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落-东林党:从愤青骂世到党争祸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古学术严肃谨慎,政治复杂黑暗,二者似乎少促交集,甚至高冷的学术界经常反感和政治搅在一起。我们耳中也不乏某某学者大咖放掉政府高官鸽子的故事。而明末,有一个群体却成功地将二者结合到了一起,而且发展得欣欣向荣,天下闻名,那就是东林党。

    说起东林党,不管是懂不懂历史的人应该都耳闻过他们这鼎鼎大名吧。这个名字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种文化,也代表了自古以来褒贬不一的观念。对于大众来说,东林党也许是个很神秘的存在,我记得在我真正了解到他们是什么样的一个组织之前,听到“东林党”这三个字,我会有种莫名的毛骨悚然的感觉(像是听到江湖上神秘的杀手团伙)。

    有人说他们是民族浩然正气精神的代言人,有人说他们是喊着忧国忧民实则祸国殃民的伪君子,不过,东林党的创业史很简单,最一开始就是为了喷世骂政而已。他们的“祖宗”叫顾宪成。

    顾宪成的官方履历应该和“刚直不阿”啦、“天下正义”啦分不开吧,毕竟算是个正面人物。而事实上,能搅和起朝政大乱的英雄人物,光有正义之心是不够的。开始的顾宪成,是个胆大包天的愤青。当时正值张居正改革,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言论纷杂冲突激烈,但反对的声音基本上被“铁血宰相”张居正用大棒和辞退令压着。作为初涉朝廷,梦想着反抗强权、为国忘我的顾宪成,便秉承着呼喊正义的精神跟强权压迫的首辅张大人对着干。至于张居正的主张对不对,那无所谓,反正我和你反着来就对了。总之一句,凡是张居正做出的决策,顾宪成都坚决反对,凡是张居正的指示,顾宪成都要始终不渝地批判。

    这样一股脑跟主流对着干的青年,逐渐在愤世嫉俗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开始看不惯朝廷上的很多人和事,望着天下布满张居正改革如火如荼的痕迹痛心疾首。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那么不留情面的宰相大人,怎么会允许这样一个坚定反对他的愤青存在呢?原因很简单,当时的顾宪成官位太小,人微言轻,不管怎样咬牙切齿地诅咒改革措施,对张居正来说也不过是千里之外某些人的自言自语罢了。然而,夜以继日地对着世道发牢骚的顾宪成也不算失败,在吏部工作的他加上有一根灵活巧妙的口条,人脉打理得倒是相当成功。他的愤青情结感染了一大批和他一样心气郁结的同胞,这些人有的是利益被张居正改革侵犯的,有的是在朝廷或多或少受了闲气的,还有的纯属欣赏顾先生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的,大家因为愤世而惺惺相惜,因为才华而济济一堂。

    看起来,顾宪成似乎就是看张居正十分不爽,对他的改革不屑一顾。可是到了万历十二年,张居正已经去世了,又还被反攻清算,抄家夺谥,改革项目也随之废殆,对张大人恨之入骨的顾宪成是不是可以阳光灿烂了呢?遗憾的是并没有,顾大人原来是对事不对人的,他仅仅是认为自己肩负着直言忠谏的重责,至于是骂张居正还是李居正无所谓。对他来说,张居正反对完了还有千万不合理的事情等着他去挑毛病,他不肯给自己借口休息,也不肯给朝廷一个安宁。顾宪成把目光投向了新的内阁,新任首辅王锡爵荣升为他新的征讨目标,顾大人不遗余力地重新开骂,旨在批判相比张居正忙改革时显得碌碌无为的工作状态。这一番争斗,王锡爵和铁腕张居正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的拥护派和反对派很快闹得不可开交,此为党争的开始。

    紧接着,高潮到了,大家迎来了大明六年一度的“京察”,就是朝廷每六年要考核审查一次京官,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惩、去留等问题。本来朝廷就乱七八糟,这一个可能裁掉对手扶植友党的大好机会,官员们岂可放过?万历二十一年,京察混乱,那是党争形成的标志,也是晚明祸事的起源。作为吏部管理人事工作的顾宪成,在这一场京察斗法之中,表现异常突出。《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话记载:“二十一年京察,吏部尚书孙籥、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这就是积累人脉的重要性啊!具体顾宪成怎么做到身为一个小官却可暗中左右京官审核这种大事,趁机剪去敌方羽翼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结果就是,他成功了。

    后来的“国本之争”,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顾宪成,还有其他一批气势汹汹的言官跟皇帝斗争,互相斗争。其实在立朱常洛为太子这件事上,大家基本上是同仇敌忾跟万历在斗法,但是别忘了万历更多的是在怠政,为了躲避他们这些言官的口水,为了充实生活他们只好展开了互喷行动,争论是马上立太子还是缓缓慢慢来。看似争论的主题简直没什么意义,完全没有面红耳赤的必要,但是争论什么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争,是吵,只要能吵出来输赢就行,这样才能现出来优势,才能搞到更多的权力这就叫党争。

    顾宪成,一直带着心怀天下的盾牌在战斗,似乎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天下黎民苍生。俗话说,“人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顾宪成这样愤青的行为终于有一天不能继续下去了,他的人脉朋友圈作用可以在跟朝臣们吵架时发挥,但如果碰上皇帝就不好使了。幕后老板万历在一次处理人事工作的时候,发现吏部居然违拗他的意志,而作用最大的就是顾宪成,这是抗旨啊!找死的节奏有木有!可怕的是,万历在处罚顾宪成之后,出现了潮水般的奏疏为顾大人求情。万历在这件事上没有懦弱,反正他也不喜欢看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愤怒固执之下,一举把顾宪成贬为了庶民。我们可以理解为,万历在这个时候有一点嗅到了党争初期的味道。顾宪成这家伙搅和得六部之首的吏部都敢和皇帝叫板了,所以出招治了他,也算是收拾党争的表现了。

    被革职为民的顾宪成虽然离开了异彩纷呈的官场,却没有结束他和那里的联系。十年后,他出资修复了一个破败的书院,开始在那里讲学,讲的都是程朱理学孔孟之道,却在其中不免混杂了大量他在朝廷摸爬滚打积累下的主观意志,没变的还是他愤青的本质。自古末代高产愤青,加之顾大人从前人脉极广,来听他讲学的人络绎不绝,当然,也都是混在官道上的人居多。这个顾宪成讲学的书院也闻名遐迩,它就叫东林书院。东林书院看似只做学术交流,却因为参与其中的人身份不凡,跟政治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日的东林书院,弥漫着一股愤世嫉俗的味道,是一群怀着政治意图的民间会所,成员复杂凌乱,却有着求同存异的信仰,他们坚信自己是一个呼唤主流正直的群体,是这个时代的救世主,缭乱的人际关系却在朝堂之上体现出默契的一致,在言官吵架的时候划出明显的阵营,他们都是东林书院的忠实学子,他们需要团结争夺自己的权力。

    然后,学术上的东林书院,随着影响越来越大,到了朝堂之上便逐渐有了个更霸道的名字,东林党。

    始作俑者顾宪成,是为了报复朝廷吗?我倒觉得不至于,他是真的打算讲讲学、发发牢骚罢了,只不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东林党的力量一日日壮大起来,这真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