长90米,总重2800吨,全部建造花费5500万美元;平均航速为20节,最大航速为25节,最大潜深150米,按设计能力可连续在水下航行50天,全程3万公里而不用添加任何燃料;潜艇外形为流线型,整个核动力装置占艇身的一半左右。
世界上现有10个国家拥有航空母舰,其中包括中国吗?
答案:
不包括。
聚沙成塔:
这10个国家是: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巴西、阿根廷和泰国。
中国第一颗氢弹是哪年爆炸成功的?
答案:
1967年。
聚沙成塔: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采取飞机空投方式,成功爆炸了一颗氢弹,这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早的是?
A.指南针B.造纸术
C.印刷术D.火药:
答案:
A。
聚沙成塔:
1)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指南针大约出现于我国战国时期。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经人工用琢玉的办法琢磨成的,状如勺,底圆,放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上便自由旋转,“地盘”四周刻有二十四向,当指南针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元代,指南针已改进到像现在的式样。自从有了指南针后,海上航行定向问题得到了解决,海上交通大大发展。
2)造纸术: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一直认为是东汉的宦官蔡伦发明的。据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实践说明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但是早期的西汉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到了东汉,在宫廷中主管手工作坊的尚方令蔡伦,才集中了工匠的造纸经验,用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监造出一批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朝廷,从此造纸术在国内逐步推广起来。
3)印刷术:有“文明之母”称誉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公元6世纪下半叶到7世纪上半叶的隋唐之际,雕版印刷便在我国出现了。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平民毕昇发明了用胶泥焙烧成的活字,开始了活字印刷的历史。
4)火药:早在唐代,我国就发明火药了。后经不断试验、改进,到宋代已被大量运用到军事上。宋初,人们先后创制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从13世纪开始,火药开始传到世界各地。
马克思曾把我国的三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称作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在我国古代兵器中有“三革”与“五兵”之说,其中指进攻类武器的是?
A.三革B.五兵
答案:
B。
聚沙成塔:
1)“三革”为防护类兵器,是指甲、胄、盾。甲,分皮甲与铜甲。用皮革制成的甲,称为皮甲;以铜铁制成的谓之铠,铠即铜甲。胄,即盔。作护颈护头之用,以细藤条编织而成。左右和后部向下伸展,上端有一棉帽,可同时保护头顶、面侧和颈部。也有的像圆锥体形状。胄顶插有红缨,装饰甚美。盾,手执的护卫器具,用以遮挡刀、枪、箭等武器的进攻。盾是用白杨、青松、老藤、皮竹制成,背面有二环,适于臂肘挽执。
2)“五兵”为进攻类兵器,指戈、戟、殳、酋矛和夷矛。戈,古代一种长柄横刃向前,缚在柄上。有长柄三戈(三米以上),长柄双戈、短柄单戈(一米三四)等,可用于斩、击、钩等。戟,长兵器之一,在戈的柄端上加矛,由铜铁制成。其援有刃,稍微昂起,其胡与内部穿有孔,用以附柄,而且都有刃。柄的长度有的达3米以上,曾有三戈一矛的长戟,可用于勾杀、横击和刺杀,威力很大。殳,古代长兵器之一,以坚木制成。两端都嵌有利齿,一端有棱无刃,柄长达3米。酋矛、夷矛,为长兵器,以金属制成,重4两,尖端锋锐,利于穿透坚实之物。
■
《三十六计》是一部突出兵家“诡诈之术”,专门探讨“出谋定计”的古代兵书。“三十六计”中被称为“三十六计之首计”的一计是?
答案:
走为上。
聚沙成塔:
1)《三十六计》相传为檀公所辑,系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
2)为了方便记忆,一位学子潜心研究,在36计中每计取一个字,依序组成一首诗。这首诗是: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全诗除了“檀公策”三字外,每字都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3)“三十六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混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途伐虢。
在十八般武艺中,属于短兵器的是?
A.枪B.戟C.棍D.剑
答案:
D。
聚沙成塔:
1)我国古典小说在描写本领高强的英雄好汉时,总说他们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十八般武艺”之说始于明代,明万历年间人谢肇浙在《五杂组》中说:“正统己巳之变(一四四九年,明英宗在山西土木堡被敌人所掳,史称“土木堡之变”或“己巳之变”),招募天下勇士。山西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为首选。”
■
2)据该书记载,十八般武艺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徒手打拳)。
3)十八般武艺也是我国古代各种兵器的通称,有些史料中按九长九短分类: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锐、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